宜城市“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模式成功 入選交通運輸部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阮萌、胡浩亮、余紅)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擬公布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名單的公示》,宜城市“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榜上有名,是湖北省入選的兩個品牌之一。
近年來,宜城市交通運輸局以“共同締造+城鄉共享”為核心,以中農聯合為載體,與郵政、商務、供銷、農業等部門協同合作,鼓勵商戶、企業、群眾共同參與,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物流體系,實現了“縣有公共配送中心、鎮有綜合服務站、村有綜合服務網點”的“三有”目標,探索出了農村寄遞物流“共同締造”的宜城模式,在電商快遞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就業崗位提供等諸多方面助益頗多。截至2022年底,助力農產品電商銷售額突破7.5億,帶動20000余人就業,完成寄遞物流(快遞)2783萬件。“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模式的建立,使農村寄遞物流成本降低了20%,切實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眾。
精準“深耕”謀發展,蓄勢賦能穩步“創新局”。積極謀求多部門協同合作,共同支持中農聯打造“云倉配”模式。一是構建大數據“云”。以中農聯全國實體市場為支撐,采集分析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數據,實現涉農數據互聯互通、產銷對接、指導精準、經營科學,做到了數據共建,成果共享。二是完善全功能“倉”。結合項目所在區域的農產品流通基礎,提供配套倉儲服務,完善冷鏈倉儲這一薄弱鏈條,擴大“宜城大蝦”“宜城板鴨”“流水西瓜”等生鮮水果運輸覆蓋范圍,真正實現“賣全國”,做到了品牌共建,成果共享。三是實現全覆蓋“配”。依據現實需求,搭載中央大廚房、四通一達、遠程配送等多種配送模式,完善銷售網,提升附加值,擴大覆蓋率,實實在在增加了產品銷量,做到了產品共建,成果共享。
優化“布局”筑平臺,科學統籌開啟“加速度”。貫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贏發展”原則,確定“3+12+190”市鎮村農村三級物流網絡格局,形成以城區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向村組輻射的物流網絡。構建城區“大動脈”。以“三農”服務等先進平臺為依托,打造全方位、大流通、專業化的大型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和集中分揀、配送、數據統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創建宜城電商產業園和寄遞物流示范區,引導優質電商企業入駐,實現“電商+快遞”無縫銜接﹐提升全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寄遞物流服務水平。疏通農村“細血管”。一是以全市城鄉通道為基礎,以客運線網、郵政運輸網絡為骨架,整合客貨運輸、郵政快遞、電商企業運力資源,合理優化運營線路,開展物流上下行聯運。二是依托市、鎮、村三級客貨郵網絡節點,試點開通客貨郵運輸班線,引導開展集約化配送和分類配送服務,實行交郵運力資源互補共享,降低運輸成本。三是發揮村村通客車優勢和鎮村郵政投遞員資源作用,探索“貨運公交”模式,降低農村物流末端配送成本,讓包裹“坐上”通往鄉鎮的電動公交。
升級“標準”優服務,夯基壘臺打造“強引擎”。積極協調溝通,強化組織領導,保障農村物流“一站式”服務達到“四優”標準。一是優化配送服務。整合交通、郵政、中農聯車輛資源,采取客車捎帶配送、信息員投送、配送中心貨車配送等多種方式配送,將物流服務從“最初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二是優化倉儲服務。使“單向化”物流分銷模式逐步轉為“倉儲配送+物流分銷”全功能模式,通過歸類倉儲、專柜擺放等方式有效解決了暫時難以分銷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及經營大戶的批發商品等;三是優化購銷服務。在村級網點重點培育農副產品經紀人50名,使農村生產、生活資料的下鄉和農副產品的進城更為便利,以南營街道金山村和流水鎮劉臺村等網點為例,通過培育和發展訂單農業,年配送西瓜、花生、紅薯、玉米等農副產品便高達5000余噸。四是優化信息服務。通過市、鎮、村三級信息平臺免費發布各種車源、貨源信息,收集發布農副產品供需物流信息,讓車找貨、貨找車更加容易,真正使“互聯網+物流”惠利群眾。
下一步,宜城市交通運輸局將依托宜城米、葛根、小龍蝦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進一步優化農村寄遞物流運營管理體系和農副產品出村進城物流網絡體系,完善特色農產品冷鏈凍庫、倉儲物流設施,培育寄遞物流終端運營市場主體,降低物流成本,帶動農戶增收,助推我市農業產業發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宜城市“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模式成功 ...
宜城市“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模式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第四批農村物流... -
下陸:金融服務進商圈 精準對接零距離
下陸:金融服務進商圈精準對接零距離---“送上門的服務太好了,能面對 -
應城:“一對一”服務 讓政務服務有速...
應城:“一對一”服務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湖北日報客戶端訊... -
應城城中新河社區“婦女兒童之家”構筑...
應城城中新河社區“婦女兒童之家”構筑居民“幸福港灣”---應城市城... -
咸安南昌路社區:共享工具箱讓閑置物品...
咸安南昌路社區:共享工具箱讓閑置物品“轉”起來---從基礎的剪刀、... -
黃陂:精細部署迎開學 精心備戰新學期
黃陂:精細部署迎開學精心備戰新學期---從暑假模式切換到開學模式,你
- 宜城市“共同締造+城鄉共享”模式成功 入2023-08-31
- 下陸:金融服務進商圈 精準對接零距離2023-08-31
- 應城:“一對一”服務 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更2023-08-31
- 應城城中新河社區“婦女兒童之家”構筑居民2023-08-31
- 咸安南昌路社區:共享工具箱讓閑置物品“轉2023-08-31
- 黃陂:精細部署迎開學 精心備戰新學期2023-08-31
- 應城:“金秋助學”送溫暖 晨曦關愛助成長2023-08-31
- 保康:扮靚教室“拉滿”開學儀式感2023-08-31
- 流動的“紅石榴”紅色課堂2023-08-31
- 將軍山系上文明的“紅腰帶”2023-08-31
- 技改增效促企業高質量發展2023-08-31
-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湖北省推進礦山事故隱患2023-08-31
- 上海:政府多措并舉優化科創發展環境 匯聚2023-08-31
- 臺風“蘇拉”來襲 廈門火車站停運部分旅客2023-08-31
- 廈門發布海浪和風暴潮黃色警報2023-08-31
- 廈門成立“項目之家” 前7月507個市重點項2023-08-31
- 廈門:凝聚合力抓工業 全力以赴穩增長2023-08-31
- 廈門升級發布全市“臺風預警Ⅲ級”,繼續發2023-08-31
- 武漢科技創新大賽漢陽賽區月賽暨中國車谷武2023-08-31
- 武漢消防開展校園消防安全檢查2023-08-31
- 聯動直播預告丨叮鈴鈴……圍觀“神獸歸籠”2023-08-31
- 高校開學季 武漢地鐵迎新儀式感拉滿2023-08-31
- 湖北省39個鎮獲認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2023-08-31
- 湖北省3市(區)獲批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2023-08-31
- “城”心筑廉 “建”造未來 武漢園博園開2023-08-31
- “笑尿了”真存在!這類女性要格外注意,可2023-08-31
- 武昌區楊園街道:“點線面”齊發力,反詐宣2023-08-31
- 武昌區積玉橋街道:“物業+小哥”問需座談2023-08-31
- 武昌區白沙洲街道: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理財2023-08-31
- 武昌區白沙洲街道:人大代表助力消防安全,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