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建和美鄉村 展山區風采
近年來,保康縣立足山區農村實際,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堅持“串點、連線、擴面”總體思路,將“和”字貫穿始終詮釋“一字之變”,因地制宜巧規劃、發動群眾齊參與、做實產業增收入、強化整治優環境、合力攻堅強統籌,圍繞試點村、示范線、示范片建設,建成省級和美鄉村典型示范村25個,縣級和美鄉村試點村79個,繪就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秀美”“善美”“淳美”鄉村新畫卷,推進鄉村建設由“形”向“神”的自然過渡,將山區變成景區,實現“和”與“美”的有機交融。
規劃先行,把準和美鄉村建設“方向盤”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保康縣堅持因地因村制宜,進行差別規劃,著力打造具有藝術性、獨特性的和美鄉村。
(資料圖片)
一片六線建示范。結合保康山區實際,選擇基礎條件較好、人口相對集中、產業優勢明顯、村莊交通便利的鄉(鎮)、村,緊緊圍繞“路、水、房、山、業”五個要素,按照“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片區示范”的總體要求,以核心景區、特色產業、人文景觀等為區域重點,以馬橋鎮為集中連片示范區,以南河、沮河、清溪河三條河流為中心規劃三條線,以龍坪鎮、兩峪鄉為中心規劃納涼線,以麻竹高速、223國道為軸心規劃觀光線,推進和美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將和美鄉村試點村,有機融入到一個示范片內、鑲嵌在示范線上,實現了從“一處美”向“一片美”的順利轉型。
四鄉一礦實產業。依托“特色產業”“中部磷都”等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突出“強村富民”,把做實產業作為和美鄉村的“重中之重”。規劃店埡鎮、馬良鎮建茶鄉,龍坪鎮、后坪鎮建菜鄉,歇馬鎮、兩峪鄉建煙鄉,馬橋鎮、寺坪鎮建藥鄉,馬橋鎮、馬良鎮壯磷礦,形成“四鄉一礦”產業發展格局。全縣特色產業總面積穩定在86萬畝,農業龍頭企業達43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25家,“二品一標”達49個。持續加快推進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建設,建成堯治河、楚烽等國家級綠色礦山示范試點,全力支持企業智能化開采、精細化加工、規模化銷售,不斷提高磷礦資源綜合利用效率。2022年全縣運銷磷礦石443萬噸,實現稅費3.9億元,礦山企業實現工業產值50多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近四成。
一村一品顯個性。綜合考慮自然、人文、產業、建筑、風俗、飲食、特產等因素,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村莊個性和特色,成功打造“神奇堯治河”“秘境九路寨”“最美格欄坪”“相思寨灣”“水墨大畈”“銀濺云溪”“紅色白竹”“書香三坪”“誠信蔣口”等一批能留住鄉愁鄉韻的和美鄉村。其中:堯治河村被評為“中國十大幸福村莊”,馬良鎮峽峪河村榮獲“中國景觀村落”稱號,龍坪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兩峪鄉被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發動群眾,爭當和美鄉村建設“主人翁”
保康縣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調動基層干部和當地群眾參與和美鄉村建設,變“給我建”為“我們建”。
共同協商定項目。聚焦群眾“房前屋后”的小微項目、“急難愁盼”的民生項目、“增收致富”的產業項目,擬定村級共建項目清單,制定到戶任務清單,把會議室搬到田間地頭、庭院門口,實現“村民想要”和“村里想做”雙向精準對接。2022年全縣累計召開屋場會136場、小組會62場、群眾大會12場,征求群眾意見建議322條,謀劃各類項目188個。馬橋鎮中坪村組織61名村民代表齊聚廣場對10個具體項目進行現場票決,最終生活污水管網改造項目以57票排名第一,從而確定建設方案,真正把決策權交給群眾,讓群眾“說了算”。
共同出力建項目。大力推行“家庭自建+能人幫建+集體共建”模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龍坪鎮申坪村在試點建設中,充分發揮泥瓦匠、石匠、木匠、篾匠的作用,引導群眾自主設計、自籌資金、自主施工,實施小微項目57處,群眾成就感、獲得感大大增強。歇馬鎮三坪村建立“村黨支部+村辦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幫共建模式,通過示范引領、能人回歸、鄉賢助力,發動村民出錢出地、出智出力,共建宜居環境、特色產業、鄉土品牌,先后注冊“和瑞達”稻蝦、“荊百源”蔬果等商標,成立專業合作社10家。店埡鎮埡子口村圍繞“環境整治項目”科學制定獎補方案,發動群眾投資49.15萬元,投物、投勞折合19余萬元,占美麗庭院建設總投資46.5%。
共同監督管理項目。按照“誰受益、誰來評、誰來管”原則,推進群眾監督、評議、管護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馬橋鎮示范片區(10個鎮)統籌全縣農村道路養護、森林管護、河道巡查、農村保潔“四項”職能,創新推行“四員合一”機制,配備專職生態環境管護人員43 名,建立職能統一、人員穩定綜合管護隊伍。城關鎮小溝村依托村內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新鄉賢等隊伍,成立群眾監督團,對村內事務進行義務巡查監督,村莊秩序為之一新。寺坪鎮臺子包村定期召開大會,組織群眾對鄉村環境、民生項目、公共服務等進行評比打分,按照“好中差”檔次,分別實行“紅、黃、藍”管理,營造“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
共同維護享成果。堯治河村依托“三方”(即黨員、干部、群眾)“十會”(即村黨委主導成立的環境衛生、鄉風文明、公共設施管理等10個協會組織)源頭掌控、無縫對接,將“自力更生、團結奮斗”的堯治河精神融入血脈,以股權激勵的形式,把村民變成股民、股民變成業主。現已發展成為集磷礦開采、精細磷化工研發、旅游、酒業、餐飲服務為一體的企業集團,100%的農戶住上了別墅,100%的家庭擁有了轎車,學生上學、就診醫療、養老住院等全部免費,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到共享發展成果的溫馨和幸福。馬橋鎮中坪村建立健全共享規則,從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600萬元,為全體村民購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代繳醫療保險,發放健康補貼,持續放大共同締造效應,讓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突出特色,夯實和美鄉村建設“硬支撐”
保康縣堅持“鏈式”思維,圍繞磷化工業、特色農業、生態旅游謀劃,推動產業鏈從“零散”向“集群”發展,實現“富民強村興縣”。
發展特色農業。店埡鎮黃坪村等五個村,立足茶葉產業優勢,按照“優茶、興業、活旅”原則,推進茶產業“三產融合”示范建設,順利入選首批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歇馬鎮全力建設煙葉綜合體、核心示范區,年種植面積過千畝的村近20個,推動全縣煙葉種植面積常年穩固在4萬畝,產量8萬擔以上,年產值1個多億,煙葉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壯村、強鎮和財政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平均海拔1350米的龍坪鎮,形成“一心、一線、多點、多片”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產業格局,全鎮發展蔬菜3.6萬畝,年產量1.5億斤,產值突破1億元,目前已經打通武漢、長(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市場渠道。馬橋鎮以“十大楚藥”——保康道地蒼術為主導品種,將襄陽欣禾豐農業有限公司打造為集蒼術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中藥材重點企業,形成藥材專業鎮2個、專業村50余個,年均帶動脫貧戶5000多戶,戶均年增收1.5萬元。
壯大礦業經濟。堯治河在磷礦開采過程中,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把礦區建成景區”的思路,高度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重點實施水土治理、植被恢復、廢舊礦洞修復等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進行水土治理和生態修復,植樹50萬株,恢復植被1200畝,造林1400畝,先后建成了和諧苑、環保苑、節約苑、生態苑等“四苑”,形成一座花園式綠色礦山,被列為國家綠色礦山、“三型礦山”建設示范單位。同時,全縣加快磷礦資源整合,嚴控原礦外銷和低端磷產品開發,實施磷化工延鏈補鏈強鏈優鏈工程,全力建設襄陽保康磷化工產業園(馬良鎮),加快形成“采選加+”一體化發展產業鏈條,已與鄂中、興發等多家磷化工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園區建成達產后,每年可轉化磷礦石500萬噸,實現產值1000億元、稅收100億元。
做強旅游品牌。堅持“全時段、全地域、全要素、全功能”推進生態旅游發展,建成國家4A級景區4家,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18家,成功入圍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荊楚文旅名縣”創建序列。全國第三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歇馬鎮白竹村,依托境內九路寨4A景區,深度挖掘我黨隱蔽戰線卓越領導人吳德峰紅色名片、萬畝高香綠茶綠色名片,結合荊山特有民俗風情,采取“村企合建、村村聯建、村民共建”方式,打造成集休閑娛樂、文藝創作、康養度假于一體的文旅融合精品。白竹、百峰、九路寨等毗鄰村發展農家特色餐廳150多家,農家客棧120座,帶動300多人就近務工就業,戶均增收7萬多元。同時,與周邊景區協同聯動、組團發展,形成了“春賞杜鵑花、夏游九路寨、秋觀紅楓葉、冬滑橫沖雪”的旅游發展格局,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億元。
提升環境,繪就和美鄉村建設“新畫卷”
保康縣始終把路通、水清、屋凈、林綠等作為建設重點,推動和美鄉村由“一時美”向“持久美”提檔升級。
整治道路保暢通。近年來,隨著境內四條高速和鄭萬高鐵的開通,保康縣一舉進入高鐵時代。打通大動脈,更要暢通微循環。保康縣加大縣、鄉、村道路建設力度,一條條旅游路、產業路、美麗路盤旋在山間。“十三五”期間,財政投入1.5億元用于“四好農村路”示范路建設。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282公里,累計硬化農村公路3554公里,建成“美麗農村路”120多條、680多公里。公路暢通,縣鄉村三級“雙向”物流體系更加集約、高效,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真正實現了“農民因路致富、農村因路變美、農業因路興旺”的目標。
整治河道保水清。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資5.5億元建成集鎮污水處理廠15個、鄉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300多處,日處理規模達到6160噸,受益人口達到2萬戶、6.5萬人。集鎮周邊村污水管網應接盡接,村集中居民點、重要水源地污水處理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同時,深入推進河庫長制,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河庫長組織體系,整合水利、環保、公安等部門力量,持續開展河道清理行動,主要河流斷面水質保持Ⅱ類標準。
整治房屋保干凈。緊扣綠化美化、干凈整潔、立面改造、品質塑造等建設重點,將創意性、藝術性、實用性、永久性“四性”貫穿美麗庭院建設始終,打造具有布局美、整潔美、景致美“三美融合”新庭院,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美麗庭院5431戶。堯治河村圍繞干部和群眾共同關心的“三房(廚房、客房、茅房)三場(山場、稻場、廣場)三邊(河邊、路邊、山邊)”衛生等事項擬訂治理標準,開展更新改造提升,并投資5000多萬元,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建起160多幢整齊精致的“別墅洋房”,打造“民宿樣板區”,開辦農家樂,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藥園,把庭院建成了精致小品、把村莊建成了特色景區。兩峪鄉楓香坪村按照楓香坪、高家沖、翟家山、龍潭河、三淌5大片區,打造美麗庭院104戶,拆除改建附屬房屋18間,綠化5000平方米,配套完善路燈、道路和文體等基礎設施,形成一路一風景、一村一畫卷、一戶一特色。
整治山林保綠色。綠色是保康最靚的底色。保康縣相繼實施天然林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精準滅荒、綠滿保康行動、綠滿保康提升行動等一系列重點工程,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3.6萬畝,退耕還林3.99萬畝,成功創建6個國家級森林鄉村、60個省級綠色示范村、3個森林城鎮,森林覆蓋率達到84.8%,空氣優良率穩定在95%以上。充分利用全縣優勢森林資源,全力創建橫沖等國家級森林康養景區、官山世外茶園等2個康養基地、龍坪等3個康養鄉鎮、云溪等3個康養人家。大力發展茶葉、核桃、藥材、藍莓、蜂蜜、蘑菇等林下經濟,“綠水青山”正加速演變成“金山銀山”。
合力攻堅,奏響和美鄉村建設“大合唱”
保康縣堅持上下“一盤棋”,統籌資金、人員、考評等要素,凝聚強大合力,匯聚磅礴力量,共同締造和美鄉村。
統籌資金是基礎。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總體要求,將13類負面清單以外的所有財政性資金全部納入整合范圍,實行專班、專人、專戶、專賬、專柜“五專”硬性管理措施,讓分散的資金“握指成拳”,為提升和美鄉村建設示范效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資金保障。以馬橋鎮省級示范片(10個村)為例,累計利用省級獎補資金4800萬元、縣級獎補資金75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2.99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4.6億元,村集體投入2392.66萬元,群眾自籌1516.19萬元,實施項目221個,目前221個項目全部竣工。
統籌人員是保障。構建以“政府主導、財政牽頭、部門配合、鄉鎮主體、村級主抓”的工作機制和管理閉環。成立全縣和美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領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財政局,縣財政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政策統籌,協調建設難題、緊盯序時進度,全程跟蹤指導。對示范片、示范線中新確定的和美鄉村試點村,一個村一名縣領導掛帥包保,一個部門牽頭領辦,一個專班負責主抓,一套方案推進落實,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把建設項目包保到人、明確到天,推動項目建設精準施策、有力有序推進。
統籌考核是促進。將庭院建設、基礎配套、產業發展、文化培育、鄉村治理等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優化評價體系,細化考核標準,形成“月督辦、季調度、半年觀摩評比”的工作機制進行節點推進。每月對鄉鎮試點建設進展進行評分、排名,每季度進行一次資金調度平衡,每半年進行一次觀摩總評,根據排名在資金安排上實行差異化獎補。同時,根據考核排名情況,靠前鄉鎮交流經驗,靠后鄉鎮表態發言,最大限度調動鄉鎮開展和美鄉村建設積極性和主動性,倒逼項目壓茬推進、逐個落實。(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梁修全 王方寶 陳鈺涵)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保康:建和美鄉村 展山區風采
保康:建和美鄉村展山區風采---近年來,保康縣立足山區農村實際,充分 -
擰緊“安全閥” 護好“返校路”!湖...
擰緊“安全閥”護好“返校路”!湖北公安護航開學季---8月25日,荊... -
“科技搭橋”促我省安全發展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搭橋”促我省安全發展科研成果轉化---湖北日報訊旨在解決全省... -
主題樂園游文博游研學游火爆——今年暑...
主題樂園游文博游研學游火爆——今年暑期湖北旅游市場亮點掃描---湖... -
湖北襄陽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揭牌
湖北襄陽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揭牌---湖北日報訊8月30日,在國家級車聯網 -
前7月物聯網卡用戶數同比增長66.8%,增...
前7月物聯網卡用戶數同比增長66 8%,增幅居全國第一——湖北通信業...
- 保康:建和美鄉村 展山區風采2023-08-31
- 擰緊“安全閥” 護好“返校路”!湖北公2023-08-31
- 棉花展望新聞早報(8.31)2023-08-31
- 新戰略、新Logo、新產品,福田汽車“讓萬物2023-08-31
- 32.91億元!黃山這場聯合發布“料”很足!2023-08-31
- 提醒!合肥市科技館老館預約方式和人數有調2023-08-31
- 六安一副科級干部被查!2023-08-31
-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名單2023-08-31
- 10批次食品樣品不合格 安徽通報2023-08-31
- 事關安徽!擴大高中招生規模2023-08-31
- 安徽省全面展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2023-08-31
- 長郡乒乓!問鼎全國冠軍!2023-08-31
- 安全沒放假 | 開學前的安全工作清單2023-08-31
- 臨近開學 文具盲盒成“刺客”?當心別“刺2023-08-31
- 今秋思明區投用8個教育項目 預計新增58502023-08-31
- “全面二孩”迎入學潮 新學期廈門校園里兄2023-08-31
- 廈門:凝聚合力抓工業 全力以赴穩增長2023-08-31
- 廈門成立“項目之家” 前7月507個市重點項2023-08-31
- “蘇拉”步步逼近 廈門今起大風呼嘯明后天2023-08-31
- 朝鮮宣布發射兩枚彈道導彈2023-08-31
- 學前教育法草案四大看點2023-08-31
- “科技搭橋”促我省安全發展科研成果轉化2023-08-31
- 主題樂園游文博游研學游火爆——今年暑期湖2023-08-31
- 湖北襄陽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揭牌2023-08-31
- “深港一卡通”正式發行 一卡在手,暢行香2023-08-31
- 前7月物聯網卡用戶數同比增長66.8%,增幅居2023-08-31
- 2歲半時被車禍奪去雙腿,但他一直笑對生活2023-08-31
- 超級藍月2023-08-31
- 鄂產新型固井裝備通過海試 輸送液體精準度2023-08-31
- 黃陂等地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