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三農主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大家好,我是蕭瀟,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們羅田的板栗。羅田板栗被譽為百果之王,又脆又甜,吃起來糯香……”8月24日上午8時,就在自家屋后的板栗林里,羅田縣白廟河鎮唐家沖村蕭瀟擺好三腳架及手機,一邊用剪刀剝板栗刺球,一邊給粉絲推介家鄉的板栗。
當天,蕭瀟的直播間人氣爆棚,兩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38000余名粉絲圍觀,不少粉絲在直播間下單購買,當日板栗銷售量達8600斤。
(相關資料圖)
金秋時節,正是羅田板栗上市的時間。
唐家沖村11組的后山坡,百畝板栗林碩果累累,一顆顆刺球把樹枝壓彎了腰。
15日一大早,蕭瀟就和鄉鄰一起上山打板栗,有的忙著用竹竿敲打,有的在樹下撿拾栗球,漫山遍野溢滿豐收的喜悅。
目前,蕭瀟每天下午4點到7點直播帶貨,其他時間到本鎮以及鄰近的大河岸、鳳山鎮等鄉鎮組織貨源。
從采摘到人工剝刺,再到分揀打包發貨,每個環節蕭瀟都要親自把控,確保當天的優質板栗能在第二天送到客戶手中。
新鮮可口的優質板栗,嚴格的品質控制、優質的物流服務,吸引了全國各地粉絲來到蕭瀟直播間“打卡”下單。一位武漢江漢區的王先生老家是羅田的,他對羅田板栗有著很深的鄉味情結。蕭瀟直播帶貨的第一天,他第一個在直播間下單,第二天就收到新鮮的板栗,說咬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于是,隔天又來直播間回購500斤作為福利發給公司員工。
一撥撥回頭客的口碑相傳,蕭瀟粉絲不斷上漲,銷售量穩定提升。短短十天時間, 她的粉絲新增近兩萬,每天接單一千多件,日均賣出板栗超過5000斤。
1987年出生的蕭瀟,2012年從武漢長江職業學院畢業,曾經滿懷對大城市的夢想,最后還是選擇返回家鄉。
2021年,“北漂”9年的蕭瀟毅然放棄了北京所有的事業和生活回到了老家創業,從種菜、賣菜到包山散養土雞,成為一名“巾幗新農人”。
每天,她把自已養雞、種菜、擺攤賣菜的各個勞動環節,在抖音上直播,甚至做飯、吃飯都直播給網友看。勞動之余,就來到田間地頭,拍攝鄉間野趣,制作成短視頻在平臺發布。充滿鄉村氣息的視頻頗得粉絲們的喜愛與青睞,一下子成為網友追捧的“網紅”。
3年返鄉路,一路艱辛一路歌,有人點贊、有人吐槽;有人千里來訪、有人咫尺不見,但更多的人在抖音平臺“一路同行”,她收獲了34.8萬粉絲。
有了一定的粉絲數量和基礎,去年8月,蕭瀟決定借助自己的影響力直播帶貨,讓家鄉的農特產品走向外面的世界,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沒有組建運營團隊,一個人、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一臺電腦,是她直播的全部設備,田間地頭成為了她天然的直播間。每次直播素顏出鏡,本色直播,慢慢地,她成為粉絲們信賴的鄰家姐姐。
目前,蕭瀟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三農主播”。從去年8月至今,在抖音平臺銷售農產品超過一千萬元,幫助500多戶家庭創收。
“謝謝,謝謝!”元月15日,一名中年婦女拉著蕭瀟的手,再三道謝。
這名中年婦女姓吳,羅田縣匡河鎮人,是個脫貧戶,一對兒女都是聾啞殘疾人。去年,她家養了8頭豬,受疫情影響,8頭豬一直沒有銷售出去。
蕭瀟從朋友那里知道事情原委后,主動找上門說:“你去請畜牧中心來檢疫,銷售算我的。”
第二天,蕭瀟來到她家,將鏡頭對準了吳家房屋,介紹了這家人的情況。然后到鎮屠宰場,現場直播。原計劃屠宰一頭,誰知160多斤土豬肉10分鐘告罄。結果當天連續屠宰6頭,800多斤土豬肉全部賣完,每斤高出當地市場價2元多。
直播帶貨一年來,蕭瀟跑遍白廟河鎮29個村,翻山越嶺,入村串戶,就地取材,以山野為景,把農戶家臘肉、土雞蛋等土得不能再土的農產品,賣到了上海、江蘇、福建、天津、北京等地。
現在,無人問津的野生中藥材、不起眼的農家小菜、還有留守老人養的雞鴨,合作社種植的羊肚菌,通過蕭瀟直播帶貨,成了村民們實實在在的收入。
“我們將加強資源整合,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品牌,逐步實現‘一村一品一網紅’,讓白廟河的農特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白廟河鎮黨委書記張鑫深有體會地說。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付言坤 龔思竹 高晗 )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羅田“三農主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羅田“三農主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大家好,我是蕭瀟,歡... -
來鳳縣舊司鎮:桑蠶織出致富繭 鄉村振...
來鳳縣舊司鎮:桑蠶織出致富繭鄉村振興有“絲”路---2021年,在舊司... -
竹山縣潘口鄉已種植160萬棒食用菌
竹山縣潘口鄉已種植160萬棒食用菌---湖北日報客戶端一輛輛裝滿菌棒的手 -
華科大為定點幫扶東河村學子設勵志獎助學金
華科大為定點幫扶東河村學子設勵志獎助學金---湖北日報訊8月28日下午, -
建成勞動力數據“百寶箱”!公安縣開展...
建成勞動力數據“百寶箱”!公安縣開展精準數字就業服務---湖北日報... -
每天400噸!東西湖管渠淤泥變廢為寶
每天400噸!東西湖管渠淤泥變廢為寶---入料、篩分、調理、壓濾一氣呵成
- 羅田“三農主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2023-08-29
- 來鳳縣舊司鎮:桑蠶織出致富繭 鄉村振興有2023-08-29
- 竹山縣潘口鄉已種植160萬棒食用菌2023-08-29
- 華科大為定點幫扶東河村學子設勵志獎助學金2023-08-29
- 建成勞動力數據“百寶箱”!公安縣開展精準2023-08-29
- 每天400噸!東西湖管渠淤泥變廢為寶2023-08-29
- 保康警方:嚴把校車“體檢關” 護航學生“2023-08-29
- 信達證券給予洋河股份買入評級 市場持續下2023-08-29
- 注意!海口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2023-08-29
- 江西二十條政策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2023-08-29
- 鷹潭方特東方神畫將于9月9日正式開園迎客鷹2023-08-29
- 廈門交警發布秋季開學日交通預測 預計26條2023-08-29
- 廈門本年度泳池水質抽查結果發布!這18家不2023-08-29
- 雙站房合一的新建廈門北站新在哪 多重交通2023-08-29
- “蘇拉”恰逢天文大潮,30日起將影響廈門沿2023-08-29
- 廈門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全市“臺風預警Ⅳ級”2023-08-29
- 赤壁:志愿服務進景區 文明旅游添新景2023-08-29
- “2023湖北兒童健康行”走進竹山2023-08-29
- “電力”十足、產業興旺!保康縣馬橋供電所2023-08-29
- 石首市大垸鎮:致富火龍果 醉美大公湖2023-08-29
- 鶴峰:冬瓜田里“話豐年”2023-08-29
- 深讀丨一個山區縣,牽動國際珠寶價格?首個2023-08-29
- 深讀|工業用地“下跳棋”?一個園區就是一2023-08-29
- 湖北省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成效顯著2023-08-29
- 雙臺風先后影響廣東 未來幾天雷雨明顯2023-08-29
- 湖北麻城穩步推進全域公交改革2023-08-29
- 年中報發布,國壽壽險理賠平均時效0.39天,2023-08-29
- 扳手腕輸了事小 肱骨“折”了事大!2023-08-29
- 面癱、耳聾、眩暈齊襲來?警惕這個良性瘤!2023-08-29
- “撂倒”張學友的“耳水不平衡” 到底是啥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