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治水守水護水用上“智慧大腦” “陸水空”合力清漂丹江口庫區
俯瞰丹江口水庫。
8月11日,涼水河鎮江口村無人機助力清漂。
鄖陽區采用加壓控藻船治理泗河藍藻。
8月3日,涼水河鎮江口村江北老碼頭清漂。 (圖片均為 堰宣 提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應鋒 通訊員 顧珊 劉堂清 李尚菲
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擔負著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重大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
三千里漢江,過境十堰216公里;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1050平方公里,十堰境內有620平方公里;丹江口水庫岸線長4610.6公里,十堰境內長3524.8公里。
多年來,為堅決守牢水環境安全底線,十堰市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志愿者及廣大群眾,用情用心用力參與守水、護水清漂。
除了人力在岸上陸地巡邏,如今,十堰市各地在庫區巡查中運用高科技,岸線高清視頻監控、無人機空中“偵察”、控藻船下水“吃藻”,形成“陸、水、空”合力,確保及時發現并清理漂浮物,助力當好“守井人”,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
天網晝夜“看守”
“在均縣鎮八里川點位附近,發現河邊漂有少量枯樹枝,現已將詳情截圖,請責任單位前往處置。”8月10日下午3時11分28秒,丹江口市環庫安保天網調度平臺發出信息,庫區綜合執法大隊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肖華,隨即將通知發到“丹江口庫區清漂群”。
當日下午,經過前日汛期暴雨浸泡的路面還有些許泥濘,均縣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尚定瑋組織“小水滴”守水護水隊員立即前往清理,并將現場清理過程及清理后情況拍成照片,在“丹江口庫區清漂群”回告:“均縣鎮八里川附近已經清漂完畢。”
針對庫區水域面積大、庫岸線長的實際情況,丹江口市治水守水護水用上“智慧大腦”。2021年8月,丹江口市自籌經費6450萬元,啟動建設丹江口市環庫安保天網工程。該工程涵蓋漁政執法、水政執法、生態環保等11家部門職責,形成數據共享、執法聯動的監管能力,對丹江口水庫實現綜合性智能監控,自動識別、預警、推送,第一時間掌握庫區動態。其中,該工程在庫岸布局的233個高清視頻監控點位,有效對庫區73萬畝禁捕水域和2443公里庫岸線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同時,可對水域灘涂漂浮物情況進行7×24小時巡查,實現“人防+技防”與“動態巡護+靜態監控”相結合,最大程度配合鄉鎮開展應收盡收、應清盡清等護水清漂工作。
在肖華的操作下,環庫安保天網調度平臺打開相應點位攝像頭,覆蓋區域不僅可拉近放大60倍,還可以縮小、左右旋轉等操作,實時廣播喊話。
“讓清漂工作更有針對性,提高了效率。”尚定瑋說,丹江口庫區岸線太長,有些地方人也難以到達,加上人力有限,一些突發情況難以及時發現,環庫安保天網工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介紹,丹江口市環庫安保天網工程自2022年11月試啟用以來,發現、下發給各鄉鎮護水清漂等工作信息200余條,通過云廣播遠程播放警示、宣傳水資源保護等1000余次。
無人機空中“偵察”
“嗡嗡嗡……”8月11日,丹江口市涼水河鎮江口村組織“小水滴”守水護水隊員40多人開展清漂工作。與大家手拿鉗子、袋子、手鋸等不同的是,志愿者王堂手拿遙控器。
隨著王堂的操作,一架小型無人機在涼水河鎮庫岸線邊盤旋,沿線植被、庫區水體、游泳等畫面,實時出現在操控器屏幕上。
“前面那個回水灣,容易出現漂浮物,飛過去看看情況怎么樣。”來到涼水河鎮江口村二組江口桔鄉岸線邊,江口村黨支部書記詹國棟說。
王堂立即操作無人機,飛到幾百米外的一處回水灣巡查,發現有少許漂浮物。詹國棟隨后通知清漂船,到回水灣清理漂浮物。
涼水河鎮地處丹江口庫區核心區,轄區庫岸線長達580多公里,岸線曲折、河汊眾多,守水護水工作戰線長、任務重。
“看似直線距離就幾百米,步行巡查實際里程達到數公里,工作開展十分耗時。”詹國棟說,庫岸許多地方坡陡林密草茂,人難以到達。通過無人機空中全方位、高視野、無死角的“偵察”,到達人力無法抵達的水域岸線,有效彌補傳統人工巡查費時費力、視覺局限的短板,讓清漂隊伍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漂浮物,并及時組織力量清理,提升清漂工作精準度和效率。
丹江口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副書記張正有介紹,在現有20余支清漂護水隊基礎上,目前,丹江口市在涉庫區的13個鄉鎮,均配備無人機,將無人機巡查作為巡河巡庫的有效補充,助力守水、護水清漂。
控藻船下水“吃藻”
8月9日,十堰市鄖陽區青山鎮萬家坪村附近泗河上游,一艘“綠色治藻”船駛過水面,伴隨著陣陣嘩嘩聲,水面藍藻被吸進船艙后,再從船尾“吐出”綠色碎屑。
“這叫加壓控藻船。”十堰市鄖陽區泗河、神定河藍藻應急防控項目負責人余波介紹,已在泗河水域作業半個月。
泗河是漢江一級支流,在鄖陽區青山鎮白石坪匯入丹江口水庫。藍藻大量繁殖,會在水面形成一層類似于油膜的藍藻水華,不但會破壞水質平衡,讓水變得深綠渾濁,還會阻擋溶氧進入水體,影響水中生物生長。
“1小時處理藍藻至少150立方米。”余波介紹,加壓控藻船是鄖陽區今年新增的設備,采用純物理方式,通過加壓使藍藻破壁、下沉,使其無法聚集在水面進行光合作用來抑制其生長,減少藍藻繁殖。
為有效治理藍藻,項目團隊每日早晚各取一次水樣,檢測藻密度、葉綠素和溶解氧。同時,還用無人機拍攝治理水面,進行精確比對,為今后精準治水護水提供決策依據。
“以前從沒見過這么高級的設備。”當日,在泗河河灣里來回穿梭的,還有鄖陽漢江清漂隊隊長肖安山駕駛的“鄖陽清水01號”清漂船,與4只小船默契配合,打撈水上漂浮物。
肖安山介紹,每年5月至10月,是清漂隊最忙的時候,早上5點鐘開始,晚上10點鐘下船,不停不歇,最多時一天打撈近80噸漂浮物。清漂隊自2017年成立以來,年均出動船只800余次、清理漂浮物2700多噸。
“哪怕滿身汗腥味,四肢酸痛,當看到恢復干凈的水面,很有成就感。”肖安山說,有了新設備,護水力量更強了,也減輕了清漂隊水面清漂壓力。
除清漂隊外,鄖陽區還在10個涉水鄉鎮各成立一支護水隊,對溝汊、溪流、塘庫等進行日常清漂;在20個鄉鎮(場)各成立一支保潔隊,負責協助護水員處理水邊垃圾;在19個鄉鎮均成立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南水北調守井人”志愿服務隊,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宣傳環保知識等志愿服務活動。
對清漂上岸的垃圾“善后”方式,也由過去簡單填埋,變為用專車送往華新金龍水泥(鄖縣)有限公司焚燒發電,焚燒后的殘渣制成水泥,變廢為寶,綠色循環使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十堰治水守水護水用上“智慧大腦” “陸水2023-08-16
- 香港大中學生研學交流團參觀省博感受荊楚古2023-08-16
- 魔毯懸架,新的謊話?2023-08-16
- 新能源車崛起傳統汽修人怎么辦2023-08-16
- 浩瀚平臺打造/配雙激光雷達 極越01官圖發布2023-08-16
- 上半年中國警方偵破破壞生態環境相關犯罪案2023-08-16
- AI詐騙頻發,全球首部生成式AI立法正式施行2023-08-16
- 吉林稅務: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延續實施2023-08-16
- 國家衛健委:整治編造虛假學術會議名頭進行2023-08-16
- 國內最大規模單體用戶側儲能項目成功實現“2023-08-16
- 專家:拉林河流域洪水對吉林黑土地保護影響2023-08-16
- 我國首部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正式發布2023-08-16
- 政策托市,“市場底”不遠2023-08-16
- 廈門:破譯“美麗經濟”發展密碼2023-08-16
- 攜帶逾3378標箱外貿貨物 航運“帶貨王”首2023-08-16
- 廈門構建慢行交通系統 健康步道將呈一環一2023-08-16
- 為廈門發展“把脈開方” 我市啟動城市體檢2023-08-16
- 廈門市政府債券發售 發行規模為2億元2023-08-16
- 涉案4500余萬逃往境外 警方勸返一名“獵狐2023-08-16
- 國家發改委增加5億元投資支持6省(市)災后2023-08-16
- 吉利極越將推6款電車!最快10月上市 目標82023-08-16
- 四大證券報紙頭版內容精華摘要(8月16日)2023-08-16
- 廈門:破譯“美麗經濟”發展密碼2023-08-16
- 攜帶逾3378標箱外貿貨物 航運“帶貨王”首2023-08-16
- 廈門市政府債券發售 發行規模為2億元2023-08-16
- 為廈門發展“把脈開方” 我市啟動城市體檢2023-08-16
- 廈門構建慢行交通系統 健康步道將呈一環一2023-08-16
- 外交部回應美日韓涉臺海問題聲明 曝美日韓2023-08-16
- 全省第一、全國第三!這位同學入圍2023第222023-08-16
- 嵐圖汽車三周年,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