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江來、黃顏開、盛丹)近年來,云夢縣下辛店鎮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圍繞全鎮特色產業總體布局,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做強做優地方特色農產品,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鼓起“錢袋子”,有力推進了鄉村振興步伐。
一種兩收,“再生稻”收割忙
連日來,云夢縣下辛店鎮各再生稻田內,種植戶搶抓農時收獲水稻,田間地頭機器轟鳴,收割機來回穿梭,一片熱鬧景象。8月9日,云夢縣下辛店鎮北堡社區“再生稻”示范片,2臺收割機在畝再生稻田里來回穿梭,看著一粒粒顆粒飽滿、顏色金黃的稻谷,從收割機出糧口翻滾而下,落入運糧車中,種糧大戶代希平滿臉喜悅。
再生稻是指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的腋芽,經合理的肥水調控,使其再次發苗、抽穗、灌漿成熟,實現“種一次收兩季”的輕簡高效水稻。為助力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下辛店鎮整合閑田資源,率先在北堡社區五豐旺達合作社進行試點,今年4月推廣種植再生稻,實現播種一季收割兩季,好消息從田間傳來,畝產濕谷1730斤,按照1元每斤價格直接出售,成本已經全部回本,收成可觀。
代希平作為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加入了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領頭人戴洪波的帶動下試點種植“再生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植了百余畝“試驗田”,增收效益明顯,“一次插秧、兩季收獲,省種、省藥、省肥、省人工。割完一茬還能再收一茬,播種一季可實現雙收,技術過關、產量可觀、收入喜人,這下我們敢放開手帶著村民們一起干啦!”代希平看著已經再次發芽的稻苗信心滿滿地介紹道。
該鎮從北堡社區試點,成功后將逐步推廣“再生稻”種植模式經驗,就選種、插秧、收割、包裝等重要環節提供一條龍、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畝產量,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擴大種植規模和優化種植結構,真正做到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糧食畝產量,讓“米袋子”更加鼓;產品不愁銷量,讓農民“錢袋子”更加足。
小小蓮蓬,撐起產業致富路
“我是附近村村民,今年剛到這個蓮蓬加工廠上班,一天雖然辛苦點,離家近還可以照顧家里老人小孩,在農村一個月能有五六千元收入還是很滿意啦。”8月9日,在下辛店鎮先鋒村蓮蓬基地鮮蓮交易點忙著加工、分揀、打包蓮蓬工人陳思遠先生介紹道。
據了解,蓮蓬交易季節集中在每年7-10月,早上6點多,鄧瀾帶領著農戶們早早地來到了先鋒村蓮蓬基地鮮蓮交易點,將自家提前一晚采摘打包好的蓮蓬進行集中處理交易,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戶們的臉上,小小蓮蓬化作了致富“金鑰匙”。下辛店鎮先鋒村種植蓮蓬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所產出的蓮蓬均為有機產品,桿子高、蓮葉大,蓮子顆粒飽滿,口感爽脆清甜,有水果香味,還可做成蓮米粥、蓮子羹等佳肴,營養價值極高,具有滋補功效。先鋒村蓮蓬種植基地約700畝,產出蓮蓬、藕帶,每畝可以帶來收益8000余元,可帶動周圍居民就業,先鋒村依托修建好“先鋒村蓮蓬基地鮮蓮交易點”,著重將各個分散的農戶自己采摘的蓮蓬收集出售,讓村民放心種植不愁銷路,先鋒村正在積極探索蓮子深加工銷售,延長產業鏈,產品廣銷孝感、武漢、荊州等地區,深受市場好評。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基層黨組織是“先鋒隊”也是“實踐隊”。下辛店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鄧瀾說,結合土地性質和市場需求,在一次次調查研究后,村黨支部最終確定了種植蓮蓬,發展蓮蓬產業,起初蓮蓬基地剛開始建立時,村民因害怕承擔風險,不敢大面積種植,先鋒村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及黨員帶頭作用,采取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為主的模式種植,村民既能降低投資風險,也能通過采摘蓮蓬、加工蓮子等務工方式增加收入。
一個個蓮蓬、一片片蓮葉、一根根蓮藕,承載著下辛店鎮先鋒村做大做強蓮產業的夢想。為助力集體經濟和蓮農增收,該鎮將繼續依托荷花觀光,進一步加大“蓮文化”宣傳推介力度、“蓮產品”食用藥用價值挖掘力度,延伸“蓮”鏈條,將蓮蓬種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初級農產品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全力以赴“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持續推動蓮蓬產業高質量發展。
連田成片,“小田”并“大田”促增收
由于耕地零星碎片化和村中勞動力外出務工,部分村莊土地閑置,去年以來,下辛店鎮根據區域發展現狀,積極探索耕地保護有效舉措,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治理,在耕地恢復整改工作中力推“小田”變“大田”的做法,打通耕地集中連片、便于流轉、機械化耕種環節,確保耕地得到有序利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金秋八月,數十畝水稻連田成片,金色的稻浪隨風搖曳,在下辛店鎮彭李村、臺湖村可以看到該鎮試點“小田”并“大田”。
有序推進,該鎮引進的北大荒農墾集團承包的1200畝連片流轉土地被整齊劃一管理專業種植,采用“訂單式”專業種植模式,提高產量和品質。對糧食基地的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推進訂單農業發展,走規模化發展道路。建設高標準農田,打造糧食產業基地,形成糧食種植、生產、銷售集一體的農業產業鏈條。
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推廣連田成片模式,按照改田、交田的工作步驟,有序地推進。改變農村的地塊零碎化現象,提高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水平,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充分發揮“1+1>2”的放大效應,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云夢: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鼓起農民“錢...
云夢: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湖北日報客戶端訊(... -
光谷城管聯合工地企業走進社區送清涼
光谷城管聯合工地企業走進社區送清涼---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潔、實習生 -
云夢:加“郵”噠,走上致富“捷徑”
云夢:加“郵”噠,走上致富“捷徑”---因為物流不方便,運輸成本較... -
高城鎮大橋村香米訂單紛至沓來
高城鎮大橋村香米訂單紛至沓來---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周兵兵、劉 -
一個學中醫、一個學西醫,這對雙胞胎兄...
一個學中醫、一個學西醫,這對雙胞胎兄弟免費上大學---湖北日報客戶端 -
新時代“愛廉說”大比武,江漢區社區工...
新時代“愛廉說”大比武,江漢區社區工作者唱響廉潔“好聲音”---湖...
- 云夢: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2023-08-10
- 光谷城管聯合工地企業走進社區送清涼2023-08-10
- 云夢:加“郵”噠,走上致富“捷徑”2023-08-10
- 高城鎮大橋村香米訂單紛至沓來2023-08-10
- 一個學中醫、一個學西醫,這對雙胞胎兄弟免2023-08-10
- 新時代“愛廉說”大比武,江漢區社區工作者2023-08-10
- 復興號車頭上有雨刷器嗎?網友:地表最強小2023-08-10
- 技術為王 創新為本——比亞迪總部探營側記2023-08-10
- 9.58萬元起!寶駿云朵“史詩級”上市2023-08-10
- 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目標達成,騰勢N7作為2023-08-10
- 今日進入末伏雨水來降溫 今起三天鷺島暑熱2023-08-10
- 市社會福利中心將改擴建 將開放東南側不規2023-08-10
- 保障性住房建設順利推進 11個在建市級項目2023-08-10
- 會展嘉園項目具備交付條件 將啟動交付返遷2023-08-10
- 《廈門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出臺 負2023-08-10
- 武漢地鐵站名命名規則來了!《武漢市軌道車2023-08-10
- 東西湖多部門聯動上門為游樂園開業“聽診把2023-08-10
- 【雪域來信】湖北省“千里山湖行”全媒體采2023-08-10
- 鄖陽區:定期橋梁檢測 確保群眾通行安全2023-08-10
- “采摘游”助力特色鄉村游2023-08-10
- 恩施市紅土鄉:厚樸樹成“搖錢樹”2023-08-10
- 江漢區檢企同上警示教育課2023-08-10
- 武漢一貨車撞上路邊輔路 消防員快速救援被2023-08-10
- 全國院士專家齊聚江夏論劍數實融合2023-08-10
- 武漢一店鋪突發起火,消防員沖進火場轉移煤2023-08-10
- 高溫下奔跑的足球青少年2023-08-10
- 專家:暴雨洪災后個人防疫要關注七個重點2023-08-10
- 武漢地鐵建設迎戰“熱浪”:地下25米氣溫382023-08-10
- 漢川垌塚這個村里鄉賢能人多,村灣建設格外2023-08-10
- 田間勞動競賽、進農家吃飯,恩施市崔家壩鎮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