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流轉 “碎田”接管 當陽嚴河村近7000畝耕地“零撂荒”
嚴河村稻田一片翠綠。(通訊員 梁夢潔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通訊員 陳昕 史清廉 向冰鈺
(資料圖)
6月底,地處沮漳河流域的當陽市王店鎮嚴河村,稻田呈梯級分布,禾苗蔥蘢挺拔。
該村擁有總耕地面積6985.95畝,目前20畝以上的連片田地有163塊,土地流轉率達54%,均為兩年前的5倍,且沒有一塊撂荒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如何消滅撂荒地?怎樣盤活閑置土地?土地流轉后,農民的出路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嚴河村一探究竟。
小田變大田 吸引企業流轉
嚴河村地處當陽市西北部,占地面積2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736戶、2169人。該村交通便利,地處荊宜、宜張、保宜三條高速公路交會處。
與平原地區一馬平川不同,嚴河村連片耕地呈階梯式分布。“我們村的耕地是當陽海拔最高的。”村黨支部書記熊軍解釋,該村地處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田地間落差較大。近7000畝耕地中,水田有4820畝,旱地有2166畝。
過去,該村土地零碎、單個面積小,且形狀不規則。一塊占地面積僅2畝的水田,涉及3戶人家。由于難以規模化發展,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土地撂荒的現象十分常見。
2011年,王店鎮在全鎮范圍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嚴河村整治農田3000多畝,并順勢修建灌溉水渠、抽水泵站、堰塘水庫,確保干旱時農田用水無虞。
小田變大田,水利設施日趨完備。嚴河村一直在等待機會,為大片良田尋找更好的出路。
2020年,王店鎮組織村支書到鄰縣枝江學習取經,熊軍深受啟發:當地引進企業中化現代農業MAP農場,集中流轉土地進行社會化服務,成效明顯。
“能否把中化農業請到村里來?”回村后,這一念頭不斷在熊軍腦海里閃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撥通中化農業相關負責人的手機。對方實地調研后,同意在嚴河村集中流轉2000畝土地,種植水稻。
該村以500元/畝的價格向農戶流轉土地1127畝,再以550元/畝的價格流轉給中化農業。“每畝差價50元,用于村集體經濟收入。”熊軍說。僅此一項,為村里增收5萬多元收益。去年,該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6.2萬元,今年有望突破20萬元。
目前,中化農業與嚴河村簽訂了5年合同,按照“統一采購、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防治、統一收割、統一保險、統一銷售”的“七統一”模式,為村民提供全托管服務。
接管碎田 村組搭檔經營
連片大田有了出路,散落的碎田怎么辦?
“流轉大戶看不上,農民種得沒動力。”一塊塊碎田,讓嚴河村村委會頗為頭痛。
“既然碎田沒人要,那我們來兜底!”幾經討論,去年,嚴河村村委會決定由村集體領辦的泉潤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一名村干部搭檔一名小組長負責具體經營。
“與企業不同,合作社以500元/畝從農戶手里流轉土地,按照600元/畝上交村里。”熊軍說,此舉是為激發“村組搭檔”的種田積極性,倒逼他們種好田、多產出。
“當時是硬著頭皮接過的任務。”村支書助理王俊與四組小組長魏民山負責經營191畝土地。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兩人商量最多的話題。最終,他們確定了適度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的生產思路。
為提高畝均產量,他們分季節種植水稻、油菜、小麥、玉米,保證田不空閑。為降成本,他們與供銷社和供應商合作,集中采購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綜合測算每畝可節約成本50元左右;聯系農機專業合作社,堅持生產技術標準,提高生產質量。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很有希望完成。”王俊介紹,上半年,油菜收獲后,經濟效益與生產成本基本持平,下半年有望實現盈利。
像王俊和魏民山這樣的搭檔組合,嚴河村還有兩個,他們負責經營220多畝碎田。目前,村集體流轉土地總量達600多畝。
當地種田大戶、個體私營合作社也紛紛在該村流轉碎田,發展種植業。
農民洗腳上田 發展特色產業
6月29日中午,二組村民林文翠經營的農家樂又來了幾撥客人。她與兩位幫工姐妹忙得腳不沾地。
55歲的林文翠兼任二組組長。“過去,人都困在土地里,一年到頭只落點口糧。”最多時,林家種有20多畝水稻,除自家8.8畝土地外,還“撿”種親戚鄰居的12畝撂荒地。
“如今,我們當甩手掌柜,每年固定收入4000多元的土地租金,農家樂年純收入四五萬元。”林文翠算賬,加上她愛人在外承接各種微型工程,家庭收入節節攀升。
七組村民王中杰年過六旬,曾是種田的老把式,因年紀大力不從心。如今,他被中化農業聘為田間管理員,根據農時指導工人打藥、施肥。“啥時候干啥事,動嘴不下力,人輕松多了,每月還有3000元固定工資。”
“種地”的問題解決了,更多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洗腳上田,發展特色產業。
三組村民宋開軍今年56歲,把家里的10畝土地流轉出去后,自己當起老板,與人合伙流轉土地100余畝,種植火龍果、李子、葡萄、櫻桃等水果,發展觀光采摘旅游。“每家年純收入30多萬元。”宋開軍說。
嚴河村還利用毗鄰雙蓮工業園區位優勢,成立村級勞務公司,吸收農村閑散勞動力,承接勞務輸出、環衛保潔、綠化管護、企業后勤保障等業務。
數據顯示,近兩年來,該村務農人口從606人降至284人,務工人口從427人增至638人,個體經營戶從7戶增至18戶。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大田”流轉 “碎田”接管 當陽嚴河...
“大田”流轉“碎田”接管當陽嚴河村近7000畝耕地“零撂荒”---該村... -
長陽農民丁遠海自制可調節覆膜機 吸引...
長陽農民丁遠海自制可調節覆膜機吸引云貴川等地農戶購買---6月9日,長 -
全球快訊:滬蓉高速高嵐收費站增設潮汐車道
滬蓉高速高嵐收費站增設潮汐車道---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萬來、朱宇)6月 -
宜都荷葉溪村有家“環保銀行”
宜都荷葉溪村有家“環保銀行”---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江傳堃、李浪、...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福州開營 -
吉林省迎來大范圍降雨天氣 各地各部門...
吉林省迎來大范圍降雨天氣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
- “大田”流轉 “碎田”接管 當陽嚴河村近2023-07-06
- 長陽農民丁遠海自制可調節覆膜機 吸引云貴2023-07-06
- 全球快訊:滬蓉高速高嵐收費站增設潮汐車道2023-07-06
- 宜都荷葉溪村有家“環保銀行”2023-07-06
- csgo搬磚真的賺錢嗎?csgo完美舉報開掛的方2023-07-06
- 當前看點!豎笛指法八孔_豎笛指法2023-07-06
- 紫色元神珠孵化_紫色元神珠2023-07-06
- csgo搬磚的缺點是什么?csgo防沉迷怎么是回2023-07-06
- 環球視點!中國代表在人權理事會敦促美英停2023-07-06
- 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到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2023-07-06
- 熱消息:以電動平權和智能平權為利刃,深藍2023-07-06
- 6月車市或小幅增長 世界觀天下2023-07-06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福州2023-07-06
- 吉林省迎來大范圍降雨天氣 各地各部門積極2023-07-06
- 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部署安排農業防災減災2023-07-06
- 中國女足世界杯名單出爐!王霜領銜_環球觀2023-07-06
-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額已達2023-07-06
- 今天有一只新股申購 每日熱聞2023-07-06
- 高溫預警:今起三天廈門氣溫抬升 市民要注2023-07-06
- 廈門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調整2023-07-06
- 廈門多個安置房項目建設迎新進展2023-07-06
- 廈門重點項目建設“加速跑”|環球滾動2023-07-06
- 崔永輝走訪調研通信單位2023-07-06
- 天天資訊:遺憾,張帥止步溫網首輪2023-07-06
- 晨跑時發現小巷深處民房起火,兩跑友讓八名2023-07-06
-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一學生離世 鑒定結果為系2023-07-06
- 江蘇泰州一司機酒駕沖卡還拖行交警,官方:2023-07-06
- 全球熱議:李玟去年曾高喊自己是“武漢姑娘2023-07-06
- 吳易昺未能闖過蒂亞福,止步溫網首輪2023-07-06
- 湖北“科技之花”盛開非洲大地——寫在2023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