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國古都,紅色故地,這里的村民走出鄉村共富新路
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視頻剪輯 張盼
(相關資料圖)
西周時期,這里曾是諸侯國貳國的所在地,衍生了燦爛的文化,宮殿圍墻現在還依稀可見;革命年代,這里是李先念南下湖北的第一站,打響湖北抗日第一槍,紅色英模故事仍廣為傳頌;如今,這里傳承著舍我其誰、勇爭一流的“不貳精神”,興起了大大小小的鄉村合作公司,村民走上共富的道路。
6月底,極目新聞記者走進廣水市吳店鎮探訪其前世今生,感悟“不貳文化”。
溪店河流經王子店村
改河造田揭開貳國面紗
貳國,史料記載較少,文字資料最早可追溯至《左傳》。相傳,貳國位于廣水市一帶,都城就在吳店鎮王子店村。極目新聞記者走進王子店村看到,村口兩側山勢相連,呈環抱狀,溪店河從中穿行而過,在下游遇落差拍打石岸,形成翻涌的水花,發出嘩嘩聲。
據王子店村黨支部書記馮濤介紹,原來村口的兩山相連,溪店河流至王子店村時向西曲折,繞山而過。20世紀70年代,吳店鎮改河造田,治理河道,將山體從中鑿開,河流彎道改成直道,才揭開貳國面紗。當地老人回憶,當時新開的河流通水時,沖出大量文物,引起有關部門重視。1976年,考古團隊對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出土了不少金器、銅器、石器、陶器、瓷器以及獸骨殘骸等,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各種貨幣總計達3000多公斤。至今,王子店村還留有古圍墻遺址、大塊地等遺跡10余處。
馮濤還介紹,王子店村也被稱作“王子殿”村,因貳國的一個王子曾在此修建宮殿而得名。傳說,當年王子修建宮殿時,在宮殿的周圍修建了一座高達數米的圍墻,圍墻以石頭為底座、夯土為主體。這道圍墻位于王子山上,上山還能尋找到古圍墻的遺跡。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極目新聞記者在王子山上發現,圍墻與山幾乎形成一體,被樹木掩蓋,在斷口處隱約能辨認出底部有層次分布的石塊和堆出來的土。該村民介紹,當時專家觀測發現這些土和石塊與山體原有的不一樣,有人工壘過的痕跡,順著山勢蜿蜒約200米,估計有2000余年歷史。
三件銅器佐證歷史
古國遺址出現在王子店村,讓貳國歷史重現大眾眼前。1980年,村民挖出的三件銅器讓這里再次被考古界聚焦。
據當事村民楊和平回憶,1980年他才18歲,父親是一名瓦匠,他經常幫父親打下手,燒窯取土。燒制瓦片需要大量的優質黃土,他則經常行走于山里和河邊,尋找合適的土源。那是那年的春天,他和哥哥正在王子山以西的河邊挖土,鏟子突然碰到硬物,挖出一看,其高約50厘米,三只腿,形狀像鼎。隨后,二人又陸續挖到了鼎蓋和一面銅鏡。
楊和平將三件物品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凈后發現,三件物品紋樣精美,鼎蓋與鼎似乎是一對,鏡子還能照出人影。和家人商議后,楊和平與哥哥楊永國乘車將物品專程送往應山縣有關部門保存。工作人員鑒定后告訴他們,這三件物品可能是西周時期的銅器文物,將其收下后開具了一張收據。此外,為了表彰二人精神,該部門還為他們頒發了一張獎狀,并獎勵了印有“捐獻文物獎”的毛巾和搪瓷杯各一個。
文物的收據 由受訪者楊和平提供
“這三件文物現在存放于廣水市博物館里。”楊和平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幾年前,他還特地揣著收據去看過這三件物品,受到了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
后來發現文物的位置被命名為大塊地古遺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的鼎、籃等銅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都與之前王子山遺址的是同一時期,再次證明吳店鎮王子店村一帶在春秋時期已是諸侯居住之地。
紅色故地英模涌現
除了曾是貳國古都遺址,吳店鎮還是一座紅色小鎮,曾是鄂豫皖中原局的組建地、中原野戰軍的誕生地、桐柏黨政軍的成立地、桐柏戰役的策源地,現留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革命舊址47處,流傳著許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電影《小花》和《挺進大別山》等文藝作品都取材于革命先輩在吳店鎮戰斗工作的故事情景,電視劇《中原突圍》也在這里實地取景。
在吳店鎮干部沈政的帶領下,極目新聞記者在塘畈村看到,路邊隨處可見革命舊址的石碑。村民們說這里是河南省與湖北省的交界地帶,地處桐柏山和大別山區,在革命時期因為地形特殊,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位于尹家灣的新四軍第五師革命舊址群,這里依然有村民生活,部分建起了新房,只有老房子無言地訴說了那段革命歷史,散落分布在新房子中。夏日的尹家灣,沿途的銀杏樹葉子長得翠綠,路邊的雜草里也是繁花似錦,恰逢傍晚,有房子的煙囪升起了裊裊炊煙,一片寧靜美好。在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茅草與黃土糊成的外墻傷痕累累,里面是簡樸的陳設和先輩們的雕像。
在女將領陳少敏的故居里,極目新聞記者看到了房間里有織布機、紡線車、搖籃等陳設。沈政介紹,這些遺址是在老房子的基礎上復原修繕而成,里面的陳設根據鄉親們口口相傳還原。當時的革命戰士不僅參與革命,還要和大家一起勞作,有的還要幫忙照料鄉親們的孩子,因此出現了這樣的陳設。
鄉村合作公司鋪就共富路
古老神秘的諸侯國雖已不再,硝煙彌漫的烽火歲月也已遠去。勇爭第一,不甘第二的“不貳精神”,不畏艱險、英勇奉獻的革命精神,在如今凝聚成忠誠擔當、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廣水精神。這里的人們盤活好山好水好風物,走出一條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共富新路。
走在吳店鎮,在山頭迎風轉動的巨大風車,成片連綿的光伏電板“雪山”,散落分布在田間地頭的香菇大棚,不僅成為游客眼中的另一道風景,也成為興鎮富民的重要產業。世外桃源般的小鎮上,16家鄉村合作公司如雨后春筍,拔節生長,成為寧靜山村的新氣象。
成片連綿的光伏電板“雪山”
16家鄉村合作公司,包括15家村級合作公司和1家鎮級合作公司,實現村村覆蓋、整鎮推進。在鎮村合作公司聯手推動下,40000畝油茶、7000畝苗木、6000畝富硒云霧米、5000畝黃桃、3000畝叼云山野生茶、3000畝小黃姜、10萬只黃牛羊、800萬袋香菇木耳的八大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在吳店鎮飛速壯大。2022年,吳店鎮16家鄉村合作公司經營收入992萬元,村級鄉村合作公司凈利潤均在10萬元以上,帶動增收1500余戶,1500名村民家門口務工,工資性收入達2000萬元;村民入股合作公司分紅,每年人均可分得2000元以上。
吳店鎮只是廣水市推進鄉村共富的一個縮影。去年,廣水市211家鄉村合作公司實現營收1.39億元,盈利26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300余萬元。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貳國古都,紅色故地,這里的村民走出鄉...
貳國古都,紅色故地,這里的村民走出鄉村共富新路---西周時期,這里曾 -
環球速讀:湖北三級檢察機關,現場見證...
湖北三級檢察機關,現場見證生態整改成效---“我們最近專門就商混站問 -
餐館回應“女子帶狗入店與鄰桌沖突”:...
餐館回應“女子帶狗入店與鄰桌沖突”:店員曾勸阻她牽狗進來,警方... -
記者實探暑期托管班丨“大學之城”區校...
記者實探暑期托管班丨“大學之城”區校融合,高校學子為孩子們帶來... -
重慶萬州洪澇致15死4失蹤:76歲獨居老人...
重慶萬州洪澇致15死4失蹤:76歲獨居老人在山體滑坡后失聯,村里多棟房 -
荊門火車站調整營業時間,暑運首批研學...
荊門火車站調整營業時間,暑運首批研學客流已出發---7月4日21時40分,2
- 貳國古都,紅色故地,這里的村民走出鄉村共2023-07-05
- 環球速讀:湖北三級檢察機關,現場見證生態2023-07-05
- 合作意向書范文簡單版_合作意向書_百事通2023-07-05
- 精彩看點:安娜蘇搖滾甜心_安娜蘇搖滾甜心2023-07-05
- 【世界報資訊】大嘴米線連鎖加盟需要多少資2023-07-05
- 陳情令哪一年拍的(陳情令一共拍了多長時間2023-07-05
- 焦點熱議:聯合引擎|換電、超充全滿足,昊2023-07-05
- 聯合光電:公司4D毫米波雷達現取得一定的研2023-07-05
- 奧迪換帥,新CEO為何是他?-焦點日報2023-07-05
- 焦點信息:新款菲亞特 600e 起價 39,0002023-07-05
- 高溫預警:今起三天廈門氣溫抬升 市民要注2023-07-05
- 廈門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調整-每2023-07-05
- 崔永輝走訪調研通信單位2023-07-05
- 當前快播:廈門多個安置房項目建設迎新進展2023-07-05
- 天天熱推薦:廈門重點項目建設“加速跑”2023-07-05
- “互聯網+就業”工作模式 為畢業生提供“2023-07-05
- 2023年共下達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項目預算12023-07-05
- 北方四地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響應 加強監2023-07-05
- 我國援外醫療從“輸血式”援助轉向可持續“2023-07-05
- 中國專家表示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強迫勞2023-07-05
- 餐館回應“女子帶狗入店與鄰桌沖突”:店員2023-07-05
- 記者實探暑期托管班丨“大學之城”區校融合2023-07-05
- 重慶萬州洪澇致15死4失蹤:76歲獨居老人在2023-07-05
- 荊門火車站調整營業時間,暑運首批研學客流2023-07-05
- 歌手李玟輕生去世2023-07-05
- 協和醫院西院區門診醫技綜合樓開診暨三期項2023-07-05
-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英文刊)》獲創刊2023-07-05
- 湖北首例公共資源遠程異地評標順利評出_世2023-07-05
- 視焦點訊!7所高校現場達成合作,“逐夢武2023-07-05
- 甲基磺酸乙脂_乙脂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