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訊:糧安天下 耕保為先 讓59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始終姓“糧”
麥收后的荊楚大地依然是繁忙景象,早稻與中稻都在拔節長高……6月25日是第33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安天下,耕保為先。作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發祥地,湖北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拓展空間。
用好每一寸土地
鄂州碧石渡鎮,藍天白云下,兩棟26層高樓十分顯眼。
“樓里可養120萬頭生豬,按正常情況這么大的豬場至少要7000畝地,我們兩棟高樓43畝,加上配套共300畝。”湖北中新開維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金林介紹。公司利用現有一片綠化和空閑存量土地,在其周邊拆除即將淘汰的水泥生產線,讓“豬八戒”住上26層高樓,從7000畝到43畝,土地節約率達到93%以上,土地利用實現最大化。
“在湖北省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背景下,我們要找一整塊7000畝土地來養豬幾乎不可能。”鄂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利用科科長謝左平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鄂州可供連片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企業必須高效集約利用土地。
土地是發展的基礎要素,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用好每一寸土地。省自然資源廳透露,到2025年,全省建設用地畝均GDP由“十三五”期末的20.1萬元/畝提高到28萬元/畝。全力推進實行土地精準化配置。以產業績效來確定供地模式、用地方式、用地價格,讓好的項目暢通無阻,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寸步難行。
“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先行區建設中,必須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省內中小城市規劃和建設提倡緊湊型,拒絕攤大餅。”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人介紹,我省一些城市人均占有的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在全國偏高,而我省的后備耕地資源偏少,矛盾相當突出。專家建議,適時開展全省中小城市空間緊湊、集約發展研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各地節約集約用地。
節省出來的土地復墾復耕。我省將繼續強化耕地保護目標考核、激勵措施,完善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格局。考核上,壓實耕地保護地方主體責任,嚴控紅線,穩固耕地基本盤;激勵上,運用考核結果,完善獎懲機制,激發地方耕地保護主動性,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糧田”必須是“良田”
4月初,鄖西縣店子鎮馬鹿坪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機聲隆隆,施工人員忙著平整溝渠邊坡、硬化渠道。
“旱澇都不怕,今后的糧食產量有保障了!”村民秦大忠興奮地說。
現在,這里呈現一幅“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土壤肥、旱能灌、澇能排、無污染、產量高”的現代農業圖景。梅雨期來臨,幾場強降雨下來,田間積水都及時排出。
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我省在江漢平原地區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千畝方、萬畝方”耕地集中連片工程,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應城市通過實施“萬畝方”工程,小田改大田,連片整治耕地9300多畝,新增耕地1800多畝,打造糯稻產業種植示范區。
“糧田”必須是“良田”。近年來,全省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八個方面,大力改造永久基本農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農田灌溉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相繼實施,實現了農田灌溉、施肥等工序便捷易操作,并且在提質、增效、節約成本等方面優勢明顯,原來的“三跑田”成了高產穩產田。
“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守好耕地紅線、端牢“飯碗”責重如山。
但是,我省耕地相對不足,“五分林地三分田,一分城鄉一分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守住良田成為糧食增產的核心。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顯示,全省永久基本農田增長到5950萬畝,增加了62萬畝。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省市縣三級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像保護大熊貓一樣守護耕地,讓59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始終姓“糧”。
2022年,湖北以占全國3.7%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0%的糧食。每年凈調出稻谷百億斤,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較大貢獻。
讓耕地保護“長出牙齒”
麻城市鐵門崗鄉,一公司偷偷非法占用耕地建設廠房生產機制砂。廠房剛建好就被執法人員發現。
“廠房建在山里你們是怎么發現的?”面對查處,公司負責人十分疑惑。
為了讓土地違法行為無處遁形,我省全面啟動自然資源衛片執法行動。遙感衛星如同九霄之上的“天眼”,定期對土地進行拍照,形成影像,簡稱衛片。自然資源部門將新一輪的衛星影像圖片,與上一輪影像圖片比對,對發生變化的地方進行圈注,這些圈注的地塊叫圖斑。耕地影像呈現綠色,若在耕地上動工建房,影像就變成土黃色。一旦某個地方有變化,會自動提取圖斑。基層工作人員根據圖斑變化,與土地審批比對,對可疑地塊現場拍照察看,核實是否存在違法行為。
從今年5月1日起,省自然資源廳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監測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情況,每兩個月下發問題圖斑。省自然資源廳要求全省各地在圖斑下發2個月內完成問題整改,并按國土變更調查要求通過“湖北省國土調查云”舉證,實現耕地“一分都不能少”的整改目標。
“發現一起,整改一起。”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打好嚴守底線的陣地戰,我省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逐級精準確定耕地保護任務并簽訂責任狀,按季度開展耕地監測,加強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全流程監管,完成59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劃界。以源頭治理、共享治理、精準治理、綜合治理、專班治理“五項治理”開展耕地流失問題整改。實施“耕地保護紅黃牌”制度,對保護不力的市縣政府提出黃牌警告,情節嚴重的出示紅牌。
省政府出臺耕地保護15條硬措施,對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地方予以激勵,對耕地保護不力的地方嚴肅問責;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專項清理,提升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推行輪作休耕,讓疲憊的土地喘喘氣;為保核心產能、保產業安全,我省科學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3296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1722萬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通訊員 陽爽)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全球資訊:糧安天下 耕保為先 讓5950...
糧安天下耕保為先讓59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始終姓“糧”---麥收后的荊... -
全球熱消息:《遇見·楚莊王》創新演出...
《遇見·楚莊王》創新演出吸引游客---湖北日報訊(記者王理略、通訊... -
天天百事通!省農科院育成我省首個黃肉...
省農科院育成我省首個黃肉油桃新品種---湖北日報訊(記者汪彤、通訊員 -
環球焦點!武漢大學馬院和武漢生物產業...
武漢大學馬院和武漢生物產業集聚區共建“光谷黨建研究中心”---6月2... -
不舍離別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輔導員...
不舍離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輔導員和畢業生們相擁而泣---6月19日晚, -
最高可貸20萬元,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
最高可貸20萬元,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創業貸款助力退役軍人闖市場
- 全球資訊:糧安天下 耕保為先 讓5950萬畝2023-06-25
- 全球熱消息:《遇見·楚莊王》創新演出吸引2023-06-25
- 天天百事通!省農科院育成我省首個黃肉油桃2023-06-25
- 環球焦點!武漢大學馬院和武漢生物產業集聚2023-06-25
- 不舍離別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輔導員和畢2023-06-25
- 當前簡訊:第三屆長三角體育節殘健融合定向2023-06-25
- 最高可貸20萬元,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2023-06-25
- 全球訊息:年僅42歲!17K小說網創始人劉英(2023-06-25
- 9省區市將現35℃以上高溫 內蒙古局地可達40℃2023-06-25
- 當前焦點!美國貨運列車開上橋,橋突然塌了2023-06-25
- 熒光板怎么用?熒光板畫面如何擦干凈?2023-06-25
- 當前看點!緬甸 佤邦2023-06-25
- 地質工程師是做什么的?地質工程師報考條件2023-06-25
- 她從北京飛來,在浙江的古村落,建了一處美2023-06-25
- 什么東西它干凈的時候是黑色的不干凈的_什2023-06-25
- 沈王一現在在哪工作_沈王一 熱頭條2023-06-25
- 死玉指的是什么?死玉有什么危害?2023-06-25
- 構建“景區+村莊”聯合機制 一方山水繪就2023-06-25
- 讓膏藥代加工服務更高效 仙佑醫藥建立質量2023-06-25
- 牛二層皮是真牛皮嗎?頭層牛皮和二層牛皮的2023-06-25
- 中國毛絨玩具產業新都的“萌”經濟密碼2023-06-25
- 叉尾魚是什么魚?叉尾魚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2023-06-25
- 當前熱門:告訴您新能源汽車行業使用零配件2023-06-25
- 國民好車實創者是怎樣煉成的?_環球短訊2023-06-25
- 焦點資訊:十萬元級家轎 奔騰B70憑什么俘2023-06-25
- 國內召回 | 轉向柱可能存在組裝錯誤 部2023-06-25
- 共享打印機脫機了怎么辦?打印機共享怎么設2023-06-25
- 世界愛牙日是每年的哪一天?保護牙齒的方法2023-06-25
- 筼筜湖健身步道三期下月初開建 總長約4.42023-06-25
- 社會信用評價A級企業可享多項激勵措施 廈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