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資訊:【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農田高標準 “飯碗”端得穩——孝感建設高標準農田403萬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陶忠輝 方桐 通訊員 董想明 馮璇
“這塊地,以前每畝最多能收800斤。如今,路通了、渠修了、田肥了,畝產達到了1300多斤。”6月6日一大早,應城市天鵝鎮花堰村村民田先保下地干活,滿臉喜悅。
(相關資料圖)
花堰村西臨老縣河,南臨漢北河,金盆河穿村而過。以前,因引水和排灌能力不強,全村5100多畝耕地易旱又易澇。
2021年,該村被納入水系連通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修建6個涵閘,增加配套泵站,排灌溝渠、塘堰修葺一新。
花堰村是孝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孝感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該市共建設高標準農田403萬畝,占耕地面積70%。
田成方渠成網,告別“靠天吃飯”
芒種忙種,連收帶種。
眼下的澴川大地田間地頭,收割機、插秧機、無人機……你方唱罷我登場。
2019年以來,孝感市對澴府河等水系進行綜合治理,建設大型機泵站、水系清淤等工程,打通灌溉工程堵點,構建起大渠小溝立體水網;統籌農林水、交通等多部門資金24.88億元,打通政策邊界,實現優勢互補,累計建設攔河壩23處,新建改建泵站285座,硬化明渠182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320座,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56公里。
如今,田成方、渠成網、旱能澆、澇能排,孝感農業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
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田塊變得平坦,一條條田埂消失不見,細碎的“巴掌田”變成連片田。
“我們有各種機械20臺套,為周邊農戶插秧,一天可以插400畝,收割油菜300畝,整田400畝。”開著插秧機準備下田的應城市水生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軍說,應城像他這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達33家。
“三夏”大忙之時,農機大規模應用,使生產效率不斷創新高。李軍稱,合作社依托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建設5000畝農業試驗示范基地,推廣優良品種、綠色高效農業模式,開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去年作業面積12700畝,純收入100余萬元。
2022年,孝感在盛夏高溫、伏秋冬連旱的氣候條件下,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46億斤以上,位列全省糧食主產區第二名。孝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林小冰介紹,今年孝感機械化、綠色增產等技術覆蓋率達九成以上,365萬畝中稻已搶插80%,正全力實現“十一連豐”。
良田連片,產業鏈式發展
地力強,種植意愿旺,產業興。
6月8日,應城市楊河鎮馬堰村,來自荊門的種田大戶武強國正在用無人機進行稻田飛播。武強國介紹,去年通過湖北中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在楊河鎮承包4000畝土地,主要用于種植訂單水稻、小麥和油菜。
2021年,應城斥資4.85億元,對楊河鎮實施全域國土整治,并對整治后產生的高標準農田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引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北中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成為孝感市首宗拍賣的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
中磐糧油入駐后,組建磐農聯盟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流轉土地5000多畝,發展訂單農業,形成集糯稻種植、收購、儲存、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糯稻產業鏈。
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了土地流轉進程,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步伐加快——
應城支持中磐糧油、漢谷農業等企業實施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創建工程,帶動全市種植糯稻37萬畝,農民畝增收300元至500元;
大悟三里鎮引進中旺農機合作社,帶動發展稻鴨香米基地2000余畝,促進特色種植養殖增收570多萬元;
孝南建設朱湖糯稻基地,納入糯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帶動孝南、云夢等地近6萬戶農民種植糯稻近30萬畝,為孝感麻糖、爽露爽等50余家企業供應優質糯稻,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120多家,2022年產值突破40億元。
良田美景,“種田”也“賣風景”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孝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與和美鄉村建設、農旅融合產業發展相銜接,按流域綜合治理統籌規劃——
在孝南楊店鎮童廟村大周塆,周邊高標準農田環繞,片區內生產生活用水實現生態循環。水循環網由4部分構成:在村莊周圍修建排污渠,建立污水隔離系統,集中發酵處理;利用現有塘堰,種植具有凈化水質功能的植物,對水體凈化處理;采用新型環保生態磚,建設生態渠道;將農田排灌水集中到下游塘堰,經凈化處理后,由水泵回抽至上游塘堰,實現水循環利用。
來到孝南朱湖農場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如同走進天然氧吧:濕地公園、口袋公園、萬畝良田、生態綠道星羅棋布,和美鄉村、美麗鄉村、宜居村莊、綠色鄉村點綴其間,形成良田美景相依的畫卷。
該市還注重挖掘、培育生態旅游元素,建設農耕文化、田園文化、水鄉文化等景觀,讓城市、農村、景區的生產要素流動起來。
應城義和鎮將蝦稻連作、四季采摘等融為一體,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天鵝鎮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全域旅游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旅融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一體推進,今年以來已吸引3.6名萬游客自駕或組團前來觀光。
平整田疇起糧倉,沃野歡聲織錦繡。一場更深層次的糧田變革正在澴川大地發生,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每日資訊:【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農田高標準“飯碗”端得穩——孝感建... -
華科大女籃 首奪CUBAL總冠軍-世界球精選
華科大女籃首奪CUBAL總冠軍---6月11日晚,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歡聲雷動 -
【環球熱聞】宜城板橋店鎮 桃子俏銷
宜城板橋店鎮桃子俏銷---6月3日一早,板橋店鎮東灣村村民馬國慶將剛采 -
江鐵聯運,一票直達—— 荊沙鐵路貨運...
江鐵聯運,一票直達——荊沙鐵路貨運量實現六連增---這些鐵礦石將通... -
鐵水聯運譜寫新時代“千里江陵一日還”...
鐵水聯運譜寫新時代“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荊江蝶變“新沿海”---這... -
傳承炎帝祭典 點亮文明之光 癸卯年炎...
傳承炎帝祭典點亮文明之光癸卯年炎帝文化廟會開幕---湖北日報訊(記者
- 每日資訊:【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2023-06-12
- 華科大女籃 首奪CUBAL總冠軍-世界球精選2023-06-12
- 【環球熱聞】宜城板橋店鎮 桃子俏銷2023-06-12
- 江鐵聯運,一票直達—— 荊沙鐵路貨運量 2023-06-12
- 鐵水聯運譜寫新時代“千里江陵一日還” 2023-06-12
- 傳承炎帝祭典 點亮文明之光 癸卯年炎帝文2023-06-12
- 襄陽建設 “零計劃停電” 示2023-06-12
- 當前簡訊:第15屆環賽里木湖自行車賽博州鳴槍2023-06-12
- 四川馬邊隊獲得冠軍 “村BA”三籃賽紅安收官2023-06-12
- “林海赤子”李能陽一輩子只干植樹一件事:2023-06-12
- 【焦點熱聞】本周北方多地或現高溫 南方強2023-06-12
- 【天天聚看點】多家股份制銀行今起下調人民2023-06-12
- 農民工大叔彈鋼琴走紅:“街頭的琴聲”溫暖2023-06-12
- 石首深挖本土文化資源 涵養清廉風氣2023-06-12
- 天天速遞!這些豐收的顏色 你最中意哪一種2023-06-12
- 熱門:切勿盲目施救!夏季高溫 有限空間作2023-06-12
- 興山實現境內156條河流生態徑流全覆蓋 焦2023-06-12
- 種子資源是什么?BT種子下載的缺點是什么?2023-06-12
- 藍色對比色是什么顏色?藍色配什么顏色好看2023-06-12
- 一盔一帶是什么意思?一盔一帶交通安全宣傳2023-06-12
- 每日熱議!GB/T 38775.6-2021 英文版2023-06-12
- 借來的法拉利燒出大洞,車損誰來擔2023-06-12
- 廈門兩宗商住用地月底出讓-全球速讀2023-06-12
- 提升改造工程完工 海滄區霞飛路升級煥新2023-06-12
- 探尋城市記憶 賡續城市精神 廈門高校學子2023-06-12
- 崔永輝調研同安區農業農村工作 今日視點2023-06-12
- 本周廈門天氣悶熱或有陣雨 出行記得帶好雨2023-06-12
- 漢陽“無會日” 干部“有為時”:到群眾身2023-06-12
- 【強信息穩預期促發展】十問湖北經濟⑧:產2023-06-12
- 2000余人奮戰宜城火電項目 “十四五”省內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