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荊楚糧倉“耕”基——應城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紀略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王琦 馮璇)小滿前后,麥黃秧青,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應城市田間,收割機、旋耕機、無人機你方唱罷我登場……
(資料圖)
“地好、人勤、順農時,多打糧食!”5月23日一大早,該市黃灘鎮新垸村黨支部書記田洪下田干活,與農民們相互鼓勁。
田洪口中排在首位的“地好”,源自于近年來該市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之舉。據了解,截至目前,應城共建設高標準農田60.25萬畝。
夯實“耕”基,筑好“糧倉”,聲聲勞動號子中,應城收、種、管“三夏”大忙序幕拉開。
用好地 少靠天
“去年村里畝均增產糧食200斤,高標準農田建設搞得好!”勞動間歇,田洪一直在夸村里地好。
其實,過去的新垸種地很“尷尬”——東臨老縣河、西臨大富水,由于引水和排灌能力不強,全村4800余畝耕地易旱又易澇,長期“靠天賞飯”。
針對新垸的問題,具體解決方案是,自2020年起將之納入水系連通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修建7個涵閘,增加配套泵站,排灌溝渠、塘堰亦修筑得煥然一新。
“旱季可以引水灌溉,汛期也可以排水防澇。”田洪說,村級農業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了,村民的種糧積極性高了不少。
配套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田“標準”,建設高標準農田,用好“地”,少受“天”的影響,新垸如是,應城更如是。
2020年,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與水系連通相結合,應城市對大富水水系進行綜合治理,建設大型機泵站、水系清淤等工程,解決了基本農田建設中大型機泵站建設的政策障礙,打通灌溉工程中的堵點,構建起大渠小溝立體水網。
“累計建設攔河壩14處,新建改建泵站221座,硬化明渠273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9564座,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47.7公里。”應城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許計平筆記本上有這樣一段記錄,注明該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具體數據。
數據的背后,是應城農業生產抗災減災能力的具象化提升“硬賬”:2022年,應城在盛夏高溫、伏秋冬連旱的氣候條件下,全市的糧食產量增長0.74萬噸。
機械來 效率升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農業機械化步入快車道,生產效率不斷創新高。
“我們合作社有各種機械二十臺套,為周邊農戶插秧,一天可以插400畝,收割油菜300畝,整田400畝。”應城市水生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軍說。
“三夏”大忙之時,效率是重中之重。
隨李軍腳步,來到全省優質糯稻高產示范基地田店鎮暢馬村田邊,這里4臺大型收割機正在搶收油菜、6臺耕整機將收割完的油菜田迅速耕整,那邊5臺插秧機身后已插下一片碧綠秧苗……
田店鎮暢馬村全省優質糯稻高產示范基地農民正在進行機插
指著齊整的大田,李軍表示,合作社依托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標準規劃建設農業試驗示范基地5000畝,推廣優良品種、綠色高效農業模式、開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去年,作業面積12700畝,純收入100余萬元。
田店鎮暢馬村全省優質糯稻高產示范基地農民正在進行機插
“目前,應城全市67萬畝中稻已搶插60%,確保糧食全年總產超7億斤。”應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推廣股股長王祥發和李軍同來,不禁開言表示,今年應城機械化、綠色增產等技術覆蓋率達九成以上。
高標準農田建設,促推農田宜機化程度提升,農業的日益高效形成良性循環,應城通過送農機下鄉、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推廣農機新技術、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等方式,共培育3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
“效率提升,產量增加,正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成例。”看著田間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王祥發一臉自豪。
地連片 產業興
地力強,種植意愿旺,產業由此興起。
5月18日,應城市楊河鎮馬堰村,來自京山的種田大戶武強國正在用無人機進行稻田飛播。
“這里的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溉設施齊全,非常適合種植水稻、油菜等作物。”武強國介紹,自己去年通過湖北中磐糧油公司,在楊河鎮承包3000畝土地,主要用于種植訂單水稻、小麥和油菜。
2021年,應城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與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相結合,投資4.85億元,將楊河鎮3.27萬畝土地納入項目范圍,通過全要素整治,著力提高農田綜合效益。
楊河鎮種糧大戶正搶抓農時進行無人機飛播
“楊河本就是個農業大鎮,經過農田高標準建設,我們有了更充足的底氣推動農業產業化。”鎮黨委書記程建紅表示。
產業由此而興。楊河鎮對整治后產生的高標準農田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成功引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北中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入駐,成為孝感市首宗拍賣的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
中磐糧油入駐楊河后,組建磐農聯盟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流轉土地4080畝,引導當地大戶集中種植優質糯稻5000余畝,形成糯稻種植、收購、儲存、加工、電商銷售于一體的全糯稻產業鏈。
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了土地流轉進程,從“地”的角度不斷推進應城糯稻產業穩固壯大,應城全市秈糯稻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總產量達19.24萬噸,全市農民因種植優質糯稻每畝增收200元以上。
農田標準高,農業產業旺,手中飯碗牢……隨著時間的打磨,應城事關“荊楚糧倉”之“耕”基,愈發夯實。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夯實荊楚糧倉“耕”基——應城市推進高...
夯實荊楚糧倉“耕”基——應城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紀略---湖北... -
天天最資訊丨石首市橫溝市鎮:厚植清廉...
石首市橫溝市鎮:厚植清廉文化引領鄉村風尚---近年來,石首市橫溝市... -
天天微頭條丨傳奇“搖滾女皇”蒂娜·特...
傳奇“搖滾女皇”蒂娜·特納去世:唱片銷量超1 8億張,不堪家暴離... -
老河口:夏收田間學農事 體驗勞動享豐收
老河口:夏收田間學農事體驗勞動享豐收---又是一年麥收季,湖北老河... -
老河口:多種經營“樣板間”豐富體驗“...
老河口:多種經營“樣板間”豐富體驗“農家樂”---除了一眼望不到邊... -
光明行動暖人心!“鄰里守護,‘醫’路...
光明行動暖人心!“鄰里守護,‘醫’路同行”為老服務義診進社區---...
- 夯實荊楚糧倉“耕”基——應城市推進高標準2023-05-25
- 天天最資訊丨石首市橫溝市鎮:厚植清廉文化2023-05-25
- 天天微頭條丨傳奇“搖滾女皇”蒂娜·特納去2023-05-25
- 正宗白茶產地在哪里?白茶有怎樣的功效與作2023-05-25
- 霧是怎么形成的?霧有顏色嗎?2023-05-25
- 吸血鬼日記克勞斯和卡羅琳_吸血鬼日記克勞2023-05-25
- 天天觀熱點:花澤類喜歡待在哪看書_花澤類2023-05-25
- 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西紅柿的功效與作用2023-05-25
- 彼岸花的真正花語是什么?彼岸花有什么故事2023-05-25
- 荷花是幾月份開?荷花的花語是什么?2023-05-25
- 雙打羽毛球發球規則是什么?打羽毛球有什么2023-05-25
- 保護環境的好處有哪些?保護環境的宣傳語有2023-05-25
- 快看:中汽協:1-4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2023-05-25
- 2023款奔騰T99,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國產SUV|速訊2023-05-25
- 玉蘭花語和象征意義是什么?玉蘭花幾月份開2023-05-25
- 閃光的夜晚,張梓琳與美系豪華座駕的華麗邂2023-05-25
- 居然在栩栩華生大賞上看到了航海家2023-05-25
- 交大昂立、特發信息收“立案告知書”,昔日2023-05-25
- 共青團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幫扶 2023-05-25
- 紫色怎么調?紫色的含義是什么?2023-05-25
- 撲克牌有幾種花色?撲克牌最早起源于哪里?2023-05-25
- 廈門港再添"國字號"榮譽 海潤碼頭躋身全國2023-05-25
- 廈門多個建設項目順利封頂|環球觀熱點2023-05-25
- 全球短訊!首屆福建省網絡文化節暨第十二屆2023-05-25
- 今起三天廈門氣溫逐漸回升 下周“瑪娃”送2023-05-25
- 每日時訊!市十六屆人大湖里代表小組開展視2023-05-25
- 易極:5.25原油特別符合日內交易的盤面走勢2023-05-25
- 圍棋的基本規則和走法是什么?圍棋起源于哪2023-05-25
- 工地的帽子顏色的地位區別?安全帽的主要作2023-05-25
- 蠶的食物除了桑葉還有什么?蠶結繭后一般多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