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報資訊】專家在漢縱論雙年展的經驗和挑戰 增強展覽辨識度放大城市影響力
武漢雙年展上“水”主題作品
“策展在中國”論壇海報
(相關資料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李霞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肖顥
雙年展,日漸從先鋒性的小圈子展覽變成了常態化的展覽,全球每年舉辦的城市雙年展300多個。
種種原因,許多雙年展都讓人“似曾相識”,如“炒剩飯”。據統計,各城市舉辦雙年展的平均耗資是1000萬—3000萬。如此規模的投資,雙年展如何產生社會影響力?如何進入社會生活和市民生活?如何在國際化視野下做出本地特色?
5月10日,“融合與創新:當代藝術與城市發展——2022武漢雙年展論壇”“‘策展在中國’論壇暨202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在武漢美術館(琴臺館)舉行,與會專家縱論雙年展策展中積累的經驗,以及面臨的爭議和挑戰。
游客排隊蹚水,威尼斯雙年展看水位定價
談到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最為有名。威尼斯狂歡節始于1296年,威尼斯雙年展始于1895年,威尼斯電影節始于1932年。
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談到,威尼斯雙年展的舉辦,不是孤立的,各個版塊如電影、藝術、建筑、舞蹈、音樂、戲劇提供了跨地域、跨媒介的交流平臺,全球慕名而來的游客拉動了旅游、酒店、餐飲、金融、保險、物流等眾多行業的發展。
吳洪亮談到一個細節:威尼斯城市管理非常細致,因為水患多發,水位高時會按小時公布水的高度和危險性評估。水位最高時,進威尼斯雙年展場館看展是不收費的,水降一點后則是半價,而水位恢復正常后則又回到一票難求的情況。他展示的一張游客排隊,蹚水進威尼斯雙年展場館看展的照片,讓人印象深刻。據統計,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展,近年來的參觀人數都在60萬以上,建筑展超過30萬人。
他認為,城市管理者或雙年展管理者,應在前期充分衡量投入和產出,這樣才能保證雙年展能否持續辦下去。而展覽要想做到國際化,就更要注重“在地化”。
展覽應該放大城市影響力,不是自嗨
在多位與會嘉賓的發言中,不約而同展示了“榴蓮榴蓮,首屆泛東南亞三年展”的海報和作品。當藝術與熱氣騰騰的社會生活“親密接觸”,讓藝術一下子接了地氣,瞬間能被記住。
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介紹說,正在廣州美術館展出的“榴蓮榴蓮,首屆泛東南亞三年展”,是從廣州出發思考廣州與東南亞之間文化歷史的關系,以及東南亞的文化問題在國際化的背景里的特殊意義,“用具有象征意義的榴蓮去提出問題、展現態度,展覽不僅有藝術作品,還有表演等。”
在水鄉蘇州,吳洪亮策劃了“虹——來自橋的世界”展覽。作為金雞湖雙年展的三大主題展之一,其以“橋”為線索,集結了費俊、張永和、賴聲川、霍建起、丘挺、王紹強等國內外三十余位(個)跨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和藝術團體,融合不同的創作媒介,以藝術、舞蹈等多種形式致敬蘇州的橋。
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說:有影響力的雙年展本身不是自嗨,也不是在本地化的區域內開展,而是結合全球的資源、文化、藝術和各種參與者,極大地放大城市影響力。
“在地化”優勢讓展覽深入市民生活,增強辨識度
有專家認為,雙年展應不僅僅是藝術動員,更是社會動員、城市動員,而不是幾個藝術家一起在做一個事情。動用國際化的資源,跨界資源,充分展示“在地化”的特色,或許能增強各個城市國際雙年展的辨識度。
當日舉行的“策展在中國”論壇上,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旭等多位專家談到了,全球每年300個雙年展,存在著“復制”“從這里搬到那里”的情況。“國際雙年展這個圈子很有限,國內雙年展策展人中心人物大約60—80人,常參展的核心藝術家大約200-300人,因而在雙年展上經常看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李旭分享了上海雙年展的經驗,上海雙年展和威尼斯雙年展一樣,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書展、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等眾多活動一起形成互動,形成上海“文化盛宴”不落幕的體驗感。
中央美院建筑學院副教授王子耕分享了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的經驗。該展覽關注環保再生的話題,特別設置的“流浪動物之家”版塊,邀請了30多位建筑師為城市里面流浪的動物做窩,用城市垃圾或者廉價物品,通過設計手段讓它的價值重現。“創作成本很低,但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武漢美術館館長陳勇勁發言分享了武漢美術館做在地化展覽的經驗。他說,武漢地域文化生態是構成策展語境的重要因素。武漢因水而生,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近代中西文化交匯,促成了武漢流動、開放和包容的市民文化和城市性格。武漢美術館近年推出的《武漢 武漢——一部藝術鏈接的城市史》《老武漢 新武漢——從漢口開埠到老城新生》《日新月異——武漢美術館館藏工業版畫作品展》《藝術之城:金城銀行的前世今生》等眾多體現武漢特色的展覽,既受到專業領域的認可,也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歡迎。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天天報資訊】專家在漢縱論雙年展的經...
專家在漢縱論雙年展的經驗和挑戰增強展覽辨識度放大城市影響力---種... -
全球新動態:“大學生掏鳥案”當事人即...
“大學生掏鳥案”當事人即將出獄其父發聲:可能會繼續申訴---楚天都... -
湖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閉幕 共產生金牌2...
湖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閉幕共產生金牌263枚---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 -
邵新宇走訪慰問臨床一線護理工作者 當...
邵新宇走訪慰問臨床一線護理工作者---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5月12... -
湖北省舉行省政府參事館員學習講座 為...
湖北省舉行省政府參事館員學習講座為流域綜合治理匯聚“智能環”---... -
民航中南地區(武漢)空中交通管制 ...
民航中南地區(武漢)空中交通管制能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開工---...
- 【天天報資訊】專家在漢縱論雙年展的經驗和2023-05-13
- 全球新動態:“大學生掏鳥案”當事人即將出2023-05-13
- 湖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閉幕 共產生金牌2632023-05-13
- 百度大數據推送怎么關閉_百度大數據2023-05-13
- qq四國棋透視2023-05-13
- 干鍋蝦的家常做法-蝦的家常做法|全球微速訊2023-05-13
- 司馬光砸缸的恐怖故事_諸葛亮怎么死的2023-05-13
- 今年首批高層次人才住房公開搖號 299戶申2023-05-13
- 加快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百家建筑業企業2023-05-13
- 焦點快看:盡品禪韻香風遍飲全球好茶 20232023-05-13
- 第十二屆中外會展投資合作洽談會在京舉行 2023-05-13
- 廈門智造亮出硬核實力 3家企業入選中國品2023-05-13
- 第五屆印象·衡水老白干酒文化節如約而至,2023-05-13
- 第五屆印象·衡水老白干酒文化節如約而至,2023-05-13
- 邵新宇走訪慰問臨床一線護理工作者 當前視2023-05-13
- 湖北省舉行省政府參事館員學習講座 為流域2023-05-13
- 民航中南地區(武漢)空中交通管制 2023-05-13
- 今日快訊:頭發絲大小的病灶也難逃火眼金睛2023-05-13
- “白衣天使”的別樣護士節2023-05-13
- 湖北省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周啟動-觀點2023-05-13
- 環球消息!湖北省啟動“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2023-05-13
- 無人機載激光雷達、反磁通瞬變電磁儀等高精2023-05-13
- 興山成功避險案例獲全國推廣-天天快訊2023-05-13
- 設聯席會議制度 建地理標志運營中心 湖北2023-05-13
- 一杯紅茶廣邀天下“硒”客 利川紅在滬舉行2023-05-13
- 湖北省民法典宣傳月啟動|今日熱門2023-05-13
- 湖北省新增3個“全域公交縣”_天天微速訊2023-05-13
- 資訊:終于等到!山東泰山隊重啟球迷開放日2023-05-13
- 旅游業重回美好時代——訪保加利亞旅游部副2023-05-13
- 忽布是什么_忽布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