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兒時聽慣的“花鼓子”漸成絕響,七旬土家老太自費7萬元為鄉親們“續夢”|天天微資訊

2023-05-07 15:08:05    來源:極目新聞

(湖北頻道,有視頻,自采整版重點)兒時聽慣的“花鼓子”漸成絕響,七旬土家老太自費7萬元為鄉親們“續夢”


【資料圖】

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覃丹 楊丹

照片、視頻 謝陽攝

許多人的兒時夢想,都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淡忘。但秦先菊不一樣,她在年近古稀的時候仍在努力完成一樁兒時的心愿。

秦先菊是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的一位農民,今年70歲。前不久,由她收集整理的《長陽漁峽口民歌選》正式出版,填補了當地非遺文化的一項空白。

這本耗費秦先菊5年心血和7萬元投入的民歌集,承載著一名土家兒女對民間傳統文化的鐘愛,也展現了一名普通人在追尋夢想的路途上可敬的風姿。

“花鼓子”表演場景

清江峽口歷來風行“花鼓子”

秦先菊1953年出生在靈動秀麗的清江邊,從她記事起,每逢喜慶的日子,就會看到大人們載歌載舞,“腳踏之字拐,手似弱柳飄,腰兒前后扭,屁股兩邊翹”,男女大方對唱,氣氛活躍而熱烈,是人人都能參與的一場狂歡。當地人將這種歡慶方式稱為“花鼓子”,在長陽的漁峽口、資丘、榔坪等鄉鎮,這是最受歡迎的全民綜藝。

秦先菊回憶說,那時農村娶媳婦接“上客”、生小孩請“家家客”、祝壽等喜事,親友們都會聚在一起扭“花鼓子”。有時男方與女方的客人斗舞賽歌,你方唱罷我登場,哪方的歌唱完了,哪方就甘拜下風。雖然是較量,但歌唱的內容都是祝福、恭賀的好話,所以輸贏都很歡樂。有時候,輪流對唱一個通宵,也不會出現重復的歌,而那些在“花鼓子”場上跳得好、唱得多的人,就會成為出盡風頭的“歌簍子”。

即便是日常勞動的間隙,“花鼓子”也是消乏提神的妙方。演唱內容以男女愛情為大宗,如“十愛”、“十想”、“十送”、“十二月”、“十月懷胎”、“送郎”、“送情”等,歌舞者相互眉來眼去、傳情達意,成為土家人原始的“交誼舞”。

秦先菊10多歲的時候,媽媽就鼓勵她跟著大人學唱“花鼓子”,土家女子與生俱來的血脈基因,讓她很快成為“花鼓子”場上的一顆新秀。

秦先菊和她整理的民歌選

息唱三十年土家人尋找“歌簍子”

大約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不知道什么原因,“花鼓子”漸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了。后來,秦先菊高中畢業,在村里做了一名民辦教師。她依然是一名文藝積極分子,許多高中同學都對她的青春活力傾慕不已。32歲那年,秦先菊因為家庭的原因,辭去了民辦教師的身份,成為一名地道的農民。

清江奔流不息,歲月如歌如訴。進入新世紀以來,漁峽口鎮的人們越來越懷念“花鼓子”盛行的日子。逢上嫁娶添丁的喜事,總有人提議扭一場“花鼓子”,但在息唱30多年后,已鮮有人能唱出一段完整的“花鼓子”。

2009年,長陽“花鼓子”被列入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次看到鄉親們興味索然的樣子,秦先菊就在想,要是哪天能重現“花鼓子”的盛況就好了。秦先菊向周圍六七十歲的老人打聽,從前的那些“花鼓子”歌手還有哪些健在,能不能請他們將“歌簍子”貢獻出來?許多人都提到一位名叫方倫月的老太太。

2017年,秦先菊決定尋訪那些老“歌簍子”,收集整理即將失傳的“花鼓子”。她找到方倫月的時候,老人已經90歲了,得知秦先菊的來意,老人欣然開唱。經過幾天幾夜的錄音、速記,秦先菊從方老太那里討到100多首“花鼓子”,最長的歌詞有200多句。

后來,秦先菊又走遍方圓十里八村,尋訪了十幾位“歌簍子”,用同樣的方式收集整理“花鼓子”。三年多時間里,她總共收集到“花鼓子”和“五句子”共300多首。

清江流經漁峽口的村莊

農民歌舞團有了新劇本

5月5日,極目新聞記者在秦先菊家里看到,她整理這些民歌的手稿裝了滿滿一箱子。

“錄音整理只是第一步,因為大多數老歌手并不識字,只能通過口口相傳唱出音,我要根據聲音推敲出文字,校對修訂的工作量非常大,”秦先菊告訴記者。

秦先菊的兩個子女也非常支持母親完成心愿,她的媳婦鄭敏主動為婆婆擔任打字員,將13萬多字的手稿錄入電腦。

既然是民歌選,出版前還要對這些歌進行譜曲。秦先菊輾轉聯系到杭州音樂學院教授,將歌手的錄音提供給對方,對每一首歌進行譜曲。

就這樣,歷經5年的精心準備,秦先菊的《長陽漁峽口民歌選》正式出版,算上購買書號、請人譜曲,直接支出約7萬余元。這對一個沒有退休費的農民而言,算是完成了一個昂貴的心愿。而在搜集整理過程中的翻山越嶺和案牘勞形,個中艱辛更是一言難盡。

去年,秦先菊被授予“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她也是當地“招徠河農民歌舞團”的核心成員。有了收編完整的《長陽漁峽口民歌選》,清江兩畔的“花鼓子”盛況正在回歸。

72歲的“花鼓子”老歌手廖圣本,一天不唱就喉嚨癢。見到記者來采訪,他早早換上衣服,召來歌舞團的同伴,聚集在清江邊的河灘上,像年輕時那樣歡快地扭起來……

據秦先菊考證,“花鼓子”最早興起于南宋年間,在當地已流傳1000多年了。傳遞著歷代土家人的風土文化信息,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保護土家文化獻一點微薄之力。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方志學者陳金祥評價,秦先菊對“花鼓子”的搜集整理工作非常有意義,對區域性的民間文化保護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當地相關部門能組織專家和學者對《長陽漁峽口民歌選》進行研討和點評,將會對這本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更有幫助。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被黑化男配做到哭h|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正文农村老少伦小说| 欧美性色19p|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小东西几天没做怎么这么多水 |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最近国语免费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媒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一| juliecasha大肥臀hd|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美雪艾莉丝番号| 毛片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8|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