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擊綠水 行走看青山—— 美麗湖北長江行” 黃岡呵護一江百湖 不越雷池 遺愛人間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一葦 劉天縱 胡弦 汪子軼 通訊員 何麗娜 余桃晶
(資料圖片)
黃岡被稱為“百湖之市”,人與湖結下不解之緣。4月11日-12日,“中游擊綠水 行走看青山——美麗湖北長江行”采訪團下游組來到黃岡。
給遺愛湖“投喂”乳酸菌
“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遺愛湖位于黃岡市中心城區黃州區,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所作《遺愛亭記》而得名。它由東湖、西湖、菱角湖組成,水域面積3.16平方公里,是上天給予黃州的饋贈。
圍繞這三湖的是黃州區最有活力的區域,29公里沿湖步道上,遺愛清風、臨皋春曉、東坡問稼、 一蓑煙雨、琴島望月、紅梅傲雪、幽蘭芳徑、江柳搖村、大洲竹影 、水韻荷香、霜葉松風、平湖歸雁,十二景環環相扣,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然而在上世紀末,城區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排,遺愛湖污染嚴重。2006年起,人們決定不再向湖索取,而要為遺愛湖“治病”,十多年不懈努力終于有了今天的景象。
扮靚遺愛湖的行動仍在深度持續。采訪團來到九曲橋邊,中鐵十一局遺愛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部負責人譚曉宇正在指揮工人種水草:“九曲橋附近是一片示范區,種水草很有講究。”
用圍格及生態網膜隔開示范區與大湖區,防大湖的魚類進入;用改性黏土實施底泥鈍化;水深三米以內區域種植苦草、輪葉黑藻,超過三米區域種植馬來眼子菜、小茨藻等;投放適量背角無齒蚌、環陵螺、翹嘴鳊等,濾食水體懸浮顆粒物,遏制藻類;安裝噴泉曝氣設備增加水體流動性。一組藥方下來,示范區水質已穩定在三類,部分指標已到達二類。
采訪團在湖邊一處碼頭見到遺愛湖旅游開發公司執行董事周杰。他面前正擺著20個大桶,每桶裝有1噸的液體。“這里面是乳酸菌,已培育一周,過兩天就要投放湖中。”
湖也要喝乳酸菌?周杰介紹,由于過去欠賬較多,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遺愛湖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藍藻。藍藻適宜在堿性環境中生長,投入乳酸菌能中和湖水,起到預防藍藻的作用。
在遺愛湖周邊,有關部門對270多公里的城市管網全部探測排查,清理淤積較重的管網50多公里。
去年9月,遺愛湖首次消滅劣五類水質點位;今年以來,湖水多次達到四類標準。今年4月初,有人在遺愛湖公園看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貉的身影。
保護環境,不越“雷池”一步,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在黃梅、武穴也有三湖,即武山湖、太白湖、龍感湖,它們通過發達水系連接,湖水最終流向安徽。采訪團來到武穴武山湖國家濕地公園看到,環湖22公里的步道已修好一半,岸邊蘆葦飄搖,湖中水鳥嬉戲。
這里也曾上演人進湖退。“武山湖如今岸線平直,正是人類留下的痕跡?!惫珗@管理處生態保護部負責人吳雄平說。過去武山湖附近還有一個黃泥湖,兩湖總面積達到6萬多畝,曾有武黃湖漁場因這兩湖得名,但上世紀60年代填湖造田拉直了岸線,黃泥湖消失,武山湖水域面積減少一半,且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以及養殖投肥讓水質越來越差。
所幸人們停下了向湖進逼的腳步,經過十多年治理,武山湖又變美了。“現在自然養殖,絕不投肥?!蔽潼S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定勝說。公司前身就是武黃湖漁場,近年來公司的鮮魚產量下降了,但因是無公害產品,賣價卻更高了。
愛湖護水的情景還在考田河上出現。這條河北接永安水庫,南連太白湖,是黃梅縣“三湖”治理的重要支流。4月12日上午10時,黃梅縣濯港鎮桂壩村橋頭,三艘小船沿河巡游,船上兩人一組、頭戴草帽、身披紅馬甲,他們一人掌舵、一人用網兜清理漂浮物爽。
桂壩村黨支部書記桂國兵是“紅馬甲”的牽頭人。近年來,通過組建村民志愿服務隊,桂壩村紅馬甲數量已達50人?!拔覀兠恐芏紩o考田河‘洗臉’?!惫饑f,桂壩村負責考田河沿線3公里的清河工作,經常會發動村民打掃沿岸堤坡、道路垃圾,確保水清岸綠。
義務勞動近2個小時,56歲的村民桂年龍停船靠岸,坐在河邊的柳樹下歇息。他說,客廳是一家人的臉面,考田河則是桂壩村的臉面,兩岸成蔭的柳樹已種植20余年,每棵都保護得很好。記者了解到,太白湖至龍感湖流域,還有25座水質自動監測站24小時在線,如同給河湖戴上“健康手環”。
告別“紅馬甲”們,采訪團來到龍感湖,該湖古為“雷池”的一部分。湖邊的下新鎮,曾經集中了黃梅大部分漁民,如今,他們也不再靠湖吃飯。
2020年,下新鎮響應長江大保護號召,約2700名漁民全部上岸,并在政府支持下成立新源專業合作社。61歲的上岸漁民聶國球做起了河湖“保潔員”,每天上午7時準時到崗,駕船清理水葫蘆等雜草。他介紹,妻子在附近紡織工業園上班,加上自己在合作社工資收入,夫妻年收入達到10萬元。
“保護環境,不越‘雷池’一步,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下新鎮黨委書記田聰聰說。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中游擊綠水 行走看青山—— 美麗湖...
“中游擊綠水行走看青山——美麗湖北長江行”黃岡呵護一江百湖不越... -
省運會少數民族類開賽當天宜昌隊高腳競...
省運會少數民族類開賽當天宜昌隊高腳競速攬括三金---湖北日報訊(通... -
觀速訊丨我省首開至越南鐵海聯運班列
我省首開至越南鐵海聯運班列---湖北日報訊(記者胡祎、通訊員陳龍、... -
省運會少數民族項目:開賽首日上午產生3...
省運會少數民族項目:開賽首日上午產生3枚金牌---4月13日,湖北省第... -
全球簡訊:武漢保密教育走進“象牙塔”
武漢保密教育走進“象牙塔”---湖北日報訊(記者湯煒瑋、通訊員羅建... -
打撈水綿 呵護東湖水環境
打撈水綿呵護東湖水環境---2023年4月12日,工作人員正在東湖湯菱湖...
- “中游擊綠水 行走看青山—— 美麗湖北長2023-04-13
- 省運會少數民族類開賽當天宜昌隊高腳競速攬2023-04-13
- 觀速訊丨我省首開至越南鐵海聯運班列2023-04-13
- 省運會少數民族項目:開賽首日上午產生3枚2023-04-13
- 全球簡訊:武漢保密教育走進“象牙塔”2023-04-13
- 打撈水綿 呵護東湖水環境2023-04-13
- 焦點快播: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專題新2023-04-13
- 小區墻磚掉落砸壞私家車,誰買單?2023-04-13
- 全國首列!“快速通關”東風汽車專列從武漢2023-04-13
- 華中農大牽頭建成水稻基因索引數據庫,為全2023-04-13
- 瞄準“高精尖” 多國境外專家組織助鄂引才2023-04-13
- 運輸時間縮短1到2天 全國首趟“快速通關2023-04-13
- 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初任培訓班舉行,聽聽代2023-04-13
- 當前看點!7年來首次!伊朗駐沙特大使館重新2023-04-13
- 公安縣埠河鎮:“三步走”幫助“跌倒”干部2023-04-13
- “河”我一起!湖北商貿學院獲評“科考優秀2023-04-13
- 天天看點:湖北又添一馬拉松賽事,首屆孝感2023-04-13
- 2000余家參展商亮相文旅博覽會,為觀眾帶來2023-04-13
- 來鳳縣首批辦公用房權屬登記正式啟動2023-04-13
- 武昌中南路街開展“路長制”夜間整治行動 2023-04-13
- 一橋飛架南北!這些橋梁超級工程正在加快施2023-04-13
- 首次!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2023-04-13
- 觀察丨繁花深處,天津就這樣“海陸空”火力2023-04-13
- 【地評線】中安時評:“賞花游”熱度飆升,2023-04-13
- 廢棄之神2023-04-13
- 今日關注:省人大代表唐以軍:要建務實之言2023-04-13
- 武漢軌道交通整車配件制造項目在黃陂投產_2023-04-13
- 環球快報:【臺胞“申”活Ⅱ】魅力上海|張2023-04-13
- 當前快播:孝南首批“首席服務員”上崗,政2023-04-13
- 四季中國——“慧”種田的“黃機長”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