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每日速看!張執浩出新書《不如讀詩》:寫詩讓我步伐輕快,比起學者我更愿意當詩人

2023-03-29 18:58:57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最近,張執浩上新書了,這次不是詩歌集,而是一本詩學隨筆集。《不如讀詩》從縱向的維度,選取了中國數千年詩歌史上具有節點性意義的詩人——宋玉、陶淵明、庾信、王維、李白、岑參、孟浩然、杜甫、白居易、李賀、杜牧、李商隱、魚玄機、蘇軾、辛棄疾、龔自珍,將他們的性情和命運與自己的生活生命觀投注在一起,讓今天的詩人與古代的詩人一起對話。該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資料圖片)

成書之后,張執浩意猶未盡,又用“體制”“友誼”“漫游”“登高”“悲秋”“死亡”等15個關鍵詞,從橫向的維度,書寫了自己對中國數年前古代詩人群體的認知,另一本詩學隨筆集《傳告后代人》也將于今年下半年與讀者見面。

《不如讀詩》新書分享會上的讀者

寫這些古代詩人時,我把他們當作我日常生活中的朋友

極目新聞:為什么選擇開始寫一本回望古代詩人的詩學隨筆?

張執浩:作為一名當代詩人,我專注于寫詩30多年,一直想寫一本詩學隨筆。剛開始寫的是現代詩學隨筆,寫了七八萬字之后,覺得不太對勁,只是談對現代詩歌的觀感和認知,就像無根的浮萍,很難談透徹。這部現代詩學隨筆集就被擱置下來了。2020年疫情之后,我居家期間又重讀了清人沈德潛所編的一部唐以前的歷代詩歌選集《古詩源》,讀得入迷,很多古代詩人的人生經歷讓我感同身受,于是,我就想寫詩學隨筆何不寫古代詩人?我想起很多年前《深圳特區報》約我寫過紀念杜甫的文章《兩山之間》,當時在報紙上發表了4000多字,現在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便把這篇文章再寫了一遍,一下寫到了8000多字,《兩山之間》就是《不如讀詩》這本書中我寫的第一篇。寫完16位詩人,我用了一年多時間。

《不如讀詩》

極目新聞:讀《不如讀詩》,感覺您在專業性和通俗性之間找到了一個很恰當的平衡點。

張執浩:《不如讀詩》凝結了我這么多年閱讀古詩的經驗。但我又不想寫成學者解讀古詩的專著,這類寫作太多了,這不是我的專業,也不是我的興趣所在。作為一名創作者,我寫這樣一本詩學隨筆的目的,是與古代詩人對話,從古代大詩人身上找到我們漢語詩歌的精神存在根源。我一邊寫一邊就發現,當代詩人都可以在古代詩人身上找到命運的重合點。寫每一位詩人,我都是從他們的性情和命運出發去寫,而不是從文本出發去寫,這就和學者專著拉開了距離。同時,我也不想像現在網絡上流行的寫作那樣,去戲說古代詩人的生活和軼事,臆想古人的生活,我的寫作盡可能做到有史有據,但又不完全拘泥于信史,有文學性的發揮。

比如寫孟浩然,他家境富裕,將近40歲才萌發去長安考科舉的志念。我分析他的出身,他的性情,他為什么考不取功名,如果他考取了又能做什么,這樣一個游歷于江湖的詩人,為什么民間有那么多人喜歡他?包括李白、王維都是他的粉絲。我認為孟浩然是唐代最有親和力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有人設的詩人。

說到李白、王維兩位大詩人,同時居住在長安一個城市長達十年,兩人互相不來往,但他們同時都是孟浩然的朋友。與其說他們故意為之,不如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我們當代詩人在生活中的表現也很相像。

寫這些古代詩人時,我把他們當作我日常生活中的朋友,沉浸其中。那段時間經常半夜失眠,白天晚上腦子里全是他們。白天看詩人的資料,晚上詩人就會來到我的夢里。

《不如讀詩》

生活在黃鶴樓下,詩人需要一種強大的定力去化解焦慮

極目新聞:這本書的有個副標題叫《在黃鶴樓下談詩》,這個副標題是怎么來的?

張執浩:這本隨筆集,沒有序,也沒有后記,但是在最后一篇文章《我見過黃鶴》中,我講了為什么必須要寫這樣一本書的原因。我到武漢來生活之后,一直住在武漢音樂學院的家屬院,這個地方離黃鶴樓非常近,不管是我出門買菜,去江邊散步,或者以前送女兒去省實驗中學上學,始終都是在黃鶴樓下走來走去,抬頭可見黃鶴樓。作為一個文人,特別是一個詩人,生活在黃鶴樓下是有壓力的,有一種傳統與現代的緊張的對峙感。這種焦慮感,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面對崔顥寫的詩,同樣也有。李白的這種壓力也傳導到了當代詩人身上。中國已經有了這么多光耀千載的詩歌了,我們還寫詩干什么呢,會有一種虛無感。所以,我常說,生活在黃鶴樓下,需要一種強大的定力和心力去和這種虛無感作斗爭。當代詩人該怎么化解焦慮成為自己,我的這本書也是在回答這個問題。

極目新聞:找到答案了嗎?

張執浩:回望古代詩人的人生經歷,我們能夠找到這種答案。一人一命,每個人的命運必須自己去領受。古代詩人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入仕,有一番作為,但真正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詩人極少極少,除了蘇東坡。比如杜牧,我寫他是應該有所作為、但最終沒有作為的詩人,主要原因是亂入了黨爭,耗散了他的精力;杜甫也一直想當官,后來如愿以償,但他身處亂世,在仕途上沒有大作為;李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官,也當不好官,只有雄心和愿景而已。

清代詩人龔自珍,他如果生活在唐朝,絕對是像李白一樣的大詩人,但他生活在清末,《紅樓夢》誕生之后顛覆了中國古典文壇以抒情為主導的文學風格,開創了敘事文學時代,古典格律詩退隱到文壇的邊緣。龔自珍作為一位這么有才華的詩人,面對時代的發展也無能為力。對應到當下,在生活如此豐富的當代,甚至連小說都開始邊緣化的時代,詩歌更加邊緣化,這個時代的寫作者又該承擔什么,我從龔自珍那里感受到了當代詩人同樣的命運。

如果我們讀懂他們是怎么領受自己的命運的,我們就能從古代詩人那里可以領受一份力量,變得更加豁達。

《不如讀詩》

作為寫作者我佩服的是杜甫,但作為中國人我又非常推崇蘇東坡

極目新聞:在你寫的16位詩人中,你最想成為哪樣的詩人?

張執浩:李白喚醒了我們心中想成為詩人的種子。李白擁有可以在橫行天下的才華,有多少人讀了李白的詩不想當詩人的呢?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想成為李白。當有了一定的人生經歷之后,我們發現永遠不可能成為李白。誰想學李白,誰就會成為一個小丑,李白是天才,是不可學的。

但是有一個詩人可以學,杜甫是可以學的。為什么我們讀杜甫的詩感到親切呢?因為杜甫在用他的血肉之軀領受他所經歷的唐朝的命運。我從杜甫身上學到了一種“與時代玉石俱焚、與日常生活同歸于盡”的力量。杜甫在成都生活的五年,寫出了大量與生活同頻共振的好詩。他既可以發高音,也可以發低音,他從來不背叛自己,忠實于自己。

張執浩在自己的書房

作為寫作者的身份,我最佩服的是杜甫。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又非常推崇蘇東坡。蘇東坡不僅身上背負著巨大的才華,還有把想象變成現實的能力。

極目新聞:以前出新書都是詩集,今年一連出兩本詩學隨筆,是否意味著以后您要在詩學方面傾注更多精力?

張執浩:這兩本詩學隨筆,是我近三年的寫作成果,是我疫情居家期間的產物。但我不想當一個學者,我還是想好好當一個詩人。寫詩是對我內心的解放,讓我卸下所有的壓力,步伐輕快。如果你看到一位詩人,精神狀態萎靡,那肯定是詩人這段時間沒有寫出好詩。如果詩人寫出了好詩,即便再辛苦,也步伐輕快。

(本文部分圖片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提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国产大学生真实视频在线| 一级黄色免费大片|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男女生活|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久久伊人色综合| 爱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里番无修旧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97在线公开视频| 天天碰免费上传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777丰满影院|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26u| 爱情岛永久入口网址首页|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波多野结衣上班|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男女男精品网站| 免费一级乱子伦片| 第一次h圆房细致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