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勞務品牌向產業品牌轉型 黃金十三條 引得裁縫歸 環球關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通訊員 謝安
提起潛江,除了令人垂涎的美食小龍蝦,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勞務品牌“潛江裁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潛江裁縫”東南飛,形成聞名全國的一支勞務大軍。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成長為創業者、企業家。
瞄準這一龐大群體,潛江制定扶持政策,搭建產業平臺,統一品牌運作,按照“聚人氣、育產業、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招引“潛江裁縫”回歸,壯大當地紡織服裝產業。
昔日裁縫漸成長
憑借一把剪刀,田輝正在廣東闖蕩多年,贏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帶著對故土的依戀,2014年,田輝正夫婦回到家鄉創辦“正榮制衣”,并迅速與當地大型服裝企業成為合作伙伴。
田輝正是潛江10萬裁縫大軍中的一員。
“潛江裁縫”是潛江的金字招牌,裁縫們有“一刀剪”和“看體裁衣”的技能。上世紀90年代,改革春風拂面,“潛江裁縫”紛紛奔赴沿海地區打工創業,多年耕耘收獲了良好口碑,最高峰時,18萬名潛江裁縫遍布全國各地。
積累經驗和財富后,一批務工者自立門戶,成長為創業者。最初是一家家小作坊,逐漸發展成為中小服裝企業。
受沿海地區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在外創業的潛江人把目光投向了正在發展的家鄉。
據介紹,從2008年開始,“回流”的服裝企業數量開始增多,構成了潛江服裝產業發展的基礎。
湖北比帆制衣公司是從廣東回流的企業之一。2016年,原本在惠州創業的黃發安將公司搬回潛江。公司員工近九成是“潛江裁縫”,每年開春,公司包車將幾百人從潛江帶到惠州上班。搬回潛江后,公司管理運行成本僅為原來的10%。
在浩口、張金、龍灣等鄉鎮,沿途排列有大大小小的服裝加工企業,創始人多為回歸的“潛江裁縫”。
“目前全市發展400多家服裝生產企業,加工產值突破百億元。”潛江市招商局負責人介紹。
這些企業有的為國際維和部隊做過作戰服,有的為“神七”航天員做過備用服,有的為全球抗疫做過防護服。迪卡儂、以純、森馬、探路者、奧索卡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都優選潛江制造。
書記當起“推薦官”
隨著沿海地區服裝產業加速向內陸轉移,潛江在招引“裁縫”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布局。
去年,潛江市委、市政府確定了“一總部一核心三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提出了“聚人氣、育產業、創品牌、增效益”的四步走發展戰略。
聚人氣是首要任務,那么,新的人氣從哪里來?
今年2月19日,潛江市委書記向斌帶隊遠赴廣州,開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對接會,邀請300余位客商和商協會代表齊聚一堂。會上,向斌現場當起“推薦官”,描繪潛江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和未來,邀請企業到潛江投資興業。
為增強企業信心,潛江在原有的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十二條措施上,繼續優化和完善,出臺“黃金十三條”,包括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品牌建設、穩崗強崗、平臺建設等方面;對年應稅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紡織服裝規上企業,按當年新增地方貢獻部分獎勵其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新落戶企業給予廠房租金補貼等。
政策給力,鄉情難舍。當天,成功簽約紡織服裝產業項目64個,協議引資121.6億元。
離開廣州,向斌一行又趕赴福建,拜訪特步、安踏等知名服裝企業,宣傳介紹潛江投資環境和資源稟賦等方面優勢,向企業家們發出邀請。
企業也感受到國家政策的變化,“轉移”意向愈發強烈。以純集團將華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確定為潛江,奧瑟夫、諾奇服飾等一大批企業選擇從廣東、福建等地遷往潛江。
企業的回歸,帶來了務工人員的回流。
王懷娟是東顥制衣的一名車間工人,早年在外打工,一年到頭難見孩子一兩回。去年,看到家鄉的服裝企業越來越多,開出的工資跟外面相差無幾,她決定留在家門口務工。
“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孩子,幸福感十足。”王懷娟十分滿足現在的生活。
全產業鏈平臺從無到有
聚了人氣,還要育產業、創品牌。
當初企業回流,大多是優先選擇自己的家鄉,由此帶來潛江服裝企業布局的分散,難以形成產業的集群效應。
去年,潛江市服裝產業的重點項目工程——粵楚國際服飾時尚(潛江)產業園開工,總投資2.55億元,占地面積約127畝。項目建成后,由協會牽頭,組織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服裝企業進行產業轉移,集中落戶園區。
中倫云尚智城產業園的落地,更是補齊了潛江缺乏全產業鏈平臺的短板。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核心區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潛江市紡織服裝協會秘書長劉克森介紹,項目計劃投資40億元,將引進紡織服裝、制衣輔料、智能制造、新材料、電商直播5大產業。
大項目引領產業升級。總投資150億元的中華集團等26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現階段,潛江服裝產業仍以代加工為主,自有品牌不多。但在電商企業看來,潛江擁有大批技藝精湛的裁縫,更適合轉型快節奏、低成本的快速反應類電商平臺。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胡合斌計劃在潛江投資,建設跨境電商華中生產基地,擬通過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與潛江進行對接。
為服務好企業,潛江成立紡織服裝產業協會,建立健全協會各項規章制度,讓“潛江裁縫”們有了自己的組織和依靠。
企業用工成為普遍難題,潛江建立“職業培訓育苗、實習基地育才、本地企業育牌”的技能人才培育機制,通過學校、基地、企業的學習鍛煉,做到免費參訓,快速成才。每年的正月,相關部門還為服裝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
劉克森表示,潛江力爭用5至10年時間,培養10萬名高素質“潛江裁縫”,培育100家規上企業,打造千億產業規模。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從勞務品牌向產業品牌轉型 黃金十三條...
從勞務品牌向產業品牌轉型黃金十三條引得裁縫歸---從上世紀90年代起... -
環球快資訊丨一街一品 一樓一品 一域...
一街一品一樓一品一域一品漢陽特色招商一季度“吸金”366億元---今... -
武漢市江漢區做實“家門口黨建扎根工程...
武漢市江漢區做實“家門口黨建扎根工程”592個小區黨支部織密城市“... -
“執法藍”守護“生態綠” 全國環境執...
“執法藍”守護“生態綠”全國環境執法大比武湖北勇奪全國第四---近... -
新洲:便民辦稅春風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
新洲:便民辦稅春風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武漢市新洲區稅務局以“便... -
熱門:產業轉移,不是簡單地 “搬”生產線
產業轉移,不是簡單地“搬”生產線---□胡瓊瑤沿海地區正在加快服裝...
- 從勞務品牌向產業品牌轉型 黃金十三條 引2023-03-27
- 環球快資訊丨一街一品 一樓一品 一域一品2023-03-27
- 武漢市江漢區做實“家門口黨建扎根工程” 2023-03-27
- “執法藍”守護“生態綠” 全國環境執法大2023-03-27
- 新洲:便民辦稅春風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環2023-03-27
- 熱門:產業轉移,不是簡單地 “搬”生產線2023-03-27
- 天天熱消息:伍家崗:城管高效服務 項目建2023-03-27
- 每日熱聞!警惕暴富神話2023-03-27
- 谷殼與雞蛋2023-03-27
- 世界觀天下!免門票=人巨多!上周末泰山游2023-03-27
- 北大“韋神”出題,初二學生給出標準答案!2023-03-27
- 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詩詞_范仲淹最著名的十2023-03-27
- 宿舍很高興!拉文得到32分,本月得分僅次于2023-03-27
- 盈利能力不足 新能源核心技術缺位 長安汽2023-03-27
- 焦點播報:當豐田和長安都在卷價格,到底該2023-03-27
- 環球新消息丨賽事促吉林省冰球運動復蘇 青2023-03-27
- “吉字號”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2023-03-27
- 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頭版頭條:全面振興2023-03-27
- 世界速訊:“藏糧于技” 保護性耕作新模式2023-03-27
- 天天快看點丨三個鏡頭,看吉林省如何保護利2023-03-27
- 上汽大通MAXUS新途V70上市,創客版起售13.82023-03-27
- 兩只注冊制新股今日申購2023-03-27
- 世界視訊!周鴻祎:360將基于搜索場景推出A2023-03-27
- 突破25億噸!2023-03-27
- 主打手繪國風 武漢“垃圾分類新時尚”科普2023-03-27
- 世界觀點:舊改后居民家中衛生間惡臭難聞 2023-03-27
- “這兩天有檢查”不應是執法理由|天天速遞2023-03-27
- 武漢江灘大型義診 醫生把脈市民呼吸健康-2023-03-27
- 211畢業生從500強辭職干保潔 曾被業主“靈2023-03-27
- 匠心助夢圓 一江清水送赤壁——中國市政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