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瑞信“賤賣”后債券清零,銀行界神話瑞士面臨“信用破產”|當前速讀

2023-03-24 21:01:27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陳俊

一直以來,“安全”和“信譽”是瑞士銀行的超級名片,全世界的有錢人存錢都會首選瑞士的銀行。


(資料圖)

直到一家美國的銀行破產引發連鎖危機,百年老店瑞信岌岌可危,即便瑞士政府出手主導瑞銀收購強行續命,可“賤賣”之后的瑞信鬧出172億美元債權一夜成廢紙的丑聞。就如美國《華爾街日報》長文所評論的那樣,從美國蔓延出來的銀行危機并沒有結束,在收購瑞信后,瑞銀集團的經營風險也會大幅增加。一旦出現意外,瑞銀集團乃至整個瑞士的銀行業都有走向破產的可能。

那么,曾經的銀行界頂流標桿,將徹底信用破產。而對瑞士這個國家而言,銀行業的崩塌不僅事關經濟和財務尊嚴,更關乎國家形象認同。

172億美元債券清零

在3月19日瑞銀宣布收購瑞信方案出臺之際,風波引發的沖擊意外沖向債券市場。面值約160億瑞郎的瑞信(約合172億美元)Additional Tier 1(AT1)債券被完全減記為零。投資者對此次減記事件感到意外,原因在于債券的優先權通常高于股票。

根據收購方案,每22.48股瑞信股份可以換取1股瑞銀股份,相當于瑞信每股收購價為0.76瑞郎,比瑞信上周五(17日)收市價1.86瑞郎低了近60%,相當于瑞信被“賤賣”。

然而,按照已公布的收購方案瑞信的股東能以每22.48股換1股瑞銀股票,但作為瑞信AT1債券的投資人將血本無歸。方案一出就讓全世界大失所望,因為這打破了金融行業里遵循了千百年的規矩,簡直就是殺雞取卵。

首先就是打破了債權高于股權的規矩。

如果把一個公司比喻成一個家族,股東就好比家族的成員,而債權人就好比是外人。你們自己把家敗了,卻還能夠分到錢,而借錢給你們的人卻要承擔后果,天理何在?

對于瑞士政府的決定,歐洲三家銀行監管機構單一清算委員會(SRB)、歐洲銀行管理局(EBA)、歐洲央行銀行監管委員會(ECB)聯合發聲明,強調只有普通股全部記減之后,AT1債券才會記減,故AT1保障高于普通股。

第二是剝奪了股東的知情權和投票權。

為盡快促成此次收購,瑞士政府竟然通過緊急法案,直接繞過了向股東咨詢和股東投票等程序。

瑞信被收購之前,第一大股東是沙特國家銀行,其去年11月以約14.6億美元收購瑞信9.9%股份的投資,目前持股價值只剩2.15億美元,損失超過12億美元。瑞信的第二大股東卡塔爾主權基金和第三大股東沙特私營企業奧拉揚集團,分別持有瑞信6.8%和4.9%的股權,也同樣要蒙受巨額的虧損。

這個解決方案,基本上就是瑞士政府、瑞銀集團、瑞信集團三方在密室里商量出來的,絕大部分股東事先毫不知情,只能被迫接受。根據最新消息,英美兩地有投資者正研究采取法律行動捍衛自身權益,后續進展拭目以待。

AT1債券收益高風險更高

如果說瑞信“賤賣”坑慘了股東,那么AT1債券“完全減記”則坑慘了債券持有人和全球銀行。

由于瑞士政府將瑞信的AT1債券清零,導致債券持有人血本無歸,引發了AT1市場拋售潮。全球各家銀行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紛紛暴跌,其中歐洲各大銀行的跌幅尤甚。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AT1債券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后被引入市場,其原意是設計出一款新式產品,吸引更多不同取態的資金投資在銀行,同時分散銀行融資途徑,而以其條款而言,在債市是偏向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

AT1債券全名為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額外一級資本債券),瑞信是AT1市場最大的發行人之一。AT1債券雖然表面上以債券的形式構成,但實際上是一種準股權投資。購買這類資產的投資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錢被用作銀行的股權資金,雖然有票面利率,但支付與否、支付比例可由銀行自行決定,且不會構成違約。在許多情況下,如果債券跌幅過大,投資者還能選擇轉股。

一般而言,AT1債券償付順序排在存款、一般債權人和次級債務之后,在普通股之前。從歷史經驗來看,AT1債券的回報率要比股票高。一旦銀行出現問題,它們就會最先感受到痛苦。

富途證券交易部高級分析師陸秉鈞則指出,瑞士當局的做法是完全顛覆市場認知,打破“在同一標的公司下,持有股票比債券危險”的金融排序。此先例一開,將會對金融市場認知帶來洗牌式影響,甚至會引發市場對全球銀行的AT1債券重新估值,以適應新“玩法”,對整個歐洲AT1債券市場造成沖擊,包括同樣有發行AT1債券的匯豐控股。

\

他相信,以后如果銀行要以此工具進行融資,成本將會更高,甚至因為需求不足而無法發行,進一步拉緊銀行流動性。

AT1債券全額減計之前也發生過,但未能引發市場的重視。2017年西班牙人民銀行破產并被桑坦德銀行吸收時,這家銀行的CoCos就遭遇全額減計,但由于當時股權也被全額減計,所以未引發針對這類資產的討論。

百年聲譽一旦破產難重建

上百年來,瑞士的銀行一度封神。

自1855年以來,瑞士就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被認為是“歐洲金融文化”之父。瑞士的銀行號稱是最安全的銀行,靠的就是安全、保密、信譽、創新,以及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因此瑞士的銀行為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全球富人提供了一個避風港。

瑞士擁有兩家世界級銀行—瑞信和瑞銀,這被認為是維持瑞士在全球市場地位的保險栓。在被迫聯姻后,這兩家世界級銀行變成了一家,瑞士普通民眾也大為震驚,他們對瑞士經濟和政治模式的信心被動搖。

當地時間3月2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長篇評論文章,剖析瑞銀收購瑞信背后的邏輯。文章稱,與其說是瑞士政府“提議收購”,倒不如說是對瑞銀下達了“最后通牒”,因為瑞信一旦“暴雷”,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場金融危機,而對瑞士更是“事關生死存亡”。

“瑞士幾百年來培育出的經濟模式和國家認同,是建立在維護世界財富的基礎之上的。這不僅僅只是關乎一家銀行(瑞信),瑞士本身也需要救援。”文章點出事件嚴重性并指出,在瑞士央行向瑞信借款多達500億瑞士法郎以增強流動性的同時,瑞銀也擔心自己在未充分了解瑞信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下出手收購,會損害瑞士作為全球銀行業中心的信譽。

說到信譽,瑞士第三大黨、中右翼自由民主黨(FDP)的領導人蒂埃里·伯克特直言,瑞信如若不被收購而導致破產,將會對瑞士的信譽造成長期的嚴重損害,“瑞信不僅是一家瑞士公司,也是瑞士人身份的一部分。”

瑞信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是現代瑞士的工業教父,這位商人兼政治家利用瑞信為瑞士的鐵路建設提供了資金。一位金融業人士如此評價瑞信被收購:“當一家以鐵路實業起家的銀行忘記初心只追求高額回報,當一家銀行的董事會和管理層無視信托責任只關心自身報酬,當一家銀行丑聞不斷丟掉最珍貴的信譽最終失去客戶信任,結局早已注定。”

此外,俄烏沖突爆發后,瑞士有著200年之久的中立政策難以為繼。根據俄羅斯政府的統計,瑞信集團已經凍結了俄羅斯176億瑞士法郎(超過190億美元)的資產。這意味著瑞士已經在事實上放棄了“永久中立國”的地位,瑞士銀行已經不是全球高凈值客戶的“資產保險柜”。

極目新聞綜合新華社、華爾街日報等報道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日本三人交xxx69|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上原瑞穗最全番号| 最色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97在线观看中心|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txt下载|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14又嫩又紧水又多| 天天干视频网站|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一个人看www免费高清字幕|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在线欧美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44luba爱你啪| 在线观看日本www| sss视频在线精品| 小雄和三个护士阅读| 中文字幕色网站| 欧美bbbbxxxx| 亚洲日产2021三区|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