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比較效益,穩住“米袋子” ——天門春耕糧食生產見聞
天門市漁薪鎮蔡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通訊員 劉銀斌 攝)
(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通訊員 吳述明 陳飛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眼下正值春耕忙碌時,是確保全年糧食穩產的關鍵時期。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糧袋子要滿,但對農民來說,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勞動強度大、風險高、收益低,缺少吸引力。
如何穩住“糧袋子”,又鼓起“錢袋子”,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3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天門多個鄉鎮進行蹲點調研。
“秧苗要精心呵護,冷了要蓋好農膜,熱了要注意通風。”春雨蒙蒙,3月18日,在石家河鎮唐店村,世宇家庭農場老板李電平放心不下,來到地頭轉轉。
15畝育秧田里,青綠的秧苗正拔節生長。“去年種了900多畝早稻,今年計劃擴大到1400畝。”李電平說。
春色擋不住,新苗破土出。石家河鎮、佛子山鎮是天門市早稻種植大鎮,今年,兩地早稻面積均呈增長態勢。
“預計今春早稻種植面積2.6萬畝左右,比去年略有增長。”石家河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田利剛介紹,其中,13家農業合作社早稻種植面積占到全鎮一半以上,是絕對的種糧主力。
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實行早晚雙季稻輪作,對糧食增產有重大意義。但自上世紀80年代雙季稻產量達到巔峰后,我國雙季稻種植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恢復雙季稻。
“農資、用工、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各項成本上漲,擠壓了種糧的收益。”佛子山鎮人大主任方時雨分析,與一季稻相比,雙季稻在插秧及收獲時節,遭受自然災害風險較高,個體農戶難以承受。
“積極培育種糧大戶,通過規模化種植獲取效益,才能保證種糧積極性。”方時雨介紹,有了規模,采購種子、農資等能有議價權。而村民把土地流轉后每年固定得流轉費,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又是一筆收入。
天門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推廣研究員段銀庭說,天門按照100元/畝大田的標準對早稻育秧環節予以補貼,補貼對象均為種糧大戶,引導早稻規模化種植。
“小戶”變“大戶” 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
提高耕地質量 畝均增效150元以上
3月15日,走進已完工的黃潭鎮危湖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農田平整成塊、道路循環暢通、渠道水清景美。
農戶曹北強正在田間管護自己的60余畝小麥。過去,這些田地是曹北強的“煩心田”:“種地靠天吃飯。天氣好,一畝田能有400公斤產量,1000元左右的收入;天氣不好,產量減半不說,價格還壓得低。”
隨著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老曹的煩惱大大緩解:“機耕道、機耕橋修通后,即便遇到雨天,收割機也能及時下田收割,再也不用看老天的眼色了,明年會想辦法多種點地。”
看天吃飯是千百年來農戶的心頭患。由于耕地質量不高,很難機械作業,農田基礎設施也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旱澇保收是一種奢望。
近年來,天門抓住農閑時機,通過田塊整治、灌溉與排水、農田輸配電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糧食生產防災減災能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布在黃潭、漁薪、橫林等十余鄉鎮,新建高標準農田13.89萬畝,所有項目將于4月底完工。”該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孝賢介紹,屆時,全市高標準農田將達171.3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8.7%,越來越多的農戶能實現旱澇保收。
據統計,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項目區比建成前每畝綜合降本增效150元以上。
穿皮鞋育秧 科技助力減輕種田負擔
高標準育秧大棚整齊成片,生態殺蟲燈、智能攝像頭、溫濕度傳感器等設施一應俱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佛子山鎮瑞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感受到現代農業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最近氣溫驟降,大棚里的秧苗一點不受影響。”合作社理事長魯文武滿臉自豪。一般來說,早稻育秧從3月開始,這個階段容易受“倒春寒”影響,出現爛秧死苗,影響后期產量。“有了可以調節溫度、濕度的育秧大棚,就不用擔心了。”
“一個大棚占地約半畝,可同時放置1300個秧盤,省工省時,作業環境也大大改善。”魯文武笑言,“我們現在是穿著皮鞋育秧。”
與一季稻相比,雙季稻遭受自然災害風險較高,勞動強度也大大增加。減負擔、控風險,少不了農業機械、農業科技為“硬核”的農業現代化。
耕整機、插秧機、噴灑用的大型遠程遙控無人機……在佛子山鎮陳場村斌波農業專業合作社,一臺臺“鐵牛” 枕戈待旦。
“如今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都外出務工,農忙時300多元一天都請不到人,機械種田是必然。”合作社負責人吳斌波說,合作社擁有各種大中型機械設備30余臺套,作業項目涵蓋水稻生產全過程,這是合作社種植2000多畝田的底氣。
“通過機械化、智能化作業,可提高單位土地的糧食產出能力,更能確保種糧的效益和品質。”段銀庭介紹,截至目前,天門小麥、水稻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6.9%、88.6%。
訂單種植 穩住農民種糧收益
3月19日,湖北莊品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車間里,一邊在緊張生產,另一邊,工人正在實施烘干及包裝技改擴規項目。
“增加烘干設備主要是提高公司社會化服務能力,在滿足日常生產需要的同時,為更多農戶提供免費烘干服務。”公司總經理吳志雄介紹,項目完工后,日烘干稻谷能力從3500噸提升到5000噸。
過去,農戶在糧食收獲期遇到極端天氣,因不能及時晾曬、入庫,會造成大量糧食變質、變壞。為此,莊品健建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包括糧食清整中心、烘干中心、控溫綠色儲糧設施等,大大提高糧食收儲效率。
“低溫循環烘干技術將稻谷受熱溫度嚴格控制在35℃以內,整體出米率比傳統晾曬糧食提高一兩個百分點,品質明顯提高。”吳志雄說。
莊品健公司稻谷年加工能力80萬噸,已連續多年躋身中國大米加工50強企業。
“好糧食首先是種出來的。”吳志雄認為,發展優質糧源基地,是提升糧食品質的法寶,也是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方式。
“我們建立了優良品種推廣價格引導機制。”吳志雄介紹,以“石家河土城珍米”這款產品為例,基地訂單按每斤2元的價格收購,比常規優質稻每斤高出0.6元至0.7元。
該公司建成高標準水稻種植示范基地,并大力發展優質稻訂單種植。去年,莊品健優質稻訂單面積達40萬畝,帶動農戶43605戶,每畝增收200元至300元。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提高比較效益,穩住“米袋子” ——天...
提高比較效益,穩住“米袋子”——天門春耕糧食生產見聞---眼下正值... -
觀點:新生巷迎“新生”
新生巷迎“新生”---“以前,小區里很多公共空間被居民自建的收拾屋... -
焦點要聞:冬閑田里 “金燦燦”...
冬閑田里“金燦燦”——天門油菜擴種連續四年實現恢復性增長---3月1... -
天門加快建設雙低油菜產業集群 當前播報
天門加快建設雙低油菜產業集群---湖北日報訊(記者張茜、通訊員鄧慧... -
石墨重要產地吉林磐石不斷延長“新材料...
石墨重要產地吉林磐石不斷延長“新材料產業鏈” -
吉林省開展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
吉林省開展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
- 提高比較效益,穩住“米袋子” ——天門春2023-03-22
- 觀點:新生巷迎“新生”2023-03-22
- 焦點要聞:冬閑田里 “金燦燦” —2023-03-22
- 天門加快建設雙低油菜產業集群 當前播報2023-03-22
- 【世界快播報】最高指揮官1mod整合版_我的2023-03-22
- 石墨重要產地吉林磐石不斷延長“新材料產業2023-03-22
- 吉林省開展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2023-03-22
- “政銀保擔” 助力吉林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2023-03-22
- 冷空氣給北方地區帶來大風降溫沙塵天氣2023-03-22
- 國家衛健委:新版出生醫學證明4月1日啟用2023-03-22
- 復蘇起步,中國經濟還有哪些“關”要闖?2023-03-22
- 當前速訊:廈門日報評論:“惠”大家才能見2023-03-22
- 廈門持證社工超1.12萬人 居全國前列2023-03-22
- 照燒雞腿有什么營養價值?照燒雞腿禁忌人群2023-03-22
- 當前速讀:蒸臘雞腿要蒸多久?需要準備什么2023-03-22
- 臘雞腿怎么做?臘雞腿食用注意事項有哪些?2023-03-22
- 臘雞腿有哪些做法?臘雞腿怎么挑選?|天天2023-03-22
- 焦點速看:肯德基的雞肉安全嗎?肯德基早餐2023-03-22
- 肯德基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肯德基有哪些產品2023-03-22
- 天天觀點:正新雞排和肯德基雞排哪個好吃?2023-03-22
- 天天新資訊:披薩一般多少錢?最近很火的九2023-03-22
- 環球看點!人造肉是什么?肯德基人造肉能吃2023-03-22
- 肯德基人造肉在哪兒買?肯德基人造肉產品介2023-03-22
- 【環球新視野】豆腐腦不凝固現象怎么回事?2023-03-22
- 豆腐腦可以多吃嗎?豆腐腦是什么食物?2023-03-22
- 豆腐腦怎么保存?豆腐腦是什么? 觀速訊2023-03-22
- 豆腐腦有什么功效?豆腐腦可以放多久? 環2023-03-22
- 世界快資訊丨臭豆腐對人身體有害嗎?豆腐臭2023-03-22
- 怎么吃臭豆腐才安全?炸臭豆腐怎么做?2023-03-22
- 【全球獨家】臭豆腐有什么危害?食用臭豆腐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