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萬余名員工踐行“校尺精神”,“圓圓工作法” 推廣至地鐵全線網
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攝影記者 李輝
視頻剪輯 潘錫珩
通訊員 李丹 產啟斗 李群
十多年如一日,躬耕于軌道線路的毫米級誤差,“地鐵校尺”張圓圓始終以高超的技藝和高度的責任感默默堅守,把追求“絲滑”的乘坐感受當做自己的目標。
張圓圓不僅自我加壓、把自己維保的作業標準高于行業標準一倍,更帶動班組提升多個設備運行的可靠度。他在工作中形成的一套獨特經驗和做法,人稱“圓圓工作法”,陸續在全線網得到推廣。
武漢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張圓圓身上體現了工匠精神,這也是武漢地鐵一線萬余名產業工人共同遵循的價值取向。
先后創下武漢地鐵多個第一
地鐵鋼軌達到使用壽命,或者磨損超過一定范圍,需要進行更換。2017年,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營13年時,在硚口路至太平洋站之間,有一段長達365米的曲線鋼軌需要整體更換。
一般來說,地鐵長鋼軌在更換時,受場地狹小等客觀限制,常規操作是單節更換,然后逐根調整軌道的高低、方向等幾何尺寸。這樣算下來,365米的鋼軌需要5天時間才能全部換完。在這期間,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1號線正常運營就有可能受到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次性整體更換,在一個夜間天窗點完成,但這對于武漢地鐵來說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挑戰。復雜的現場管理組織工作誰來牽頭負責?膽大心細、專業扎實的張圓圓成為最佳人選。
接到任務后,張圓圓和線路專業工程師們一起夜以繼日地做著前期準備:數十次深夜現場調研焊頭細節、預留軌縫位置、推演施工流程,參與撰寫近8000字的專項方案,充分預想施工時的各種情形并制定應急預案。
換軌當日,張圓圓帶領全體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從吊裝到移動、從焊接到精調。最后一個環節是校驗誤差,張圓圓以“肉眼+設備檢測”的方式,對更換鋼軌的各項參數從嚴把關,確保新換上的鋼軌符合最高標準。
最終,他們僅用了3小時就完成了任務,創下了武漢地鐵長鋼軌更換自主施工第一例的紀錄。經過檢驗,新更換的鋼軌一切正常,列車行駛得更加平穩和安全。
首例無砟軌道改造、首例有砟軌道改造……近年來,張圓圓牽頭完成了武漢地鐵的許多個“第一”,積累下許多第一手資料,也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張圓圓(左)使用0.5毫米厚的塞尺檢測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情況 ▼張圓圓觀察 道岔狀態
不斷提升
班組成員業務能力
2021年,張圓圓通過選拔成為技師,在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步成長的同時,張圓圓也在積極思考如何提高班組成員技能水平,把技術傳授下去,把維保人的精神傳播下去。
針對業務能力薄弱的新員工,張圓圓常常把他們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胡龍輝是張圓圓指導最用心的徒弟之一,他入職時幾乎是一張白紙,卻在一次崗位技能大賽中斬獲技術新秀一等獎。“張圓圓師傅不但教會了我技術技能,他精檢細修、追求極致的精神更是一直影響著我。”胡龍輝對記者說。
為了不斷提高班組成員業務能力,張圓圓詳細梳理了常見軌道設備病害的類型、引發的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并分門別類細化處置辦法,傳授給班組成員。
“這些素材特別實用,是規章制度很好的補充,被我們稱之為‘寶典’。”胡龍輝說,拿著師傅心血凝成的“寶典”,他們工作時上手更快了。
在張圓圓看來,一個合格的線路維保技術人員一定要勤于實踐,精于操作。因此,他把廢舊鋼軌全部利用起來,自己模擬病害環境,讓班組成員觀察、處理,積累經驗。他還根據季節特點組織班組人員進行各項應急演練,鍛煉大家的抗壓和應對能力。在他的教導幫助下,班組成員業務能力持續提升,他所在的集體也連續兩屆獲得運營公司崗位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愛崗敬業,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吃透學問;是銳意革新,不斷地挑戰自我,不斷積累技術,做精維修;是學以致用,以身作則,做好傳承接棒人。”張圓圓用細致,堅守詮釋匠心,為地鐵運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圓圓工作法”得到完善和推廣
多年前的一個凌晨,張圓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一場“斷軌”雙盲演練。他在事后復盤時敏銳地發現,線路專業各種搶修設備存放比較分散,緊急時刻來回搬運會耽誤不少時間。如果遇到真正的險情,一分一秒都十分寶貴。
張圓圓立即開始籌劃搶修設備集中存放的地方。他首先在自己負責的線路按照成員住址劃分應急救援范圍,在工班率先嘗試設置應急救援點,備足搶險工具,提升搶險響應時效,壓縮緊急集結時間。后來,這一經驗也推廣到全線網線路專業。
近年來,張圓圓依托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完成線路專業相關培訓30余期,授課超200課時,培訓學員1200余人次。他在工作實踐中總結提煉出的數十項工作方法和管理經驗,深受大家歡迎,被親切地稱作“圓圓工作法”。多年來,“圓圓工作法”不斷進行著檢驗和完善,然后推廣至整個線路專業。
“張圓圓根據現場工作經驗提煉出的一些操作方法、技術規范、維修標準,推廣應用到現場維保中效果非常好,這也正是近年來武漢地鐵線網規模快速擴張,設備可靠運行的重要保證。”武漢地鐵線路專業車間主任范浩說。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使命,張圓圓的單位工號是1435,這正是地鐵鋼軌間的標準軌距值——1435毫米。懷著對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對施工安全責任的擔當,張圓圓入職武漢地鐵12年里,他在深夜里如履薄冰小心又小心地摸黑步行1.3萬公里、目測鐵軌2萬次,彎腰4萬次、擰緊螺栓52萬根、記錄數據10萬余組……每組數據的背后,都記錄著他對乘客安全出行最堅定的守護。
學習發揚“校尺精神”
成為員工共同追求
6號線線路專業老關村工班工班長王標,跟隨師傅張圓圓多年,參與到大型換軌、道岔深度維護等大型施工工作中,入職3年成為了工班長。“我從師傅張圓圓身上感受到了極強的責任感、高度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工匠精神。為了守護乘客安全舒適出行這個‘標尺’,我們的努力沒有止境。”王標說。
在武漢地鐵,不同專業的工人,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供電專業檢修工,檢修接觸軌時要把誤差控制在正負5毫米之內,供電直流開關柜有的零部件只允許0.3毫米的間隙;地鐵列車檢修工精密部件的檢修精度要求在0.5毫米;通信專業檢修工,每天與比頭發絲還要細的光纖打交道,守護好光信號的高速傳輸……
“地鐵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各個系統相對獨立,又交叉融合,一個環節出問題,輕則影響單條線正常行車,嚴重的甚至可能影響行車安全。”武漢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圓圓身上的“校尺精神”,內涵是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這在任何崗位和工種都是相通的。目前,武漢地鐵超萬名產業工人隊伍分布在20余個工種,“校尺精神”已成為他們共同遵循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武漢地鐵萬余名員工踐行“校尺精神”,...
武漢地鐵萬余名員工踐行“校尺精神”,“圓圓工作法”推廣至地鐵全... -
“禁藥”吹成“減肥神藥” !湖北高院...
“禁藥”吹成“減肥神藥”!湖北高院發布消費陷阱典型案例---“美體... -
走進千古帝鄉棗陽 參觀戰斗陳列館 ...
走進千古帝鄉棗陽參觀戰斗陳列館——襄陽市軍休一所組織春季學習考... -
中南大支教老師一年建成3家書屋,助力涼...
中南大支教老師一年建成3家書屋,助力涼山孩子走出“心中的大山”--... -
祝賀!華科大和武大兩位院士獲2022年度...
祝賀!華科大和武大兩位院士獲2022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
游客紛至沓來,湖北江陵縣一農場進入櫻...
游客紛至沓來,湖北江陵縣一農場進入櫻花觀賞季---櫻花梢頭,花蕾初...
- 武漢地鐵萬余名員工踐行“校尺精神”,“圓2023-03-16
- “禁藥”吹成“減肥神藥” !湖北高院發布2023-03-16
- 走進千古帝鄉棗陽 參觀戰斗陳列館 ——2023-03-16
- 系統之家論壇網頁怎么打不開了_系統之家論2023-03-16
- 第五人格小丑變臉王_windows變臉王2023-03-16
- 奔騰B70榮獲整車舒適座艙(6A級)認證-動態2023-03-16
- 環球關注:1400萬的邁巴赫,保養一次要25萬2023-03-16
- 每日熱門:道艱且阻,一汽奔騰為何堅持平臺2023-03-16
- 焦點!世界青光眼周:關注青光眼 早診早治2023-03-16
- 南昌設立13家丙肝抗病毒治療定點醫療機構_2023-03-16
- 精選!一課一消!九江市積極推廣使用校外培2023-03-16
- 臨川多所學校周邊熱賣“仿真刀具” 校門口2023-03-16
- 買房就能落戶 多地出臺新政發力留住年輕人2023-03-16
- “只要查,絕對一查一個準”!用這種方式還2023-03-16
- 九江力爭年底前改造89個城鎮老舊小區-焦點2023-03-16
- 精彩看點:周鴻祎:GPT-4會掀起新的工業革2023-03-16
- 全球視訊!蘋果被曝正測試生成式人工智能,2023-03-16
- 每日播報!美媒:高通脹正掏空美國人儲蓄 2023-03-16
- 天天最新:春耕一線觀察丨一粒小麥良種 支2023-03-16
- 中南大支教老師一年建成3家書屋,助力涼山2023-03-16
- 祝賀!華科大和武大兩位院士獲2022年度湖北2023-03-16
- 游客紛至沓來,湖北江陵縣一農場進入櫻花觀2023-03-16
- 土耳其計劃5月大選前批準芬蘭的北約申請 2023-03-16
- 國網湖北鄂州供電公司:護航賞花直播,助力2023-03-16
- 今日熱門!湖北科技突出貢獻獎得主舒紅兵院2023-03-16
- 湖北科技突出貢獻獎得主熊有倫院士:科學報2023-03-16
- QQ提示音怎么關_qq提示音wav2023-03-16
- 為什么說楊冪沒演技_為什么說楊冪 環球關注2023-03-16
- 天天微動態丨新車品鑒:2020廣州車展探館:2023-03-16
- 中國綠色信貸規模穩定增長 百融云創助力綠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