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湖北推動林長制工作落地見效 5萬余名林長巡林 1億多畝森林無恙
宜昌大老嶺山清水秀。
油茶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護林員巡山加強森林防火。
【資料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通訊員 趙輝 張果
2022年,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的第一年。
一年來,我省52532名林長積極履職盡責,帶著問題認真巡林,守護著荊楚大地1.17億畝森林資源。
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在這些貼身管家的精心呵護下,荊楚大地綠意盎然,
美麗湖北的新圖景正映入群眾的幸福生活。
杜絕“冠名制”,落實“責任制”
初春,漁洋河畔新綠綻放,生機勃勃。
2月17日,宜都市在漁洋河公園舉行義務植樹活動,該市市委書記、市林長譚建國與350名干部職工和志愿者一起,栽下2200株苗木,為宜都增花添彩。
國土綠化,林長的職責所系,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日常工作。
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2021年8月5日,我省出臺《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迅速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各級黨委和政府為責任主體,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總)林長。
很快,全省52532名林長上崗巡林,1.17億畝森林迎來貼身管家。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其意義深遠。”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昌友說,黨政領導負責制是林長制的核心。各地將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的責任由林業部門提升到黨委政府、具體到黨政領導,明確“誰來干”“干什么”,逐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林長,是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的“大管家”,要管的事很多,責任重大。王昌友介紹,根據相關規定,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指標,國土綠化、資源保護管理、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草原災害防控、林長制實施運行和突出工作成效等內容,明確為黨委政府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任務。
杜絕“冠名制”,落實“責任制”。推行林長制后,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開創新局面。
“山有頭、林有主,有問題、找林長”
“山有頭、林有主,有問題、找林長”,這是全省各地在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中形成的共識。
2022年,荊門市東寶區圓滿化解十里牌林場天關分場與周邊村莊的林權糾紛,解決制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難題,激發林場干事創業的熱情。
十里牌林場天關分場成立于1975年,面積10964畝。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多輪山林劃界確權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劃分的林權界線,均得不到交界的村集體和村民的認可,林權糾紛矛盾突出。
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東寶區將解決這一林權糾紛作為林長一次巡林的主題。區委書記、區林長江穩掛帥督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本著保障林場、村集體和村民三方利益的原則,制定糾紛化解方案。該區對爭議范圍加強調解和補充調整,重新核定天關分場經營管理范圍,保持面積不變,辦理不動產權證;籌集2607.71萬元,通過多方協調、現場勘測,對涉及調整的栗溪鎮新華村、匡坡村和子陵鋪鎮柏坪村的村集體和村民進行補償,切實解決40多年的林權糾紛,三方一致認可。
林長巡林,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帶著問題尋求解決方法。每到巡林前,各地林長辦發出巡林工作提示函,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工作臺賬。林長通過巡林調查研究,逐一解決問題。
2月,秭歸縣召開“林長+重大問題”專題督辦會議,安排部署當前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除治、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等林業重點工作。近年來,該縣嚴格落實“林長+重大問題”巡林制度,推動各級林長帶著問題導向巡林、在巡林中解決實際問題。
2022年,省總林長、16位省級副總林長分別赴責任區域巡林調研,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據省林長辦統計,省、市、縣、鄉四級林長累計巡林13.8萬人次,著力解決國土綠化、資源保護、森林防火、林業產業等方面重難點實際問題4041個。
變“獨角戲”為“大合唱”
3月1日,遠安縣舊縣鎮杜家村駐村隊長趙永華來到村旁的山上,檢查是否存在亂砍濫伐、毀壞林木、野外非法用火等情況。趙永華每半個月巡一次林,這項工作已堅持了半年。
遠安縣發揮駐村隊長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縣林長辦與縣委組織部、縣鄉村振興局聯合構建“林長+駐村隊長”協作聯動機制,為林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遠安縣103名駐村隊長上崗履職,與全縣454名村級林長一起,推動森林資源保護責任落細落實。
“林長+”,成為我省推行林長制的顯著特色。
打破行業界限,全省各地探索建立“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 “林長+法院院長”等協作機制,林業行政執法與生態司法有效銜接,為林長制注入動能。
人民群眾的力量也被調動起來,紛紛以生態護林員、民間林長等身份參與林長制實踐,既是管理者,又是監督員。省林長辦介紹,我省選聘護林員66877人,充實一線巡林力量。
變“獨角戲”為“大合唱”。根據林長制實施意見,我省有24個省直單位為林長制成員單位,協調責任區域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工作,徹底扭轉林業部門“單打獨斗”“小馬拉大車”的被動局面,形成各方面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一個黨委領導、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長效機制,在我省逐步形成。
武漢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劉曉寧)2月28日從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該市各級林長積極巡林,著力推進林草濕調查監測、森林督查、濕地公園建設等工作有序開展。
在巡林中推進生態項目建設,著力提升城市功能能級和生態品質。武漢市林長在東湖風景區落雁景區巡林,推動總投資46億元的10個園林和林業生態建設項目開工,著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城市、國際濕地城市,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生態支撐。
在巡林中推進林業管理信息化建設,著力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現代化水平。武漢市副林長前往洪山區調研天興洲森林資源保護、植樹造林、野生動物保護等工作,積極推進該區森林防火、森林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巡林中推進品牌化建設,著力提升林業特色資源影響力。武漢市各級林長通過巡林,推進武漢打造濕地花城,擦亮武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名片,保護漲渡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其水上森林,打造大美濕地。
咸寧解決林業重大問題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海波)近日從咸寧市林業局獲悉,該市各級林長堅持問題導向,在巡林一線發現和解決問題。2022年,市級林長通過巡林發現并解決林業重點問題30個。
聚焦問題圖斑抓整改。省林長辦關于2021年森林督查和打擊毀林專項行動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通報印發后,咸寧市召開問題整改專題會議,林長實地巡林督辦,經過1個多月的集中整治,提前實現整改銷號目標。
聚焦示范項目抓提升。咸寧市依托國土綠化試點項目和林業重點工程,解決林地示范效應不明顯問題,按照市級林長不少于300畝、縣級林長不少于200畝、鄉級林長不少于100畝的標準,打造林長示范林。
聚焦古樹保護抓修復。咸寧市共有7688棵古樹名木,其中一級保護古樹297棵。該市出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保護率達到100%;制定“一樹一策”修復方案,已對南方紅豆杉、銀杏、楠木等224株珍貴古樹進行復壯修復。
荊門東寶區推積分考核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宋向陽)近日,荊門市東寶區發布2022年度林長制積分考核結果,馬河鎮一舉奪魁。
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東寶區印發林長制積分考核實施方案,全面實現林長履職量化管理。林長制積分考核對象為各鄉鎮(街道、工業園)林長,內容主要包括林長履職情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工作保障情況和工作成效情況4個大項、16個分項和59個小項。
根據實施方案,積分考核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內容,林長制積分由各鄉鎮(街道、工業園)林長制辦公室一月一申報,區林長制辦公室一季度一匯總,經區總林長審定后,排名全區通報。考核由平時累計積分和年度考核組成,其中平時累計積分占比80%、年度考核占比20%,最終按“平時累計積分+年度考核評分+獎勵積分”進行全區排名。
據介紹,東寶區實行林長巡林問題交辦制,明確接辦林長、整改要求、整改時間等,對整改問題實行銷號管理。
麻城打擊涉林違法行為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程建春)近日從麻城市林業局獲悉,該市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2022年查處涉林違法案件212件,其中提起刑事訴訟52起。
去年,麻城市建立“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協作機制,形成保護森林資源強大合力。該市林業、檢察、公安部門相互配合,通過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聯防聯控、聯合執法、協作辦案、聯合督辦等機制,推進林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提升保護與發展森林資源履職效能。2022年,共辦理林業刑事案件73起,其中提起刑事訴訟52起。
針對林地衛片執法、森林督查,該市開展多次專項執法行動,加大對亂砍濫伐、亂捕亂挖野生動植物、非法侵占林地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2022年,查處違法案件212件,涉林違法面積42.24公頃,均依法依規全部立案查處,結案率達95%以上。涉林違法數量、違法面積同比實現雙下降,自然保護地無新增違法違規問題。
五峰“林長+”生態司法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日前,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該縣長樂坪鎮紅漁潭村公開審理一起涉嫌濫伐林木案,有力震懾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
近年來,五峰積極探索“林長+公檢法”協作機制,促進生態司法嵌入森林資源保護,以公檢法“三駕馬車”護航林長制。
該縣實行“林長+警長”治理模式,組建縣公安局、林業局聯合執法隊,提升應對突發案件的快速執法和及時取證處置能力;在縣林長辦設立人民檢察院聯絡室,雙方通過信息共享、線索雙向移送、提前介入、行政執法履職監督等形式進行合作,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良性互動;建立縣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掛牌成立“兩山實踐創新巡回法庭”,創建生態修復示范基地,密切林業行政執法與生態司法職能有機銜接。
五峰“林長+公檢法”機制,增強涉林行政執法剛性,強化對林長和林長制成員單位履行職責的法律監督,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法治化水平。
鶴峰生態優勢變富民產業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周志國)2月27日,鶴峰縣下坪鄉堰坪村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正按計劃緊張進行。該縣實施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促進鄉村振興。
林長制實施以來,鶴峰縣踐行“兩山”理念,緊緊圍繞“生態美、產業優、機制活、百姓富”目標,努力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該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推動林業富民產業發展。全縣推廣“林長+企業+基地”模式,在涉林企業及產業基地設立縣、鄉(鎮)、村級林長責任公示牌,壓實各級林長在基地管理、企業招商等方面責任,推動“兩山”轉化落到實處。
箬葉種植是鶴峰優勢林業產業,該縣開創箬葉與厚樸立體野轉家套種模式,獲“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促進箬葉多元化發展。目前,全縣共有野生箬葉82萬畝,其中常年采摘面積30萬畝,年總產量1萬噸,產值3.6億元,每年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3億元。鶴峰縣已建成各類中藥材產業基地22.8萬畝,年產值2.5億元。
探索“兩山”轉化路徑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訓前、通訊員邵斌)3月1日,竹山縣九華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一期工程“九華林舍”迎來一撥游客。
近年來,竹山縣創新探索“兩山”轉化實踐路徑,實現林業發展新突破。該縣做活林長制文章,大力實施“林長+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林長+竹產業示范基地”“林長+核桃基地”“林長+油茶產業基地”“林長+森林康養基地”等多種模式,發展林業產業,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產品。
竹山縣成立林業投資公司,申報8萬畝竹林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爭取到國家農發行貸款2億元;統籌資金332.35萬元,為全縣221.57萬畝森林落實森林保險,總保額16億多元。去年,完成森林保險理賠19起,共計賠付約65萬元;投資980萬元,完成九華山林場片區林相季相改造4.1萬畝;投資8000多萬元,完成九華山游客接待中心(九華林舍)改造。目前,九華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一期工程“九華林舍”已試運營。
相關閱讀
-
一年來,湖北推動林長制工作落地見效 5...
一年來,湖北推動林長制工作落地見效5萬余名林長巡林1億多畝森林無... -
【天天播資訊】“三八”節臨近 ...
“三八”節臨近鮮切花俏銷---3月2日,在武漢市漢口北鮮花小鎮內,不...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黨...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建華——健全... -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 -
盛閱春強調 真抓實干全力沖刺 奮力奪...
盛閱春強調真抓實干全力沖刺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湖北日報訊... -
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力爭2...
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力爭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萬億元...
- 一年來,湖北推動林長制工作落地見效 5萬2023-03-07
- 【天天播資訊】“三八”節臨近 鮮切2023-03-07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黨委書2023-03-07
-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2023-03-07
- 盛閱春強調 真抓實干全力沖刺 奮力奪取一2023-03-07
- 香港也開始“搶人”?向內地9所大學畢業生2023-03-07
- 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力爭20252023-03-07
- 油面筋是什么?油面筋塞肉怎么做?_全球最2023-03-07
- 面筋怎樣長期保存?面筋什么樣的好?_每日2023-03-07
- 當前時訊:烤面筋怎么做好吃?烤面筋不能和2023-03-07
- 烤面筋有哪些做法?吃面筋有什么好處?_環2023-03-07
- 【焦點熱聞】炒面筋有什么技巧?面筋不能和2023-03-07
- 孜然水面筋好吃嗎?水面筋能經常吃嗎? 當2023-03-07
- 水面筋包肉是哪里的菜?水面筋可以做湯嗎?2023-03-07
- 水面筋適合減肥的人吃嗎?吃水面筋有什么好2023-03-07
- 世界新動態:水面筋怎么做好吃?水面筋有什2023-03-07
- 水面筋是怎么做的?吃水面筋需要注意什么?2023-03-07
- 安徽工商注冊網上核名_安徽工商注冊_環球滾2023-03-07
- 舞象之年實體專輯開箱_舞象之年-環球熱點評2023-03-07
- 張養浩_說一說張養浩的簡介2023-03-07
- 每日熱門:不能以訛傳訛了:原東風汽車董事2023-03-07
- 價格戰蔓延至燃油車 有經銷商稱促銷無底線2023-03-07
- 我省將建兩個汽車制造配套產業園2023-03-07
- 天天訊息:兩巨頭聯手打造,2.9米軸距,最2023-03-07
- 新疆兵團鼓勵支持定點零售藥店開通門診統籌2023-03-07
- 全球今頭條!未來三天西南地區多陰雨 北方2023-03-07
- 每日動態!國家發改委:豬糧比價回升至二級2023-03-07
-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西藏發現3.9億年前生物礁|2023-03-07
- 2月全球制造業PMI為49.9% 全球經濟現初步2023-03-07
- 天天速訊:復蘇線+數字經濟=布局重點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