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到海南,一家三口相聚試驗田——在南繁基地“反向團圓”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彤 通訊員 謝婭 趙曉彬
這個春節,是河南老漢賈紅軍在海南度過的第四個春節。
(相關資料圖)
1月21日,農歷除夕。早晨7點半,他和往常一樣,跟著兒子賈海濤來到住處附近的一塊玉米田,開始各自一天的工作。
這里位于海南省陵水縣椰林鎮坡留洋村,是湖北省農科院玉米南繁試驗田。37歲的賈海濤是該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種團隊一名科研人員,每年冬季到次年春,都會和同事來到這里,利用當地豐富的光溫資源,進行育種材料加代或自交系繁育制種。
正值玉米授粉關鍵期,賈海濤和同事趁著晴好天氣,抓緊時間為試驗材料授粉套袋。賈紅軍也沒閑著,澆水、施肥、打藥,試驗田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
南繁,被譽為我國育種“加速器”。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種業以及南繁事業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科研單位以及企業入駐海南,當地農村勞動力日益緊俏。
團隊負責人賀正華介紹,起初,試驗面積僅三五畝,大家齊心協力還能完成。慢慢地,試驗面積逐年擴大,田管任務變重,僅靠團隊幾名博士就吃不消了。
2018年,賈海濤提議,自己的父親在河南老家周口務農,種過玉米,可來南繁試驗田務工。
“在哪兒干活不是干。”當年冬天,56歲的賈紅軍一口答應,跟著團隊來到陵水。
陵水的氣候、土壤、生產條件與周口完全不同,賈紅軍剛到陵水很不適應,再加上大水大肥、不舍得打藥等多年養成的粗放生產習慣,常被賈海濤“批評”。“我們這是育種試驗田,種的都是科研材料,管理不好會影響試驗數據。很多科研人員一年甚至多年的努力就白費了!”兒子的話,至今刻在他的腦海里。
幾個月后,他逐漸適應試驗田的生產流程,看著試驗田的玉米長勢正好,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賈師傅幫了我們不少忙。”賈海濤的同事張士龍介紹,南繁基地條件有限,大家租住在附近的閑置農房中,每天自己開伙做飯。以前試驗任務重時,大家白天下田,晚上整理數據,沒空下廚,就拿餅干、泡面對付。賈紅軍來后,不但在田里幫忙干活,還每天為大家做飯。“忙了一天回到宿舍,看到熱乎乎的飯菜等著我們,心里很暖。”他感嘆。
今年南繁季,為他們做飯的人換成賈紅軍的老伴——姜秀平。
今年59歲的姜秀平身體瘦弱,但是愛笑、健談。她告訴記者,老伴隨大兒子來南繁基地后,每年春節她都是和小兒子一家一起過,非常牽掛,于是今年也來到陵水,和老伴一起陪兒子過年,并主動承擔起做飯任務。
“海濤的父母和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就像家人一樣。”團隊中資歷最深的黃益勤告訴記者,因為工作關系,同事們每年春節都在南繁基地度過,但是大家毫無怨言。值得欣慰的是,近五年,團隊成果不斷,成功選育出10余個優質玉米新品種。尤其是鄂科甜1號、泰美甜2號、嘿甜88等鮮食甜玉米品種,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較優,豐產性好,科研水平已在省內領先,受到市場認可。
“試驗順利、多出成果,我們這個‘大家庭’再辛苦,也值得。”賀正華說。
相關閱讀
-
從河南到海南,一家三口相聚試驗田——...
從河南到海南,一家三口相聚試驗田——在南繁基地“反向團圓”---早... -
【獨家焦點】再照一張四世同堂全家福
再照一張四世同堂全家福---2016年冬,郭東琴和丈夫喜結連理,郭玉琴... -
資訊:除夕當天,近萬訂單準時達
除夕當天,近萬訂單準時達---1月21日,菜鳥天貓超市武漢江夏倉工作... -
【天天新視野】地鐵醫生,子夜守護2號線
地鐵醫生,子夜守護2號線---身著藍色制服的檢修工們,穿梭于一列列... -
敲門行動,敲開“健康之門” 環球熱推薦
敲門行動,敲開“健康之門”---1月18日,麻城市龍池橋街道紅石堰村... -
世界消息!行情好轉,高峰時段頻“爆單”
行情好轉,高峰時段頻“爆單”---除夕夜,她在寒風中奔忙,心里卻暖...
- 從河南到海南,一家三口相聚試驗田——在南2023-01-22
- 【獨家焦點】再照一張四世同堂全家福2023-01-22
- 資訊:除夕當天,近萬訂單準時達2023-01-22
- 【天天新視野】地鐵醫生,子夜守護2號線2023-01-22
- 天天速看:萬家團圓時 玉兔報春來2023-01-22
- 敲門行動,敲開“健康之門” 環球熱推薦2023-01-22
- 天天快播:千里通途聯結大家小家(新春走基2023-01-22
- 世界消息!行情好轉,高峰時段頻“爆單”2023-01-22
- 一處小院會聚八方賓朋(新春走基層)_世界2023-01-22
- 精選!深谷中,“冒”出世界最寬大橋2023-01-22
- 想抱抱媽媽!春晚上的這首歌太好哭了~ 世2023-01-22
- 動如脫兔——拼在除夕的N張面孔2023-01-22
- 色彩含量極高! 《滿庭芳·國色》如何演繹2023-01-22
- 身著鉛衣,做完手術背透濕2023-01-22
- 天天快看:無人駕駛,24小時“不打烊”2023-01-22
- 緊張籌備,東湖燈會璀璨歸 全球微速訊2023-01-22
- 小杰到食堂買飯看到ab兩窗口_小杰到學校食2023-01-22
- 每日快訊!撫州文昌里:“老城博物館”年味2023-01-22
- 觀天下!吉林省森林消防救援隊伍枕戈待旦護2023-01-22
- 環球短訊!賞孟戲 迎新春(圖)2023-01-22
- 無懼“失業”的志愿者:20年堅守溫暖“摩托2023-01-22
- 每日聚焦:樂安縣流坑古村年味十足2023-01-22
- 年夜飯“掌勺權”迎代際更迭:美味“加倍”2023-01-22
- 世界熱頭條丨新春走基層:福利院里濃濃年味2023-01-22
- 2023冰雪大年嗨游吉林①|過春節,相約吉林2023-01-22
- 老人病重 池州民警抬下5樓護送就醫!|全球2023-01-22
- 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 專家揭秘中國2023-01-22
- 年味兒十足!快看看江西哪些地方將舉辦焰火2023-01-22
- 時間定了!合肥至香港航班恢復!2023-01-22
- (溫暖吉林幸福年)我們的年:越來越忙 越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