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深谷中,“冒”出世界最寬大橋
宜來高速柴埠溪特大橋正加緊建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盧家國 黃健
(相關資料圖)
群峰起伏,層巒疊嶂。
1月17日,位于鄂西武陵山腹地的五峰縣,一條在建高速蜿蜒西去,這是我省在建難度系數最高的項目之一——宜來高速公路,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投資167.85億元、全長91.658公里的宜來高速宜昌段不僅是精準擴大有效投資的交通重點項目,也是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打通三大都市圈斷頭路、瓶頸路之一。連日來,廣大建設者正加緊施工,力爭早日建成通車。
跨越天塹的柴埠溪特大橋,是宜來高速宜昌段控制性工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東岸主塔已“長”高40多米。俯視腳下,300米深的“V”型峽谷里河水宛若細線。寒風勁吹,峽谷兩岸4臺黃色塔吊舞動,中交二航局10多名工人高空綁扎鋼筋,進行掛架模板施工。
投資5億元的柴埠溪特大橋緊鄰五峰縣柴埠溪風景區,是全長904米、主跨480米的雙塔雙索面鋼混組合梁斜拉橋,寬44.5米,其雙邊工字鋼組合梁結構為同類橋梁世界第一寬度。
小小深谷中,為何誕生世界最寬大橋?該橋主設計師、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主任工程師賀鵬介紹,這類橋型因斷面層小,適合在材料運輸不便的山區峽谷中修建,而這座橋因“捎帶”一條省道橫跨峽谷,變成44.5米寬,超越36.2米寬的重慶江津觀音巖長江大橋,成為同類橋世界之最。
“同框”穿過大峽谷,并非一帆風順。
“省道改線工程早有謀劃,一直苦于資金短缺無法動工。”五峰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忠華對記者說,改線工程要跨越柴埠溪峽谷,單獨建橋估算需四五億元,這筆資金對山區縣來說難以承擔,藍圖一直未變成現實。
偏遠、高海拔的鄂西山區,群眾對路通的渴望更為迫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辦好民生類實事,就包括打通斷頭路和新增公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2019年6月,宜來高速宜昌段開始勘察設計。五峰縣與湖北交投集團商議,能否在修建柴埠溪特大橋時與省道同層共建?經測算,該橋“捎帶”一條省道,不僅多花1.8億元,主塔下塔支等施工也帶來難度。但為省道跨峽谷單獨修橋,則會增加征地、橋墩、箱梁等成本,橋梁工程造價約4.6億元,采用合建方案后,同比節省工程造價約2.8億元。
經多方商討、研究,認為合建方案可行,省交規院按高速與省道合建方案開展設計,并于2021年5月獲得省交通運輸廳的初步設計批復。最終,這座大橋預留10.25米寬的省道通行功能,成為一座世界級大橋,建造費用由湖北交投集團承擔。
問題迎難而解,張忠華高興地對記者說,乘著深入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的東風,目前省道改線工程進展很快,已完成前期勘測設計等工作,計劃春節后啟動招投標。
“省兩會吹響疏通交通出行堵點的嘹亮號角,柴埠溪特大橋也成為美好出行共同締造、地企合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典范。”湖北交投集團副總經理楊志波表示,作為一家省屬國企,勇擔社會責任,全面致力于交通惠民和鄉村振興。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動綠色崛起,建設節約資源、綠色生態的柴埠溪特大橋成為生動體現。
2022年7月,柴埠溪特大橋動工。“小心翼翼施工,呵護青山綠水。”中交二航局項目經理李俊偉介紹,東主塔采用分離式承臺,減少2萬立方米土方開挖量。同樣,柴埠溪特大橋因“二合一”的設計,減少山體開挖量萬立方米,少砍大量樹木,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據悉,采用合建方案后,可減少工程建設占地約60畝,并減小工程填、挖邊坡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相關閱讀
-
精選!深谷中,“冒”出世界最寬大橋
深谷中,“冒”出世界最寬大橋---投資167 85億元、全長91 658公里... -
動如脫兔——拼在除夕的N張面孔
動如脫兔——拼在除夕的N張面孔---“虎虎生威”已成往事,“動如脫... -
身著鉛衣,做完手術背透濕
身著鉛衣,做完手術背透濕---穿梭于病房、醫生辦公室和護士站之間,... -
天天快看:無人駕駛,24小時“不打烊”
無人駕駛,24小時“不打烊”---1月21日一大早,李響趕到武漢經開區... -
緊張籌備,東湖燈會璀璨歸 全球微速訊
緊張籌備,東湖燈會璀璨歸---除夕前夜,武漢歡樂谷市場部工作人員畢... -
觀天下!吉林省森林消防救援隊伍枕戈待...
吉林省森林消防救援隊伍枕戈待旦護平安
- 精選!深谷中,“冒”出世界最寬大橋2023-01-22
- 想抱抱媽媽!春晚上的這首歌太好哭了~ 世2023-01-22
- 動如脫兔——拼在除夕的N張面孔2023-01-22
- 色彩含量極高! 《滿庭芳·國色》如何演繹2023-01-22
- 身著鉛衣,做完手術背透濕2023-01-22
- 天天快看:無人駕駛,24小時“不打烊”2023-01-22
- 緊張籌備,東湖燈會璀璨歸 全球微速訊2023-01-22
- 小杰到食堂買飯看到ab兩窗口_小杰到學校食2023-01-22
- 每日快訊!撫州文昌里:“老城博物館”年味2023-01-22
- 觀天下!吉林省森林消防救援隊伍枕戈待旦護2023-01-22
- 環球短訊!賞孟戲 迎新春(圖)2023-01-22
- 無懼“失業”的志愿者:20年堅守溫暖“摩托2023-01-22
- 每日聚焦:樂安縣流坑古村年味十足2023-01-22
- 年夜飯“掌勺權”迎代際更迭:美味“加倍”2023-01-22
- 世界熱頭條丨新春走基層:福利院里濃濃年味2023-01-22
- 2023冰雪大年嗨游吉林①|過春節,相約吉林2023-01-22
- 老人病重 池州民警抬下5樓護送就醫!|全球2023-01-22
- 從五千年前玉兔到“兔圓圓” 專家揭秘中國2023-01-22
- 年味兒十足!快看看江西哪些地方將舉辦焰火2023-01-22
- 時間定了!合肥至香港航班恢復!2023-01-22
- (溫暖吉林幸福年)我們的年:越來越忙 越2023-01-22
- 今頭條!各地年夜飯哪家強?這份菜單收好了2023-01-22
- 江西六舉措保障城市供水安全:4月1日完成水2023-01-22
- 最新資訊:可舉報!有獎 安徽一地開展春運2023-01-22
- 2023年春節期間,江西省普通國省道公路出行2023-01-22
- 天天觀察:準備了一年!讓安徽之美給你“中2023-01-22
- 焦點速看:最低-9℃!安徽23-24日氣溫顯著2023-01-22
- 最新快訊!首次開展!安徽一重要考評結果發2023-01-22
- 春節我在崗 | 鏗鏘女將守護萬家燈火2023-01-22
- 【網絡中國節·春節】華僑大學為近400名留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