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奮力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
2022年12月31日,槐蔭體育公園正式開園,引來不少市民游玩。(視界網 江車 攝)
孝昌田堂村旅游公路。(孝感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漢川七一橋改造項目穩步推進。(漢川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資料圖】
2022年12月13日,施工機械在漢川市城隍鎮孝感城區供水系統原水遷改工程現場作業。總投資13.17億元,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補短板工程。(視界網 毛峰 攝)
2022年12月21日,孝南高新區湖北麗邦紙業二期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為二期高速紙機生產線順利投產做著最后的磨合工作。(視界網 李文勇 攝)
俯瞰全面竣工的董永北路立交橋。(視界網 匡文杰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陶忠輝 劉宇 通訊員 毛誠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
1月5日上午,孝感市市長胡玖明在2023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奮力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
底氣何在——
成績單彰顯火熱態勢
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成績單。
聚焦發展,接續奮斗,五年來,孝感地區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1681.56億元,增至2021年的2562.01億元,2017年至2021年年均增長6.2%,2022年預計可超270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呈現了孝感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熱態勢——
看招商引資。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7個、引資3495.7億元,引進百億級項目7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6億美元。
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600個,23個省級重點項目超額完成投資計劃,楚能新能源、祉星紙業、京港澳高速改擴建、武天高速等4個百億級項目開工建設,維達擴能、保灃實業、三棵樹涂料、全成信電子等一批產業項目建成投產。
看產業基礎,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3家、規上服務業企業80家、限上商貿單位55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8家,規上工業主營收入居全省第四位,孝感再次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看市域經濟。市高新區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上升9位,市臨空區引資增長3倍,孝南獲評中國生活衛生用紙(品)產業之都,漢川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進6位,應城在中部百強縣進3位,云夢獲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安陸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大悟“風光水儲”一體化新能源產業初具雛形,孝昌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通過驗收。
看科技創新。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519家,新培育瞪羚企業22家,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新增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39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0家,申報省級揭榜掛帥5個、“尖刀”攻關項目6個,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36項。
如何沖刺——
加速融入武漢
武漢孝感地相鄰、人相親,一直以來兩地都在積極打破空間藩籬,加快推進孝漢同城化。
2022年,孝漢同城化成果顯著:43個孝漢合作協議簽約落地,28個交通一體化項目加快建設,16個孝漢共建園區加快提升,新簽約億元以上漢資項目124個;柔性引進省級、武漢市科技人才82人,達成武漢科技成果轉化意向60余項;兩地住房公積金實現“打通用”,400項事項實現“一圈通辦”“一卡通”應用95項,新開通異地就醫定點醫院69家。
1月3日,孝感召開孝漢同城化發展2023年第一次推進會,提出:要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以更大力度推動孝漢同城化發展成勢見效。
等不起!慢不得!今年,孝漢同城化將進一步提速——
堅持鏈接聯通、共建共享、互利互補,深化“五同”合作,著力建設武漢都市圈產業協作配套基地、農產品保供與物流基地、農文旅融合發展基地。
推進孝漢交通一體化“六大工程”,加快武漢軌道交通向孝感延伸,確保硚孝高速二期、武大高速建成,力爭孝感至武漢快速通道、孝感至漢川快速路、孝漢應高速延伸線、硚孝高速西延線開工。
主動融入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探索協同創新合作機制,推進孝感(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建設,孝漢合作共建科技平臺10家以上。
對接武漢“965”現代產業體系,創新園區共建、產業合作、利益分享、信息互通機制,加強產業協作配套,打造一批孝漢產業合作示范園區。
加快武漢輕工大學臨空校區建設;推進民生事項標準化、一體化、便利化,打造優質民生共享地。
搶抓開門紅——
加快建設“兩城三基地”
深化孝漢同城,加快建設“兩城三基地”是重要支撐。
“兩城”,即中華孝文化康養名城、全國先進制造業強市。“三基地”,即武漢都市圈產業協作配套基地、農產品保供與物流基地、農文旅融合發展基地。
步穩蹄疾搶先機,“兩城三基地”各大重點項目建設正酣。
1月10日上午,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軍山段改擴建工程孝感段開工活動在孝感舉行。該工程是孝感“四縱七橫”高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21.1公里、投資140億元,也是孝感最大的單體交通項目。
京港澳高速是孝感市“四縱七橫”高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暢通孝感人流、物流,對孝感全面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發揮重大促進作用。
位于臨空區的楚能新能源鋰電池產業園施工現場,2000多名建設者正在進行宿舍樓和動力站房主體施工。這是孝感投資體量、建設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孝感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倍增發展。
按照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測算,今年孝感投資總量需達到1650億元,增速18%。孝感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從項目支撐看,今年全市已策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1384個、年度投資1936億元。今年一季度,孝感擬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22個、總投資1086億元、年度投資338.2億元。其中,孝南、漢川、應城、大悟開工項目個數多、體量大,項目總投資均超百億元。
新年新打算
孝南區
全力推動主城崛起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宇、通訊員陳崢嶸)1月9日,孝南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力推動主城崛起,加快“打造主引擎、建設中心城、譜寫新篇章”。
孝南是主城崛起主力軍、孝漢同城排頭兵。2022年,孝南招引項目59個511.9億元,創歷史新高;新增市場主體2.3萬戶、總數達11.86萬戶,新增“四上”企業313家、總數達820家,均為全市第一;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4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
主城功能日趨完善,大城氣象初顯。云孝大道、澴川路、槐蔭大道改造等交通工程順利完工,城區外環線全線貫通。43個片區147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前完工。系統整治馬路市場、三無小區、背街小巷,拆除違建4萬余平方米,改造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24條,升級集貿市場5個,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啟動試運行。
今年,孝南將抓實體強支撐,新增市場主體2萬戶以上,力爭全年引資500億元。
漢川市
奮楫“全國百強進位”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宇、通訊員李書暢)1月9日上午,漢川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2022年漢川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800億元。今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8.5%,奮力實現“全省十強領先,全國百強進位”。
2022年,漢川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連續3年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位次前移6位;連續4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綜合考評十強;新河鎮、沉湖鎮、馬口鎮入選中部百強鎮。漢川引進的最大工業投資項目——投資173億元的湖北祉星紙業成功落戶并開工建設,綠城許家賽湖文旅小鎮、東西汊湖漁人碼頭、中農商投智慧農商城、長飛二期、多恩運動服飾智造出口基地、中泰智能包裝等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戶。
今年,漢川將持續推進工業經濟倍增計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0家以上。培育和新增一批銷售額過10億元、稅收過億元的重點企業;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以上。推動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兩個“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做優做強,力爭包裝印刷進入全省重點產業集群行列;進一步擴大縫紉線、鋼簾線全國產能份額,積極創建國家級皮草、童車出口基地。
應城市
集聚發展綠色化工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宇、通訊員馮璇)1月8日,應城舉行第一季度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16個項目集中簽約291.1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4個、總投資252.5億元。
2022年12月30日,應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持續推動產業能級躍升,聚焦綠色鹽化、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綠色建材、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輕紡包裝“十強”產業,發展百億綠色化工企業2家、50億元企業5家。做強富邦科技、愛思達板業、恒天藥業等成長型企業。實施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培育“四上”企業100家,其中規上企業30家。加力招商引資工作,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0個,投資額超500億元。重點扶持億能新材料、三棵樹涂料、韋達機械、廣聯、靈曉、世科等項目建設。同時,搶抓鹽化工業園、東馬坊工業園、長江埠工業園通過國省安全認定機遇,引導產業、企業、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綠色化工基地,用好長江埠工業園精細化工金字招牌。
孝昌縣
推進孝漢同城產業園
湖北日報訊 (記者吳堅、通訊員王虹)1月9日,孝昌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孝漢同城產業園一期工程,積極承接武漢產業轉移和高端科創成果轉化,努力把孝漢同城產業園建成武漢高新產業孵化園。
孝漢同城產業園位于孝昌縣城東南方向、京珠高速連接線旁,總投資16.8億元,占地面積約1000畝,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新能源裝備等產業。
近年來,孝昌堅持把融入大武漢作為重大發展戰略,把武漢作為招商引資重點區域,全縣14個鄉鎮區和92個縣直單位參與全員招商,著力對接在漢國企央企、境外駐漢機構、在漢高校校友會等八大領域資源。同時,該縣還充分利用豐富的生產要素資源,發揮水、電、氣、網、環保容量供應充足,以及36萬城鄉勞動力人力資源儲備充裕的優勢,積極探索“飛地園區”等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推動合作共贏、優勢互補。
目前,孝昌已相繼從武漢引進昌達機械、龍族百年、大安制藥等一批項目。
云夢縣
做強農業四大產業鏈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宇、通訊員譚倩)1月8日,云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建設農業強縣,推動“四大產業鏈”產值突破120億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
“四大產業鏈”指農業產業化綠色蔬菜、優質糯稻、現代畜禽、特色水產四大產業鏈。2022年,云夢在全省率先組建縣級供銷集團,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1家、家庭農場43家。“黃香易購”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農產品網銷額突破4億元。
今年,云夢將大力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推進北大荒糧油基地建設,支持四季長青、夢辰澤、農旭畜牧等板塊提檔升級,推動“四大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120億元。加快蔬菜研究院成果推廣應用,創建全國蔬菜“三品一標”示范基地。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建成漓源飼料、新職農,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家,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110億元以上。
安陸市
加快建設“兩地一城”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宇、通訊員楊鵬程)2022年12月29日,安陸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錨定“兩地一城”目標,加快發展。
“兩地一城”,即綠色發展新高地、全域旅游目的地、濱河生態城市。
綠色發展方面,今年安陸將加快推動產業、能源、交通、用地等結構調整,嚴控“兩高”項目,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打造一批綠色工廠。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推進開發區園區循環化改造。
去年,安陸開展“惠游安陸”活動,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0萬人次。今年安陸將支持盛世聞櫻、錢沖古銀杏森林公園創成4A級景區,建成3A級景區3個以上,爭創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建設濱河生態城市,安陸加力構建“一河兩岸”發展格局。加快西城新區建設,穩步推進西城醫院、“一場六館”、市委黨校等重點項目,努力建成科創產業園。同時加快城南更新步伐,持續充實壯大華美智造、小欖工業園等園區,推進劉廟、金溝、四里安置區建設,逐步擦亮安陸“南大門”。
大悟縣
提高經濟增長“含綠量”
湖北日報訊 (記者吳堅、通訊員龔紅焰)2022年12月30日,大悟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生態立縣”首要戰略,推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發力,加快創建全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縣、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大悟是山區大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也是鄂北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去年,大悟獲評省級森林城市,東新鄉獲評省級生態鄉鎮,彭店乳山、劉集蘭沖等5個村獲評省級生態村,陽平“林澗小隱”、悟峰山福祿伴山營地成為“兩山”轉化新場景。
今年,大悟除了在降碳、減污、擴綠上繼續發力外,還將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交易路徑,推進碳匯交易試點,加快提高“綠色GDP”占比。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加快100MW·h化學儲能電站、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完成豐店200MW、大新10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爭取不少于100MW國控集中式光伏項目指標。
相關閱讀
-
孝感奮力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
孝感奮力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1月5日上午,孝感市市長胡玖明在20... -
【讀報告 話落實】消費旺起來 經濟火...
【讀報告話落實】消費旺起來經濟火起來---——報告摘錄擦亮品牌釋放... -
世界資訊:【讀報告 話落實】以科技創...
【讀報告話落實】以科技創新助產業升級---——報告摘錄“關鍵增量”... -
【讀報告 話落實】政務服務優 群眾滿...
【讀報告話落實】政務服務優群眾滿意增---——報告摘錄優化環境服務... -
華工高理開門紅
華工高理開門紅---1月11日,華工科技高理公司智能車間,員工在產線... -
春節期間 湖北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正常開放
春節期間湖北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正常開放---湖北日報訊(記者王際凱、...
- 孝感奮力沖刺經濟總量3000億元2023-01-18
- 江西省上猶縣——又見森林小火車(新春走基2023-01-18
- 【讀報告 話落實】消費旺起來 經濟火起來2023-01-18
- 【全球播資訊】春天 我想對你說丨為誰辛苦2023-01-18
- 共同呵護節日出行安全2023-01-18
- 世界資訊:【讀報告 話落實】以科技創新 2023-01-18
- 【抗疫中,我們眾志成城53】湖南衡陽:康復2023-01-18
- 【讀報告 話落實】政務服務優 群眾滿意增2023-01-18
- 酥餅的制作過程視頻_酥餅的熱量_動態焦點2023-01-18
- 一起又看流星雨吻戲_一起又看2023-01-18
- 2022九江市鄉鎮(街道)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重2023-01-18
- 環球熱推薦:江西:三萬多份“防疫健康包”2023-01-18
- 江西省副省長袁勤華已任省公安廳黨委書記_2023-01-18
- 焦點快報!尹弘邀請12位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2023-01-18
- 發改委組織部分鐵礦石相關企業召開會議 提2023-01-18
- 全球百事通!網易:暴雪的提議是蠻橫的、不2023-01-18
- 工信部等6部門:開發安全經濟的新型儲能電2023-01-18
- 世界球精選!2023年元宇宙創新探索論壇成功2023-01-18
- 大興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班正式復航 多家航司2023-01-18
- 今頭條!2022年四季度GDP增速好于預期 2022023-01-18
- 【天天時快訊】開心過大年 廈門市新年體育2023-01-18
- 環球新資訊:對于重大前期項目和重點建設項2023-01-18
- 華工高理開門紅2023-01-18
- 春節期間 湖北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正常開放2023-01-18
- 天天簡訊:和平大道南延工程—— 隧道掘進2023-01-18
- 創意改舊衣 煥新過大年2023-01-18
- 曾侯乙編鐘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銘刻2023-01-18
- 世界看點:好呆萌!藏在湖北各大博物館的“2023-01-18
- 春運期間,武漢預計發送旅客755萬人次2023-01-18
- 【速看料】官宣!上海已經度過本輪疫情感染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