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增長 2023加油干!”系列報道之五 生態強省,“吉林藍”何故成色更足? 資訊
“生態文明建設是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相關資料圖)
一直以來,優良的生態環境都是吉林的突出優勢。將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一起抓,著力推動生態強省建設,是我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記“妙招”。
如何乘勢而上,讓綠色發展底色更加鮮明?圍繞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強省話題,代表委員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一問:綠色引擎,在哪發力?
曹生現委員表示,推進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是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舉措。曹生現委員建議,轉變傳統電力發展理念,以保障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構建“小而美”的新能源綜合供給消納體系;推進“陸上風光三峽”建設,全力發展風能、光能、生物質能發電技術及輸、儲技術,降低綠色電力成本,吸引企業來吉投資。
魏健代表認為,多年來,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正在鋪就。魏健代表建議,應科學謀劃綠色產業主攻方向。一方面,要加快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步伐,向綠色要特色。另一方面,要深入發展冰雪經濟和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吉林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與會代表委員表示,我省在綠色產業發展方面超前謀劃,布局到位,正不斷引導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持續成熟壯大,加快集聚成勢。
【鏈接】
1月13日,吉林電網風力發電最大發電電力達796.5萬千瓦,占當時全省供電負荷的84.25%;日發電量達17894.2萬千瓦時,占當日全省供電量的79.72%,雙創歷史新高。風、光資源稟賦優勢充分釋放,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問:“五大保衛戰”,怎樣攻堅?
田德發代表認為,進入新發展階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聚焦難點重點,創新思路和舉措。田德發代表建議,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整體治理和系統治理,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同時,要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形成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大環保”格局,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轉變。
臺麗偉委員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生態強省篇章濃墨重彩。她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人民群眾對城市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臺麗偉委員建議,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整治城市污染,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推進污染防治;另一方面,要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完善地下排污管網建設,避免污水淤積造成二次污染。
與會代表委員表示,近年來,我省高舉生態文明旗幟,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堅決向污染宣戰,深入打好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鏈接】
2022年,我省地級以上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3.4%,居全國第9位,PM2.5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81.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天藍水清成為生活常態,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三問:綠水青山,咋點“綠”成“金”?
杜微委員認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強化生態治理修復,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杜微委員表示,長白山作為我省亮麗的生態名片,必須要狠抓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科學規劃,大力培育綠色生態旅游產業和冰雪產業,發展綠色經濟,打造長白山生態品牌。
戰濱華委員說,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表示,我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這是不斷推進生態強省的基礎。近年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深入人心,年輕人干勁更足,老人和孩子生活得愈加健康快樂,這都為我省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更為助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與會代表委員表示,美麗的生態環境賦予了吉林省獨特的發展優勢,要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發掘利用綠色資源,使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
【鏈接】
元旦期間,長白山全域旅游累計接待游客2.27萬人次,同比增長155.0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已成為國內外游客體驗自然生態之美的熱門目的地。
吉林日報記者 邱國強 劉巍
來源:吉林日報
相關閱讀
-
“強信心 穩增長 2023加油干!”系列...
“強信心穩增長2023加油干!”系列報道之五生態強省,“吉林藍”何... -
快訊:履職盡責共謀發展 奮楫揚帆再啟...
履職盡責共謀發展奮楫揚帆再啟新程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各代表團繼... -
六部門: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六部門: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能源電子企業 -
每日熱聞!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GDP超1...
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GDP超12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 0% -
世界今日報丨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臺...
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臺階2023年有望提速 -
南漳消防為群眾送上新年消防安全“套餐”
南漳消防為群眾送上新年消防安全“套餐”---特約通訊員白菲斐。“您...
- “強信心 穩增長 2023加油干!”系列報道2023-01-18
- 快訊:履職盡責共謀發展 奮楫揚帆再啟新程2023-01-18
- 六部門: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能2023-01-18
- 每日熱聞!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GDP超1212023-01-18
- 世界今日報丨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臺階 2023-01-18
- 集美區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入選全國榜單2023-01-18
- 天天日報丨未來七天廈門天氣晴好 適合戶外2023-01-18
- 兔年臨近說"兔嶼" 講述大兔嶼背后的故事2023-01-18
- 只要有你在我生命中詩歌_只要有你在我生命2023-01-18
- 方佳明_方佳全2023-01-18
- 2022年汽車產業大數據丨動力電池領域頭部集2023-01-18
- 南漳消防為群眾送上新年消防安全“套餐”2023-01-18
- 武漢軍山街開展愛衛禁鞭行動 讓廣大群眾清2023-01-18
- 葉問前傳粵語_葉問前傳粵語_播報2023-01-18
- already和yet區別_already2023-01-18
- 理想汽車回應“夜間行駛中控顯示有人追車”2023-01-18
- 靠“一塊電池”年入457億,成立9年時間,蟬2023-01-18
- 環球微動態丨雅閣插混版申報圖曝光 本田最2023-01-18
- 央視《熱線12》報道廈門:凝聚基層力量 共2023-01-17
- 【世界快播報】干貨 | AI算法透明性實現2023-01-17
- 焦點熱門:工地新春照 幸福建設者2023-01-17
- 湖北省人大代表江大清:加強長湖流域生態環2023-01-17
- 全球快資訊:檢政校企合力送溫暖,攜手守護2023-01-17
- 雙胞胎姐妹失聯35年,黃石警方助姐妹相聚2023-01-17
- 轎車掉頭時開上臺階,襄陽民警化身“抬車俠2023-01-17
- 環球信息:湖北省人大代表孫娜:推動航空產2023-01-17
- 湖北襄陽:高新大隊春節期間走進小區“敲門2023-01-17
- 拼單購買鄉間飼養活羊,嘗一口最純正的過年2023-01-17
- 武漢汽車客運站公布春運線上購票指南2023-01-17
- 爭分奪秒備勤亞洲最長地鐵“環線”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