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近800歲重陽木 用年輪刻錄歷史煙云:天天最資訊
昔日古村落變身鄉 村振興“新明星”
監利近800歲重陽木 用年輪刻錄歷史煙云
【資料圖】
兩棵雌雄重陽木古樹分列河畔兩岸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黃志剛
村民在重陽木古樹下載歌載舞 受訪者供圖
在重陽木古樹的見證下舉行傳統婚禮 受訪者供圖
合唱團在重陽木古樹下做針線活 受訪者供圖
賴曉平的農家博物館緊鄰重陽木古樹
賴曉平在他的私人博物館觀察藏品
農家博物館展示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幣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打起來/鬧起來/大家打起精神來/自從盤古開天地/一首田歌唱到今/輕輕打起龍鳳鼓/慢慢逍遙把歌輪……”
冬日時節,荊州市監利市柘木鄉賴橋村,午后暖陽灑向近800歲的重陽木樹枝,古樹下,賴曉平正帶領7名村婦演唱秧歌號子《啰啰咚》選段。高亢婉轉的勞動號子,在柘木長河兩岸傳開。聽聞歌聲,賴橋村的老少爺們紛紛圍攏在老樹下,不禁駐足喝彩。
歷經歲月更迭,生機勃勃的重陽木依舊與古老的《啰啰咚》曲調相依相伴,共同見證柘木人勞動耕作的場景,刻錄著鄉村的歷史煙云,唱響著美麗蛻變的鄉村未來。
雌雄重陽古木分列河畔兩岸
柘木鄉,一個因盛產柘木得名的古老鄉鎮。它地處洞庭湖、洪湖、長江組成的三角洲中心,為古云夢澤腹地。柘木長河貫穿水鄉古鎮,因河上的橋梁均用柘木建造,故稱“柘木橋”。
時光荏苒,盡管柘木橋早已不見蹤跡,但柘木長河的潺潺流水依然日夜不息。在柘木鄉賴橋村的柘木長河兩岸,兩棵重陽木古樹屹立不倒,其中一棵樹齡達到790年。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賴橋村,探訪這棵飽經滄桑的古樹。站在重陽木樹下,盡管是隆冬,但古樹依然枝繁葉茂。
“小時候就這么大,老樹基本沒怎么長了。”今年60歲的賴曉平從小就在重陽木古樹下玩耍,他對極目新聞記者說,眼前這棵刻錄賴橋村歷史煙云的古樹充滿無盡的歷史故事。
2020年,柘木鄉組織工作專班進行摸排調查,共發現現存百年以上古樹50棵,主要有柘木、重陽、棠梨、枸骨等樹種。其中,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6棵,500年至800年樹齡的古樹2棵,即分列于柘木長河兩岸的重陽木。
在賴橋村,不少人將河兩岸的兩棵雌雄重陽木稱之為“夫妻樹”,但查閱古樹的“身份證”信息得知,雌性重陽木,編號為42102300003,樹齡為790年,樹高19.5米;雄性重陽木,編號為42102300025,樹齡為500年,樹高15.8米,兩棵重陽木樹齡相差290歲。因此,將它們稱之為“母子樹”似乎更貼切。
賴曉平家門口那棵最大重陽木是雌樹,樹干粗3.87米,直徑1.27米,“需要3個成人才能合抱圍一圈。”
據悉,重陽木是水陸兩棲樹種,素有“千年柘木,萬年重陽”的說法。1985年,在賴橋村河床下6米處,發現了大量重陽樹陰沉木。當時還在離重陽木5米遠的河邊,挖出了兩個巨大的重陽樹樹蔸。
1998年大暴雨后,在古樹根下出現了幾枚宋代錢幣、一對小陶俑,以及大量元明時期的陶瓷殘片,還有一塊明朝萬歷十年的刻字碑石,碑石上清晰地刻著“容邑沙城里侯家橋”等字。
湖北省林業專家曾說,柘木長河兩岸是一個密度較高的鄉土古樹群落帶,在江漢平原十分罕見,對研究江漢平原與云夢古澤濕地生態環境有極大幫助。
目前,柘木鄉正大力搶救和保護當地的“綠色文物”,經過走訪、摸查,掌握全鄉古樹名木的一手資料,并將第一批申報的24棵省級古樹張貼二維碼,辦理古樹“身份證”。
古樹年輪刻錄辛棄疾征戰歷史
“賴姓是賴橋村的大姓。”賴曉平說,在合村并組前,賴姓村民占全村人口數量的90%,“根據族譜記載,賴橋村一帶的賴姓多為南宋末年茶販起義領袖賴文政的后裔。”
宋代的茶葉和鹽一樣,都是政府專賣品。史料記載,南宋末年,朝廷加重贛、湘、鄂等地茶販、茶農的茶葉賦稅,引發茶販、茶農與朝廷對抗。
生計無著之下,茶商自發組織了武裝,強行販賣茶葉,遇到朝廷關卡就武力硬闖。茶販出身的賴文政,于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在湖南參加茶販起義。兩年后,他在湖北被推為起義首領,率眾數百人進入潭州(今湖南長沙),并在鄂湘贛粵四地來回移動,依靠有利地形,多次以少勝多打敗朝廷軍隊,茶商軍的聲勢越來越大。
此時,朝廷之上,雷霆震怒,群臣無策。1175年,在主戰派的宰相葉衡舉薦下,宋孝宗命時年36歲的辛棄疾為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負責“節制諸軍,討捕茶寇”。
軍人作風的辛棄疾,走馬上任后招募敢死隊,結合熟悉江南地形的鄉兵,以虛虛實實的疲敵戰術和緊追不舍的武力壓力,率軍步步為營,圍追堵截。
后來,賴文政率領的茶商軍身心疲累不堪,茶商軍進入廣東受挫后又返江西興國,被辛棄疾招降。臨危受命的辛棄疾,利用約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茶商軍,一戰成名的他,開始受到宋孝宗重用。
歷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賴文政招降后被殺于江洲(今九江),一種說法是賴文政后逃脫,并來到今湖北監利一帶隱居,其后裔先后輾轉如今的柘木鄉一帶安頓。
不過,按照時間推算,賴橋村現存這棵790年樹齡的雌性重陽木,與南宋時期辛棄疾征討鎮壓賴文政茶商軍的歷史時期相當。
“歷史的煙云仿佛刻進古樹的年輪,傳承至今。”賴曉平說,這棵790歲的重陽木已成為監利最古老的一級保護古樹名木,而他也自發成為古樹的守護者。
古樹之下重新響起啰啰咚
賴曉平的本業是賴橋村的鄉村醫生,但這位村民口中的“賴醫生”卻因挖掘、整理和傳播監利原生態秧歌號子“啰啰咚”,而被眾人知曉。
監利是江漢平原的農業重鎮,境內良田萬頃無垠。其中,秧田作業是水稻生產的重要過程,勞動強度大,季節性強。
為了不誤農時,農民往往要相互邀集,群體勞作。為了調劑人們的精神,消除疲勞,統一勞動節奏,產生了適合這一生產勞動的歌曲,這些勞動號子便成了“啰啰咚”最原始、最根本的基礎和雛形。
“啰啰咚”的發音是監利南部地區的方言,主要以演唱民間唱本為主,內容樸實無華、生活氣息濃郁,表現的是農民樸野而又樂天的性格,描繪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風鄉俗,透著天然神韻的本色,成為平原地區“具有山歌特點的原生態地方民歌”。
“啰啰咚”演唱場景通常在水田,它采用男女接力式的傳聲唱法,曲式結構具有復調音樂的特色和“無伴奏自然和聲”的特點,俗稱“打和聲”。
因癡迷鄉土文化,數十年來,賴曉平以守護民間文化為己任,經他挖掘整理的“啰啰咚”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每年插秧季節,只要一有空,賴曉平就到田里幫鄉親們插秧,他邊聽邊學邊記,晚上還到全村找人唱插秧號子。
“他是個不務正業的人。”賴曉平的妻子魏杏元說,當年,兩個孩子正在上大學,家里經濟負擔重,但丈夫賴曉平經常自掏腰包,將村里會唱插秧號子的老人請到家里吃飯,讓他們教年輕人演唱“啰啰咚”,“最后把我也發動進來了,成了合唱團的一員。”
賴曉平的“不務正業”也遭到了村民的冷嘲熱諷,但他并沒有放在心上。在持續的收集、整理下,賴橋村的“啰啰咚”合唱團已經形成了7名演唱者,年齡最大的陳凡珍老人今年已經78歲。
頂著經濟壓力,賴曉平還多次出資舉辦“啰啰咚”演唱會。重陽木古樹下,原汁原味的秧歌號子此起彼落,高亢、悠長的旋律仿佛從歷史時光中傾瀉而出,訴說著先民的智慧與勤勞。
目前,為了傳承“啰啰咚”非遺項目,監利市已經在包括柘木鄉在內的周邊9個鄉鎮,掛牌成立“啰啰咚傳習所”,培養了一大批“啰啰咚”傳承人。
重陽古木旁建起鄉村博物館
一棵古樹,一方水土,一方風情。除了“啰啰咚”之外,與重陽木古樹相伴一輩子的賴曉平,正將自家房屋改造成私人博物館,展示和傳承監利的鄉土文化。
監利市境內有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跡,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多年來,文物部門多次在監利市白螺鎮獅子山及柳關等地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癡迷民間文化的賴曉平,經過30多年節衣縮食,收集到3000多件地方文化遺存及大量民俗藏品,經多方努力,2022年上半年,賴曉平的農家博物館正式開放。
極目新聞記者走進博物館內看到,史前文化、古代文化、近現代文化及民俗文化四個展廳分別由自家房屋一樓的客房和后院偏房改造而成。
監利白螺鎮獅子山出土的遠古化石,包括三葉蟲化石、鸚鵡螺化石等一一陳列。按照時代順序,從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等,再到新石器時代石器,包括石斧、石錛、石鉞、石鏟、石刀等一一俱全。
賴曉平說,出自獅子山的這些石器、陶器,經武漢大學和荊州博物館的考古專家鑒定,均屬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遺物,為大溪文化遺存。
“他是一個存不住錢的人。”魏杏元說,30多年來,賴曉平四處收集充滿民俗文化的老物件,以至于幾乎所有的收入都用在收藏事業,“為了收藏這些‘寶貝’,總共投了30多萬元。”
在民俗文化展廳,極目新聞記者看到,晚清雕花婚床保存完好,民俗文化特色濃厚,原配的繡花枕頭、花鋪巾、被套、繡花鞋等一應俱全,為地方古老婚俗留下了珍貴資料。
“很有時代印記,值得展示的歷史。”前來參觀的沙市女孩毛沐陽還換上傳統服飾,坐在婚床上拍攝“穿越歷史”的影像。
而值得一提的是,一套從清朝嘉慶元年到1948年,湖北地方政府向農民征收田地賦稅的400多份票據,是賴曉平從事收藏工作30多年的“得意之作”。有文史專家成評價稱:全套票據是湖北近現代財政稅收的重要史料。
“讓更多的人了解監利的鄉土文化。”賴曉平說,開辦農家博物館的初衷,就是為了向公眾展示幾十年來的收集、收藏成果,展示地方人文歷史是他多年夙愿。
“把濃郁厚重的鄉土文化傳承下去,讓人們記住鄉愁。”監利市柘木鄉宣傳委員趙航說,目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柘木鄉正結合賴橋村的重陽木古樹、“啰啰咚”非遺項目,以及農家博物館等載體,打造鄉村旅游線路,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產業振興。
相關閱讀
-
監利近800歲重陽木 用年輪刻錄歷史煙云...
監利近800歲重陽木用年輪刻錄歷史煙云---除了“啰啰咚”之外,與重... -
【焦點熱聞】味覺嗅覺喪失可恢復 康復...
味覺嗅覺喪失可恢復康復期鍛煉應適量---康復后期為什么會出現久咳。... -
“趴著”可臨時緩解缺氧 高齡氧飽和度...
“趴著”可臨時緩解缺氧高齡氧飽和度低者仍需盡早就醫---呼吸困難者... -
黃岡誕生首個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_全球觀察
黃岡誕生首個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毅、柯利華、... -
新疆那拉提雪地涮火鍋 游客體驗“冰火...
新疆那拉提雪地涮火鍋游客體驗“冰火兩重天” -
北京:租住保障性租賃住房可提取公積金:...
北京:租住保障性租賃住房可提取公積金
- 監利近800歲重陽木 用年輪刻錄歷史煙云:天2023-01-03
- 當前快看:熱鬧過節!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冰2023-01-03
- 【天天報資訊】“新冠特效藥”效果如何?需2023-01-03
- 【焦點熱聞】味覺嗅覺喪失可恢復 康復期鍛2023-01-03
- 焦點信息:健康中國丨新冠病毒感染沒有“特2023-01-03
- “趴著”可臨時緩解缺氧 高齡氧飽和度低者2023-01-03
- 黃岡誕生首個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_全球觀察2023-01-03
- 全球熱議:買醉什么意思_買醉什么意思2023-01-03
- 正義戰士_正義軍需官-天天微資訊2023-01-03
- 新疆那拉提雪地涮火鍋 游客體驗“冰火兩重2023-01-03
- 北京:租住保障性租賃住房可提取公積金:環2023-01-03
- 31省份最低工資表公布 新年多地提高最低工2023-01-03
- 文旅部:2023年元旦假期國內旅游出游5271.32023-01-03
- 全球新動態:紅盤收官的A股能否“開門紅”2023-01-03
- 國美零售債轉股:4億港元換10%股權,黃光裕2023-01-03
- 全球微頭條丨元旦假期全國安全形勢總體平穩2023-01-03
- 今日觀點!?公安部部署要求嚴厲打擊制售假2023-01-03
- 全球最新:應對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2023-01-03
- 環球消息!全州高中_全州高中2023-01-03
- 環球熱議:農藥股票龍頭_農藥股2023-01-03
- 安卓4 微信_安卓4 0 42023-01-03
- 徽商銀行網上轉賬_徽商銀行網上轉賬2023-01-03
- 12月新勢力銷量看點:理想異軍突起,小鵬重2023-01-03
- 2022-2023搜狐汽車年度大選:設計/舒適/駕2023-01-03
- 丈夫送了妻子一頂頭盔,結果第二天就出事了2023-01-03
- 葡萄牙2022年輕型車銷量增長2.5%2023-01-03
- 快消息!重慶游客在三亞:“陽康”扎堆,182023-01-03
- 煙火向星辰,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元旦迎客2023-01-02
- 【全球報資訊】2023年元旦黃岡文旅迎客吸金2023-01-02
- 世界快訊:貝利遺體告別儀式在家鄉舉行,100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