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報:為何需要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專家:可短時間內激活免疫系統重獲抗體
(相關資料圖)
據新華社電 隨著“陽過”“陽康”人數的不斷增加,哪些人群需要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陽過”后是否能接種?記者采訪了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索羅丹。
問:打了“第三針”,為何還需要打“第四針”?
接種新冠疫苗后,隨著時間推移,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有所下降,針對感染的保護效果下降較為明顯,但在細胞免疫的作用下,仍然可以維持較高的針對重癥或死亡保護效果。接種第四針后,可以在短時間內激活免疫系統,重獲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高水平中和抗體,進一步提升接種人群的預防感染、重癥和死亡的保護效果,更好地提升保護能力。
問:現階段哪些人可以接種第二劑次的“加強針”?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基礎上,現階段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接種時需要滿足與第一劑次加強針間隔6個月及以上。
問:第二劑與第一劑“加強針”需要間隔多久才能接種?
按照國家方案,目前執行的第二劑次加強免疫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接種間隔時間通常綜合考慮疫苗抗體的持久性、疫苗保護效果的下降程度和再次感染發病的風險、疫情流行形勢等諸多因素后確定。
問:陽性期間可以接種疫苗嗎?陽過多久后才能接種?
陽性期間無需接種疫苗,因為疫苗的作用是預防疾病,并無治療的效用。按照國家現行的新冠疫苗使用技術指南,新冠病毒陽性感染后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包括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礎上,可在6個月后接種1劑。
相關閱讀
-
當前快報:為何需要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專...
為何需要接種第二劑加強針專家:可短時間內激活免疫系統重獲抗體---... -
今日要聞!武漢熱心市民在樓道建起共享藥...
武漢熱心市民在樓道建起共享藥盒緩解小區百余居民用藥難---熊漢橋想... -
武漢急盼愛心人士挺身而出拯救生命
武漢急盼愛心人士挺身而出拯救生命---需要輸注血小板的白血病患兒,... -
“陽”了只能喝粥?營養科醫生推薦美味...
“陽”了只能喝粥?營養科醫生推薦美味食譜---昨日,武漢市第三醫院... -
張富清將長眠親手建設的電站旁-每日訊息
張富清將長眠親手建設的電站旁---昨日,極目新聞記者從張富清家屬處... -
焦點速讀:冬至時節餃子湯圓雙雙熱銷
冬至時節餃子湯圓雙雙熱銷---餓了么站長縱波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根據...
- 當前快報:為何需要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專家2022-12-23
- 今日要聞!武漢熱心市民在樓道建起共享藥盒2022-12-23
- 武漢急盼愛心人士挺身而出拯救生命2022-12-23
- “陽”了只能喝粥?營養科醫生推薦美味食譜2022-12-23
- 張富清將長眠親手建設的電站旁-每日訊息2022-12-23
- 焦點速讀:冬至時節餃子湯圓雙雙熱銷2022-12-23
- 專在車站套近乎 謊稱受托來接人 男子騙2022-12-23
- 全國多地全力保障醫藥企業生產,加大緊缺藥2022-12-23
- 羽毛球大部分是用什么羽毛做成的(羽毛球大2022-12-23
- 天天快訊: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歌曲完整版(我2022-12-23
- 要聞速遞:吉林省高校現代農業產業學院協作2022-12-23
- 吉林省成人高校招生 征集志愿時間確定 環2022-12-23
- 天天快訊:向萬億級規模產業邁進,吉林省積2022-12-23
- “吉林雪鄉魅力冰雪游線路”榮獲“中國體育2022-12-23
- 速讀:10月至今吉林貨運中心已發運糧食76.82022-12-23
- 【天天聚看點】冷空氣昨夜抵廈終結升溫勢頭2022-12-23
- 當前快訊:1-11月 廈門125個省重點在建項目2022-12-23
- 全球熱頭條丨張文宏:北方有癥狀的病人比例2022-12-23
- 報考人數超500萬,本周末2023年研究生考試2022-12-23
- 感染新冠病毒后排氣多是為什么?專家解釋來2022-12-23
- 全球熱議:國乒開展教練員競聘工作 總教練2022-12-23
-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44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2022-12-23
- badminton讀音(badminton的音標)2022-12-23
- 奧圖碼投影儀怎么樣(奧圖美):環球快資訊2022-12-23
- 世界實時:你會入手嗎?奧迪S4旅行版信息曝2022-12-23
- 以嶺藥業:網傳“連花清瘟防疫方”等消息不2022-12-23
- 冬季旅游要火?多地景區推門票減免政策|世2022-12-23
- 多地政府助力企業赴境外進行商貿交流,開拓2022-12-23
- 每日快報!我省兩案例入選全國鄉村治理典型2022-12-23
- 湖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彬:腫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