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重現武漢、進入漢江嬉戲 長江湖北段,江豚暢游范圍更廣了
湖北日報訊(記者胡弦、通訊員李斌)“在長江湖北段,我們欣喜地看到,江豚在多個江段嬉戲暢游,分布范圍更廣了。”1月28日,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陳再達介紹。這是湖北首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取得的初步成果。
去年上半年,為盡快摸清底數、找出更多瀕危物種,湖北啟動了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首批試點選取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神農架林區、丹江口市、恩施(巴東縣)、宜昌市(點軍區)、荊州(石首市)、蔡甸區、黃梅縣七地,涵蓋了陸生高等植物、陸生脊椎動物、魚類、鳥類等10種生物物種、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
剛結束野外調查的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梅志剛認為,江豚活動區域已明顯擴大。“90年代前,長江全線都有江豚分布,此后長江武漢段極少發現江豚,2020年后,不斷有江豚出現。”梅志剛說,在去年考察期間,武漢段共發現江豚4次、14頭次,最大的一群約8頭江豚,曾出現于天興洲夾江中;去年12月,漢江東西湖區江段,曾監測到4頭江豚的身影。
部分江段生活的江豚,數量呈增加趨勢。2017年科考數據顯示,宜昌葛洲壩下,穩定生活著一群8至10頭的江豚群體;去年監測發現,群體擴大。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致力于長江江豚的研究與保護長達30余年。他認為,長江十年禁漁、入河排污口治理、岸線生態修復、小散亂碼頭整治等保護措施,是江豚分布變廣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長江禁捕后,漁業干擾變小,魚類資源豐富,江豚覓食、嬉戲的通道被打通,分布區域變大,因此逐漸出現在武漢段,如白沙洲、天興洲水域,甚至進入支流漢江。”王克雄說,江豚皮膚細嫩,對水質要求較高,渾濁水域下難以生存,這也證明了禁捕等保護措施,對長江水質改善效果明顯。
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介紹,湖北境內有監利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涉及長江干流241.4公里,占長江湖北段的22.39%。隨著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和“6+4”攻堅提升行動打響,全省長江干線取締非法碼頭1211個,騰退岸線149.8公里,生態復綠856萬平方米;長江湖北段12480個入河排污口,截至去年底,立行立改整治5186個,長江干流湖北段已連續2年全線穩定Ⅱ類水質。
“期待在接下來的調查中,還有更多令人驚喜的發現。”省環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張旭介紹,湖北首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將持續至2023年4月,屆時將建立湖北生物多樣性數據庫。
鏈接:讓“江豬”長留,還需多方努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弦 通訊員 李斌
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里,淇淇已在此長眠20周年。隔著玻璃櫥窗,淇淇的身軀依然飽滿光滑,唯有緊閉的雙眼,提醒著人們,這頭歷經人工飼養22年、寄托人們無窮希望的白鰭豚,早已化為標本。
在白鱀豚功能性滅絕的今天,江豚成為長江中唯一的哺乳動物,去年“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近日,在湖北首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江豚已在長江流域多次出現。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建議,讓江豚真正長留,還需多方共同助力。
十余年后,江豚重現武漢
如今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對于老一輩長江漁民而言,不過是當年隨處可見的“江豬”。它們全身鉛灰色,頭部鈍圓,嘴角仿佛總是含笑,雖然動作靈活,但身軀圓滾滾的,探出水面時就像一頭頭小豬。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已和江豚做了30多年朋友。他記得,上世紀90年代前,江豚在長江全線都有分布。隨著人類活動、漁業捕撈、船舶擾動的影響,江豚種群縮小、分布區域明顯破碎化、數量也急劇減少。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論認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極度瀕危,保護形勢非常嚴峻。
“武漢江段,起碼有十多年沒有出現過江豚了。”王克雄說,自2020年長江禁漁后,江豚出現了向武漢江段移動的現象,在白沙洲右岸夾江、天興洲左岸夾江,甚至包括鸚鵡洲、長江大橋之間,都曾出現江豚身影。特別是在通航壓力較小的天興洲水域,去年12月,王克雄曾在監控中看到,一群8頭左右的江豚在此嬉戲,后因水位下降離開。
王克雄認為,江豚所到之處,必須是水質好、魚類多、人為活動少、岸線接近自然的區域。“作為旗艦物種,江豚的出現,幾乎就是長江保護成效的縮影。”
進入支流,江豚更需保護
王克雄監測發現,有部分江豚從長江武漢段進入漢江支流,至今一小群江豚仍長期留在漢江。“江豚是移動性很強的物種,這說明它們覓食的通道暢通無阻,一路追著魚兒到了漢江,沿線沒有受到漁業活動的干擾。”
江豚進入長江支流,王克雄卻有些擔憂。支流河道較窄,枯水期淺灘裸露,江豚容易擱淺。去年12月,一頭長約1.8米的江豚就曾在漢江漢川段灘涂上擱淺,后經警民攜手救援,回歸漢江。
加上支流兩岸人類活動較多,不排除人為因素干擾江豚生活。王克雄記得,多年前,宜昌葛洲壩下釣魚的人曾鉤到江豚,魚鉤極可能嵌入江豚皮膚。“江豚皮下全是脂肪,魚鉤帶來的傷口很難恢復,遇到水體渾濁甚至會導致江豚感染死亡。”
禁航限航,亟需盡快落地
盡管江豚分布變廣、人們肉眼可見的江豚變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江豚真正回歸了。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認為,讓江豚長留,還需多部門共同努力。
“我們在武漢監測到的江豚,只是機會性出現,并沒有長期在城區江段停留,江豚重返武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王克雄建議,交通、農業農村、林草等部門應加強長江流域規劃與管控,盡快劃定禁止航行、限制航行的試點區域,開展水下噪聲監測,減少船舶等人為活動對江豚的侵擾。
每年4到7月,是江豚的繁殖期。幼豚每天要吃奶上百次,幾乎與江豚媽媽“寸步不離”。“江豚是靠聲音聯系的動物,如果在哺乳期有劇烈的船舶活動,幼豚很容易被船舶噪聲干擾,與江豚媽媽失聯,甚至被沖到淺灘餓死。”王克雄說。
省生態環境廳呼吁,在江豚經常出沒的水域,請市民不要釣魚,岸邊觀賞即可;如發現江豚擱淺,第一時間與漁政部門聯系。
相關閱讀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
比去年增加6600人武漢8 56萬人今日中考---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為有效推進普法工作進校園,...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體---“一個電話就能解決...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報---2023年1-5月,全省17個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我們聯合財政、金融等部門,在全...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據上海市消保委暗訪發現,某知名連鎖奶...
- 時隔十個月,降息來了!6月1年期、5年期LPR2023-06-20
- 世界播報:祁門縣打造中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2023-06-20
- 全球訊息:志特新材6月20日快速反彈2023-06-20
- 廈門今起三天或仍有熱雷雨 氣溫持續偏高2023-06-20
- 廈門火炬高新區發布“企業創新稅收指數”2023-06-20
- 集美區政協舉辦高校委員座談協商會 天天速2023-06-20
- 全國最長過海管廊向海底掘進 計劃4年內竣2023-06-20
- 龍龍高鐵福建段鋪軌貫通 預計年底具備開通2023-06-20
- 用戶賬戶控制是什么意思?用戶賬戶控制怎么2023-06-20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考 2023-06-20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世界2023-06-20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2023-06-20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2023-06-20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2023-06-20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2023-06-20
- 長江委要求重點防范山洪災害和城市內澇 丹2023-06-20
- 實現“全鏈條、全口徑、全維修、全覆蓋”對2023-06-20
- 洪山:筑牢優化營商環境“鐵三角”|全球快2023-06-20
- 上海中考出現泄題情況?假的!_世界快播報2023-06-20
- 四川四市州迎來強降雨 轉移群眾166戶460人2023-06-20
- 《只此青綠》展詩意畫卷 帶觀眾開啟沉浸式2023-06-20
- 數獨九宮格有什么解題方法和技巧?玩九宮格2023-06-20
- Cs1 6地圖編輯器2023-06-20
- 今日看點:智能馬桶的功能有哪些_智能馬桶2023-06-20
- 短訊!新概念英語第一冊要點練習(30)2023-06-20
- 手串什么材質的好?手串的戴法有什么講究?2023-06-20
- 大平層是什么意思?大平層有什么優缺點?2023-06-20
- 曼珠沙華怎么種?曼珠沙華有毒嗎?2023-06-20
- 如何正確使用二維碼掃描工具?二維碼掃描器2023-06-20
- 多部門密集施策 全面激活農村內需潛力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