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臺防護門,美國想裝上它怎么就那么難?
極目新聞記者 張揚
2022年剛開始1個月,在美國紐約市的短短十天內,就有兩人被推上地鐵軌道,一死一傷。
其中一名受害者是40歲的亞裔女子,于1月15日在時代廣場車站被一黑人男子推下地鐵站臺,被迎面駛來的列車撞死。另一名受害者是一名62歲的男子,他于23日在富爾頓街車站被推下站臺,幸運的是列車及時剎車,使之幸免于難,僅受輕傷。極目新聞記者盤點發現,兩起事故的共性問題是,美國地鐵站臺沒有裝防護門。
紐約地鐵每年都有幾十起列車撞人致死事件
據非營利新聞機構The City報道,2020年,MTA(紐約交通管理局)記錄了169起列車撞人事件,其中63起致命。時任紐約市交通局臨時總裁的費恩博格告訴新聞媒體,列車撞人事件不僅對受害者“絕對具有毀滅性”,而且對火車運營商而言也是不愿提起的“創傷”。
另據《紐約郵報》的報道指出,2021年的前5個月,MTA(紐約交通管理局)表示,地鐵列車與人之間的“碰撞事件”總數為73起,其中23起有人員死亡。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的“碰撞事件”總數略低于2020年。
因為新冠疫情以及美國內部的種族主義問題,去年時有針對亞裔的襲擊事件發生,其中就有將亞裔推下地鐵站臺致其死亡的案例。
拋開種族問題不談,僅僅就安全問題方面來看,紐約這個世界第一大城市,這個最先進的發達國家的第一城市,為何沒有在地鐵站臺上加裝安全隔離防護門,以防止此類事件發生呢?而且不僅僅是紐約,全美也基本是這個情況。
雖有歷史原因,MTA仍找各種理由不裝防護門
還是以紐約地鐵為例,它是車站數目最多的地下鐵路系統,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鐵路系統之一,其第一條線路通車于1904年10月27日,距今已有117年的歷史。
100多年前設計的地鐵系統,那個時候并沒有隔離防護門的概念,直到1961年,蘇聯才首次發明了防護門,又經過后期多次發展變化才有了大家如今看到的形態。所以,美國地鐵沒有裝防護門是有歷史客觀原因的。
MTA長期以來一直堅稱,在擁有117年歷史的地鐵系統中安裝站臺防護門可能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而且要面臨各種工程挑戰,因此并不可行。
除此之外,MAT還辯稱安裝防護門受到了“紐約特殊的復雜性”的阻礙,包括地鐵系統的使用時間、通風方式,以及它們是否會影響無障礙設施通行。還說防護門不利用散熱,或者說人摔下去了不利于救援,總之就是各種理由拒絕。
盡管在有人因推下站臺而死后引起人們的討論,但這種關注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了了之。據《大西洋月刊》報道,2013年時任紐約市長的邁克·布隆伯格表示:“這種情況(指的是被推下站臺)非常罕見,無論它多么悲慘,都不應該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其他國家城市紛紛加裝防護門
其實,不光是美國的地鐵沒有防護門,很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比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的很多城市地鐵都沒有裝。沒裝的原因也基本上是歷史原因——建造地鐵的時候還沒有防護門。不過,這些國家中近幾年新建的地鐵線路還是加裝了防護門的。
在日本,據《每日新聞》報道,在一名視障人士在町田墜入鐵軌死亡后,日本政府于2011年呼吁鐵路公司在每天有超過10萬名乘客的車站沿站臺加裝防護門。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越來越多的車站開始設置保護屏障,而且各種防護門都有。有一些安裝了全長玻璃站臺門,當火車到達時會自動打開和關閉;有些則使用堅固的半長自動平臺屏障;還有的則嘗試了新方法,用長長的繩索狀鋼絲網制成的屏障,該屏障被電腦控制當列車進站時就會降下。
法國巴黎也啟動了在其車站安裝防護門的舉措,2021年10月,部分防護門部署的主要承包商Clearsy宣布在巴黎地鐵的幾條線上開始加裝防護門。這是對一些最古老的巴黎地鐵線路進行大規模自動化改造的一部分,還有一些新系統是無人駕駛的并且完全自動化。
但即使是在紐約地鐵系統最新的車站里,也沒有加裝安全措施——7號線的第34街-哈德遜廣場站臺于2015年開放,Q線的第二大道新車站于2017年開放。
而且,MAT未來打算投資580億美元優化紐約地鐵運營系統的規劃中仍然沒有地鐵防護門的位置,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拜登的基建法案資金到位仍遙遙無期
由于美國很早就進入了發達國家之列,所以它的很多基礎設施在當時都是領先世界水平的,但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這些設施的使用時間太久了。目前,在全美范圍內,一大批的基建設施都面臨著嚴重老化的問題,包括地鐵。
拜登擔任美國總統以來,就一直極力宣傳他推動的價值近萬億美元的“大規模基建”法案,甚至還曾以“中國威脅”為借口來推進該方案,這一方案的出臺經歷了一波三折,在2021年8月,該法案——《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終于得以通過。
雖然這一法案能夠為美國各州、各城市所難以自行負擔的大項目帶來期盼已久的資金,但該方案在支付方面還存在巨大的挑戰,它的資金來源可能無法通過政府的赤字審核。也就是說法案可以提供的資金存在于在賬面上,可最終款項是否能落實到位,尚是個未知數。所以說,老邁的美國地鐵如果想要靠這筆資金煥發新的活力,看來還有的等了。
相關閱讀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
比去年增加6600人武漢8 56萬人今日中考---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為有效推進普法工作進校園,...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體---“一個電話就能解決...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報---2023年1-5月,全省17個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我們聯合財政、金融等部門,在全...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據上海市消保委暗訪發現,某知名連鎖奶...
- 時隔十個月,降息來了!6月1年期、5年期LPR2023-06-20
- 世界播報:祁門縣打造中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2023-06-20
- 全球訊息:志特新材6月20日快速反彈2023-06-20
- 廈門今起三天或仍有熱雷雨 氣溫持續偏高2023-06-20
- 廈門火炬高新區發布“企業創新稅收指數”2023-06-20
- 集美區政協舉辦高校委員座談協商會 天天速2023-06-20
- 全國最長過海管廊向海底掘進 計劃4年內竣2023-06-20
- 龍龍高鐵福建段鋪軌貫通 預計年底具備開通2023-06-20
- 用戶賬戶控制是什么意思?用戶賬戶控制怎么2023-06-20
- 比去年增加6600人 武漢8.56萬人今日中考 2023-06-20
- 大悟:“法治副校長”護航青少年成長 世界2023-06-20
- 新洲稅務:“問辦協同”熱線貼心服務市場主2023-06-20
- 湖北省2023年1-5月環境空氣質量重要數據通2023-06-20
- 襄州: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書2023-06-20
- 警惕掃碼“掃走”個人信息|速讀2023-06-20
- 長江委要求重點防范山洪災害和城市內澇 丹2023-06-20
- 實現“全鏈條、全口徑、全維修、全覆蓋”對2023-06-20
- 洪山:筑牢優化營商環境“鐵三角”|全球快2023-06-20
- 上海中考出現泄題情況?假的!_世界快播報2023-06-20
- 四川四市州迎來強降雨 轉移群眾166戶460人2023-06-20
- 《只此青綠》展詩意畫卷 帶觀眾開啟沉浸式2023-06-20
- 數獨九宮格有什么解題方法和技巧?玩九宮格2023-06-20
- Cs1 6地圖編輯器2023-06-20
- 今日看點:智能馬桶的功能有哪些_智能馬桶2023-06-20
- 短訊!新概念英語第一冊要點練習(30)2023-06-20
- 手串什么材質的好?手串的戴法有什么講究?2023-06-20
- 大平層是什么意思?大平層有什么優缺點?2023-06-20
- 曼珠沙華怎么種?曼珠沙華有毒嗎?2023-06-20
- 如何正確使用二維碼掃描工具?二維碼掃描器2023-06-20
- 多部門密集施策 全面激活農村內需潛力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