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王宇表示:“今年流感剛開始肆虐時,我們科室的醫(yī)護人員幾乎‘無一幸免’,但如今都已痊愈。每年冬天都是如此,只要我們科學應對,就不必過于恐慌。”
感冒了擔心去醫(yī)院交叉感染?長途旅行擔憂在密閉空間內“中招”?走親訪友家人團聚時卻怕呼吸道病毒也一同上門?為此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專訪了王宇,給廣大讀者帶來高效預防建議。
絕不能未經(jīng)檢測就隨意服藥
有感冒癥狀,“診斷是首要步驟,絕不能未經(jīng)檢測就隨意服藥。”王宇強調。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患的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呢?王宇給出了以下幾點識別方法:
一是關注癥狀輕重。流感通常比普通感冒癥狀嚴重。流感可能導致高燒(如39攝氏度或以上),而普通感冒的體溫則相對較低,一般在37攝氏度多到38攝氏度多。
二是觀察全身癥狀。流感患者全身癥狀明顯,如全身酸痛、肌肉疼痛,甚至眼睛不適,感覺難以活動。而普通感冒患者雖然也可能有全身癥狀,但相對較輕,且主要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和嗓子不適。
三是明確病原體。普通感冒多由口咽鼻腔部常見的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這些病毒致病性較弱。而流感則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通常都是自限性疾病,能夠自愈。”王宇解釋說。這意味著病毒在感染后的一段時間(如48小時)內,復制達到高峰,隨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會啟動,產(chǎn)生抗體來清除病毒。因此,年輕人只要充分休息、保持規(guī)律生活、多喝水,通常都能恢復。
然而,流感在高危人群(如兒童、孕婦以及60歲以上或有基礎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群)中,可能引發(fā)其他臟器功能問題,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并發(fā)癥。因此,高危人群需特別小心。
鑒于當前咳嗽、發(fā)燒患者多,在未明確病因前盲目前往醫(yī)院就診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王宇建議,對于輕癥患者,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推出的呼吸道病毒快檢服務,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雖然這項服務目前還未納入醫(yī)保,需要患者承擔費用,但這些平臺提供的試劑都是獲得國家認可的。檢測試劑可以送上門,患者可以居家自行檢測,再由專人送往檢測機構,兩三個小時即可出結果,從而判斷感染的是哪種病毒,以便對癥用藥,避免盲目就醫(yī)。”
但王宇也提醒:“對于老年人、有基礎疾病者、孕產(chǎn)婦及兒童等,由于他們對流感病毒較為敏感,可能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因此一旦出現(xiàn)問題,還應及時就醫(yī)。”
旅途中這些防護建議需謹記
面對已經(jīng)到來的春運大潮,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公交車站、火車站、機場等)以及密封的交通工具(如高鐵列車車廂)內,對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有較大挑戰(zhàn)。“但具體到個人而言,只要我們科學應對,就不必過于恐慌。”王宇說。
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會散布在空氣中,周邊人群吸入這些含有病毒的空氣或氣溶膠,接觸到病人的分泌物而沒有及時洗手,又觸碰自己的口鼻部,都可能導致感染。
因此,為了有效預防疾病,王宇建議:如果條件允許,自駕是相對較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避免前往人群高度聚集的區(qū)域,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應全程佩戴口罩,這是阻斷飛沫傳播的有效手段。對于長時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旅客來說,醫(yī)用外科口罩已經(jīng)足夠,不必佩戴更高防護等級的口罩,因為長時間佩戴高防護等級的口罩容易造成呼吸不暢,進而可能對肺部造成損傷。“如果每個人都能自覺佩戴口罩,那么被感染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如果佩戴口罩,你被感染的幾率可能會下降50%-60%;如果你和對方都佩戴口罩,那么你們之間互相感染的幾率可能會降低80%左右。”
同時,與人交流時,應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以減少潛在的病毒傳播風險。此外,勤洗手和減少觸摸口鼻,也是預防接觸傳播的重要措施。“在旅途中,應盡量避免頻繁觸摸口罩,以減少可能的污染。”
如果家中有呼吸道疾病感染者,感染者需做好自我管理,如獨立飲食、盡量單獨在房間內居住、與家人溝通時盡量佩戴口罩,并盡量減少在家里的公共空間活動。此外,家中應做好消毒和通風工作。“通風非常重要,建議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冬天可以選擇在較暖和的中午或下午通風。”
同時,家中的家具、碗筷等應定期消毒和清潔,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高危人群春節(jié)假期應避免不規(guī)律生活
春節(jié)假期的熱鬧氛圍可能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規(guī)律。但呼吸道疾病感染者應注意,感染病毒后,病毒會影響呼吸道和其他臟器功能,包括消化功能。因此,建議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多休息。待身體恢復后再正常飲食。而良好的休息也至關重要,“從醫(yī)學角度來看,身體不適時應適當休息。如患流感時,應請假休息,避免病情加重”。
“免疫力的建立需要日常生活的積累。一個人身體積極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在于平時的生活習慣、心情和精神狀態(tài)。”王宇強調。此外,應保持適量運動,如每周進行2-3次有氧運動。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應盡可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熬夜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春節(jié)假期應避免長時間打亂生活節(jié)奏,導致血壓、血糖控制不佳。
高危人群應減少前往人群密集場所。若必須前往,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減少觸摸,勤洗手等。
對于特殊人群,王宇強烈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只要尚未感染流感病毒,接種流感疫苗就不晚。因為疫苗產(chǎn)生的抗體可以持續(xù)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他特別提示,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尤為重要。因為流感病毒對孕婦不友好,可能導致其臟器功能損傷,甚至對胎兒產(chǎn)生影響。我國流感疫苗的防護力相當不錯,能夠保護60%-70%的接種人群不感染流感。且經(jīng)過驗證,疫苗對孕產(chǎn)婦是安全的。
“戴口罩、勤洗手”是王宇每年冬天對患者反復強調的高頻詞。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歡歡喜喜過大年,王宇說自己愿意再重復許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