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玥談》NO.01丨自動駕駛求生 毫末智行的商業路線怎么走?
編者按丨《伴玥談》是由搜狐汽車出品、搜狐汽車事業部總編輯張麗玥主創的一檔訪談欄目,聚焦汽車產業代表性企業,跟蹤汽車產業前沿話題,深度對話有影響力的行業人物。
本期嘉賓:張凱 毫末智行董事長
(相關資料圖)
[嘉賓觀點]
1.從技術路線選擇上來說,毫末智行比競爭對手提前將近兩年的時間就確定了“重感知”這條技術路線。
2.從長期來看,智能駕駛可以不用高精地圖。對高精地圖依賴其實對技術進步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不如在前期就選擇一個比較難的技術路線。
3.在國內,毫末智行的最大優勢在于工程化能力,To C的工程化項目是比較難的。
4.智能駕駛功能的價值被用戶認可,同時成本降到合理的水平,用戶就會從購車環節把智能駕駛作為選擇項之一。
5.毫末智行在把GPT引入到自動駕駛領域的時候,就是讓DriveGPT做的所有行為都要可解釋,讓它可控。
出品 丨 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采訪 丨 張麗玥
整理 丨 李德輝、楊璐
剪輯 丨 何慧琴、馬龍
繼高速領航輔助駕駛上車之后,城市/城區領航輔助駕駛系統成為整車企業角逐的下一個技術高點。在眾多企業的推動下,2023年被視為城市/城區領航輔助駕駛系統上車的元年。
有企業掌門人斷言,在以智能化為核心的下半場,“快魚吃慢魚”的特征會更加明顯,速度成為下一個階段競爭的關鍵要素。因此,先發優勢在此領域備受關注。
行業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將有多家車企的車型有望實現城市NOA推送,已經先行下場企業的包括小鵬城市NGP、極狐城市NCA、毫末智行NOH。盡管各自叫法不一,但實現的功能一致,即車輛能夠從A點自動行駛至B點的端到端輔助駕駛能力,這也是目前量產乘用車上輔助駕駛的天花板。
城市領航輔助駕駛落地的難度,一方面來自復雜的城區路況,需要具備更好的安全系數;一方面來自尚不能承受高精地圖的成本壓力,以及高精地圖審核嚴格、更新速度慢。
與此同時,城市/城區領航輔助駕駛系統能力的升級又依賴數據量和算法能力的提升。原則上,上路的車輛越多,能力提升越快。因此,甩開高精地圖,減少落地難點,成為現階段多數汽車企業的目標。另一方面,降低系統成本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這不僅僅是搶奪客戶資源,也是在尋求生存與發展機遇。
對于完成體系能力建設的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數據驅動”成為下一階段技術提升的重要舉措。“上車”成為挑起商業化和數據采集兩個重擔的扁擔。
在當前局面下,毫末智行提出,2025年要到達智能汽車70%滲透率的目標。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表示,讓智能駕駛的成本降到合理可控的水平,并且通過升級AI技術,把功能做到有實實在在的價值,才能讓用戶買單,做到智能駕駛的大規模普及,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的擴張。
張凱認為,智能駕駛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在乘用車領域做智能駕駛系統,毫末智行也在無人配送方面有所布局,目前無人小車——小魔陀業務已處在盈虧平衡點上。
他表示,隨著經濟復蘇和技術的發展,到明年產業會重新達到波峰的狀態。而這段時間我們去做什么?第一提升無人駕駛技術能力;第二把小車的整體成本降到更低,同時能在更多的場景上應用。
以下為《伴玥談》對話實錄(經整理):
智駕體驗要提升 價格還要降下去
YUE:您覺得在什么樣的時間段可能會令消費者產生“自動駕駛功能必須要有,如果沒有的話,對車型來講是一個負分的狀態”?
張凱:我覺得當智能駕駛功能的用戶體驗達到了一定程度,給用戶提供的增值、價值被用戶認可,同時成本降到了合理的水平。到了這個時候,相當于用戶從購車環節就會把智能駕駛作為他購車的一個選擇。
我之前在長城汽車是管智能駕駛版塊,智能攝像頭第一次上車應該是在2012年開始確立項目,2015年才真正上車首款車型。現在如果前面沒有一個攝像頭的話,這車都不好意思上市,這前后基本上也用了近10年的時間,這個過程還是非常長的。
YUE:您在AI DAY上也分享了一個數據,現在的智能汽車滲透率已經接近了30%,可能在2025年會到達70%,這個是不是也說明以后的普及過程會更快?
張凱:這是我們的目標,怎么去做到這個目標,其實去年我們做了很多思考。目前來看,不管是高速領航輔助駕駛,還是城市領航輔助駕駛,成本還是非常高的。
YUE:您所說到的毫末智行的“四大戰役”,是不是目標也是這兩個:一個是提高功能性,另一個是降低成本?
張凱:用戶體驗是第一位的,用戶體驗不能降低,而且還要不斷地提升,同時把整個價格給降下去,通過這兩方面的努力來實現,我們要打贏這四場戰役。
提前兩年確定“重感知”路線
YUE:您也在說毫末在整體水平上面是領先行業一年的時間,那么這個判斷標準會是什么樣的?
張凱:其實從技術路線選擇上來說,我們比競爭對手提前將近兩年的時間就確定了“重感知”這條技術路線。
城市智能駕駛技術方案,其實兩條技術路線,一條是帶著高精地圖去做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產品,另一條是不帶高精地圖,我們選擇的是不帶高精地圖進入城市。
YUE:從長期來看,我們都可以不用高精地圖?
張凱:從長期來看,我覺得是可以不用高精地圖了。對高精地圖依賴其實對技術進步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不如在前期就選擇一個比較難的技術路線。
另一方面,從人本身的角度上來看,沒有高精地圖的車人照樣能開,所以這塊我們選擇一條“類人”的技術路線,來做相應的事情,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
YUE:當時在制定這個戰略策略的時候,我們是怎么樣思考的?
張凱:在制定戰略的時候,還是能夠讓用戶盡量多的去使用這個功能。如果受高精地圖的限制,就只能在一個區域去使用這個功能,這不符合我們的預期。
我們也跟國家管理部門做一些相應的交流,發現整個城市內部的高精度地圖審批比普通導航地圖要嚴很多,所以這也相當于是把我們給嚇退了。
涉及到高精地圖企業與我們共同投入去做,現在選擇合作伙伴也很難,我們還是決定放棄帶高精地圖這條技術路線。
毫末智行的優勢在于工程化能力
YUE:隨著整個長城出口的推進,毫末也在海外有一些出口,那邊的情況怎么樣?國外跟國內有比較大的不同嗎?
張凱:對,區別還是蠻大的。我們去年是做了第一款車型的出口,基本上出口的是歐盟地區,是跟隨WEY摩卡去做的出口。
首先行業規則有一些不同,出口歐盟最好是能夠拿下歐盟Euro NCAP五星評級,Euro NCAP在歐洲還是深入人心的評價體系,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不同的國家,道路水平、基礎設施、駕駛習慣都是不一樣的,給我們出口增加了很多難度。
通過去年將近八九個月的時間,第一把Euro NCAP拿下來了,達到一個高分五星級的水平。另一方面,把這個車能夠改到一個當地人的駕駛習慣,基本上我們在中國的版本上面做出了160多項改進,才勉強符合當地的駕駛習慣,工作量還是挺大的。
YUE:新的客戶給我們提出來的需求,跟我們以前配套長城的產品會有什么區別嗎?
張凱:不同的廠家的發展體系上都是有些差別的。它的診斷規范,它對架構的需求、對于信號、通訊的需求,包括他們的驗證體系都不太一樣。工作難度上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很難,但是涉及到很大量的改動工作,去適合不同的技術體系。
YUE:您覺得毫末智行的優勢會在哪里?
張凱:在國內,毫末的最大優勢在于工程化能力。做一個工程化的項目,尤其是To C的工程化項目是比較難的。因為你想到了消費者怎么去玩這個車,但是肯定想不全,消費者去開這個車的的習慣和其他東西。另外是車的快速響應問題,當它稍微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馬上與用戶取得聯系,這些經驗毫末還是比較豐富的。
其次是海外項目。如果一個沒有經驗的團隊去做還是挺難的,做過跟沒有做過有很大的區別,做過的話對于路是熟悉的,效率會有幾倍的提升。
要盈利少不了“另一條腿”——末端配送無人車
YUE:毫末另外一個亮點是To B業務,就是小魔駝的末端配送,能不能介紹一下現在的發展狀況?
張凱:現在這個市場,基本上不是一帆風順的,所有的行業的發展都是一波三折,有波峰有波谷,2018年是智能駕駛產業的一個波谷。在波谷的時候,我們在想從長城汽車spin off(剝離)出來做一些事。當時智能駕駛在乘用車上量產落地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成本也比較高,當時大家都卯著勁去做高級別自動駕駛,甚至是無人駕駛。后來發現成本太高,在乘用車上落地也不太可能,所以我們才想起去做無人配送這個領域。
當時做這塊我們還是有些優勢的,經過市場調研,當時我們能用極低的成本把這個車做出來。然后在做這個車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跟客戶,包括美團、京東、阿里做相應的技術交流,把他們的需求集中起來,形成了我們統一需求。這車其實很快就做出來了,成本也符合大家的預期。所以這塊在2020年就簽到了幾個大客戶,他們對我們這個車做了一些相應的測評,完全滿足他們的一些需求,它的線控性能、轉向性能、制動性能、驅動性能等是超出他們預期的。
2022年受外部環境和疫情的一些影響,慢慢地又陷入一個波谷,到今年還是處在一個波谷的位置。但是我認為,隨著經濟復蘇和技術的發展,到明年應該是會重新達到波峰的狀態。
這段時間我們去做什么?第一提升無人駕駛技術能力,第二如何把小車的整體成本降到更低,同時能夠在更多的場景上去應用。目前我們是開發了九大場景,包括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商超等。一旦這個行業起來,我們就能跟著起飛。
YUE:這一塊(小魔駝)現在能夠實現成本跟盈利的平衡了嗎?
張凱:目前這一塊是處在平衡的狀態,雖然整體量不算太大,但是它是處在一個盈虧平衡點上。就是說車這塊是賺一些錢的,但是運營上面虧一些錢,這倆剛好平衡,馬上要盈利的話不太現實。
YUE:在向前發展的目標里面,DriveGPT會扮演一個什么樣重要的角色?
張凱:ChatGPT其實是人機交互革命性的升級,它整體的理念怎么應用到自動駕駛領域?
我們去年開始立了一個項目,去設計這個大模型,然后用一些數據去訓練,讓它能夠在處理交通場景的時候,就像跟人對話那樣,然后去做相應的一些事,這樣就產生了DriveGPT,主要是解決認知領域的一些問題。
YUE:從您的角度來看,長遠來講人和科技會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張凱:科技一定是服務于人的,代替人這種方式和想法也不是不可能產生,但是應該被及早地扼殺,我是持這種觀點。從chatGPT最近的表現來說,大家都在進行相應的一些審查,我們在把GPT引入到自動駕駛領域的時候,也多做了一步,就是讓DriveGPT做的所有行為都要可解釋。
讓它可控,這樣才可以。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伴玥談》NO.01丨自動駕駛求生 毫末智...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表示,讓智能駕駛的成本降到合理可控的水平,并... -
【新要聞】從sdcard安裝活力
1、你是使用什么方式刷機的啊?線刷還是卡刷?你刷的可能是港版的官... -
【天天新視野】玉帝傳奇主題曲仁愛能做...
1、愛是仙上仙。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火影同人種馬小說免費閱讀_火影同人種馬...
1、火影之邪惡佐助火影之奈良鹿丸漩渦神之眼火影之木葉銀狼火影之骨... -
宿州橫店影視_宿州橫店電影城 焦點熱文
1、十佳戰爭片: 1)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 -
24999元起!九號電動E300P極速達135km/h...
E300P于5月10日在京東首發,1元預定當天破2700臺。對于一款2 5萬元...
- 《伴玥談》NO.01丨自動駕駛求生 毫末智行2023-05-15
- 每日頭條!側躺著的龍貓、探頭的小貓……山2023-05-15
- 一樹花團錦簇滿城紫色浪漫 夾竹桃、藍花楹2023-05-15
- 【全球新要聞】新型航標!全面感知!福建海2023-05-15
- 每日速遞:廈門天馬光電子新型生產線 項目2023-05-15
- 本周起陽光"上崗"天氣悶熱 未來三天天氣以2023-05-15
- 熱門:哈佛美女學霸被網暴,24小時私生活全2023-05-15
- 【新要聞】從sdcard安裝活力2023-05-15
- 【天天新視野】玉帝傳奇主題曲仁愛能做主_2023-05-15
- 寧夏云數貿貿易有限公司 環球簡訊2023-05-15
- 側躺著的龍貓、探頭的小貓……山海健康步道2023-05-15
- 每日速讀!一樹花團錦簇滿城紫色浪漫 夾竹2023-05-15
- 全球新動態:本周起陽光"上崗"天氣悶熱 未2023-05-15
- 新型航標!全面感知!福建海域首個全傳感器2023-05-15
- 【環球播資訊】廈門天馬光電子新型生產線 2023-05-15
- 火影同人種馬小說免費閱讀_火影同人種馬小2023-05-15
- 宿州橫店影視_宿州橫店電影城 焦點熱文2023-05-15
- 吃什么對皮膚好還能祛痘_吃什么對皮膚好|當2023-05-15
- 愛比不愛更寂寞歌詞_歌曲愛比不愛更寂寞歌2023-05-15
- 24999元起!九號電動E300P極速達135km/h 2023-05-15
- 試驗場更大……浦東金橋推動“未來車”成為2023-05-15
- 遠銷海外,ATTO3連續斬獲以色列銷冠_今日播報2023-05-15
- 全面升級|全新奔馳GLC SUV迎來貴陽正式上市2023-05-15
- 每日速訊:研究生國家分數線怎么定_研究生2023-05-15
- 什么叫統招生 統招生是什么意思_當前信息2023-05-15
- 世界快訊:煞筆是什么? 煞筆是什么意思2023-05-15
- 念佛可見身心光明2023-05-15
- 焦點熱訊:側躺著的龍貓、探頭的小貓……山2023-05-14
- 一樹花團錦簇滿城紫色浪漫 夾竹桃、藍花楹2023-05-14
- 時晴時雨氣溫節節攀升 廈門下周四最高氣溫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