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汽車 >

GB 16897-2022英文版翻譯 制動軟管的結(jié)構(gòu)、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世界熱點

2023-04-26 16:43:16    來源:搜狐汽車

ChinaAutoRegs|GB 16897-2022英文版翻譯 制動軟管的結(jié)構(gòu)、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英語版)

Structur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Brake Hose


(相關資料圖)

GB 16897-2022英文版翻譯

GB 16897-2022英文版翻譯

GB 16897-2022英文版翻譯

Contents

Foreword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General Requirements

5 Hydraulic Brake Hose Assembly

6 Pneumatic Brake Rubber Hose Assembly

7 Vacuum Brake Hose Assembly

8 Pneumatic Brake Plastic Hose Assembly

9 Labeling

10 Implementation Date

Bibliography

1 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汽車、摩托車、輕便摩托車及掛車用制動軟管、制動軟管接頭和制動軟管總成的結(jié) 構(gòu)、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標識。

本文件適用于汽車、摩托車、輕便摩托車及掛車使用的液壓、氣壓、真空制動軟管及制動軟管接頭 和制動軟管總成。

本文件不適用于汽車用螺旋管和高溫輸氣橡膠軟管。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T 1690—2010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耐液體試驗方法

GB/T 7129—2001 橡膠或塑料軟管 容積膨脹的測定

GB/T 10125—2012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

GB 12981—2012 機動車輛制動液

GB/T 14905—2009 橡膠和塑料軟管各層間粘合強度的測定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制動軟管 brake hose

制動系統(tǒng)中用于傳輸液能和氣能給制動器或助力器的柔性管。

3.2

制動軟管接頭 brake hose end fitting

除卡箍外,附加在制動軟管端部用于連接的附件。

3.3

制動軟管總成 brake hose assembly

裝有制動軟管接頭的制動軟管,制動軟管可有護套,也可無護套。

3.4

護套 armor

裝在制動軟管外部的用于提高制動軟管抗刮傷或耐沖擊能力的保護裝置。

3.5

自由長度 free length

在制動軟管總成處于垂直狀態(tài)時,管接頭之間外露制動軟管的直線長度。

3.6

公稱內(nèi)徑 nominal inside diameter

用毫米為單位表示的制動軟管內(nèi)徑的尺寸規(guī)格。

3.7

公稱外徑 nominal outside diameter

用毫米為單位表示的制動軟管外徑的尺寸規(guī)格。

4 一般要求

4.1 用于試驗的制動軟管總成應是至少 24 h 以前制造的且未經(jīng)使用的產(chǎn)品。試驗前,制動軟管總成 應在 15 ℃~32 ℃溫度下至少放置 4 h。

4.2 液壓制動軟管總成試驗時使用的制動液應為 GB 12981—2012 規(guī)定的 HZY3 或 HZY4,也可采用其它 的試驗介質(zhì)進行試驗,但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

4.3 除有特殊要求外,試驗應在室溫為 15 ℃~32 ℃的條件下進行。

4.4 公稱內(nèi)徑和公稱外徑允許正、負偏差值存在,為了便于參考可采用整數(shù);其中液壓制動制動軟管 及其他橡膠制動軟管用公稱內(nèi)徑表述,氣壓制動塑料軟管及真空制動塑料軟管用公稱外徑表述。

5 液壓制動軟管總成

5.1 結(jié)構(gòu)

制動軟管總成由制動軟管和制動軟管接頭組成,允許包含護套和附件等。制動軟管和制動軟管接 頭間應是永久性連接,該連接依靠接頭部分對軟管的壓皺或冷擠變形來實現(xiàn)的。

5.2 性能要求

液壓制動軟管總成或相應的零件試驗應按 5.3 進行,其試驗結(jié)果應滿足表 1 中規(guī)定的各項性能要求。

5.3.1 縮頸后內(nèi)孔通過量

5.3.1.1 量規(guī)要求

量規(guī)的結(jié)構(gòu)、尺寸應滿足圖 1 要求,其質(zhì)量應滿足表 3 規(guī)定。 如不切割軟管而使量規(guī)從制動軟管總成一端接頭完全插入軟管,可將量規(guī)加長,或去掉手柄,但其

結(jié)構(gòu)應滿足圖 1 要求,質(zhì)量應滿足表 3 規(guī)定。

如采用鋼球,其直徑應滿足表 3 規(guī)定。

5.3.1.2 試驗程序

5.3.1.2.1 保持制動軟管總成軸線處于鉛垂狀態(tài)。

5.3.1.2.2 選用符合 5.3.1.1 規(guī)定的量規(guī),在制動軟管總成上端接頭入口處沿制動軟管總成軸線垂直 釋放量規(guī),記錄量規(guī)在自重作用下自由下落情況。

5.3.1.2.3 也可在距制動軟管總成一側(cè)接頭 76 mm 處進行切割,然后在切口端垂直釋放量規(guī)進行試驗。

5.3.2 最大膨脹量

按照 GB/T 7129—2001 規(guī)定進行試驗,試驗壓力為 6.9 MPa、10.3 MPa 和 20.0 MPa,試驗介質(zhì)為 蒸餾水,或者為制動液。

5.3.3 爆裂強度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注滿 5.3.2 規(guī)定的試驗介質(zhì),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 另一端。以 100 MPa/min±20 MPa/min 速率施加壓力至 28 MPa±1 MPa,保持 120 s±10 s,然后仍以 同樣的升壓速率,直到試樣接頭脫落、泄漏或軟管爆裂,記錄最大壓力和破壞類型。

5.3.4 制動液的相容性

5.3.4.1 試驗準備

5.3.4.1.1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從下面連接到容量為 500 mL 的儲液罐上,在儲液罐中注入 100 mL 制 動液,如圖 2 所示。

5.3.4.1.2 將注滿制動液的試樣下端封閉,并將試樣垂直放入高溫箱內(nèi)。

5.3.4.2 試驗程序

5.3.4.2.1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在 120 ℃±2 ℃的溫度下放置 70 h±2 h。

5.3.4.2.2 將制動液從試樣中排出并拆下試樣,在室溫下放置 30 min±5 min。

5.3.4.2.3 按 5.3.1 進行試驗。

5.3.4.2.4 在 3 h 內(nèi)按 5.3.3 進行試驗。

5.3.5 屈撓疲勞

5.3.5.1 試驗設備

試驗設備主要由可動部分和固定部分組成,設備示意圖見圖 3??蓜硬糠钟煽蓜铀竭B桿及 轉(zhuǎn)盤組成,可動水平連桿的兩端通過軸承垂直安裝在轉(zhuǎn)盤上,轉(zhuǎn)盤的中心與軸承的中心相距 101.60 mm±0.12 mm,固定部分為可調(diào)的固定水平連桿,固定水平連桿平行于同轉(zhuǎn)盤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的可 動水平連桿,兩個水平連桿上都裝有可平行安裝制動軟管總成的若干個接頭。可動水平連桿上的接頭是 封閉的,固定水平連桿上的接頭與液壓源連通,試驗設備的液壓源容積及管路設置應不影響試驗結(jié)果, 試驗中,當制動軟管損壞而壓力下降到設定值時,試驗設備應能夠自動停機,同時記錄運轉(zhuǎn)時間及停機 時管路中的系統(tǒng)壓力。

5.3.5.2 試驗準備

5.3.5.2.1 拆除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外部的附件,如護套、安裝支架和日期環(huán)帶等。

5.3.5.2.2 將試樣置于垂直狀態(tài),在試樣的下端懸掛 576 g±3 g 的砝碼,用一游標卡尺或量尺 測量試樣自由長度并記錄,精確到 0.02 mm。

5.3.5.2.3 將試樣安裝在屈撓疲勞試驗機上,用如圖 4 所示的松弛量調(diào)整裝置按表 4 的規(guī)定調(diào)整

試樣松弛量,并測量如圖 4 所示平行于轉(zhuǎn)盤軸線的投影長度。

5.3.5.3 試驗程序

5.3.5.3.1 對管路系統(tǒng)施加 1.62 MPa±0.10 MPa 的靜態(tài)壓力,注滿 5.3.2 規(guī)定的試驗介質(zhì),并從系 統(tǒng)中排出所有氣體。

5.3.5.3.2 驅(qū)動轉(zhuǎn)盤,使其以 800 r/min±10 r/min 的速率旋轉(zhuǎn)。

5.3.5.3.3 當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因泄漏引起壓力下降時,終止試驗。此時記錄試樣運轉(zhuǎn)時間和壓力, 該運轉(zhuǎn)時間為屈撓疲勞壽命時間。

5.3.6 抗拉強度

5.3.6.1 試驗準備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垂直安裝在拉力機上,應使試樣軸線與拉力方向一致。

5.3.6.2 試驗程序

分別應以 25 mm/min±3 mm/min(慢速)和 50 mm/min±3 mm/min(快速)的拉伸速度進行試驗, 直到試樣接頭脫落或軟管損壞。記錄最大負荷和破壞類型。

5.3.7 吸水性

按 5.3.5.2.2 測量并記錄制動軟管總成自由長度,將試樣接頭兩端封堵后浸入溫度為 85 ℃±2 ℃ 蒸餾水中保持 70 h±2 h,試樣從水中取出后,應在 30 min 內(nèi)使用不同的制動軟管總成分別按 5.3.3、 5.3.5、5.3.6 進行試驗。

5.3.8 耐寒性

拆除護套,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以自由狀態(tài)與表 5 規(guī)定的芯軸一同放置在溫度應為-45 ℃~

-48 ℃的低溫箱中保持 70 h±2 h。在此溫度下,以均勻的速度,在 5 s 內(nèi)將試樣繞芯軸至少彎 曲 180°。將試樣取出,在室溫下將制動軟管總成沿縱向切開,用肉眼檢查試樣內(nèi)、外表面有無裂 紋并記錄。

表 5 耐寒性用芯軸直徑 單位為毫米

5.3.9 耐臭氧性

5.3.9.1 試驗準備

拆除護套,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繞芯軸 360°進行捆扎,芯軸直徑為制動軟管外徑的 8 倍。

5.3.9.2 試驗程序

5.3.9.2.1 將繞有試樣的芯軸在室溫下至少放置 24 h,再放入臭氧濃度為(100±10)×10-8、溫度為40 ℃±2 ℃的臭氧試驗箱中,保持 70 h±2 h;

5.3.9.2.2 在 7 倍放大鏡下檢查試樣外表面是否出現(xiàn)龜裂,帶箍部位及其附近位置可忽略不計。

5.3.10 耐動態(tài)臭氧性

5.3.10.1 試驗準備

去掉制動軟管總成接頭,制取長度為 218 mm±3 mm 的制動軟管試樣,然后將試樣在 15 ℃~32 ℃ 溫度條件下,無應力至少放置 24 h。

5.3.10.2 試驗工裝

如圖 5 所示,試驗工裝由一個鉛垂方向的固定銷和一移動銷組成,移動銷與向固定銷傾斜,并與水 平面成 30°角。固定銷和移動銷長度為 14 mm,銷的直徑根據(jù)軟管內(nèi)徑確定,應保證試驗過程中試樣不 出現(xiàn)脫落現(xiàn)象。

5.3.10.3 試驗程序

5.3.10.3.1 將試樣兩端分別插入到固定銷和移動銷上,直至試樣接觸到銷根部為止,然后用帶箍固 定。

5.3.10.3.2 調(diào)整試驗箱臭氧濃度為(100±10)×10-8、溫度為 40 ℃±2 ℃。當臭氧試驗箱達到規(guī)定的 臭氧濃度且時間不超過 1 h 開始進行動態(tài)試驗。移動銷移動頻率為 0.3 Hz±0.05 Hz,勻速移動行程為 76 mm±2.5 mm,試驗時間為 48 h±2 h。

5.3.10.3.3 試驗完成后,在如圖 5 安裝狀態(tài)下,用肉眼觀察試樣有無龜裂和裂紋現(xiàn)象,帶箍部位及其 附近位置忽略不計。

5.3.11 耐高溫脈沖性

5.3.11.1 試驗裝置

5.3.11.1.1 壓力循環(huán)裝置應能施加 11 MPa 壓力,并能自動控制加壓和卸壓周期。

5.3.11.1.2 一個具有合適的恒溫控制的加熱系統(tǒng)并能保持 143 ℃±3 ℃的試驗箱。

5.3.11.2 試驗程序

5.3.11.2.1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連接到能產(chǎn)生 0 MPa~11 MPa 的壓力循環(huán)裝置上。

5.3.11.2.2 將壓力循環(huán)裝置和試樣充滿符合 4.3 規(guī)定的制動液,并排出空氣。

5.3.11.2.3 在 30 min 內(nèi)使試驗箱內(nèi)的環(huán)境溫度達到 143 ℃±3 ℃。

5.3.11.2.4 開啟壓力循環(huán)裝置,在 2 s 內(nèi)使試樣壓力從 0 MPa 升至 11 MPa±0.1 MPa,保持 60 s±6 s,再以同樣的時間使試樣壓力從 11 MPa±0.1 MPa 降至 0 MPa,保持 60 s±6 s,此為一個循環(huán),至少 進行 150 個循環(huán)試驗。

5.3.11.2.5 試驗完成后,從試驗箱上拆除試樣,并排出液體,在室溫下放置至少 45 min。

5.3.11.2.6 按 5.3.3 進行試驗。

5.3.12 接頭耐腐蝕性

按 GB/T 10125-2012 規(guī)定進行中性鹽霧試驗,試驗時間為 24 h。試驗后用不高于 40 ℃的清潔流 水輕輕清洗,除去鹽沉積物,然后在 2 min 內(nèi)用空氣吹干,檢查并記錄金屬基體腐蝕情況,但褶皺或標 記信息的部位出現(xiàn)的腐蝕現(xiàn)象不包括在內(nèi)。

6 氣壓制動橡膠軟管總成

6.1 結(jié)構(gòu)

制動軟管總成由兩端金屬基制動軟管接頭(或夾箍)和中間的制動軟管組成。

6.2 性能要求

氣壓制動軟管總成或相應的零件試驗按 6.3 進行,其試驗結(jié)果應滿足表 6 中規(guī)定的各項性能要求。

6.3 試驗方法

6.3.1 縮頸后內(nèi)孔通過量

按 5.3.1.2 試驗,量規(guī)如圖 6 所示,量規(guī)質(zhì)量為 60 g~100 g,量規(guī)頭部直徑為軟管公稱內(nèi)徑的 66%。

6.3.2 氣密性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另一端封堵。充入壓力為 1.4 MPa 壓縮空氣并保持, 將試樣浸入水槽中 5 min 后,觀察試樣是否出現(xiàn)氣泡、局部膨脹現(xiàn)象。

6.3.3 屈撓疲勞

6.3.3.1 試驗裝置

6.3.3.1.1 試驗裝置由屈撓循環(huán)裝置和壓力循環(huán)裝置兩個部分組成。

6.3.3.1.2 屈撓循環(huán)裝置由移動端和固定端兩個部分組成。移動端可控制試樣一端水平往復移動,移 動頻率為 1.7 Hz±0.1 Hz;固定端用于固定試樣另一端,試樣安裝狀態(tài)如圖 7 所示。

6.3.3.1.3 壓力循環(huán)裝置在整個試驗期間可實現(xiàn)對試樣進行加壓和卸壓循環(huán),加、卸壓速率由孔徑為 Φ1.60 mm、厚度為 0.8 m 的節(jié)流裝置控制。

6.3.3.2 試樣預處理

6.3.3.2.1 按表 8 規(guī)定的軟管自由長度準備制動軟管總成試樣。

6.3.3.2.2 將試樣兩端接頭封堵后按 5.3.12 進行試驗。

6.3.3.2.3 耐腐蝕試驗完成后,以自然垂直狀態(tài)將試樣放置在 100 ℃±2 ℃高溫箱中保持 70 h±2 h。

6.3.3.2.4 取出試樣,在室溫下放置 2 h 后,按 6.3.3.3 進行試驗。

6.3.3.3 試驗程序

6.3.3.3.1 將預處理后試樣的一端固定在屈撓循環(huán)裝置的固定端,并連接至壓力循環(huán)裝置。試樣的另 一端連接在屈撓循環(huán)裝置的移動端并封堵。試樣安裝后應處于自然彎曲狀態(tài),不應出現(xiàn)任何外力下的扭 曲,試樣安裝后相對位置尺寸見表 8。

6.3.3.3.2 啟動壓力循環(huán)裝置,使試樣氣壓從 0 MPa 升至 1.0 MPa,保持 60 s±5 s,然后從 1.0 MPa

降至 0 MPa,保持 60 s±5 s。

6.3.3.3.3 啟動屈撓循環(huán)裝置,使試樣移動端從圖 7 所示位置 1 水平移至位置 3,然后再返回位置 1, 此為一個循環(huán),累計進行 100 萬循環(huán)試驗,試驗頻率為 1.7 Hz±0.1 Hz。

6.3.3.3.4 試驗結(jié)束后,對試樣施加 1.00 MPa±0.07 MPa 的空氣壓力,保持 120 s±10 s,觀察試樣 是否泄漏。

6.3.4 長度變化率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當壓力達到 0.1 MPa 壓力時,在試樣的中部標記 300 ㎜間隔標線(或軟管自由長度),繼續(xù)升壓至 1.4 MPa,保持 5 min 后,再次測量間隔標線間的距離,按式(1)計算長度變化率。

6.3.5 爆裂強度

制動軟管總成試樣按 5.3.12 完成試驗后,將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 后封堵另一端。以 6.2 MPa/min±0.7 MPa/min 加壓速率施加壓力,直到試樣接頭脫落、泄漏或軟管損 壞,記錄最大壓力和破壞類型。

6.3.6 抗拉強度

按 5.3.6 進行試驗,拉伸速率為 25 mm/min±3 mm/min。

6.3.7 粘合強度

按 GB/T 14905—2009 規(guī)定進行外膠層與增強層之間的粘合強度試驗。試樣類型為 8 型試樣,速度 為 25 mm/min±5 mm/min。

6.3.8 耐熱性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繞表 9 規(guī)定的芯軸 360°進行捆扎。將捆扎試樣的芯軸放置在 100 ℃±2 ℃ 高溫箱中保持 70 h±2 h 后,將其取出,冷卻到室溫。從芯軸上取下試樣并將其伸直,沿軟管縱向?qū)⒅?動軟管剖開,肉眼檢查試樣內(nèi)、外表面是否有裂紋、碳化或熱降解現(xiàn)象并記錄。

6.3.9 耐寒性

按 5.3.8 進行試驗。試驗溫度為-40 ℃±2 ℃,芯軸直徑按表 9 規(guī)定。

6.3.10 耐 IRM903 標準油體積變化率

6.3.10.1 試樣制備

從制動橡膠軟管總成試樣的內(nèi)膠層上制取長度 50 mm、寬度 8 mm、厚度不大于 1.6 mm 的長方形試 樣,試樣表面應平滑。

6.3.10.2 試驗程序

按 GB/T 1690—2010 中的 7.3 進行試驗。試驗溫度為 100 ℃±2 ℃,試驗時間為 70 h±2 h,試 驗介質(zhì)為符合 GB/T 1690—2010 表 A.3 規(guī)定的 IRM903 標準油。

6.3.11 耐水后抗拉強度

將制動軟管總成試樣浸入室溫蒸餾水中保持 70 h±2 h 后取出,在 30 min 內(nèi)按 5.3.6 進行試驗。

6.3.12 耐臭氧性

按 5.3.9 進行試驗。芯軸直徑按表 9 規(guī)定。

6.3.13 接頭耐腐蝕性

按 5.3.12 進行試驗。

7 真空制動軟管總成

7.1 性能要求

制動軟管總成或相應的零件試驗按 7.2 進行,其試驗結(jié)果應滿足表 10 中規(guī)定的各項性能要求。

7.2 試驗方法

7.2.1 縮頸后內(nèi)孔通過量

按 5.3.1 進行試驗。對于厚壁軟管總成,量規(guī)的外徑為制動軟管總成公稱內(nèi)徑的 75%;對于薄壁軟 管總成,量規(guī)的外徑為制動軟管公稱內(nèi)徑的 70%。如制動軟管總成帶有內(nèi)置或外置單向閥、消音管等附 件,試驗時應拆除。

7.2.2 耐負壓后外徑變化量

將自由長度為 300 mm±5 mm 的制動軟管總成試樣一端封堵,測量并記錄試樣外徑。將試樣另一端 連接到真空壓力源上,向其施加-85 kPa±3 kPa 的真空度,保持 5 min 后,在該真空度下測量試樣變 形最大部位的外徑。計算試樣施加真空度前、后外徑變化量即為耐負壓后外徑變化量。

7.2.3 爆裂強度

拆除連接件、內(nèi)置或外置單向閥、快插接頭等。將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 空氣后封堵另一端。以 6.2 MPa/min±0.7 MPa/min 加壓速率施加壓力,直到試樣接頭脫落、泄漏或軟 管損壞,記錄最大壓力和破壞類型。

7.2.4 耐彎曲后外徑變化量

取一根自由長度符合表 11 規(guī)定的制動軟管,在 A 處做好標記,測量并記錄標記處的外徑,然后以 自然曲率彎曲制動軟管至兩端接觸,如圖 8 所示,再次測量標記處外徑,彎曲前后外徑的差值即為耐彎 曲后外徑變化量。

7.2.5 粘合強度

按 6.3.7 進行試驗。

7.2.6 耐熱性

7.2.6.1 制動軟管總成試樣自由長度按表 12、表 13 的規(guī)定,測量軟管外徑并記錄。

7.2.6.2 將試樣放置到溫度為 125 ℃±2 ℃高溫箱中保持 96 h~98 h,期間應保持試樣真空度為-85 kPa±3 kPa;

7.2.6.3 取出試樣,在室溫下放置并卸除壓力,在 5 min 內(nèi)完成試樣變形最大部位的外徑的測量,按 式(2)計算外徑變化率;

式中:

ΔD ——外徑變化率,單位為百分數(shù)(%);

D1 ——試驗前外徑,單位為毫米(mm);

D2 ——試驗后外徑,單位為毫米(mm)。

7.2.6.4 將測量外徑后的試樣在室溫下放置 5.0 h~5.5 h 后,將其繞芯軸 360°彎曲,肉眼檢查外觀 質(zhì)量。橡膠軟管用芯軸直徑為其外徑的 5 倍,塑料軟管用芯軸直徑按表 12 規(guī)定。

7.2.6.5 將彎曲后的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以 6.2 MPa/min

±0.7 MPa/min 速率施加壓力至 1.2 MPa±0.07 MPa,保持 60 s±10 s,觀察試樣是否泄漏。

7.2.7 耐寒性

取一根制動軟管總成試樣,軟管自由長度按表 12、表 13 的規(guī)定。試樣以自由狀態(tài)與表 12、表 13 規(guī)定的芯軸一同放置在溫度為-40 ℃±2 ℃的低溫箱中,保持 70 h±2 h。在該溫度下,以均勻的速度, 在 5 s 內(nèi)將試樣繞芯軸彎曲至少 180°,在室溫下用肉眼檢查試樣外表面有無裂紋并記錄。然后將試樣 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應以 6.2 MPa/min±0.7 MPa/min 速率 施加壓力至 1.2 MPa±0.07 MPa,保持 60 s±10 s,觀察試樣是否泄漏。

7.2.8 耐臭氧性

按 5.3.9 進行試驗。

7.2.9 耐燃料性

7.2.9.1 取自由長度為 300 mm±5 mm 的制動軟管總成試樣,在試樣中充滿符合 GB/T 1690—2010 中 表 A.1 規(guī)定的試驗液體 B 后,在室溫下放置 48 h±2 h。

7.2.9.2 試樣排出試驗液體 5 min 后,按 7.2.1 進行試驗。

7.2.9.3 試樣排出試驗液體 10 min 后,將試樣連接到真空壓力源上,向其施加-85 kPa±3 kPa 的真 空度,保持至少 5 min,觀察試樣是否泄漏。

7.2.9.4 按 6.3.7 進行試驗。

7.2.10 耐變形性

7.2.10.1 制取長度為 25.4 mm 制動軟管試樣,測量并記錄試樣外徑。

7.2.10.2 按表 14 選取相應的限位塊(長度≥25.4 mm),將其插入試樣全長。

7.2.10.3 將試樣放置在加壓裝置上,向試樣逐漸施加壓縮負荷,如圖 9 所示,使試樣變形后尺寸逐漸 達到限位塊的厚度,保持壓縮狀態(tài) 5 s 后卸去負荷,記錄壓縮負荷。

7.2.10.4 重新向試樣施加壓縮負荷,使試樣變形后尺寸達到限位塊的厚度,保持壓縮狀態(tài) 5 s 后卸 去負荷,共進行四次,每兩次之間允許有 10 s 的間隔,記錄最后一次的壓縮負荷。

7.2.10.5 取下試樣,在室溫下放置 60 s 后,再次測量并記錄試樣外徑,試樣外徑保持率按式(3)計 算。

7.2.11 接頭耐腐蝕性

按 5.3.12 進行試驗。

8 氣壓制動塑料軟管總成

8.1 結(jié)構(gòu)

氣壓制動塑料軟管總成由兩端接頭和中間塑料軟管組成。

8.2 性能要求

氣壓制動塑料軟管總成及相應的零件試驗按 8.3 進行,其試驗結(jié)果應滿足表 15 中規(guī)定的各項性能 要求。

8.3 試驗方法

8.3.1 樣品準備

除非特殊規(guī)定,所有塑料軟管試樣自由長度均為 300 mm±5 mm。

8.3.2 縮頸后內(nèi)孔通過量

按 6.3.1 進行試驗。

8.3.3 耐高溫后尺寸穩(wěn)定性

將塑料軟管試樣放置在溫度為 110 ℃±2 ℃高溫箱中保持 4.0 h~4.5 h,取出在室溫狀態(tài)下放置30 min±2 min 后,測量塑料軟管壁厚、外徑。外徑應在塑料軟管剖切面的兩個垂直方向進行測量,取 兩個方向測量結(jié)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剖切面外徑測量值,取三個剖切面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最終 試驗結(jié)果。

8.3.4 耐水煮后尺寸穩(wěn)定性

用不銹鋼絲繩將塑料軟管試樣固定在充滿蒸餾水的容器中,容器大小應使塑料軟管與容器內(nèi)壁不 接觸。加熱容器至水沸騰,并持續(xù) 2 h,容器內(nèi)蒸餾水不足時需緩慢加入,以確保容器內(nèi)蒸餾水保持沸 騰狀態(tài)。試驗完成后,將試樣從容器中取出,在室溫下放置 30 min±2 min。用干凈抹布擦除試樣表面 蒸餾水后,按 8.3.3 測量試樣壁厚、外徑。

8.3.5 爆裂強度

將塑料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以20 MPa/min±4 MPa/min速率施加壓力,直到試樣接頭脫落、泄漏或軟管爆裂,記錄最大壓力和破壞類型。

8.3.6 耐濕熱性

將塑料軟管試樣放置在110 ℃±2 ℃的恒溫恒濕箱中保持24 h~25 h。取出后30 s內(nèi)稱重,精確 到0.01 g。封堵試樣兩端,將其放置在相對濕度為95%、溫度為24 ℃±2 ℃的恒溫恒濕箱中保持100 h

±2 h。取出試樣用干凈抹布擦除表面的水漬,在5 min內(nèi)再次稱重并記錄重量,精確到0.01 g,按式(4)計算試樣吸水率。稱重后的試樣兩端安裝接頭,按8.3.5進行試驗。

8.3.7 耐紫外線后爆裂強度

8.3.7.1 沖擊裝置

8.3.7.1.1 沖擊裝置主要由沖擊錘、沖擊錘導向管及底座三部分構(gòu)成,如圖 10 所示。

8.3.7.1.2 沖擊錘重量(含手柄)為 450 g±5 g,直徑為 32 mm±0.25 mm,沖擊錘球面頭部半徑為16 mm±0.10 mm。

8.3.7.2 試驗程序

8.3.7.2.1 將塑料軟管試樣兩端用耐紫外線且不透明遮蔽物遮蔽,遮蔽長度為 25 mm~30 mm。

8.3.7.2.2 用無水乙醇擦除試樣外表面的殘留物,將試樣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一同放置在紫外線試驗 設備中,試樣與燈管距離約為 50 mm,燈管輻照強度為 0.85 W、波長為 340 nm。

8.3.7.2.3 啟動紫外線試驗設備,在箱內(nèi)溫度 45 ℃條件下持續(xù) 300 h。

8.3.7.2.3 從紫外線試驗設備取出試樣并移走遮蔽物。

8.3.7.2.4 將試樣貫通插入到?jīng)_擊裝置試樣安裝孔中,試樣公稱外徑及對應安裝孔直徑按表 19 規(guī)定。

8.3.7.2.5 搬動手柄使沖擊錘在導向管內(nèi)自由下落,下落高度為(305±5)mm,即球面頭部最低點至 試樣安裝孔內(nèi)壁的行程。

8.3.7.2.6 試樣兩端安裝接頭后,按 8.3.5 進行試驗。

8.3.8 耐高溫彎曲后爆裂強度

將塑料軟管試樣至少彎曲180°固定在表20規(guī)定芯軸上,一同放置在110 ℃±2 ℃的高溫箱中保持 70 h~72 h。取出試樣后在室溫下放置2.0 h~2.5 h,以均勻的速度,在4 s~8 s內(nèi)在芯軸上將試樣伸 直,接著在同一芯軸上,在4 s~8 s內(nèi)將試樣反方向至少彎曲180°。彎曲后的試樣兩端安裝接頭,按 8.3.5進行試驗。

8.3.9 耐高溫后爆裂強度

將塑料軟管試樣放置在110 ℃±2 ℃的高溫箱中保持70 h~72 h,取出試樣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2 min。將試樣兩端安裝接頭,按8.3.5進行試驗。

8.3.10 耐高低溫后爆裂強度

將塑料軟管試樣放置在110 ℃±2 ℃的高溫箱中保持70 h~72 h。取出試樣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2 min,再將試樣與如圖10所示試驗裝置一同放置在-40 ℃±2 ℃的低溫箱中保持4.0 h~4.5 h,在此溫度下按8.3.7.2.4和8.3.7.2.5進行沖擊試驗。受沖擊后的試樣室溫下放置1 h~1.5 h,將試樣兩端 安裝接頭,按8.3.5進行試驗。

8.3.11 耐水煮后爆裂強度

將塑料軟管試樣按8.3.4進行水煮試驗。取出試樣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2 min,再將試樣與如圖10所示試驗裝置一同放置在-40 ℃±2 ℃的低溫箱中保持4.0 h~4.5 h,在此溫度下按8.3.7.2.4和8.3.7.2.5進行沖擊試驗。受沖擊后的試樣在室溫下放置1.0 h~1.5 h,將試樣兩端安裝接頭,按8.3.5進行試驗。

8.3.12 耐油后爆裂強度

按GB/T 1690—2010中的7.3進行試驗,試驗溫度為100 ℃±2 ℃,試驗時間為70 h~72 h,試驗介 質(zhì)為GB/T 1690-2010表A.3規(guī)定的IRM903標準油。取出試樣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2 min,擦除試樣 外表面油漬。將試樣兩端安裝接頭,按8.3.5進行試驗。

8.3.13 耐高低溫后彎曲性

將塑料軟管試樣放置在110 ℃±2 ℃的高溫箱中保持24 h~25 h。取出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2 min,再將試樣與直徑6倍于塑料軟管公稱外徑的芯軸一同放置在-40 ℃±2 ℃低溫箱中保持4.0 h~4.5 h。在該溫度下,以均勻的速度,在4 s~8 s內(nèi)將試樣繞芯軸至少彎曲180°,檢查軟管外表面有無裂紋 情況。

8.3.14 耐氯化鋅性

將塑料軟管試樣兩端封堵,然后將試樣至少彎曲180°固定在表20規(guī)定的芯軸(芯軸材料不能與試 驗溶液產(chǎn)生化學反應)上,一同浸泡在濃度為50%氯化鋅(化學純)溶液中保持200 h~202 h,將固定試 樣的芯軸取出,在此狀態(tài)下用7倍放大鏡檢查試樣外表面裂紋情況。

8.3.15 耐甲醇性

按8.3.14進行試驗,試驗溶液為95%甲醇。

8.3.16 耐高溫后塌癟率

8.3.16.1 塌癟率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如圖11所示,固定銷直徑為塑料軟管的公稱內(nèi)徑、長度為25 mm,固定銷距離應符合表21 規(guī)定。

8.3.16.2 試驗程序

8.3.16.2.1 按表 21 規(guī)定的軟管自由長度制取塑料軟管試樣,在試樣自由長度二分之一處做好標記, 在該標記處測量軟管外徑。

8.3.16.2.2 將試樣兩端按自然彎曲方向插入塌癟率試驗裝置的銷釘全長,使試樣彎曲 180°。

8.3.16.2.3 將裝配好試樣的塌癟率試驗裝置放置在 110 ℃±2 ℃高溫箱保持 24 h~25 h 后,取出在室溫下放置 30 min±2 min,測量并記錄軟管標記位置的外徑。

8.3.16.2.4 按式(5)計算耐高溫后塌癟率。

8.3.17 耐臭氧性

按5.3.9進行試驗。

8.3.18 抗拉強度

按 5.3.6 進行試驗,塑料軟管總成試樣自由長度為 150 mm±3 mm,試驗速度為 25 mm/min±3 mm/min。

8.3.19 耐水煮拉伸性

8.3.19.1 試驗裝置

在拉力機上下連接頭之間安裝一個能夠加熱的容器,其下部裝置能同拉力試驗機的下端頭連接,容 器上部的裝置保證塑料軟管總成在水煮 5 min~6 min 之后快速進行拉伸試驗。

8.3.19.2 試驗程序

將自由長度為 150 mm±3 mm 的塑料軟管總成試樣通過容器下部裝置垂直安裝在拉力機上,在容器 內(nèi)加入能夠浸沒長度 100 mm±3 mm 試樣的蒸餾水,然后加熱容器至水溫 95 ℃±5 ℃,保持 5 min~6 min,試樣上部接頭連接在拉力試驗機上,以 25 mm/min±3 mm/min 的速度進行拉伸試驗,直到試樣接 頭脫落或軟管損壞。記錄最大負荷和破壞類型。

8.3.20 耐寒-水煮交變后拉伸性

將自由長度為 150 mm±3 mm 的塑料軟管總成試樣放置在-40 ℃±2 ℃的低溫箱中保持 30 min±5 min,取出試樣在室溫下放置 30 min±5 min,按 8.3.4 進行水煮 15 min±2 min,取出試樣在室溫下放 置 30 min±5 min,此為一個循環(huán)試驗,共進行 4 個循環(huán)。試驗完成后按 5.3.6 進行試驗,試驗速度為 25 mm/min±3 mm/min。

8.3.21 耐振動性

8.3.21.1 試驗設備

8.3.21.1.1 振動試驗機應能調(diào)節(jié)振動頻率和振幅。

8.3.21.1.2 振動試驗機應具有提供氣壓給試樣的氣源。

8.3.21.1.3 振動試驗機應保持平穩(wěn),避免出現(xiàn)共振現(xiàn)象。

8.3.21.1.4 振動試驗機應具備測量試樣泄漏量的儀器儀表。

8.3.21.1.5 振動試驗機試驗箱溫度應在-40 ℃~150 ℃內(nèi)進行調(diào)節(jié)。

8.3.21.1.6 試樣安裝裝置應能調(diào)節(jié)試樣松弛量。

8.3.21.2 試驗程序

8.3.21.2.1 將自由長度為 460 mm±5 mm 塑料軟管總成試樣安裝到如圖 12 裝置的前后固定工裝上,

調(diào)節(jié)前固定工裝從“位置 A”到“位置 B”,使試樣松弛量達到 12.7 mm 后,鎖緊前固定工裝。然后將 裝置固定在振動試驗機試驗箱里,連接氣源,并調(diào)整壓力為 0.8 MPa±0.1 MPa。

8.3.21.2.2 以 10 Hz 的振動頻率、±6.35 mm 的振幅,按下列條件進行兩個循環(huán)的振動試驗:

a) 環(huán)境溫度為 104 ℃±2 ℃,振動次數(shù)為 25 萬次;

b) 環(huán)境溫度為-40 ℃±2 ℃,振動次數(shù)為 25 萬次。

8.3.21.2.3 完成振動試驗后,在環(huán)境溫度為-40 ℃、壓力為 0.80 MPa±0.07 MPa 條件下,測試泄漏 量并檢查試樣有無爆裂現(xiàn)象。將試樣同樣的壓力下在室溫下放置 60 min±5 min,然后再次測試泄漏量 并檢查試樣有無爆裂現(xiàn)象。

8.3.22 接頭耐壓保持性

將塑料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水,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以 20 MPa/min±4 MPa/min 速率施加壓力,直至達到表 22 規(guī)定試驗壓力,保持 30 s±5 s,然后仍以同樣的升壓速 率,直到達到表 17 規(guī)定的室溫爆裂強度限值。試驗后,檢查接頭有無脫落、泄漏現(xiàn)象,以及管體有無 爆裂現(xiàn)象。

8.3.23 耐高低溫后接頭耐壓保持性

8.3.23.1 將塑料軟管總成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充滿符合 GB/T 1690—2010 表 A.3 規(guī)定的IRM903 標準油,排出所有空氣后封堵另一端。

8.3.23.2 將試樣在 93 ℃±2 ℃高溫箱保持 24 h~25 h 后,在此溫度下以 20 MPa/min±4 MPa/min速率施加壓力至 3.0 MPa±0.07 MPa,保持 5 min±1 min。

8.2.23.3 將試樣卸壓后在室溫下放置 1.0 h~1.5 h。

8.2.23.4 將試樣放置在-40 ℃±2 ℃低溫箱中保持 24 h~25 h 后,在此溫度下以 20 MPa/min±4 MPa/min 速率施加壓力至 3.00 MPa±0.07 MPa,保持 5 min±1 min。

8.2.23.5 試驗后,檢查試樣接頭脫落、泄漏現(xiàn)象及爆裂情況。

8.3.24 接頭重復使用密封性

對接頭可重復拆卸的塑料軟管總成,將試樣一端連接到壓力系統(tǒng)上,另一端接頭反復拆裝3次,第 4次重新安裝接頭后封堵。以20 MPa/min±4 MPa/min速率對試樣施加壓力至0.80 MPa±0.07 MPa,測試 泄漏量并檢查試樣有無爆裂現(xiàn)象。

8.3.25 接頭耐腐蝕性

按5.3.12進行試驗。

9 標識

9.1 制動軟管

9.1.1 標識條帶

標識條帶應位于制動軟管的外表面上且平行于制動軟管的縱向軸線,其寬度應不小于 1.6 mm 且清 晰可見。標識條帶上應標有 9.1.3 規(guī)定的標識內(nèi)容,其標識要求應符合 9.1.2 的規(guī)定。使用石油基制動 液的液壓制動軟管應用綠色標識條帶。

9.1.2 標識要求

每根制動軟管的標識,從一個標識的尾端到另一個標識的首端的間隔應小于 152 mm,以印刷體英 文字母或數(shù)字表示標識內(nèi)容,字體高度應大于 3.2 mm。

9.1.3 標識內(nèi)容

標識內(nèi)容如下:

a) 標準編號“GB 16897”;

b) 制造日期;

c) 制造商或其簡稱;

d) 公稱尺寸,橡膠制動軟管及液壓塑料制動軟管,用公稱內(nèi)徑加毫米單位符號表示;氣壓塑料制 動軟管及真空塑料制動軟管,用直徑符號“φ”后跟“軟管公稱外徑”ד壁厚”表示;

示例 1:公稱內(nèi)徑為 3.2 mm 的液壓制動軟管,表示為“3.2 mm”。

示例 2:公稱外徑為 12 mm、壁厚為 1.5 mm 為塑料制動軟管,表示為“φ12×1.5”。

e) 軟管類型,標準膨脹液壓制動軟管用“HR”表示,低膨脹液壓制動軟管用“HL”表示,氣壓制 動軟管用“A”表示,厚壁真空制動軟管用“VH”表示, 薄壁真空制動軟管用“VL”表示。

9.2 制動軟管接頭

除用壓皺、冷擠、熱粘結(jié)、壓配工藝使接頭相對于制動軟管有裝配變形的制動軟管總成外,制動軟 管接頭中至少應有一個管接頭上有以腐蝕、壓紋或粘貼方法表示的標識。該標識以印刷體英文字母或數(shù) 字表示,字高應不小于 1.6 mm,標識內(nèi)容為制造商簡稱或可追溯的制造商標識。

9.3 制動軟管總成

9.3.1 用壓皺、冷擠、熱粘結(jié)、壓配工藝安裝接頭的制動軟管總成,應按 9.3.2 或 9.3.3 的規(guī)定進行 標識。

9.3.2 按總成裝配廠商推薦的位置,在制動軟管總成上加一環(huán)帶標識。環(huán)帶標識應沿制動軟管總成縱 向軸線的管接頭兩端之間自由移動。環(huán)帶標識應用腐蝕、壓紋或粘貼的方法用字高不小于 3.2 mm 的印 刷體英文字母或數(shù)字進行表示,標識內(nèi)容如下:

a) 標準編號“GB 16897”;

b) 制造日期;

c) 制造商或其簡稱。

9.3.3 用壓皺、冷擠、熱粘結(jié)、壓配工藝安裝接頭的制動軟管總成,至少應在制動軟管總成一端的接 頭上有標識,標識應用腐蝕、壓紋或粘貼的方法用字高應不小于 1.6 mm 印刷體字母或數(shù)字標示出制動 軟管總成制造商簡稱或可追溯的制造商標識。

10 實施日期

對于新申請車輛型式批準的車型,自實施之日起開始執(zhí)行。 對于已獲得車輛型式批準的車型,自實施之日起第7個月開始執(zhí)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香港| 欧美一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 视频二区调教中字知名国产|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电台女诗岚第1到4部分| 嘘禁止想象免费观看|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奇米影视第四色在线|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欧美怡红院高清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美女尿口扒开图片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igao视频在线|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xxxx|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免费观看a黄一级视频|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好朋友4韩国完整版观看|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大战欧美黑人| 99re热在线观看|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freesexvideos性中国| 高清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免费|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这里有|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