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期換代的“規矩”破了?
文|嗷嗷胡
今年的進博會雖已匆匆過去,但展會上一大批遠道而來的新面孔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尤其是兩位我們最熟悉的陌生特,Model S和Model X的船新版本Plaid。從2012年算起,Model S問世整整十年了,Model X也已經七年。
而差不多時間,在遙遠的美洲大陸,日產也發布了2023款的GT-R。顱內驗算一番,誕生于2007年的這代GT-R R35,如今已經15歲了,那會兒生個娃現在都該早戀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對臥龍鳳雛只是湊巧趕在了一起,事實上今天的汽車市場,車型的更新迭代不再嚴守“規矩”,已經是越來越不驚訝的事。
談換代時我們在談什么
在不算久遠的很長一段時間,汽車更新換代大都有著相對固定的周期和節奏。比如豪華品牌通常是7~8年一次大換代,中間第3~4年會有一次例行的中期改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facelift。
5系從F10迭代至G30
多說兩句,有些品牌對于facelift這一事件有自己的內部稱謂,比如寶馬稱之為LCI(Life Cycle Impulse),奧迪會在車系名后綴以PI(Product Improvement)。
還是5系G30,facelift和最初版
主流經濟品牌的車型換代周期,一般會縮短到3~4年。所以豐田、本田的主要車型到今天動輒就有上十代,也因此主流價位品牌就不一定有清晰和固定的中期改款動作。
在那個時期,迭代周期的長短和品牌定位的高低大體成正比。頂級奢侈品牌、超級跑車品牌的換代周期可達10年以上,而(當時還身處低端的)自主品牌可能一兩年即“換代”,間隔周期也飄忽不定。
十代雅閣,基本是四年一代
倘若權以官方話術為準,那么換代這一事件其實并無標準,因為話語權本就在車企手里。哪怕一款車沒有任何改動只把尾標數字+1,車企硬要把它視作新一代,大家也只能翻翻白眼心里清楚罷了。
但從我們的角度,有些車型換代被認為是徹底的、有誠意的,而也有一些被認為換湯不換藥。這中間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是新一代車型是否重新設計了白車身、總體布置、電子電氣架構等等,即“非換代之機難以更迭”的部分。
車迷們熟悉的“平臺”和“架構”是直觀的體現,但新的平臺架構并非車型換代所必須。首先這倆詞已有被商業化包裝的趨勢,不再能作為技術迭代的識別工具;其次同一平臺或架構也會經歷技術革新,比如7系兩代都基于CLAR平臺,不意味就沒變化。
高爾夫6到7代總布置的不同
其他較顯著的可觀察特征,是內外部物理尺寸發生了變化。比如長寬高軸距輪距、內部前后空間有大幅度的改變,比如內飾格局分布顯著不同——暗示著H點即車輛總布置有了變化,都意味著這更可能是一次徹底換代(當然都不絕對)。
白車身和E/E架構是一輛新車各方面性能表現的基礎,如同車輛的骨架和神經,除非刪號重練否則難于用上新系統。而動力總成、車內配置、懸架車輪……都可以在一代車型壽命期內相對輕松地更換升級,但車身骨架和電子架構的更替就很難或者說不值得。
但我們要說的也正是,在今天這種(真)換代與車身架構相對綁定的關系,有了松動的跡象和案例。
被突變打破的周期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白車身與電氣化技術的進步,與車企車型換代的速度是彼此匹配的。比如對BBA而言,每兩代車型間隔的七八年間,會出現一些新的車身材質、連接工藝等技術進步。
這些技術進步會讓車身性能提高、成本下降,進而提高新車型的各方面性能基礎。理論上老車身也可以模樣不動用上新技術,但很顯然七八年間設計審美也在變化,用新技術去打造一個舊面孔沒有必要。
最后大家默契的選擇便是換代:既然骨架神經都到了重新構建可以實現性能躍升的時候,正好幾年過去審美疲勞加上用戶需求改變,也需要新的G點刺激消費者,干脆整輛車重新來一遍好了。
同為CLAR平臺車身前塔頂部分的迭代
在過去已成歷史的那段時間,車企們追求并應用新技術的節奏是相對穩定的。汽車被認為是護城河最高的行業,彼此的競爭態勢相對穩定,90年代日本汽車崛起幾乎就是最大的一次沖擊,盡管成熟車企之間也會有爭斗,但總體上沒有誰會持續冒進。
電動時代到來引入了多個干擾因素,首先是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興車企,急需得到突破性的技術優勢打開局面,初期的營運模式又不要求對效費比敏感。再加上電動技術早年迭代較快,使得它們更可能等不到傳統的換代周期便要下手,形成所謂快速迭代。
Model S光前縱梁就有過多個版本
特斯拉是最典型的例子。盡管Model S自2012年便未換代,但事實上車身結構、底盤懸架等都經歷了數輪改變,即便不算三電系統升級,剩余幅度也已不亞于一次傳統意義上的換代。Model Y生產中引入了CTC結構、前一體壓鑄車身,這自然是換代級別的大動靜。
不過Model S以及Model X的例子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斯拉如今(暫時)不再重視高端市場,又并不以設計為核心競爭力。Model S/X的任務變成了純粹的技術展示,銷量分擔幾可忽略。于是雖然內在改變幅度之大已近乎迭代,名義上的車型換代卻一拖再拖。
其次是燃油車市場受到了沖擊并日漸混亂,原有的市場層次和多樣性失衡。比如隨著人們的關注點轉向智能化,非奢侈級的跑車和運動車市場日益萎縮,同時車企將更多精力投向電動和智能化,于是一些不得不維持的產品線只得強撐著不換代。
前面說到的日產GT-R是例子之一,日產早已不再有精力,也不再有動力推進其按原計劃迭代,于是祭出“拖”字訣和“等”字訣維持。雷克薩斯后驅產品線凋敝,GS被砍,IS繼續用舊平臺小修小補,2020年的新IS已是2013年首發后的第二次改款。
不論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受到這一輪變革的影響:有風險資本推動的新創車企攪混水,也有汽車動力類型和數字化的客觀轉變。本質上都是原先長期的競爭穩態被打破,于是有些產品線需要先走一步,技術提前于整車先行迭代,而有些則只能暫且茍著,小修小補維持最后一絲新鮮度和存在價值。
但這種狀況可能并不會一直持續。福特T型車1908年誕生,在1913年開始了流水線生產一直到1927年,長達14年的生產周期中,流水線從一次革命性創新變成了生產標配。當技術突變被完全消化,車企又需要回到技術迭代與車型迭代攜手并進的模式中。
相關閱讀
-
按期換代的“規矩”破了?
豪華品牌通常是7~8年一次大換代,中間第3~4年會有一次例行的中期改... -
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是個什么(實現理想...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是個什么,... -
老師像春蠶造句(老師像春蠶) 天天快資訊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老師像春蠶造句,老師像春蠶這... -
全球新資訊:諸的拼音怎么拼寫(諸的拼音)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諸的拼音怎么拼寫,諸的拼音這... -
世界微頭條丨院的拼音怎么拼讀(院的拼音)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院的拼音怎么拼讀,院的拼音這... -
當“3系”遇上純電 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無論置身熱鬧繁華的都市城宇,還是親山近水的七星濕地,完美融合經...
- 按期換代的“規矩”破了?2022-11-25
- 港股收低:恒生科技指數跌超2%,銀行股逆市2022-11-25
- 陜西柞水木耳、廣西天等指天椒醬地理標志產2022-11-25
- 停產20年后回歸!這一汽車品牌恢復生產→2022-11-25
- 環球簡訊:央行: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2022-11-25
- 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是個什么(實現理想的成2022-11-25
- 老師像春蠶造句(老師像春蠶) 天天快資訊2022-11-25
- 六大行近萬億授信,給了哪些房企?-環球觀2022-11-25
- 太突然!半路被男友要求分攤路費,南昌一女2022-11-25
- 野生斑林貍現身蓮花縣一幼兒園 屬國家二級2022-11-25
- 吉安力爭到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32022-11-25
- 解鎖新玩法!探訪南昌西站“數字人+AR”導航2022-11-25
- 江西電力現貨市場首次模擬試運行2022-11-25
- 每日看點!鏈上發力 為產業強基賦能 江西2022-11-25
- 溫州魚丸怎么樣?魚丸有什么營養價值?_世2022-11-25
- 臺灣魚丸怎么樣?魚丸怎么煮好吃?2022-11-25
- 做魚丸放多少鹽合適?嘉魚魚圓怎么樣?-觀2022-11-25
- 熱點!福州魚丸怎么樣?咖喱魚丸蘑菇湯怎么2022-11-25
- 觀點:魚丸小知識:做福州魚丸放什么調料?2022-11-25
- 全球微資訊!吃魚豆腐會長肉嗎?為什么讓少2022-11-25
- 做魚丸用什么魚?普通魚丸做法有哪些?2022-11-25
- 胖頭魚4年能長多少斤?為什么叫鳙魚為胖頭2022-11-25
- 全球快訊:三文魚籽怎么做好吃?準備哪些材2022-11-25
- 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迎?三文魚籽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新動態:為什么魚籽不能多吃?帶魚魚鱗能吃2022-11-25
- 當前熱議!魚子醬怎么保存比較好?魚子醬為2022-11-25
- 魚籽有哪些營養成分?魚籽怎么做沒腥味? 2022-11-25
- 今日熱門!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魚子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能補充蛋白質嗎?2022-11-25
- 環球快訊:魚子醬怎么判別好壞?魚子醬怎么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