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信息:【汽車人】混動市場:日益下沉的激烈賽道
中國品牌崛起,同時塑造了PHEV市場走勢。在日系開始直面高烈度競爭的時候,競爭將長期化。
作者丨孟華
編輯丨田草
(資料圖)
出品丨汽車人全媒體
如今已經看到了三個季度的乘用車市場數據,私下里可能都有今年“大局已定”的想法。
雖然行業協會定調是“同比高增長”,但這是針對9月份或者三季度而言。整個市場盤子,已經好幾年徘徊在2000萬輛多一點的區域內,繼去年由負轉正(4.5%)之后,今年預計繼續小幅增長,高增長(超過6%)仍動力不足。
就新能源車而言,包括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2021年擺脫了2019、2020連續兩年的小幅增長(基軸10%),實現了跨越式的3位數增長,今年增長幅度同樣是3位數。
新能源車持續吃燃油車地盤,沒什么爭議。有人定義整個市場處于需求的“底部”。第一輛車的銷售越來越小,主機廠大多在爭取第二輛車/換車用戶,這是新能源能車走出獨立行情的市場推動因素。
插混“產品下沉”
新能源車內部,EV和PHEV情況有所不同。
在2019、2020兩年,EV增長還嫌低的時候(8.6%、12.9%),PHEV同期連續兩年負增長(-15.9%、-1.7%)。
2021年,兩者增長率旗鼓相當,分別為168%和171%,絕對量能上,PHEV仍然只有EV的1/4弱。
今年1-9月,EV零售2963325輛,同比增長98.2%;PHEV零售913520輛,同比增長182%。后者變成前者的1/3弱,拉近了距離,PHEV眼下確實聲勢大張。
從占有率角度看,PHEV品類在2018-2020年,市占率一直在1.0%上下浮動,而2021年突破“箱體”達到2.7%,今年1-9月則快速升至6.1%,可謂突飛猛進。
其中,SUV比以往更好地展示了PHEV產品力。雖然EV版SUV勢力也有所擴張,從過去3年的30%左右,今年升到40%以上,但PHEV版SUV則反過來占據六成,PHEV轎車則占據不到四成,其余1.5%為MPV。
相比以往,PHEV版的MPV,從市占率為零(2018年)最高漲到4.3%(2019年),此后快速下滑。
消費者在考慮新能源產品的時候,越來越傾向于SUV產品,該取向在PHEV上表現得更明顯。相比EV,PHEV的續航優勢(比如跨城旅行的高速場景),往往伴隨對大空間的需求。
當前,PHEV各個消費區間里,最占優勢的選項是A級車(占PHEV總量52.9%),B級(22.3%)和C級(23.9%)幾乎平分秋色,而A0級不到1%,處于被市場淘汰邊緣,A00則沒有PHEV產品。
插混“消費下沉”
如果動態地看,A、B、C級PHEV產品這幾年都經歷了波折。A、B級構成U型走勢,而C級則呈現倒扣的U型。這說明,PHEV產品正在經歷消費下沉,且這一影響正在長期化。
這其中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一個是產品推出節奏的問題。A級PHEV車型先出來試水,C級PHEV車型隨后被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總體消費能力更強)認可,然后二三四線市場觀念更新和跟進,但后者則更多選擇價格稍低一些的PHEV車型。
另一個原因,影響將更加深遠。即PHEV產品大多數是二次購車,更多作為燃油車的替代消費。這時候,二次消費的理念,可能改變了將車視為家庭大宗資產的觀念,傾向于將其看做普通消費品,不愿意更多投資。
當然,還可以解釋為這幾年的消費降級,消費者收入降低,或者更愿意于儲蓄,以應對未來風險。
不管是哪種原因,眼下的確出現了“向下選擇”的傾向。這與中國品牌的崛起,是互相促進的。
這一信號對整個汽車市場來說,并不甚妙。消費指揮棒揮舞的結果,是在中低價位上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而豪華車(30萬元以上)則步履更艱難。
迄今的統計數據,證明了《汽車人》的猜想。今年1-9月,30萬元以上(含)的PHEV零售144483輛,增速64.7%;而30萬元以下PHEV零售769037輛,增速118.7%,后者已是前者的5.33倍。而在2020年和2021年,則分別為1.93倍和2.89倍。
而EV市場倍數現在也與PHEV相差不多,總體而言,豪華車新能源市場份額,更難以抗衡中低端車了。
消費者不用關注具體數據,就能感知到混動技術正處于集體爆發的一年。
有人又提PHEV“元年”的說法,其實并不恰當。沒有一個嚴格的時間界限,能夠明確劃分PHEV勢頭從何時而起。大致上,經過去年的鋪墊,今年的確形成了PHEV消費高漲的勢頭。
自主插混崛起
以前的混動,包括混合動力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是德系和日系的天下,后者不但一家占據大部分HEV市場份額,還霸占了PHEV的主流技術。
順便說一句,在監管層看來,HEV不算新能源(與補貼和稅收優惠無緣),但它確實也是混動。我們將其作為單獨的品類,稍加觸及。
有輿論認為,日系比德系混動領先一代。這也是不確切的。
混動技術出現的時間線,很容易排序,但各種PHEV技術(P0、P1-P4的區別在于,電機部署于傳統動力系統中的不同位置),各有各的優勢工況。沒有一種方案,能在所有工況條件下拔尖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做出一定優劣的評判,對大概率(90%)場景適應性達到80%以上的最高效率,就算“不錯”的方案。
要說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國產混動產品力得到市場的認可。其中,市場上銷量較大的自主車型有:比亞迪秦Plus、宋Plus/DM、漢PHEV、唐DM;長安UNI-K iDD、逸動混動、CS75混動;吉利星越L、雷神Hi-X;長城摩卡DHT、拿鐵DHT;東風風神皓極雙擎;紅旗H5混動;榮威MG領航、榮威超混eRX5等。
它們未必都是今年推出來的,但今年開始兌現了期望已久的商業價值。
今年1-9月,自主品牌PHEV零售819910輛,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5154輛,豪華品牌(高于30萬元)零售38456輛。豪華陣營當中,既有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也有“BBA”等老牌合資豪華品牌。
市場份額上,自主品牌PHEV份額為89.8%,占據統治地位;合資和豪華品牌PHEV份額則分別為6.0%和4.2%。
2018年-2021年,自主品牌PHEV的份額也表現為U型趨勢,分別是87.5%、57.8%、56.5%、78.3%;而合資品牌PHEV的份額則同樣是倒扣U型,分別是3.0%、26.3%、25.3%、13.5%。
2021年前,PHEV市場絕對體量還不是很大,因此出現份額暴漲暴跌的現象。而合資和豪華品牌損失的相對份額,都被自主吃了。2022年,自主品牌實現PHEV產品崛起,這種說法毫不為過。
品牌市場份額與車型級別相似的走勢,意味著它們由同一個要素推動。
技術競爭的大脈絡
以前也是這些企業,為什么以前不行?簡單說,技術的成熟需要市場反饋和時間驗證。從油電兩用,但油不行、電也不行,到油電勝任多工況,技術進步不容小覷。
電池、電機技術和混動變速箱技術的進步,降低了對燃油機的要求。
就連燃油機本身,也有很大進步。15年前35%熱效率是天花板,現在很多企業都宣稱混動中的燃油機熱效率達到40%、41%,甚至還有43%的。現在燃油機熱效率低于36%,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混動產品。
拉長時間看,在動力、油耗和駕駛體驗上,給用戶創造了新價值,是混動爆發的源動力。但是,這仍未能解釋,為什么是今年?
從技術角度看,歐洲混動的落后,源于對柴油機的偏執。PSA曾經在內部文件中強調,不擁堵的歐洲路況下,柴油機能耗可以比1.8L THS(豐田混合動力系統)做得更好,關鍵是保持180公里時速巡航。換擋頓挫是代價,但歐洲人不在意。
大眾汽車“柴油門”一劍封喉,將柴油乘用車送到博物館。歐洲開始補貼PHEV和HEV。他們不愿意大改變速箱,因此開發了大量P2混動(高配還搭載P4后橋)。而沃爾沃和捷豹路虎另辟蹊徑,做起了P0+P4混動(為了規避PSA的專利),節油效果略差,但照樣拿補貼。
而豐田的THS混動系統非常適合經濟型代步車的需求。在高端車上(譬如雷克薩斯),又走了P2+P4混動路線。在激烈的競爭中,豐田當前應用的是THS II混動系統(41%熱效率發動機+雙電機+CVT),其實也是P2+P4,表現為高端技術的下放運動。
本田的iMMD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從初代開始,就奠定了幾個特點:電機中低速直驅(純電模式);發動機和發電機直連(串聯充電);發動機通過離合器直驅,電機輔助驅動(并聯)。
有意思的是,比亞迪的DM-i與本田iMMD特點類似,雙方還打了一陣筆墨官司(后來和解)。兩者這種P3+P4(官方說法叫“雙電機串并聯系統”)與豐田的THS系統區別較大。
擴展來看,比亞迪、長城檸檬、廣汽鉅浪動力、奇瑞鯤鵬、東風馬赫動力,從根本上說都是DHT(P3+P4串并聯)系統。它們的技術溯源,與本田思路更為接近。
2020年,Paice作為典型的NPE(非生產專利公司),開放了有關混動專利。這次開放是因為保護期過了而被迫實施。這些專利給中國品牌帶來的,不僅是技術飛躍,更重要的是無須費心繞過技術墻。這件事發生在混動市場變得火爆之前,表明市場受到了影響。
歷史已經證明,在傳統變速箱基礎上增加電機,節能效果不盡如人意。而混動專用發動機、油冷電機、電控功率密度的提升,都是混動成熟的技術前提。
人們往往只看到,自主品牌一下子在PHEV上打通了“任督二脈”,其實技術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充能”階段。
插混爭的是什么
不管什么新技術,跨國與合資企業應用上都是先保利潤,即保留二次研發的投入。
而自主車企掌握了技術,以比亞迪為例,則上來就通過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嚴控成本,只保留非常低的利潤率,以價格優勢沖擊既有市場,一下子就把價格打下來。
這就是PHEV市場為什么擴張的同時,呈現出下沉趨勢。與中國品牌的企業氣質有很大關系(還記得我們剛才提到的同一要素推動的問題嗎)。
現在為了增加PHEV的純電工作區間,自主車企普遍開始“卷”大電池。與合資車企淺充淺放、幾度電的鎳氫小電池方案不同,自主車企直接將EV電池搬上來,10度-20度電量很常見,純電續航越來越長。
而長城摩卡DHT-PHEV居然攜帶45度電池,純電續航高達200公里以上,比低端的EV電池還要大。
不僅如此,在直驅檔位、發動機熱效率、電機密度、動能回收等諸多子領域,廠商們都“卷”得飛起。
日系車企PHEV的優勢是迭代經驗豐富、超越自主的市場考驗、市場保有規模龐大(數百萬輛)。今年,自主車企展現出銳利的攻擊態勢,合資車企收縮防御。而競爭長期化之后,當前市場格局是否延續,存在變數。
但確定的是,隨著2023-2024年的均衡發展,可能看到中國直接進入混動大時代了,即PHEV作“僚機”伴飛EV的局面,必然改觀,PHEV將走出獨立行情。
而且,很大概率不會像有些人斷言的那樣,PHEV是過渡產品。至少在某些場景,PHEV更能勝任。
“普混”的上限更低
相比PHEV,市場上更早出現的是HEV,有人稱之為“普混”。
HEV與PHEV最大的區別,并非在于前者電池更小,而在于HEV只能依賴行駛中發動機給電池充電,或者制動回收動力充電,而無法接入充電樁。從工作原理上,它更像燃油車對低速工況的改良,因此在中國被劃為燃油車,無法拿補貼和綠牌。
HEV是日系的天下。豐田、本田、日產都在HEV長達近30年的全球銷售中積累了大量客戶。
中國品牌也有HEV產品,但大多名不見經傳,2020年前,國產車型還是個位數。到了2021年底,市面上已經有27款HEV車型。除了“兩田一產”,中國品牌也開始重視這一市場,吉利、長城、上汽通用五菱,都有產品上市。
HEV產品從B級延伸到A級,進一步拓展了市場寬度。廣豐賽那(MPV)則是去年上市的唯一的C級HEV車型。
2021年,HEV銷量60.9萬輛,增幅達到55.3%,當然趕不上同期EV和PHEV那么絢麗,但也占到狹義乘用車3%的市場份額,成功跳出“其它”(1%以下)類別。
今年1-7月(目前已知數據),HEV零售量43.4萬輛,同比增42.9%,全年將坐穩80萬輛以上。其中,A級車占比36.7%,B級車占比50%。
合資車企的玩法是HEV比同級別汽油車高1.5萬-2.5萬元左右(取決于基礎價),而中國品牌要想出頭,除了規避日系的專利壁壘,價格相對自家同級車,高出不超過1萬元。
如果B級HEV的競爭,還要看技術方案、紙面能力和駕乘體驗的話,那么A級HEV競爭的主體就是價格戰。
因此,雖然很多人覺得,A級車是家庭入門車型,存在更廣闊的市場基盤,但A級HEV的打法,決定了它很難擔綱產品主力,利潤太薄了。
而且,專利墻的因素,導致HEV比PHEV施展空間更小,B級SUV則由日系牢牢控制。所以這一市場雖然比PHEV起步早、起勢慢,但上限卻更低。
這里面當然有政策因素,明年上海不再給PHEV綠牌,雖然是一個地方政策,但指向很說明問題。就算得不到政策助力,PHEV也比擁有HEV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這是毫無疑問的。
從產品推出的時間線來看,無論HEV,還是PHEV,都是日系先起步,德系在早期與日系PHEV形成不對稱競爭,但心有旁騖,老想著搞48V弱混,以及更低成本地利用現有動力系統的框架和生產體系。在中國品牌崛起后,德系PHEV市場份額逐漸走低。
中國品牌崛起,同時塑造了PHEV市場走勢。
本來合資車企的意思,是將PHEV作為高端燃油車的替代,即保持高速巡航和加速能力的同時,實現減排減碳目標。說穿了,就是PHEV要保持高端化。
但中國品牌拼命搞產品下延的結果,讓PHEV開始拐向A級車為主的競爭。在這個領域,自主比合資更有成本優勢。
不過,《汽車人》看到,日系品牌特別是豐田,已經拋棄了對電氣化(包含PHEV)模棱兩可的態度,開始大刀闊斧地整合供應鏈,這是成本競爭的關鍵,其表征就是最近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的系列合作。
在日系開始直面高烈度競爭的時候,競爭將長期化,這又促使PHEV迅猛地成為市場主流。而主流化的代價,就是產品和消費市場的下沉。合資想要跟上競爭的節奏,就必須跟上這兩個趨勢。【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閱讀
-
魔獸真三秘籍(魔獸真三改建)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魔獸真三秘籍,魔獸真三改建這... -
美的空調標志(美的空調標志)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美的空調標志,美的空調標志這...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這個...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
大家好,小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這個...
- 魔獸真三秘籍(魔獸真三改建)2022-11-25
- 美的空調標志(美的空調標志)2022-11-25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學生2022-11-25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2022-11-25
- 焦點快播:“外國人講安徽故事·合肥站”宣2022-11-25
- 2022黃山旅游節推出14項主題活動2022-11-25
- 世界微速訊:以群眾口碑檢驗富裕江西幸福江2022-11-25
- 內雙畫眼妝選擇什么樣的眼影?內雙眼妝怎么2022-11-25
- 眼影選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影是不是越貴2022-11-25
- 深邃歐式眼妝教程 歐美上挑眼線怎么畫?-2022-11-25
- 環球觀熱點:中分劉海怎么打理好看?哪些中2022-11-25
- 適合中分發型的臉型有哪些?2022年短發發型2022-11-25
- 全球今熱點:中分發型有哪些優勢?方形臉適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一款?|全2022-11-25
- 中分適合什么臉型?劉海中分怎么處理?2022-11-25
- 劉海分開合不上怎么恢復?去理發店可以嗎?2022-11-25
- 【世界新要聞】圓臉臉型特點是什么?圓臉適2022-11-25
- 不想中分怎么變回來?哪些臉型留中分發型不2022-11-25
- 環球熱推薦:中分劉海留煩了想換發型怎么辦2022-11-25
- 熱點聚焦:劉海中分怎么解決?劉海剪厚了怎2022-11-25
- 如何讓頭發快速生長?剛染完頭發第二天就洗2022-11-25
- 男士中分適合燙大卷還是小卷?男生燙發發型2022-11-25
- 自然卷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護發產品?自然卷該2022-11-25
- 月餅分著吃寓意好嗎?為什么說月餅吃多了也2022-11-25
- 月餅能煎著吃嗎?月餅的吃法有哪些?|環球2022-11-25
- 中秋節該怎么送禮?中秋節后天氣會轉涼嗎?2022-11-25
- 月餅烤完很硬怎么回事?月餅的好壞主要看什2022-11-25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