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首設數字文旅主題館 有哪些新玩法?
▲文博會不少展廳都有科技元素閃耀。圖為市民和小機器人互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百度智能云展區外,觀展的群眾在排隊體驗云相冊的照片打印機。
市民體驗多媒體智能產品。(廈門日報記者 盧劍豪 攝)
展覽展示面積達5000平方米,匯聚百度智能云、云從科技、中國移動咪咕、阿里元境等國內幾大科技文化企業——昨日開幕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數字文旅主題館首次設立。展館中有什么好玩好看的項目,市民們又能從中感受到哪些文旅數字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新成果?昨日,記者走進文博會C3展廳數字文旅主題館,帶您一探究竟。
打破空間界限
8米長裸眼3D大屏
帶來逼真立體影像
與身著玉蘭旗袍的女子,并肩走進上海浦東的夜色;徜徉在福州三坊七巷中,沉浸式體驗傳統“非遺”之美;遠觀以鼓浪嶼為背景的鷺江海面,感受海風拂面……在C3展廳,一面播放著動畫視頻的超大屏幕吸引不少觀展者駐足。
這份科技感十足的視覺體驗,是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打造的。工作人員介紹,大屏幕長8米、高2.5米,由LED模組拼裝組成,屏幕上播放的內容則采用全3D動畫形式制作。“用LED裸眼3D空間視覺技術搭建動畫場景、制作三維模型、渲染測試動畫效果等,可以打破二維與三維的空間界限,在不用其他輔助設備的條件下,就能獲得兼具空間與深度的逼真立體影像。”工作人員說。
與虛擬人同頻
運用動作捕捉技術
實時渲染實時出片
站在四周都是綠色幕布的場景里,揮揮手、搖搖頭,一旁屏幕里的虛擬人也會跟著動起來,而且動作一模一樣。在C3展廳“維翼世優”展位上,記者體驗了這個神奇的技術。工作人員介紹,人和虛擬人“同頻”的秘訣,是一個對準綠色幕布場景的小攝像頭——通過它,系統可以快速地完成動作捕捉。
“通過動作捕捉、AI圖像等技術,我們可以生成任意虛擬角色,完成實時渲染、實時直播、實時出片等任務。相較于傳統的動畫制作來說,它的生動性、出片效率都高得多。”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動捕技術的日漸成熟,虛擬數字人正在走進千家萬戶。比如,北京冬奧會期間,虛擬數字人以不同的“職業”頻頻亮相,為受眾帶來更多好玩實用的互動體驗。
穿梭名勝古跡
腳踩跑步機頭戴VR眼鏡
漫步元宇宙場景
足不出戶就能游覽鼓浪嶼?在咪咕展區的“元宇宙鼓浪嶼”項目中,觀展市民腳踩萬向跑步機、戴著VR眼鏡等裝備,身臨其境漫步鼓浪嶼三丘田碼頭、欣賞鄭成功雕像,甚至坐上熱氣球俯瞰整個琴島……通過手機系統,他們還能操控屏幕,完成在鼓浪嶼景點的“打卡”。
據悉,這是中國移動咪咕與廈門市政府于2022年達成戰略合作后,率先推進的國內文旅元宇宙標桿示范項目。技術人員通過映射物理時空、用戶互動創造、聚合生態共建等手段,完成了鼓浪嶼1.88平方公里場景在元宇宙里的數智重現。
想一秒“穿越”到敦煌莫高窟?也沒問題!在“敦煌導覽”展示區,戴上設備,身邊的展示廳會瞬間變成石窟。跟著自由穿梭在石窟內的數字導覽員“敦敦”,便能看輕盈唯美的敦煌飛天翩翩起舞,活色生香的九色鹿騰空而起,更全面地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玩轉各地方言
輸入文字,AI主播立刻用閩南話流暢播報
用閩南話流暢地念一段文字,不少人或許做不到,但AI主播可以。在數字文旅主題館“AI閩南語語音合成”展示區,記者隨機在電腦內輸入一段文字,AI主播很快便用閩南話播報了出來。
有意思的是,AI主播不僅精通閩南話,還掌握了湖南話、四川話、上海話甚至是英語等語言。“如果聽聲音不過癮,市民們還能把AI主播請出來看看。”現場工作人員笑著說,系統中,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設定AI主播的形象,改變他的發型、面容、播報場景等,甚至對他播報時的連續、停頓、換氣等作出指示,“如果不滿意他的播報,市民也可以自己錄音,用錄音驅動主播進行播報。”
【花絮】
竹胎漆器藝術家
把“閩南家園”搬進展廳
C3展廳福建館內,展示著福建省級和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作品50種,特色作品近千件。其中,藝術家李海生帶來的竹胎漆器作品《傳承·家》格外引人注目。
“這件作品高1.32米、寬0.66米,共9層。花了我2年時間,費了150多道工序。”李海生說,之所以會帶這件作品參加海峽兩岸文博會,是它滿含“閩南家園”元素——作品頂端,有閩南古厝燕尾脊的樣子,有代表著平安吉祥的寶相花圖樣;下方的漆器提手,則有卵石墻基、夯土瓦片的影子。此外,李海生還將水、火、糧食等傳統家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融進作品中。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希望通過這件作品,這項非遺技藝,進一步串聯起兩岸的美好情誼,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發展。”李海生說。
臺灣青年設計師
精心雕琢“廈門元素”產品
以閩南特有點心龜粿的形狀做包裝,推出“福龜茶”;選取廈門古厝屋脊、海浪等元素,制成表面有曲線起伏的生巧……在C3展廳“在廈有禮-廈門文旅優品”展區,一系列包含“廈門元素”的特色產品被搬上展臺。此外,市民還可以看到以手工水泥花磚、白鷺、三角梅等元素設計的花磚禮盒、廈門高粱酒,融合廈門地標建筑、城市風貌等元素的文化書簽和象棋等產品。
“每一個產品的設計細節都充滿著城市的魅力與溫暖,希望市民游客漫步在這片詩意之地的同時,尋覓到屬于廈門的獨特印記。”展區工作人員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文旅產品有許多出自優秀的臺灣青年設計師之手,他們將自己對廈門的熱愛融入其中。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首設數字文旅主...
▲文博會不少展廳都有科技元素閃耀。圖為市民和小機器人互動。百度智能 -
福廈穿梭船舶裝上首個氣象站 將彌補近...
技術人員在“拓遠”輪上完成船舶氣象站安裝調試工作。我國自主研發... -
昨天夜溫29.6℃為歷史第二高 今起三天...
8月3日,高溫天氣下,行人打傘遮陽。(本報記者盧劍豪攝)臺風“卡... -
海峽兩岸文博會邀您逛展 各類工藝精品...
昨日下午,海峽兩岸文博會很多展位已準備就緒,圖為位于主展區的“... -
中國人工智能大賽成果在廈發布 多家廈...
第四屆中國人工智能大賽頒獎儀式。(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攝)昨日,... -
看!思明區體育之火這樣燃
馬約翰體育場是中國現代足球的發源地之一。(本報記者林銘鴻攝)“...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首設數字文旅主題館2023-08-05
- 福廈穿梭船舶裝上首個氣象站 將彌補近海氣2023-08-05
- 昨天夜溫29.6℃為歷史第二高 今起三天廈門2023-08-05
- 要么超速,要么超時?外賣騎手交通違法亂象2023-08-05
- 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派工作組赴黑龍江指2023-08-05
- 應急管理部:7月各種自然災害致1601.8萬人2023-08-05
- 國家防總針對吉林黑龍江提升防汛應急響應至2023-08-05
- 河北涿州主城區積水基本退去 生活秩序逐步2023-08-05
- 湖北“專精特新”專板開板 首批568家企業2023-08-05
- “綠色養殖” 成風景2023-08-05
- 十堰市將主題教育成果展現在高質量發展之中2023-08-05
- 工程審批再提速 湖北省全面試行分段辦理施2023-08-05
- 浠水:漁光互補 助力鄉村“綠富美”2023-08-05
- 簡述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的主2023-08-05
- 咖啡什么時候喝合適最好(咖啡什么時候喝)2023-08-05
- 邗江奮力扛起揚州“主城擔當”2023-08-05
- 降到7.8萬的日系車,油耗1公里僅4毛+92油,2023-08-05
- 荒唐!男子盜走路邊電動車,理由:好累不想2023-08-05
- 因施救未成年溺水者 武寧縣一男子不幸溺水2023-08-05
- 臨川區金巢花園小區改造建新停車位 “老”2023-08-05
- 南昌這3家教培機構“頂風作案”無證辦學 2023-08-05
- 贛州石城縣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劉曉波受賄2023-08-05
-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保護區7月記錄鳥類415742023-08-05
- 南昌灣里飛鴻山舍竟是無證開建?有關方面對2023-08-05
- 全國晚稻播栽近九成經濟日報2023-08-05
- 吉林省水利廳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提升至2023-08-05
- 東航國產C919大型客機首次“雙機運營”滬蓉2023-08-05
- 穩舵奮楫勢昂揚——三個關鍵詞透視吉林省固2023-08-05
- 中國代表:要徹底解決糧食難題,必須聚焦根2023-08-05
- 中國科學家研發彈性鐵電材料:未來或可讓手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