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關注!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城市設計周在廈門舉辦
與會人員參觀展會。 見習記者 林梓健 攝
(相關資料圖)
城市設計周展覽 見習記者 林梓健 攝
城市更新主題沙龍 見習記者 林梓健 攝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全國首個以城市設計周來命名的規劃設計盛會——“2023廈門城市設計周”于6月8日在廈門順利閉幕,活動期間集中舉辦2場高峰論壇、1場主題沙龍、3項專題活動、2項公開活動展覽、2項活動典禮。
其中,高峰論壇聚焦“存量時代我們如何面向未來”“技術變革給城市帶來哪些改變”“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城市設計實踐為何重要”等問題。來自國內外規劃界、建筑界的專家學者大咖齊聚鷺島,通過思想碰撞與觀點交鋒,拿出國內外經典城市建筑案例作分享,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可落地的建議意見,共同探索轉型期城市發展新路徑,謀劃城市發展新藍圖,也為廈門城市發展注入“活水”。讓我們一起走進論壇看城市設計之“美”。
城市認同重在“氣質”
“廈門的整體空間是家園式的,沒有陌生感,這讓市民和游客都覺得很溫馨。在城市設計方面,通過細微的創意,讓城市空間更加生活化,打造出溫馨、美麗、高雅、宜居、宜業的城市。”參加城市設計周的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大師、廈門大學城市規劃系創系主任馬武定曾這樣評價廈門,也讓許多與會專家感同身受。
“建筑和藝術其實是相通的,對不同的建筑、不同的人和事的包容,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城市是需要精神的。”當今中國知名建筑師團隊——URBANUS都市實踐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建合伙人孟巖在論壇上表示。
孟巖長期專注于中國當代城市語境下的建筑實踐及都市研究。“多年前初到廈門我就很驚訝,它天生麗質,有一種非超大型城市的氣質,城市建筑肌理保存得比較完整,沿街騎樓、各種各樣的小店,生活在這樣的地區,隨時隨地有一種親近感。這種得天獨厚的氣質,靠的是長期的積累,造就出的‘熟悉感’讓廈門人充滿認同感和幸福感。”他說。
孟巖主張“介入城市與重塑地方”。城市需要親近感和認同感,并規避千城一面、同質化傾向,這或是專家們眼中當代城市建筑美學的基本方向。
近年來,廈門邁出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的跨島發展之路,以集美新城等為代表的島外新城、城市建筑群拔地而起,在更高水平、更高標準上做好城市總體設計成為現實需要。
廈門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廈門將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設,打造高品質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高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像繡花一樣去經營管理城市,在更高水平上建設城市大腦,更高站位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脈,讓城市更有顏值、更具內涵。
城市設計低碳綠色
“在城市的設計表達中,要關聯一系列細化的工作,即遵循因地制宜、節材高效、因時而變、長壽再生四大理念,以達到人、建筑、自然的有機融合,推動低碳綠色建設。”建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在論壇上表示。
所謂因地制宜,即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色,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空間;節材高效,則是建設材料簡約、建設結構精細;因時而變指的是建筑的動態功用,即“開合可控、大小可分、內外兼用、主次有別”;長壽再生則切中對城市建筑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把握。
以廈門為例,早在2014年,廈門就因地制宜出臺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建筑中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提高綠色建筑比重。
根據《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條例》規定,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標準,按不低于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設;綠色建筑指標納入商品住宅用地出讓條件并實施監管。2022年共有超過300萬平方米建筑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
記者從廈門市建設局了解到,去年廈門城鎮新建民用建筑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年竣工綠色建筑面積達1303.79萬平方米,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比、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廣應用、民用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等指標完成情況均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住建廳肯定。同時,以辦公、學校、醫院、酒店等項目為重點,推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去年共完成改造45.11萬平方米。
這一做法獲得了“實效”。多年來,廈門累計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326.5萬平方米,全市每年累計可節約電力約5953.1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6萬噸。
城市更新雙向奔赴
2021年,是中國城市更新元年。3月,城市更新首次寫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成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11月,住建部發布首批21個開展城市更新試點名單,北京、南京、廈門等入選。
在城市更新和歷史文化保護中,如何實現雙向奔赴?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特聘院長張杰在主題沙龍上表示,城市歷史環境對塑造民族文化、民族性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不少城市的建筑遺產保護總量較低,需要有更多來自政府的引導措施。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韓冬青說,歷史文化保護中,社會共識的培育是重要一環,只有當大家都意識到建筑的歷史價值,才能更好地推動保護更新工作。
歷史風貌建筑是城市文脈的載體。近年來,廈門市以入選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為契機,全力推動城市更新的同時,持續加大對歷史文脈、風貌建筑的保護力度,在更新和保護中力爭實現雙向奔赴。
去年,出臺《廈門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指導意見》,對城市更新的方式、實施程序、配套政策與資金保障進行明確,堅持“留、改、拆”并舉,綜合運用保護傳承、提升改造和拆舊建新等三種更新方式,對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持續完善和優化調整。
其中,加大對歷史文脈、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是其亮點。以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田墘社區的活化利用為案例,該社區擁有成片的紅磚建筑聚落片區,2012年還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是為數不多的成片紅磚建筑聚落資源。
紅磚建筑見證了田墘的滄桑巨變,也飽含當地人的珍貴記憶。廈門市屬國企和地方政府合作,首先對社區內擬租賃房屋進行全面排查,重點關注D級危房。房屋流轉之后,再對每棟房屋進行針對性的結構加固,達到結構安全性B級及以上,并根據房屋特性結合當地特色進行優化設計,修繕后的古厝再通過租賃的方式,形成民宿、植入產業、營造文旅氛圍,打造成了特色小鎮。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每日關注!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
與會人員參觀展會。見習記者林梓健攝城市設計周展覽見習記者林梓健攝城 -
天天信息:廈門出臺政策 骨干人才最高可...
昨日,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近日出臺的骨干人 -
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六成 預計2025...
排水設施不僅要有人管,更要管得好。昨天早上,市市政園林局總工程師王 -
未來三天廈門雨勢加強 最低氣溫在24℃-25℃
昨天,“雨神”如約來廈門打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根據氣象部門統... -
學習體會 | 以首善標準引領駐京工作高...
●王宇(市駐京辦黨組書記、主任)廈門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深入貫徹 -
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城市設計...
與會人員參觀展會。見習記者林梓健攝城市設計周展覽見習記者林梓健攝城
- 每日關注!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城2023-06-15
- 天天信息:廈門出臺政策 骨干人才最高可申2023-06-15
- 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六成 預計2025年完2023-06-15
- 未來三天廈門雨勢加強 最低氣溫在24℃-25℃2023-06-15
- 學習體會 | 以首善標準引領駐京工作高質2023-06-15
- 湖北第一本!本土機構首次出版專升本考試輔2023-06-15
- 2023杭州錢塘區青年人才驛站情侶可以一起住2023-06-15
- 天天資訊:酒店服務技能大比拼 提升亞運會2023-06-15
- 網傳《天朝的崩潰》作者、知名歷史學者因騷2023-06-15
- 精選!從“衣食住行”看美好生活的綠色之變2023-06-15
- 【研究進展】我科研人員開發乳酸生產新方法2023-06-15
- 武漢16日進入梅雨季!暴雨大暴雨來了,高溫2023-06-15
- 湖北首個“無人值守+智慧云艙”高速公路收2023-06-15
- “惠購湖北”家電消費券16日發放 血拼清涼2023-06-15
- 《天朝的崩潰》作者崩潰了,歷史學者茅海建2023-06-15
- 長航黃石公安開展消防安全演練,筑牢轄區消2023-06-15
- u盤pe系統下載_u盤pe系統2023-06-15
- 世界最新:英雄殺商鞅變法怎么老是變不過來2023-06-15
- AcFun為什么進不去(AcFun倒閉了嗎) 每日熱訊2023-06-15
- 環球快資訊丨新編財務會計綜合實訓_關于新2023-06-15
- 什么是稀缺資源股?稀缺資源股票板塊有哪些2023-06-15
- 世界熱文:嚴選好車 非常鷗克 海鷗探馭新2023-06-15
- 燃油車一樣玩轉黑科技,瑞虎9燃油版西南區2023-06-15
- 螢火創業簡報|小米空調與松下達成合作;比2023-06-15
- 蔚來ET5,要打翻身仗_每日播報2023-06-15
- ST康美連續跌停,說好的“摘帽”為啥又撤回2023-06-15
- 跨境電商是做什么的?跨境電商收款方式有哪2023-06-15
- 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城市設計周在2023-06-15
- 環球百事通!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六成 2023-06-15
- 【報資訊】學習體會 | 以首善標準引領駐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