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以來 我市科技事業迎來大發展大提升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 王東城 通訊員 李根 郭燕妮 圖/市科技局提供)逢山開路打造產業發展的“快車道”,遇水架橋構筑自主創新“高架橋”。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以來,廈門科技事業迎來大發展、大提升。4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學發展模式,把科技創新作為特區發展的生命線、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推動廈門經濟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近日,《廈門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發布。《規劃》提出,我市將形成以廈門科學城為牽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金磚國家創新基地和產業園區等為重要節點的創新空間布局,發揮“雙自聯動”政策疊加效應,打造廈門科技創新策源地。到2025年,廈門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增強,創新創業生態更加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完備,科技創新實力和產業鏈國際化水平躋身創新型城市前列。
產業蝶變
高新技術產業蓬勃興起 未來產業步入新賽道
1993年,我市12家企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到2020年底,全市資格有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282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式發展,助推高新技術產業蓬勃興起,有力促進了廈門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拉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歷年來,我市始終把依靠科技創新,發展和培育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廈門優先的發展戰略。2003年11月,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廈門市新興產業辦公室”,在推動光電子、生物醫藥、軟件、科學儀器等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基地等各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廈門新產業、新業態逐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19年又推出“未來產業培育工程”,超前布局柔性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先進功能材料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打造發展新引擎。
科技惠民
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1978年以前,我市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一共只有265項。特區建設以來,我市不斷規范科技成果管理,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以科研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促進科研水平提升,涌現出全球首個ROS1靶向藥物伴隨診斷試劑、全國首款柔性AMOLED屏幕、“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國家一類新藥、心臟“折疊”手術等一批躋身國內國際先進行列的科技成果。1978年至2020年,我市獲得國家、省市科技成果獎項目共2998項,是改革開放前的11倍多。
科技成果的不斷涌現,讓廈門的科技惠民成色更足。多年來,廈門市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醫療衛生、節能減排與環保、生物醫藥、食品安全、海洋、防災減災等關系民生的社會領域開展工作,讓科技進步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創新驅動
創新主體不斷壯大 雙創生態持續向好
特區建設以前,我市的企業普遍規模小、創新能力差。1986年,全市市屬科研機構只有11家,省、部屬科研所6家,企業辦科研所14家,縣、郊科研所6家,高校自然科學獨立研究所7家。
經過多年持續實施科技創新提升工程,我市各類創新主體不斷壯大,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逐漸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機構543家,布點建設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0個。
同時,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熱情高漲。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眾創空間148家(國家專業化示范備案3家、國家備案42家、省級8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3家(國家級9家),孵化場地面積近150萬平方米。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廈門賽區)已成廈門市重要的“雙創”平臺和品牌,參賽隊伍連年增長、連創佳績。
金融活水
健全投融資體系 企業融資成本降低約40%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出臺的科技政策法規將近200件,這些政策措施基本覆蓋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的所有領域,涉及科技、財稅、組織人事等相關政府部門、區域、行業、科研機構、企業、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等各類主體,滲透于科技、經濟、金融、社會發展等各界。
特區建設以來,作為科技創新重要支撐條件的科技經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單一市財政科學事業費和科技三項費用逐步發展為市、縣(區)財政撥款、上級撥款、研究開發機構補助、科技貸款、科技發展基金、企業債券、貸款貼息、股權投入、研發經費后補助等多層次、多渠道的投入體系。
同時,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我市近年來一直大力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已獲批建設國家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我市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資體系,多措并舉,降低中小微科技企業平均融資成本約40%。
重視人才
堅持人才驅動戰略 積極打造人才“洼地”
特區建設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工作,不斷完善各項人才配套政策,為廈門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截至2020年底,我市匯聚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300余人和省級高層次人才2500余人,“雙百計劃”累計評選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186名,人才總量突破100萬。
未來,我市將繼續強化人才引進,深入實施“金鷺領航”“銀鷺騰飛”“青鷺英才”“新鷺萌芽”“飛鷺合鳴”等人才工程,完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制度,在若干重點領域引進并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廈門創業創新。還將探索通過“薪酬談判制”招募高端人才團隊,對頂尖人才、重點團隊,通過“一事一議”方式給予資助。
近年來廈門科技領域大事記
●2010年1月廈門市入選全國首批20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2011年1月 由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課題組牽頭完成的“戊型肝炎病毒免疫優勢構象性抗原決定簇的發現及其在診斷中的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5年7月廈門兩岸集成電路自貿區產業基地揭牌;
●2016年6月國務院批準成立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9年11月工信部正式批復同意廈門建設國家“芯火”雙創基地;
●2020年1月三安光電、華聯電子等聯合參與完成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年10月廈門大學和萬泰滄海公司聯合研制的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獲世衛組織PQ認證。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
- 環球熱消息:糖尿病人能吃玉竹嗎?高血壓患2022-11-25
- 玉竹可以降血糖嗎?玉竹能增強抵抗力嗎?:2022-11-25
- 焦點速訊:玉竹可以和紅棗一起吃嗎?玉竹有2022-11-25
- 玉竹可以治結石嗎?玉竹可以治便秘嗎?|天2022-11-25
- 當前滾動:玉竹生長環境是這樣的?玉竹性狀2022-11-25
- 世界視點!玉竹泡水喝泡多少?玉竹泡水喝有2022-11-25
- 玉竹粥怎么做?玉竹可以泡茶嗎? 快資訊2022-11-25
- 每日消息!玉竹有什么功效?服用玉竹的注意2022-11-25
- 今日熱聞!沙參玉竹湯怎么做好?沙參玉竹湯2022-11-25
- 三文魚籽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三文魚籽怎么2022-11-25
- 吃三文魚籽有什么好處?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保存?魚子醬為什么容易腐敗?2022-11-25
- 全球速看:魚籽怎么做沒腥味?魚籽有哪些營2022-11-25
- 天天微速訊:玉竹產地有哪些?玉竹茶能長期2022-11-25
- 玉竹泡水喝有副作用嗎?玉竹功效與作用2022-11-25
- 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食用魚子醬需要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魚子醬好壞怎么看?魚子醬怎么吃比較好?|2022-11-25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