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講好特區故事用情傳遞廈門聲音 我市新聞界主題沙龍昨舉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 昨日下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11月8日第22個中國記者節,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廈門市新聞界慶祝第22個中國記者節主題沙龍活動,在金榜書院舉行。
新聞工作者是廈門特區建設的記錄者和見證者,他們用腳丈量土地,用心寫好文章,用情講好故事,向世界展現廈門這座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風采。昨天舉辦的主題沙龍以“增強‘四力’,書寫特區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廈門新聞人齊聚一堂,8位廈門新聞戰線上的資深新聞人以分組對談的形式,圍繞金磚廈門會晤、“金雞獎”落戶廈門、特區建設40周年、“近鄰”黨建等話題,講述新聞工作者視角下的廈門發展變遷和一系列重要時刻,回味榮光背后的深刻意義和深遠影響。
“‘金雞獎’系列活動的臺詞,是刻到我的骨髓里的。”在廈門衛視知名主持人陳玲的眼里,“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不僅助推了廈門影視產業的發展,更讓廈門這座城市的“能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廈門日報首席記者詹文,動情回望近20年的從業經歷。她表示,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不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隨時隨地保持新聞敏感性,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鮮活小細節同樣動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廈門節目制作室的制作人梁曉蕾,娓娓道來嘉庚精神賦予廈門市民的影響;廈門晚報資深記者戴懿和海西晨報首席記者林愛玲都扎根基層、深耕社區,見證“近鄰文化”在廈門的發展……盡管身處制作人、記者、主持人等不同領域和崗位,他們腳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代表著廈門廣大新聞人的初心篤行,展現求實創新的優良精神風貌。
據了解,在過去的一年里,廈門新聞戰線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用文字描繪絢爛世界,用鏡頭記錄多彩生活,用語言傳達真誠情感。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于社會萬象之間的廣大新聞工作者,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展現了廈門人民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生動歷程,及時傳播黨的聲音,回應民生民意,講好精彩廈門故事。
下一步,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還將圍繞第22個中國記者節陸續開展系列活動,包括主題系列報道、記者節慶祝表彰大會、“好記者講好故事”等活動。同時,還將攜手廈門市衛健委,組織新聞工作者參加國際認證的心肺復蘇急救技能培訓,合格者將可獲得證書。
深耕社區新聞十四載 會聊天聊出有腔調的近鄰文化
【人物名片】
戴懿
廈門晚報社記者,2007年入職,思明區社區跑口記者。她采寫的《廈門有了首批專職入戶家庭醫生》報道,獲得2017年度廈門新聞獎新聞作品類二等獎;《安了!小攤販每天定時定點“上下班”》《“廈門最文明的寫字樓”等電梯長隊排到馬路邊》分別榮獲2019年度和2015年度廈門新聞獎三等獎、《臺灣每九對新人就有一對是兩岸聯姻》獲2013年度趙超構新聞獎三等獎等。
戴懿(右一)常常走進小巷,與附近的老人聊天,以此積累自己所需的新聞素材。(采訪對象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楊霞瑜)在十四年的記者生涯里,戴懿已經記不清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采寫社區新聞,但說起和“近鄰”相關的話題,她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調整腔調排除溝通障礙 深入基層挖掘新聞素材
作為思明區眾多社區的跑口記者,戴懿在深入基層一線采訪面臨過不少挑戰,比如與社區老人溝通不是很順暢,她便努力學習“腔調”,將自己的漳州閩南話調整為廈門閩南話,排除與采訪對象的溝通障礙。
但令戴懿覺得最“棘手”的,是家人的擔憂。“當采訪中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可能需要涉險時,家人會有顧慮。”戴懿說,她通常先安頓好孩子入睡后才開始寫稿,熬夜到凌晨成了常態。戴懿深知,面對并不輕松的工作,正是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才讓她以一篇又一篇的新聞作品傳遞廈門“近鄰”文化的溫度。
此外,戴懿還認為好新聞是跑出來的。“新時代下,記者更應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提升‘四力’,更出色地做好新聞工作。”多年來,她堅持深入到基層、走進社區一線采寫“近鄰”文化的故事,見證了“近鄰”文化在廈門的建設與發展,戴懿深有感觸地說:“‘近鄰’黨建的種子,根扎得越深,樹干長得越高,枝葉也就越繁茂。”
深受“近鄰”文化觸動 鄰里溫情無處不在
“采訪居住在鎮海社區無物業管理小區的居民陳禮鵬時,我對‘近鄰’文化有了更深的觸動。”2016年,戴懿采訪陳禮鵬時,他住在鎮海社區老舊的無物業小區。作為小區水電維修隊隊長,陳禮鵬除了“照顧”住宅區內的二次供水系統,還利用自己掌握水電設施安裝與維修的特長,幫助鄰里維修水電,特別是對孤寡戶、困難戶、殘疾人,他基本上無償服務。
而陳禮鵬所帶領的小區水電維修隊并非個例,在無物業管理的小區里,還有小區居家養老、小區青少年輔導、小區公益律師服務隊等隊伍,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溫情無處不在。
在戴懿看來,通過組建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隊,激發小區居民的主體意識,帶動更多小區居民參與小區治理,實現“鄰里事、鄰里議、鄰里定”,從而破解無物業管理小區的治理難題,這是“近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近鄰”文化引導市民發自內心地熱愛這座城市,讓“近鄰”黨建在全市不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帶著熱忱投身新聞行業 善挖掘挖出有溫度的近鄰故事
【人物名片】
林愛玲
廈門海西晨報社首席記者,2010年入職,思明區社區新聞跑口記者;2016年開始負責“近鄰開元”“思明書香濱海”“思明人大”“思明先鋒”4個思明區政務類微信公眾號的代運營工作,深度參與“近鄰”文化的建設與報道。其中,《舊衣物回收箱小區泛濫》報道獲得2017年福建新聞獎三等獎、2017年廈門新聞獎二等獎;《阿憨阿憨,我是你爸爸嗎?》報道獲得2019年廈門新聞獎二等獎。
林愛玲(左一)采訪街道、社區防疫工作者在定點酒店的工作日常。 (采訪對象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楊霞瑜) 在記者節來臨之際,從業11年的社區新聞跑口記者林愛玲分享了一些我市探索“近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的故事。
跨專業成為社區跑口記者 走進社區采寫暖心故事
雖然同時負責4個政務類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采寫讓林愛玲覺得并不輕松,但是每當自己負責的推文被新華社、人民網等央媒轉發時,她頗為欣喜——廈門“近鄰”模式被廣泛關注著。
林愛玲記得,去年12月,來自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的社會治理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實地參觀走訪了思明區“近鄰”模式黨建示范點,感受“近鄰”模式在廈門的生動實踐。“‘小區建立黨支部,治理水平大提升’的廈門路徑,成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的最佳案例,作為全程參與報道的記者,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2010年,林愛玲從廈門大學歷史學專業畢業,她并沒有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而是帶著敬畏之心與熱忱投身到新聞行業。成為社區新聞跑口記者后,她走進社區,采寫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故事,將鄰里之間散發出的人性光輝記錄下來,傳遞暖心的正能量。
成為“近鄰”模式的見證者 記錄城市社區溫情回歸
“我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采寫經歷,思明區的希望社區住著一對老夫妻,他們是失獨家庭,兒女相繼離世對他們打擊很大,此后便關閉了心門,基本不與鄰居交流,但是樓上的一位鄰居每次出門前都會習慣性地在老人家門口‘趴趴聽’。”林愛玲說,擔心老人出意外的鄰居,好幾次都發現了他們的難題,并且及時給予幫助,久而久之,老人也漸漸打開心扉,遇到困難會主動找鄰里、找社區幫忙了。
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睦、樂善好施的良俗,讓林愛玲深有感觸。她認為,正是通過“近鄰”模式,改變了人際關系的疏遠,讓溫情回歸到社區,居民才從“對面不相聞”到打開家門,積極參與營造鄰里和諧、友愛的“大家庭”氛圍。
“讓社區居民贊不絕口的深田社區近鄰小食堂,幫助有吃飯難題的居民解決了問題。”作為“近鄰”模式的見證者、記錄者,林愛玲覺得頗為感動的是,在“近鄰”黨建的引領下,各個社區不僅關懷老人的衣食住行,也關注老人精神世界,而這一切,充分體現了“近鄰”黨建優勢正轉化成更高水平的“兩高兩化”城市治理效能。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
- 環球熱消息:糖尿病人能吃玉竹嗎?高血壓患2022-11-25
- 玉竹可以降血糖嗎?玉竹能增強抵抗力嗎?:2022-11-25
- 焦點速訊:玉竹可以和紅棗一起吃嗎?玉竹有2022-11-25
- 玉竹可以治結石嗎?玉竹可以治便秘嗎?|天2022-11-25
- 當前滾動:玉竹生長環境是這樣的?玉竹性狀2022-11-25
- 世界視點!玉竹泡水喝泡多少?玉竹泡水喝有2022-11-25
- 玉竹粥怎么做?玉竹可以泡茶嗎? 快資訊2022-11-25
- 每日消息!玉竹有什么功效?服用玉竹的注意2022-11-25
- 今日熱聞!沙參玉竹湯怎么做好?沙參玉竹湯2022-11-25
- 三文魚籽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三文魚籽怎么2022-11-25
- 吃三文魚籽有什么好處?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保存?魚子醬為什么容易腐敗?2022-11-25
- 全球速看:魚籽怎么做沒腥味?魚籽有哪些營2022-11-25
- 天天微速訊:玉竹產地有哪些?玉竹茶能長期2022-11-25
- 玉竹泡水喝有副作用嗎?玉竹功效與作用2022-11-25
- 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食用魚子醬需要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魚子醬好壞怎么看?魚子醬怎么吃比較好?|2022-11-25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