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鋪開錦繡新畫卷 廈門持續打造"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2021-11-01 09:13:11    來源:廈門日報

美麗的廈鼓兩岸風光。(記者王火炎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海奎)雖已入秋,但眼下的廈門,依然是繁花似錦,青山如黛。素有“美人樹”之稱的美麗異木棉、市花三角梅等正競相綻放,將街頭巷尾點綴得分外美麗。

從高處俯瞰,以秀麗的山體為背景,開闊的海灣為基底,從東坪山,到環島路,從蔡尖尾山,到海滄灣,綠色森林生態屏障和藍色海洋生態屏障相融相依,形成“山環水抱、藏風納氣”的城市態勢,讓市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海、記得住鄉愁”。

四年多前的廈門會晤上,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廈門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并賦予詩一般的語言:“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這對于廈門人來說,既是巨大鼓舞、更是極大鞭策。

近年來,我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打造“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生態文明指數排名全國第一,生活垃圾分類“廈門模式”、筼筜湖綜合治理模式等一批改革舉措和創新經驗做法獲得全國推廣,空氣質量、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生態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先后獲評首批國家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2020年,廈門在全省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評價考核中排名第一,公眾對生態環境質量滿意率全省第一。

精準治水

讓“一汪碧水”長流

廈門因水而美,向海而興,同時擁有海洋、湖泊、溪流等不同形態的水體。在閩南話中,“水”與“美”同音,一汪碧水,在廈門人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我市以空前的力度推進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讓城市變得越來越“水”。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白鷺成群的筼筜湖區,是廈門的“城市綠肺”和“城市會客廳”,每到傍晚時分,來這里散步健身的人絡繹不絕。作為廈門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筼筜湖在廈門的生態系統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市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二十字方針,久久為功綜合治理筼筜湖。2020年,《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保護辦法》頒布實施,為治理筼筜湖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如今,筼筜湖第五輪綜合治理也正在有序推進中——實施源頭雨污分流改造,努力實現“雨天污水不入湖”目標;開展15年來最大規模的清淤,探索常態化清理機制;建設第二排澇泵站,讓水體循環動力更足……可以預見的是,筼筜湖的水將越來越清,景將越來越美。

我市圍繞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標,按照標本兼治、系統治理的思路,全鏈條對生活污水治理進行精準施治、綜合施策。僅2020年一年,就建成通水了5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超50萬噸/日,創下歷史紀錄。全市問題入海排放口全部完成整改,新增(改)100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實現晴天污水不直排入海的目標。

我市還持續大力推進農村污水治理提升、小流域綜合治理、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全方位呵護水環境。

中華白海豚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如今,人們常常可以在廈門海域看到它們逐浪歡騰的身姿。2020年,廈門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66.7%,同比上升16.7個百分點,優良水質面積比例82.4%,與“十三五”規劃目標65.2%相比,提高了17.2個百分點。

精心護綠

讓“怡人的綠”常在

10月17日,周日,市民王曉鈺約上三五好友,又一次徒步穿越東坪山。“廈門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滿眼是綠,每到周末,就近爬爬山、親近大自然,成了我們最快樂的時光。”王曉鈺說。

東坪山地處廈門島中心城區,是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5月以來,我市大力開展東坪山違建整治工作,實現拆違復綠,開展林相改造,增加植物的多樣性,優化森林生態系統。

從湖濱西路驅車駛上東渡路高架橋,向右上方抬眼望去,一片山坡郁郁蔥蔥,如同一堵“綠墻”,山腳下,開滿粉紅色花朵的美麗異木棉迎風搖曳,那便是廈門島內西部重要的綠色屏障——狐尾山。

2016年“莫蘭蒂”臺風的侵襲,導致狐尾山發生山體滑坡,坡面都是裸露、開裂的石頭。我市利用工程和生態手段,對狐尾山進行山體修復,改造綠化面積近4萬平方米,綠化植物不僅讓山體更加穩固安全,也更加生態美觀。

狐尾山山體修復成功,為廈門市其他山體生態修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來,我市先后完成大厝山、龍山、仙岳山、薛嶺山、虎頭山、大屏山、天馬山、同安區洋麻山等山體生態修復工程,修復面積453.49公頃。

如今在廈門,推窗望綠、行路見蔭、移步異景。綠色,已經成為美麗廈門的底色。近年來,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不斷提升公園綠地品質,讓公園綠地不僅“養眼”,還更加“養腳”“養心”。

漫步在空中,穿梭在林中,近看繽紛多彩的綠化景觀,俯瞰山海湖島城交融的鷺島美景……2020年初,全長約23公里、串聯起“八山三水”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建成開放,成為市民游客樂享綠色生活的重要打卡地。

精細降碳

讓“清新的藍”常在

市民是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建設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參與者、貢獻者。

早上7點多,家住湖里區呂嶺社區的林海彬,拎著兩袋垃圾走到投放點,一袋廚余垃圾放進綠色垃圾桶,一袋其他垃圾放進橙黃色垃圾桶。紅橙藍綠四色垃圾桶,潛移默化地提升了人們的文明素養,更承載著這座城市對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孜孜追求。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市民分類出來的其他垃圾,將進入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是能源再利用的有效舉措,每焚燒一噸垃圾就可以發電約400度、節約標煤約227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0公斤。目前,我市5座投入使用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的發電量約為5.8億度,可供大約1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積極貢獻廈門力量。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通過推進大氣精準治理,持續優化能源結構調整、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深化揚塵治理等,我市全力守護“廈門藍”。2018年至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重點城市排名從第七到并列第四,排名持續提升。2021年1-4月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并列第一。

在謀劃空氣質量提升工作的同時,我市正抓緊開展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構建我市碳排放達峰行動工作體系,突出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關鍵作用,統籌謀劃一批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任務。今年8月25日全國第9個低碳日上,我市發布了《廈門市低碳工業園區驗收技術規范(試行)》等系列技術規范,填補了廈門市乃至福建省低碳示范區建設評價體系的空白。

精雕細琢筑造宜居家園,匠心獨運鑄就品質生活。如今的廈門,金山與青山共存,產業與鄉愁同在,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廈門將持續當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讓“清澈的水”“清新的藍”“怡人的綠”“醉人的美”成為廈門恒久的驕傲,奮力書寫美麗中國的廈門篇章。

關鍵詞: 生態花園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 canopen永久|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公和我乱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网站在线看|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琪琪女色窝窝777777| 国产无卡一级毛片aaa| 一本之道在线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观看美女|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三级a|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日本在线|中文|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精品国产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麻豆三级在线播放| 夜里18款禁用的视频软件|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播放 |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再深点灬舒服灬免费观看| 老板在娇妻的身上耸动| 国产偷人视频免费观看| 黑人巨鞭大战洋妞| 大学生一级毛片高清版| yellow字幕网在线|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的黄色影片| 野花日本中文版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