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近兩萬名環衛工人為“兩高兩化”城市建設持續貢獻力量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環衛事業發展,推動垃圾分類末端處置能力再上新臺階。圖為東部固廢處理中心。(環能公司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海奎 謝嘉迪 通訊員 李文林 林時蔚)平常時期,他們每天披星戴月,起早貪黑為城市“美容”,用辛勤和汗水,換來千家萬戶的潔凈;非常時刻,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深入最危險的地方,從事最臟最累的活,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做出突出貢獻……他們,就是廈門的“城市美容師”。今天,我市近兩萬名環衛職工迎來屬于自己的節日——環衛工人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市政園林局、市環衛中心團結帶領環衛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牢記職責、勇擔使命,推動廈門城市潔凈水平穩居全國前列,生活垃圾“三化”水平及餐廚垃圾管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垃圾分類工作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梯隊,為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不斷提升市民生活品質貢獻環衛力量。
有擔當
勇當逆行者筑牢“后防線”
今年9月,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打亂廈門人的生活節奏,城市運行管理也面臨著嚴峻考驗。
涉疫垃圾激增,怎么處理?面對未知的風險,如何防護?我市環衛部門迅速應對,科學指揮。廣大環衛工人化身“橙衣戰士”,勇當逆行者,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智慧和勇氣化解涉疫垃圾處理難題,用潔凈環境筑起堅實的“后防線”。
針對疫情較為嚴重的同安區,環衛部門第一時間發出戰疫號召,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共派出11支突擊隊、400多位志愿者、49臺車輛,深入同安區多個封控管控區域,承擔衛生保潔、涉疫垃圾收運、防疫物資轉運等急難險重任務。在廈門市第三醫院,由市環衛中心黨員帶隊的突擊隊隊員每天連軸轉,搬運防疫物資、送檢核酸樣本、做好院區保潔,全力守好醫院的“大后方”。
涉疫垃圾處理對個人防護、作業規范、垃圾傾倒、車輛消毒等都有著特殊的要求,需要強化管理,確保無害化處置。作業時,垃圾收運員要穿上防護服,戴好防護帽、N95口罩、防護面罩和手套,全副武裝,乘涉疫垃圾收運專用車,按規定線路沿線收運垃圾,一連幾個小時下來,收運員全身早已濕透。
末端處理廠及時調整作業線,啟動應急預案,做到專線、專車、專人、專區接收處置涉疫垃圾,通過“11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焚燒+干法煙氣處理+布袋除塵+濕法脫酸”的處理工藝,徹底殺死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確保涉疫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
據介紹,本次疫情防控期間,我市每日按規范嚴格處置200多噸涉疫垃圾,每日收運廚余垃圾和餐廚垃圾1000多噸,嚴格做好垃圾分類,全力做好涉疫垃圾轉運和無害化處理,不僅從源頭加大阻斷病毒交叉傳染的可能性,也從末端切斷疫情擴散渠道。
有力量
用辛勤換取市民幸福指數
環衛工人用專車收運廢棄口罩。(記者張江毅攝)
10月12日,受臺風“圓規”影響,廈門刮起了強勁的大風,地面上盡是枯枝落葉。第二天早上五六點,當許多市民還在睡夢中,許多身穿橙色工裝的環衛工人,早已出現在街頭巷尾,揮著掃帚和汗水,為市民工作生活創造潔凈環境。
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環衛工人始終是這座城市辛勤的“美容師”。
早上,當交通早高峰已經過去,一輛輛橙黃色、綠色、藍色、紅色等不同外觀顏色的垃圾收運車,紛紛開上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將千家萬戶分類出來的垃圾,點對點收運,運輸至末端處理廠分類處理。
今年以來,在市環衛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我市相關區積極調整垃圾收運作業時間,實行“錯峰直運”,有效減少了對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擾。環衛工人們用他們的辛勤指數,換來了市民的幸福指數。
我市進一步強化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規范管理,今年修訂了新一版《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導則》,規范投放點和收集容器的維護管理;全面推行定時投放和錯峰直運,目前全市1436個小區已實行定時定點投放,設置726條直運線路,對3848處接駁點進行錯峰直運,島外部分農村推行上門收運。
廈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洋環境是高顏值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今年4月1日起,我市海上環衛站對胡里山炮臺至馬礁、杏林灣、翔安澳頭等60平方公里海域進行常態化保潔,至此,我市海域保潔面積已達180平方公里,基本實現廈門島及周邊內灣海域保潔全覆蓋。我市海上環衛機制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全國推廣。
我市垃圾分類末端處理水平也躍上新臺階。去年9月,隨著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等建成投用,廈門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4350噸/日,在全國大中城市率先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每年的發電量約為5.8億度,可供大約1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為“雙碳”目標做貢獻。今年,我市還將開工建設廈門生物質資源再生項目(一期)、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三期)和瑞科際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等,進一步提升處理能力。
有關愛
落實愛心行動改善住房條件
環衛工人在愛心驛站歇腳。(記者吳海奎攝)
關愛環衛工人,就是關愛我們的環境。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愛心廈門”建設,用心用情關愛環衛工人,著力提升環衛工人的幸福感歸屬感。
今年春節前,部分環衛工人收到了一份禮物——寬敞明亮的空間,一廚一衛的精心配備,溫馨便捷的愛心驛站……在思明區蓮岳里,首座由清潔樓改造的環衛公寓正式啟用,11名環衛工人及其家人順利入住,舒心過年。
今年8月,市環衛管理部門連同市住房局統籌安排部分直管公房給環衛工人居住,其中,思明區57套、湖里區83套、集美區2套。
環衛工人在外租房也有了補貼。2020年12月,我市出臺《廈門市城市道路環衛工人、公路養路工人住房租金補貼實施方案》,對符合補貼發放條件的一線道路環衛工人每月補貼280元,核實后按年發放。
為了讓環衛工人“冷天有地方取暖、熱天有場所納涼、渴了有熱水供應、累了有站點歇腳”,市環衛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單位,大力推動“愛心驛站”的建設。目前全市共有521座愛心驛站,這些驛站主要具備環衛工人歇腳、熱飯、取水、急救的功能。每個驛站可保障約30人輪班歇腳,基本滿足90%的一線環衛工人工間休息需求。
我市還在全省率先發布首個《廈門市環衛工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手冊》,對于參與防控區域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的人員,加大關愛力度,指導他們加強防護工作,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實行集中食宿、集中管理,切實保障環衛工人的身心健康。
【數據】
●我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錯峰直運,目前全市設置726條直運線路,對3848處接駁點進行錯峰直運,島外部分農村推行上門收運
●我市海域保潔面積已達180平方公里,基本實現廈門島及周邊內灣海域保潔全覆蓋
●我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4350噸/日,每年的發電量約為5.8億度,可供大約1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
●關愛環衛工人,全市共有521座愛心驛站,每個驛站可保障約30人輪班歇腳,基本滿足90%的一線環衛工人工間休息需求
【人物】
林加琛:“最啰嗦”的他是隊里的定心丸
林加琛(右)和隊友在烈日下搬運物資。(市環衛中心供圖)
如果疫情沒有發生,市環衛中心的林加琛應該不會錯過女兒邁入大學這一重要時刻。“讓我再選一次,我依然會選擇支援同安。”回想支援廈門市第三醫院時的點點滴滴,林加琛的語氣益發堅定。
兩套衣物存包中、時刻待命上戰線。在9月21日市環衛中心發出“集結號”時,林加琛第一時間作出表率,暫時離開了“小家”,于中秋節當天踏上逆行之途,帶隊前往同安的廈門市第三醫院參與戰疫。
從車輛防疫消殺、核酸樣本信息核對送檢,到院內三餐打包及分發,每一項任務林加琛都希望能親力親為,對于他來說,工作至凌晨已是工作常態。
在9月下旬,運送各愛心單位捐贈物資的車輛源源不斷。“這些物資都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心意,必須第一時間保障搬運到位。”為了做到無縫銜接,林加琛和隊友選擇24小時駐守崗位,及時與運輸車輛完成對接,做到“車到人到”。
夜晚閑暇時,林加琛會往家里掛個電話,但通話時長不超過5分鐘——沒聊幾句話,運輸隊伍又抵達了。
除了日常工作,作為隊長的林加琛還要時刻關注隊員們的工作狀態。每天早上晨會,他總會不厭其煩地強調安全事項,隊員們笑稱他是整支隊伍里“最啰嗦的人”,也正是啰嗦的他,成為隊伍一顆重要的定心丸。
陳劍峰:打起十二分精神守好“最后關口”
陳劍峰在巡檢海滄廠設備。(環能公司供圖)
“請入廠垃圾運輸車駕駛人員將車輛停放在指定位置,出示健康碼,配合測量體溫。”9月13日清晨,天剛微微亮,陳劍峰已穿上了工作服,來到廠區門口帶隊值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陳劍峰是廈門市政集團旗下廈門市環境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滄再生能源電廠(以下簡稱海滄廠)副總經理。9月中旬,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陳劍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請纓,駐廠值守,全力做好生活垃圾和涉疫垃圾處置工作。
面對處理涉疫垃圾的重任,陳劍峰第一時間主持召開生產對標例會,嚴格按照制度落實各項生產指標。“設備穩定運行,是保障垃圾焚燒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更不能出半點紕漏。”作為分管生產運營及安全環保工作的副總,陳劍峰往往一天要巡查設備數次,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安排檢修隊伍第一時間解決,高效確保了各類設備的正常運轉。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仍受疫情影響,面對艱巨的生產任務,海滄廠一班人滿負荷工作。陳劍峰認真落實員工駐廠后的各項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員工的心理疏導,組織完成6輪駐廠員工的核酸檢測。在他的帶動下,60余名駐廠人員,打起十二分精神,圓滿完成了涉疫垃圾應急處理及生活垃圾末端處置重任。
楊軍輝:27年黨齡老黨員總是沖在最前面
楊軍輝對環衛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受訪者供圖)
10月15日,廈門市政園林系統突擊隊市政集團分隊結束了在同安的志愿工作,這晚,楊軍輝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在同安區新民鎮的日子里,他負責輪值早班,每天都需要凌晨4點前起床準備工作。
剛到同安區時,楊軍輝最惦記的就是兒女的學業。“爸,你放心工作吧,這段時間我們會互相監督、認真讀書的。”兒子的承諾給足了楊軍輝底氣,全身心投入一線工作。
這其實是楊軍輝第二次走上戰疫一線了。早在去年大年初二,單位工作群里傳來消息:即將組織一線突擊隊伍,參與涉疫垃圾轉運工作。此時,遠在湖南老家的他沒有猶豫,第一時間致電報名,連夜收拾行李、回廈戰疫。
廢棄防護服、壓舌板、封控區居民的生活垃圾……對于這類常人見則避之的涉疫垃圾,在同安區新民鎮工作期間,楊軍輝與他的同事們都需一件一件將其取出,分類放入垃圾運輸車,再轉運到東部固廢中心暉鴻公司進行末端處理。
每天近8小時的工作時長、近50公里的行程、穿著防護裝備長達8小時……每天工作結束、脫去裝備時,楊軍輝的防護服里都能倒出“水”。
“工作雖辛苦,但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使命必達、一如既往。”作為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一線環衛工作者,楊軍輝習慣走在“最前端”,成為大家的旗幟。
關鍵詞: 環衛工人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
- 環球熱消息:糖尿病人能吃玉竹嗎?高血壓患2022-11-25
- 玉竹可以降血糖嗎?玉竹能增強抵抗力嗎?:2022-11-25
- 焦點速訊:玉竹可以和紅棗一起吃嗎?玉竹有2022-11-25
- 玉竹可以治結石嗎?玉竹可以治便秘嗎?|天2022-11-25
- 當前滾動:玉竹生長環境是這樣的?玉竹性狀2022-11-25
- 世界視點!玉竹泡水喝泡多少?玉竹泡水喝有2022-11-25
- 玉竹粥怎么做?玉竹可以泡茶嗎? 快資訊2022-11-25
- 每日消息!玉竹有什么功效?服用玉竹的注意2022-11-25
- 今日熱聞!沙參玉竹湯怎么做好?沙參玉竹湯2022-11-25
- 三文魚籽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三文魚籽怎么2022-11-25
- 吃三文魚籽有什么好處?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保存?魚子醬為什么容易腐敗?2022-11-25
- 全球速看:魚籽怎么做沒腥味?魚籽有哪些營2022-11-25
- 天天微速訊:玉竹產地有哪些?玉竹茶能長期2022-11-25
- 玉竹泡水喝有副作用嗎?玉竹功效與作用2022-11-25
- 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食用魚子醬需要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魚子醬好壞怎么看?魚子醬怎么吃比較好?|2022-11-25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