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將重點對五類人群加強收入狀況監測
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確保全面小康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民政部將重點對五類人群加強收入狀況監測
民政事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著兜底夯基的重要作用。
為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近日表示,將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重點對五類人加強收入狀況監測,他們是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剛性支出較大導致生活出現困難的人口,對這五類人實現動態監測,做到及時發現、精準干預、精準救助。
同時,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度。打造綜合救助格局,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和醫療等專項救助,把各項救助政策綜合起來精準施策。
實現兜底保障脫貧
我國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標志著我國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臺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民政工作承擔著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任務,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民政部部長李紀恒說。
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著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兜底夯基,努力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質量更高。李紀恒將民政部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兜牢民生底線,幫助廣大特殊困難群眾同步進入全面小康;二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人民群眾共建共治共享;三是拓展提升基本社會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
其中第一點尤為引人關注。據了解,針對農村貧困人口,民政部門盡銳出戰、集中發力,2017年底實現全國所有縣(市、區、旗)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或動態超過國家扶貧標準,2020年底將1936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實現兜底保障脫貧。
此后持續做好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拉緊防止返貧致貧的制度防線。針對基本生活困難群眾,健全覆蓋城鄉、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截至2020年底將4425.9萬人納入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分別比2012年底增長105.3%、188.3%。將477.4萬人納入城鄉特困人員供養。2020年實施臨時救助1380.6萬人次。
針對孤兒、殘疾人、農村留守人員等特殊群體,全面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國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到1611.3元/人/月,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到1184.3元/人/月,分別比2012年增長65.77%、68.46%。從2020年起,25.4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首次納入國家保障。
2016年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截至2020年底,分別惠及1214萬人和1475.1萬人。普遍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同時,主動做好受疫情和自然災害影響的特殊困難群眾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順利實現全面小康。
農村低保標準提高
民政部門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
如今,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全部動態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可以說是實現了應保盡保。全國共有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者特困供養制度,大概占整體脫貧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圓滿完成了黨中央賦予民政部門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務。
即便受到了疫情、災情和物價上漲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仍然有效保障了受影響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王愛文介紹說,民政部及時調整、密集出臺了社會救助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及時足額發放救助資金,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適度擴大低保、特困供養和臨時救助范圍,包括向生活困難、沒有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到去年底,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一共增發生活補助、價格補貼等達到285億元。
社會救助制度也隨之改革完善。民政部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包括將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相當于“一人一策”;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適當拓展了特困人員無勞動能力的殘疾種類和等級,放寬了這些方面的認定條件,更多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納入制度保障范圍;進一步強化臨時救助兜底功能,全面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備用金放在鄉鎮,群眾出現困難可以及時得到救助,包括開展了小金額先行救助,及時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突發性、緊迫性的生活困難問題。
社會救助保障水平也在穩步提高。據王愛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和各級財政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從每人每月330.1元,增長到目前的694元,增長了1.1倍。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年的2068元增長到目前的6150元,增長了1.97倍。從這個數字看,農村的低保標準提高速度遠遠快于城市低保標準,這保障了各類困難群眾更好地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救助人員2000萬人次
對于一些特殊困難群體如流浪乞討人員,民政部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也針對性地開展了許多務實的工作。
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講了一個故事:“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天氣非常寒冷,下班回到家后我還感到比較冷,就給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同志打了一個電話,說今天晚上的天氣這么冷,萬一有流浪乞討人員被凍壞甚至凍死了,那就是大問題。李萬鈞同志回復我說‘您放心,我們市里已經根據前幾天的天氣預報做好了準備,前兩天我們已經開始了街面巡查,今天夜晚我們全體救助人員還要繼續到街面巡查救助,特別要到橋下涵洞里看看還有沒有被遺漏的人員’。我又找部里社會事務司的同事問了河北、天津的情況,他們說兩地都啟動了寒冬天氣救助預案。”
詹成付說,“我們這項制度充滿人性的光輝。”詹成付所說的這項制度,就是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制度。這一制度的突出特點就是政府主動救助,被救助者自愿受助。
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近2000萬人次,有效地保證了他們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近年來流浪乞討人員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比如2013年救助348萬多人次,到去年只有83萬多人次。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成效,說明人民生活好了,國家對特殊困難群體照顧好了,流浪乞討的人員越來越少了。作為這項業務的牽頭部門,我們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主要是體制機制完善、服務質量提升和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尋親活動,讓更多的流浪走失人員能夠及早回家。目前,全國有1555個救助管理站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服務。”詹成付說。
天氣轉涼,民政部將在流浪乞討工作方面做更多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詹成付透露,一方面是把救助站的工作質量提升上去,另一方面依靠公安、環衛等部門的支持以及社會各方面包括各個媒體的幫助,宣傳這方面的知識,讓更多的流浪乞討人員得到社會的照顧和政府的幫助。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返缆愤\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
- 環球熱消息:糖尿病人能吃玉竹嗎?高血壓患2022-11-25
- 玉竹可以降血糖嗎?玉竹能增強抵抗力嗎?:2022-11-25
- 焦點速訊:玉竹可以和紅棗一起吃嗎?玉竹有2022-11-25
- 玉竹可以治結石嗎?玉竹可以治便秘嗎?|天2022-11-25
- 當前滾動:玉竹生長環境是這樣的?玉竹性狀2022-11-25
- 世界視點!玉竹泡水喝泡多少?玉竹泡水喝有2022-11-25
- 玉竹粥怎么做?玉竹可以泡茶嗎? 快資訊2022-11-25
- 每日消息!玉竹有什么功效?服用玉竹的注意2022-11-25
- 今日熱聞!沙參玉竹湯怎么做好?沙參玉竹湯2022-11-25
- 三文魚籽不適合哪些人群食用?三文魚籽怎么2022-11-25
- 吃三文魚籽有什么好處?三文魚籽為什么受歡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保存?魚子醬為什么容易腐敗?2022-11-25
- 全球速看:魚籽怎么做沒腥味?魚籽有哪些營2022-11-25
- 天天微速訊:玉竹產地有哪些?玉竹茶能長期2022-11-25
- 玉竹泡水喝有副作用嗎?玉竹功效與作用2022-11-25
- 魚子醬常見搭配方法有哪些?食用魚子醬需要2022-11-25
- 魚子醬怎么做好吃?魚子醬有什么功效?2022-11-25
- 魚子醬好壞怎么看?魚子醬怎么吃比較好?|2022-11-25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