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邁出產教融合堅定步伐 實現教學就業“雙豐收”

2021-03-20 13:37:41    來源:人民網

“綜合就業率95%以上”“平均薪資待遇高于同類專業學生20%”“有學生畢業兩年就成長為年薪五六十萬的專業人士”……在職業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地處我國西南的一所大專院校,是如何邁出產教融合堅定步伐,實現教學、就業“雙豐收”的?

圍繞“產業鏈”布局“專業群”

瀘州,素有“酒城”之稱,同時也擁有著四川唯一的水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在這里圍港而建。“酒”和“自貿區”,是瀘州不可忽視的兩張“名片”。

這里,也孕育了一所百年歷史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經過多年發展,學校開設的高職專科專業已達40個,有近15000名學生在這里學習、生活。在產教融合實踐中,學校的教學已逐步與當地的產業發展融為一體。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更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何杰總結經驗道,念好產教“融”字訣,重點是走好“三步棋”。

這第一步,就是“走出去”。

“走出去”意味著學校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面不能“閉門造車”,而要充分面向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高度銜接。據介紹,該校在探索產教融合之初,就“鐵了心”要實現“專業”和“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下大力氣解決人才供需“兩張皮”的矛盾。

具體來看,首先是學校大力改革,實現學科設置“動態化”,專業、學院的建設,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這是為了重點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滯后于產業發展,學生所學與所用脫節的普遍性問題。

據了解,該校近年來根據四川省現代產業體系,對接瀘州“白酒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新興產業”三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圍繞自貿區等產業園區,調整專業布局、重新配置資源,重點建設了中國酒業學院、現代信息技術學院、學前早教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通過圍繞“產業鏈”布局“專業群”的方式,使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更加適應新時代產業的融合發展進程。

與此同時,學校積極拓展自己的“能力圈”,通過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等方式主動向產業領域延伸。在探索中,該校發現“生產性實訓”是學生們從“在校生”到“職業人”身份轉變的關鍵環節。于是,學校籌集各方資金,共投資1億元建成了占地23畝、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區域共享型產學研用一體化實訓基地,面向川南渝西提供云計算、大數據應用、智能制造、電氣裝置、汽車維修、育嬰員、茶藝師等10個以上工種的師資培訓、職業技能訓練、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技能大賽比賽。

讓龍頭企業成為學生的“經紀人”

前瞻性的專業設置,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大方向;“接地氣”的教學內容,則為人才成長提供了最真實的環境。這就要考驗到校企合作的“真功夫”了。

因此,融合的第二步棋,便是“引進來”。

校企合作,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形式,已經在絕大多數的高校中得到了實踐應用。但大多數情況仍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無論是院校還是企業,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人才培養中的一個環節,并沒有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方式。

在這個問題上,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趟出了一條經驗之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瞄準行業龍頭”。據介紹,學校通過與多家行業協會、權威機構、行業龍頭進行合作,共同培養高質量專業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比如,該校與中國酒業協會共建“中國酒業學院”,為貴州茅臺集團、瀘州老窖、四川郎酒等企業培養各等級品酒師500余人;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設中德西南機器人產學研示范基地,開展社會開展機器人管理及專業技術培訓;與國信藍橋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藍橋學院”,為企業穩定輸出信息技術人才;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ICT學院”,讓學生能夠以較低成本學習華為數據通信的相關知識;與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菁英班”,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近500名;與成都洲際酒店共建“英才學院”,致力培養酒店行業高端儲備人才;與騰訊云共建人工智能學院,為人工智能專業建設進行了探索;與阿里巴巴(中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社會培訓學院,開展數字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這些合作,旨在充分發揮企業“職業導師”和“經紀人”作用,提高學生對口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通過知名企業的培訓及實踐經歷,讓學生更容易得到社會的認可,直接拉高了學生的就業層次。何杰舉例說,學校與國信藍橋聯合開辦的“藍橋班”,訂單班學生正式就業率不低于98%,對口就業率不低于80%,畢業半年內平均薪資待遇高于同類專業學生20%。

何杰表示,作為國信藍橋在四川唯一的合作學校,其“藍橋班”很受學生歡迎。2019級軟件技術專業學生蘇義軍說,自己跟著“藍橋班”導師學習了很多的開發項目,對Java Web開發掌握得較好,目前進入了學校2021年網站設計與開發的集訓隊,為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進行準備。

此外,學校還與行業企業共建研發中心,為教師搭建參與、支持企業核心技術研發的平臺,這一舉措也使得學校教師的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校企合作中,學校首先要強化自身內涵建設,提升育人質量、教師素養、服務能力,增強合作吸引力,引鳳來筑巢。

“雙證制”“雙師制”拓寬就業路

人才培養既是產教融合的初衷,也是產教融合的成果。與龍頭企業的合作,作為學校人才引進的“窗口”,必須配套有良好的制度,才能讓企業的優秀人才對教學真正產生影響。

這第三步棋,便是“雙證制”和“雙師制”。

“雙證”是指讓學生在拿到專科畢業證的同時,還要拿到一個職業技能證書;“雙師”則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既要有校園導師,也要有企業導師。

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按照國家級高水平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標準,校企共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商人才培養方案、組建專兼職師資團隊,按照1:3的師生比配備企業師傅,深入推進“雙主體育人、雙基地保障,雙身份成長,雙導師指導、雙制度獎勵”。

同時,為充實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有計劃地選送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引進企業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充實實踐教學隊伍。“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人數占專業教師總人數近90%。

“將行業一流大師帶進教室,將行業先進技術引進課程,讓學生直入行業龍頭企業實習實訓,確保師生與產業前沿、技術前端無縫對接,確保產教融合育人質量。”何杰總結道,這是產教融合的“提檔升級”,也是職業教育的精髓所在。

合作中,重點要在“共”字上做文章。何杰表示,要找準行業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出發點,明確合作雙方的共同利益點,堅持互利共贏,拓寬合作面向,提升合作深度,全面滿足行業企業對技術創新和人才資源的多重需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新興職業層出不窮,職業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路上。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就提出,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

“在我國職業教育從規模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誰能更深入、更扎實地做好產教融合,誰就能占得發展先機、贏得發展優勢。”何杰表示,下一步該校不僅要在合作的層次和融合的深度上繼續發力,更要積極探索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揮理事會辦學“智囊團”作用,推動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園行企共同參與辦學。

關鍵詞: 產教融合 教學就業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xinjaguygurporn|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 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16668开场直播|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97国产在线播放|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在线婷婷|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97碰视频人人做人人爱欧美|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老鸭窝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a| 国产一区在线mmai| 69精品久久久久|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色成快人播电影网|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毛片试看120秒| 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 69视频免费观看l|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波多野结衣|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极度虐乳扎钉子bdsm|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