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 村美民富奔小康
水,晶瑩剔透;山,疊翠流金。秋日里的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庫區,景色宜人。
如今的淅川,山川更美,鄉親更富,今年2月正式脫貧摘帽。
淅川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2015年底,全縣尚有159個貧困村近10萬人處于貧困線下。
“淅川的情況,既有交通閉塞、生態脆弱等共性原因,也有其特殊性。”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介紹,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
然而,發展腳步不能停。“我們扛穩水質保護和脫貧攻堅重任,立足縣情,確立‘短中長’三線產業結合的綠色發展路徑,讓綠水青山成為富民增收的‘金山銀山’。”盧捍衛說,短線發展中藥材、大閘蟹等“短平快”產業,確保短期可脫貧;中線發展軟籽石榴、薄殼核桃、杏李等套種產業,確保中期可致富;長線做大做強旅游業,確保長遠可持續發展。
“短線”重“短平快”,力保短期可脫貧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登上淅川滔河鄉東鬧峪村前的黃金垛山,10多名村民說說笑笑地忙活著。
“這是前年種下的黃姜,今年要全部采收了。”村民蔡俊山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千余畝黃姜套種在核桃林下,泛黃的藤蔓鋪滿整個山崗。
蔡俊山家7口人,妻子患有慢性病,孩子都在上學,曾經家庭經濟拮據。
“兩山夾一河,地薄無收成。”黃金垛山、黑豹子山之間,是穿村而過的鬧峪河,東鬧峪村200多戶人家散居在河兩岸,其中貧困戶就有109戶。
“山、水是東鬧峪村的優勢,咱得把山水資源變成致富資本。”滔河鄉黨委書記張本貴介紹,“我們號召老鄉們在山上栽果樹、種中藥材,守住水土、促民增收;在河兩岸發展優質淡水養殖,讓鬧峪河優質的水源,成為鄉親們致富的源頭活水!”
在鄉里和縣移民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一座投資180萬元的公路橋橫亙兩岸,一條22公里的柏油路連通東鬧峪村與山外的世界;村里引進藥企,在山坡上栽植核桃樹、林下套種黃姜、迷迭香千余畝;在河兩岸開挖優質淡水養殖塘55畝。村里成立合作社,貧困戶以扶貧小額貸款入股分紅,財政全額貼息。
蔡俊山家種植黃姜12畝、養殖蜜蜂10箱、發展淡水養殖2畝,2017年家庭收入超過7萬元,順利脫貧。去年,蔡俊山還帶動村民養殖蜜蜂近百箱,他為老鄉們義務指導技術,共同發展起“甜蜜”產業。
東鬧峪村黨支部書記韓成偉介紹,受益于短線產業,2019年,東鬧峪村6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獲得淡水養殖分紅2000元,7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獲得光伏發電分紅3000元;當年就有103戶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51%。
“中線”發展林果,鋪就綠色致富路
10月12日,下灣村軟籽石榴基地里,村民王文亮一邊采摘,一邊招呼過往游客:“咱這石榴不僅紅艷圓潤,而且籽粒無核,來,快嘗嘗!”
談起今年的收入,王文亮算起賬來:土地流轉租金每年近4000元,在基地務工每年收入3.6萬元,加上分紅,每年僅石榴產業就收入5萬元。
王文亮一家人生活曾經過得緊巴巴:90多歲的母親常年臥病在床,妻子也患病,醫藥費花了不少,倆孩子都在讀書。“2016年春天,村里讓我們跟著公司學種石榴,我感覺好日子就要來了。”王文亮回憶道。當時,淅川縣引進一家生態農業公司,在老城鎮下灣等村發展軟籽石榴,下灣村268畝坡地全部流轉給公司,公司招聘村民管護、采摘林果,村民有了相對穩定的工資收入。果樹有了收益,農戶和公司按1∶9分成,農戶再獲“股金”。
淅川縣縣長楊紅忠介紹,在推進高效生態產業發展過程中,縣里出臺多項政策,在基地建設、生產設施、信貸支持、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補貼,積極整合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項目資金,使項目跟著基地走、服務跟著產業走。
2016年,縣里還整合資金,在水庫邊為鄉親們蓋起了二層新居,站在樓頂就能觀水景、看日出、聽濤聲。“咱也住進了‘湖景房’。”王文亮幽默地說。
2019年底,下灣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如今,67家企業入駐淅川投資生態農業,全縣3.4萬貧困人口在綠化庫區中捧起“生態碗”,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
“長線”農旅融合,村美民富奔小康
烹制丹江鮮魚、小炒山間野菜……位于倉房鎮磨溝村的鴻運山莊,每逢節假日生意火爆。淅川縣整合有關項目,扶持貧困戶辦農家樂,人均補貼7000多元。鴻運山莊經營者周偉介紹,自家領到6萬多元補貼后辦起農家樂,營業5年來,每年收入超10萬元,還帶動3戶貧困家庭脫貧。在磨溝村,至今已有37戶村民辦起農家樂。
對于靠近景區、水庫的貧困戶,淅川縣立足區位優勢,以創建丹江湖國家5A級景區為龍頭,構建環丹江湖旅游圈,設立旅游發展基金,制定農家樂賓館獎勵扶持辦法,把貧困戶嵌入旅游鏈條精準受益,讓好風景有了“好錢景”。截至目前,全縣建成鄉村旅游示范村36個、鄉村旅游示范園40家、農家樂和特色民宿500多家,旅游從業人員3萬多人,年接待游客達到500余萬人次。2019年旅游業綜合效益36億元,帶動人均增收1500元。
如今的淅川,山越來越綠。發展軟籽石榴、杏李等林果38.7萬畝,林下套種中藥材面積達50%,“水源”“林海”“果鄉”“藥庫”等特色生態品牌逐漸打響;3年治理荒山53.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3%,人工造林面積連續13年位居河南省前列。
水越來越清。丹江口水庫6年持續向京津冀豫4地輸水340億立方米,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310多萬居民受益,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以上。
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淅川縣貧困戶產業扶貧參與率達100%,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10.66%降至2019年底的0.9%。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環球報資訊】蕪湖一女子被騙子洗腦執意轉2022-11-25
- 上饒一家長帶娃上門道歉反被對方家長打?警2022-11-25
- 兩度下水拼盡全力救人,景德鎮這位勇敢少年2022-11-25
- 瑞昌“張氏家族”24人涉黑案一審宣判_每日2022-11-25
- 南昌新力雅園小區業主:車位配建遠低規定標2022-11-25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
- 熱消息:魚子醬怎么吃最正宗?魚子醬營養價2022-11-25
- 大馬哈魚籽怎么做好吃?大馬哈魚籽多少錢一2022-11-25
- 日本料理常見魚卵有哪些?明太子和鱈魚子差2022-11-25
- 精彩看點:魚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飛魚籽好2022-11-25
- 焦點速看:眼妝怎么卸干凈?眼妝卸不干凈怎2022-11-25
- 眼妝是先貼雙眼皮貼還是先畫眼影?眼妝重要2022-11-25
- 世界微資訊!畫眼妝前擦不擦隔離霜?眼妝需2022-11-25
- 內雙眼怎么花眼妝?簡單步驟是什么?2022-11-25
- 眼影是越貴越好嗎?什么牌子的眼影好用? 2022-11-25
- 大地色歐美眼妝好看嗎?怎么畫?:環球關注2022-11-25
- 中分劉海如何打理更好看?偏分頭發型常見款2022-11-25
- 短發怎么打理才不會外翹?氣質型中分短發發2022-11-25
- 環球訊息:中分發型有什么優勢?大長臉適合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適合哪些女生?中分短發發型好2022-11-25
- 消息!劉海中分怎么處理?中分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如何自己剪劉海?八字劉海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圓臉發型該如何分線?馬尾辮怎么綁?2022-11-25
- 平劉海老是中分怎么辦?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2022-11-25
- 哪些人不適合中分發型?怎樣讓劉海變直不用2022-11-25
- 世界熱點!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復?劉海剪厚2022-11-25
- 霍建華近態曝光豪橫十足,接連換乘豪車,卻2022-11-25
- 當前關注:胡歌所開車曝光上熱搜,網友:治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