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硬招暖招齊發 多方合作助力抗洪保民生

2020-07-06 17:13: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6月以來全國共計2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汛情嚴峻

硬招暖招齊發 多方合力抗洪保民生

洞庭湖城陵磯站7月4日18時漲至警戒水位,江西昌江、樂安河,安徽水陽江等16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7月4日20時,太湖水位3.94米,超過警戒水位(3.80米)0.14米,周邊河網地區有26個站水位超警0.01米至0.53米;長江中游干流蓮花塘站7月5日凌晨超過警戒水位。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7月5日從水利部獲得的最新防汛信息。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天氣頻發。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從部委到地方積極應對,以更有力有效舉措迎接重大考驗,在組織搶險救災的同時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防疫防汛兩手抓兩不誤,保民生硬招暖招齊發,眾志成城筑牢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固防線。

汛情嚴峻形勢不容樂觀

長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太湖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北方一些江河未來可能發生洪水,防汛抗洪形勢嚴峻……7月4日,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今年以來,我國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過程多、水量大,6月以來,珠江流域西江及北江、黃河上游、太湖等江河湖泊都發生編號洪水,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發重發,區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在日前水利部組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王章立介紹道。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累積平均降水量29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列1961年以來第7位,共出現23次強降水過程,為2013年有統計以來第2位。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7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多4成。特別是進入6月以來,全國共計2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局部災情比往年重一點,但總體災情明顯偏輕。王章立指出,各地克服疫情影響,備汛防汛取得明顯成效。“洪澇災害經濟損失、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受災人口等,與近五年的同期均值相比都是很低的,有的偏低70%以上。”

盡管如此,防汛嚴峻形勢仍不容樂觀。“七、八月份是我國防汛關鍵期,也是臺風暴雨多發期,江河洪水呈現多發頻發趨勢,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王章立介紹,據水利、氣象聯合預測,盛夏南北方均有多雨區,以北方雨帶為主,黃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

部委地方集結強大力量

據了解,防汛進入關鍵期之際,從部委到地方密集部署,以更有力有效舉措迎接重大考驗,凝聚起抗洪保民生的強大力量。

緊緊扭住預報預測預警“牛鼻子”。中國氣象局召開專題視頻會議,有力落實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針對局地突發災害性天氣強化實時監測分析和短時臨近預報預警。

此外,水利部精準調度水利工程,最大程度發揮防洪減災效益。入汛以來,先后調度大中型水庫918座(次),共攔蓄洪水206億立方米,初步分析減淹城鎮250個、減淹耕地面積444萬畝、避免人員轉移近309萬人。自然資源部全面動員開展巡查排查,特別針對城鄉接合部、旅游風景區、重大工程區、交通道路沿線、農村切坡建房、小流域集中聚居區等重點部位加大排查力度;交通運輸部安排部署鐵路、公路、水運交通設施防洪安全工作。

一方面,抗洪前線加力筑牢堅實堤壩,另一方面,救災后方民生保障暖招不斷。

財政部提出進一步加大防汛救災資金保障力度,全力滿足災前搶險備料、物資儲備、汛情監測和隱患排查,災后人員搜救、排危除險、受災群眾救助安置等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經費需要;農業農村部安排部署災后生產恢復重點工作,并派出6個專家組赴洪澇重災省份指導農業減災救災;應急管理部利用應急物資保障平臺及時調運、公平公開發放救災物資,會同有關部門精準推進減災救災措施,防止因災返貧。

各地也聞“汛”而動及時響應。比如,陜西組織各地對城鄉低洼易澇區、城市地下空間和依山傍河居住區逐地逐項排查;廣東實行隱患臺賬動態管理,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科技含量更高的搶險救援物資儲備;四川最大限度發揮削洪泄洪作用,加強對河流沿岸、山洪災害危險區等易受威脅區域和人員密集區的風險管控;江西滾動發布逐6小時降雨落區預報和洪水預報,提前組織危險區和受威脅區的群眾轉移避險。

多優勢助力抗洪保民生

在專家看來,盡管面臨多重挑戰,但我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治理優勢、制度優勢,有巨大的政策合力和科技創新加持,能夠確保打贏主汛期這場硬仗,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朱小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防災、減災、賑災是中國歷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已逐漸形成更加系統、完善、科學的災害治理理念。應急管理部的成立是對全國應急資源的整合優化,是建立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的重要一步,將明顯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效能。

在她看來,新時代自然災害治理是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救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治理理念的更新和防災減災救災的實踐,不僅彰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以及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也充分體現中華民族經久不衰的凝聚力、向心力。

制度優勢、政策合力之外,科技創新、信息技術也成為抗洪利器。“水情預測預報是水害災害防御的參謀和耳目。進入7月份以后,我國東部主雨區逐漸由江南北部、長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區,北抬至華北、東北。尤其是華北地區是我國洪水預報最難的地方,所以科技支撐尤為重要,通過科技手段來提高預測預報的精準度,延長預報的精度,縮短預知度的時間。”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說。

專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面對嚴峻的內外部形勢,我國保持強大定力,堅決打贏抗疫防汛兩場硬仗,堅決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同時,交出一份份暖心民生答卷,成為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寫照。

關鍵詞: 抗洪保民生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夂女yin乱合集高h文|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高清| 爱情岛永久入口首页|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 午夜两性色视频免费网站|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狼群影院www|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4ayy私人影院| 在线亚洲小视频| yellow版字幕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 最新国产三级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哦太大了太涨了慢一点轻一点|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44luba爱你啪|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色另类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