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二線城市沖擊“千萬人口俱樂部” 50%人口增長目標如何實現
大批二線城市沖擊“千萬人口俱樂部”,50%人口增長目標如何實現?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人口也在向中心城市、大都市圈集聚。這一過程中,強二線城市將成為人口流入的重點。
事實上,不少二線城市已經提出了常住人口千萬級甚至兩千萬級的目標。對此,專家表示,要加入“千萬人口俱樂部”,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人才、公共服務配套、產業之間的良性循環。
多城沖刺千萬級人口目標
近日,《佛山市人口發展規劃(2018~2030年)》(下稱《規劃》)正式公布,詳細解析了當前佛山人口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從人口規模來看,近年來佛山常住人口增長平穩,戶籍人口增幅較大。2017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為765.6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足足45.76萬人之多;2018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達790.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90萬人,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一增量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列第八位。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從產業發展來看,近年來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端制造業、信息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規劃》預計,2030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規模將超過850萬人,戶籍人口達570萬人左右。
850萬還只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目標,目前多個二線城市的人口規模目標是達到千萬級,甚至兩千萬級。
今年9月,東莞發布了《東莞市人口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顯示東莞將實施積極的人口調控政策,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960萬人,2030年達到1020萬人,2035年達到1080萬人。
數據顯示,2018年東莞的常住人口為839.22萬人,也就是說未來12年左右要增長180萬人,相當于每年增加15萬人左右。
同樣的,根據各市的規劃,長沙的常住人口要從2018年的815.47萬人,增長到2035年的1200萬人,增長47%;南京要從2018年的843.62萬人,增長到2035年的1300萬人;濟南的目標則是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1350萬,城鎮化率達90%,基本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而一些人口總量大的強二線城市已經將目標瞄準了兩千萬級。比如成都提出,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今年5月,武漢提出要推動武漢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元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二線城市的機遇
為何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在積極沖刺千萬級乃至兩千萬級的人口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人口逐步加速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而中小城市人口流入并沒有顯著提升。這一趨勢性作用下,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向大城市不斷集聚,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主導的資源配置格局,一大批新中心城市崛起。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增強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以期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
例如,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近日在湖南省住建廳調研時指出,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要積極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抓好“三干兩軌”等重點建設,打造半小時“交通圈”“經濟圈”。
今年以來,山東也積極布局,包括明確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山東半島城市群;以濟南、青島兩市為核心,協同周邊城市發展,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做大做強濟南、青島兩個都市圈;建立中心城市牽頭的都市區協同發展機制,支持建設一體化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促進煙威(煙臺、威海)、臨日(臨沂、日照)、東濱(東營、濱州)、濟棗菏(濟寧、棗莊、菏澤)四個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等。今年1月的時候,濟南也實現了擴容,將地級市萊蕪整體拿下。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突出中心城市的帶動引領作用,更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和城市化發展規律。城市的本質是人口與產業的集聚,而城市規模與輻射帶動能力成正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城市人口規模也在不斷往上走。
牛鳳瑞分析,當前也是二線城市發展的一個很好機遇。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需要在一線城市之外,有更多的中心城市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也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且中國的人口總量這么大,有十幾個城區人口達到千萬級以上的城市也是必然趨勢。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也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當前我國的全國性中心城市還是太少。中國這么大,需要在北上廣深之外,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北上廣深的房價高,也說明我國當前的中心城市是不夠的。”
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的強二線城市將成為發展的重點。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省會城市將成為人口流入的重點,這些城市通過放開落戶、引進人才來吸引人口流入,實現做大做強,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如何實現人口目標
當前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人口紅利逐漸消減,因此吸引人才、吸引年輕人口對于二線城市來說十分關鍵。
丁長發分析,當前二線城市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不進則退。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二線城市也會分化,有些可能會掉隊。對很多二線城市來說,要加快自身發展,需要將區域內外最好的要素積極吸附進來,這其中人口、人才就是最重要的發展要素。年輕人是消費、創業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主體,得年輕人者得未來。
那么二線城市如何才能實現人口增長的目標呢?
當前各地發布的各種人才政策、人才購房補貼等一方面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但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吸引人才的目的是發展產業,而不應該是發展房地產。因此二線城市未來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關鍵的還是要有相應的產業。
牛鳳瑞也提出,有些二線城市的人口規模增長是通過行政區域的調整實現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靠城市自身產業的發展,通過自然的增長來實現。
丁長發分析指出,留住人才的關鍵在于產業,要有工作和發展的機會。比如過去武漢和西安有那么好的高教資源,那么多的在校大學生,但是留不住人,畢業生紛紛“孔雀東南飛”,就是因為經濟不發達,沒有相應的就業機會。而近幾年包括武漢、成都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中高端就業機會,很多畢業生也選擇留在了那里,很多人選擇從沿海回流到內地。
他表示,對二線城市來說,還是要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完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配套,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人才、公共服務配套、產業之間如果能形成良性循環,對整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閱讀
-
如皋: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
今年如皋市全力推進城鄉居保轉企保擴面工作,截至三季度,新增城鄉... -
如皋市江安鎮:深入了解人民群眾迫切需...
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如皋市江安鎮財政和資... -
儀征市交通運輸局:充分落實企業主體責...
近日,儀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培訓,針對前期... -
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
按照市縣統一部署,近日,海安市紅旗村積極開展村莊環境大清理行動... -
宜興:全面推進財政法治轉型升級 努力...
近年來,宜興市財政局立足自身職能定位,認真落實省財政廳法治財政... -
吳中區:整合知識產權工作資源 加大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
- 南昌青山湖區五聯村2014年拆遷安置房至今未2022-11-25
- 飛行大會期間 南昌開通4條免費接駁專線:全2022-11-25
- 第二屆中國米粉節開幕2022-11-25
- 熱消息:魚子醬怎么吃最正宗?魚子醬營養價2022-11-25
- 大馬哈魚籽怎么做好吃?大馬哈魚籽多少錢一2022-11-25
- 日本料理常見魚卵有哪些?明太子和鱈魚子差2022-11-25
- 精彩看點:魚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飛魚籽好2022-11-25
- 焦點速看:眼妝怎么卸干凈?眼妝卸不干凈怎2022-11-25
- 眼妝是先貼雙眼皮貼還是先畫眼影?眼妝重要2022-11-25
- 世界微資訊!畫眼妝前擦不擦隔離霜?眼妝需2022-11-25
- 內雙眼怎么花眼妝?簡單步驟是什么?2022-11-25
- 眼影是越貴越好嗎?什么牌子的眼影好用? 2022-11-25
- 大地色歐美眼妝好看嗎?怎么畫?:環球關注2022-11-25
- 中分劉海如何打理更好看?偏分頭發型常見款2022-11-25
- 短發怎么打理才不會外翹?氣質型中分短發發2022-11-25
- 環球訊息:中分發型有什么優勢?大長臉適合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適合哪些女生?中分短發發型好2022-11-25
- 消息!劉海中分怎么處理?中分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如何自己剪劉海?八字劉海適合什么臉型?2022-11-25
- 圓臉發型該如何分線?馬尾辮怎么綁?2022-11-25
- 平劉海老是中分怎么辦?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2022-11-25
- 哪些人不適合中分發型?怎樣讓劉海變直不用2022-11-25
- 世界熱點!劉海總是中分怎么恢復?劉海剪厚2022-11-25
- 霍建華近態曝光豪橫十足,接連換乘豪車,卻2022-11-25
- 當前關注:胡歌所開車曝光上熱搜,網友:治2022-11-25
- 今日快訊:宋家族10月份銷量為56843輛2022-11-25
- 楊子大女兒罕見更動態,曬豪車鑰匙,被網友2022-11-25
- 創新活力不斷釋放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環2022-11-25
- 全球熱訊:58億英鎊,蘋果要收購曼聯?2022-11-25
- 加杠桿死磕銀行股,凈值不到0.4元 ,40萬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