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急難險重,黨員醫護人員站出來
人民日報訊4月5日早上7:30,處于封控狀態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迎來近200位放療患者和陪同家屬,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封控小...
-
廣東湛江雷州市新增1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7日0至24時,廣東湛江雷州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為隔離場所管控人員檢測中發現,...
-
“奶粉騎士”,到!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受疫情影響,啟動封控管理較早一些寶爸寶媽急需購買奶粉、尿不濕等嬰兒用品近日,外賣小哥鐘海南成為“奶粉騎士”...
-
方艙里的故事丨上海方艙里拉小提琴的女...
新民晚報訊今天,是劉軒伶參加線上小提琴初試的日子。前些天,在上海日報舉辦的線上音樂會上,她的一段小提琴表演《海濱音詩》,打...
-
藝起前行 | 《我想和世界說》:只需要...
文匯APP訊著名音樂人姚謙站在孩子的視角創作了歌曲《我想和世界說》,希望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和歌手吉克雋逸...
-
武漢第一家方艙醫院原班人馬來上海了,...
新民晚報訊兩年前,人們稱武漢為英雄的武漢,現在上海也一樣是英雄的上海。我從沒有見過這樣的上海——馬路空空蕩蕩,街頭鮮有行人...
-
他們的聲音,溫暖如春!
文匯APP訊疫情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責任人!他們很平凡很普通,但他們發出的聲音溫暖如春!……一二三,上海加油!這一...
-
即將回家的神舟十三號解鎖了哪些新成就?
新華網客戶端訊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為入住...
-
江蘇南京公布3例本土確診病例和2例本土...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根據江蘇省衛健委4月8日發布,2022年4月7日0—24時,南京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
-
曾全網刷屏的“落日余暉”爺爺,對上海...
經濟日報訊你還記得2020年那張拍攝于湖北武漢的“落日余暉”照嗎?照片上的這兩個身影曾溫暖無數網友昨天,照片中的“落日余暉”爺...
-
以為奧密克戎是“大號流感”?輕敵了!
科技日報訊“感染后無需隔離的行政決定錯了!”“新冠不是流感!”4月6日,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在社交網站上連發兩條更新,...
-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在集中隔離點返鄉...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2022年4月7日,通遼市科爾沁區1名外省就醫返回人員在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期間例行核酸檢測陽性,經復核呈陽性,經專...
-
上海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資供應 保障特...
新華社訊記者從4月7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正在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資供應工作,在化解共...
-
新華全媒+丨無人車助力疫情防控“最后...
新華社訊4月7日,在長沙市雨花區東塘街道楓樹山社區,志愿者把生活物資放進無人車。近日,為降低防疫一線工作人員接觸感染風險,減...
-
【海報】科技助力春耕 藏糧于技加速成...
編者按:春耕一線,農技推廣人員進村入戶,新品種、新農藝落地,為糧食生產注入源源動力。“三分種,七分管”,農業技術為春耕提供...
-
湖北援滬醫療隊的第一個方艙夜班
科技日報訊“第一個夜班還算平靜。”4月7日凌晨2點30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第一組32名隊員走出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濕漉漉...
-
疫情下的上海,他們堅守科研崗位分秒必爭
科技日報訊不能丟下連續培養的細胞模型,動物實驗不能間斷,保障重大攻關不停歇,儀器設備不能沒有人看守維護……當前,上海浦東疫...
-
全球連線|100秒,冬奧回眸
新華社訊100秒,帶你回顧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中國健兒的高光時刻。
-
國家衛健委: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 ...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4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設健康城市做法和成效。國家衛健委新聞...
-
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平穩運行一周年—...
經濟日報訊2022年4月6日,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平穩運行一周年。一年前,“兩板合并”開啟了深市“主板+創業板”新格局,即創業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