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冷來了,效果怎么樣?家里能裝不?
新華社多地加速集中供冷,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今年夏天,多地持續高溫。不僅南方“火爐”城市繼續炙烤模式,西北和東北的傳統避暑之地也備受高溫考驗。在此背景下,制冷如何更加高效、環保的話題引發公眾關注。
“新華視點”記者發現,多地正在加速探索區域集中供冷。與集中供暖相比,這一方式是否會大面積鋪開?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集中制冷項目越來越多
圖為深圳前海5號冷站制冷機房(2023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瑞希 攝
正在建設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未來將有約20棟建筑采用集中供冷。負責該區域集中供冷的深圳市前海深燃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平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研究確定供冷裝機規模和冷站土建工程建設模式。
區域集中供冷,是指在一定區域內設置集中的制冷站制備冷源,替代各個建筑自建的分散制冷系統,通過輸配管網將冷凍水輸送到各建筑的末端風盤系統。
“這兩年感覺集中制冷項目越來越多了。”廣州珠江新城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滕林說。自2010年起,該公司為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區區域內廣州地鐵APM線、廣州圖書館、廣州大劇院、周大福金融中心等16個用戶提供集中供冷服務。
作為擁有運營集中供冷項目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士,滕林近年來常被邀請作為相關項目的顧問或評審。“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廣州南沙明珠灣、廣州南站中央商務區、深圳大鏟灣騰訊全球總部、深圳小梅沙片區等,大灣區里有很多新增的區域集中供冷項目。”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區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白首躍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年新增規劃的集中供冷項目都在增加,2021年新增60個、2022年新增70個、2023年前7個月已新增80個。
中國區域能源大數據云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處于規劃、建設和運營等各階段的供冷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供冷項目已近800個,其中實際投入使用的項目已經超過150個。
海南三亞海棠灣、湖南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河北雄安新區、山東濟南CBD、重慶江北城CBD、四川天府新區天府總部商務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集中供冷項目遍布全國多地。很多地方還將集中供冷和集中供暖整合在一起,提高管網利用效率,節省重復建設成本和空間資源,打造冬暖夏涼的室內舒適場景。
白首躍說,近年來,隨著集中供冷越來越受到關注,三峽集團、國網綜能、中國燃氣等國內企業,以及法國電力、新加坡能源等國際企業紛紛進入集中供冷領域,年行業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雙碳”戰略為集中供冷帶來發展機遇
業內人士普遍感受到,我國實施“雙碳”戰略后,集中供冷行業出現明顯加速發展態勢。集中供冷相較于中央空調,不僅高效節能,還有錯峰降容、集約用地等優勢。
——節能減碳效果明顯。濟南能源投資控股集團總經理張學謙說,根據測算,區域供冷系統比各建筑單獨設置中央空調節能約12.2%。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區使用集中供冷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983噸。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暖通專業委員會會長李雪松表示,隨著國家“雙碳”戰略執行力度增加,地方政府和社會對集中供冷項目的建設投資熱情明顯增加。
——降低電網負荷緩解“電荒”。過去幾年,部分省份出現“電荒”問題,大規模缺電使得一些地方不得不采取限電措施,給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集中供冷普遍采取冰蓄冷技術,利用夜間低谷期的富余電能制冰并蓄存起來,到白天將冷量釋放輸出。借助對電力負荷的“移峰填谷”效應,可以平抑電網峰谷差,提高發電設施運轉的整體效率,減少電廠和電力輸配系統的建設規模。傅建平說:“夜間多用電、白天少用電,不僅可以降低系統運行費用,還可使深圳前海區域內少建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
——提升土地空間利用率。專家介紹,區域集中供冷比自建中央空調供冷的土地利用率高。自建空調供冷,每棟建筑都需要設置大面積的制冷機房,并在頂樓建設冷卻塔。區域集中供冷則將制冷機房和冷卻塔集中附建在公交場站等公共空間的地下和樓頂,實現土地復合利用。建筑內節省的機房和冷卻塔空間,可以進行商業化利用;并且,集中供冷可以利用不同用戶之間的錯峰用冷需求,降低制冷裝機總量。
以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區為例,16個集中供冷用戶單獨裝機量需達到6.2萬冷噸,而采用集中供冷,裝機量只需4萬冷噸,削減了30%以上的設備裝機量。
是否會大面積推廣?
目前,集中供冷多落地在新建的辦公區域,未來是否會進入尋常百姓家?
由于集中供冷并非剛需,大面積進入尋常百姓家還有較大困難。滕林說,對于已建成的住宅,原本各家已經安裝空調,集中供冷要二次改建,需要重新鋪設管道。改建成本過高“勸退”了大部分用戶。而受制于建筑標準、民商用電價差異等因素,在相關部門沒有進一步明確政策的情況下,新建住宅要接入集中供冷,也存在一定難度。
滕林說,由于未收取設備接入費,其公司收取的計量冷價除了包括電費、人工費、維修費外,還包括設備的折舊費和資金利息,“所以實際支付冷費的物業公司都認為,相對于中央空調,使用集中供冷冷費更貴”。
白首躍說,以往集中供冷項目集中在新開發的商務中心等高密度開發區域,一方面是在政策沒有傾斜和補貼的情況下,必須要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受制于供水溫差限制,集中供冷范圍一般在半徑1.5公里以內,無法像集中供熱可覆蓋半徑20公里以上的范圍,使得單一冷站可服務范圍較小。
此外,集中供冷雖然從宏觀經濟性角度能效更高、價格更低,但不同的項目和使用場景,收費價格不同。如果區域內多數用戶都使用供冷服務,分攤費用不高,但如果用戶使用比例不高,分攤費用會較高。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城市踐行“雙碳”戰略有效路徑之一,隨著技術不斷升級、政策不斷傾斜發力,集中供冷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步入快速、有序發展的軌道。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集中供冷來了,效果怎么樣?家里能裝不?
新華社多地加速集中供冷,未來發展趨勢如何?今年夏天,多地持續高溫。 -
中國雜交水稻“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已...
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中國科技館25日發布消息說,“雜交水稻之父”袁... -
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如何更便民惠民?解答來了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一直 -
國家防總針對10省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25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防總于當日18時對 -
觸目驚心!衛星圖看福島核污染水激增
中新網8月25日電8月24日,日本將福島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引發多方反對。 -
人民熱評:究竟誰在發謠“鹽”財?
你囤的謠“鹽”吃完了嗎?據報道,這兩天,不少消費者開啟了“囤鹽...
- 集中供冷來了,效果怎么樣?家里能裝不?2023-08-26
- 中國雜交水稻“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已為幾2023-08-26
- 沙鋼股份08月25日獲深股通增持69.37萬股2023-08-26
- 穆里尼奧預言應驗!1.15億前鋒,自薦加盟,2023-08-26
- 廈企加大投入打造數據生產要素 培養數字化2023-08-26
- 主導編寫國際標準 我市企業夯實行業地位2023-08-26
-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再提速 為我市經濟建設賦2023-08-26
- 廈門困難群眾三項保障標準均居全省首位2023-08-26
-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閉會2023-08-26
- 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如何更便民惠民?解答來了2023-08-26
- 國家防總針對10省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2023-08-26
- 廈企加大投入打造數據生產要素 培養數字化2023-08-26
- 主導編寫國際標準 我市企業夯實行業地位2023-08-26
-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再提速 為我市經濟建設賦2023-08-26
-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閉會2023-08-26
- 廈門困難群眾三項保障標準均居全省首位2023-08-26
- 孝昌小悟鄉:醫保政策宣傳接地氣 服務群眾2023-08-26
- 武漢洪山:天興洲“變色”啦,這是豐收的顏2023-08-26
- 應城長江埠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讓居民生2023-08-26
- 通城縣馬港鎮:谷子曬進村委大院 實事辦到2023-08-26
- 伍家崗:踐諾社企共建,桃花樹結出第一個“2023-08-26
- 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啟動2023-08-26
- 今年服貿會9月2日在京啟幕 18件“湖北服務2023-08-26
- 梅開二度助隊取勝,英超官方:斯特林當選本2023-08-26
- 美國汽車三巨頭罷工危機愈行愈近 授權投票2023-08-26
- (病嬌/原創)在那之后,姐姐似乎越來越粘2023-08-26
- 博碩科技:8月24日召開董事會會議2023-08-26
- 廈企加大投入打造數據生產要素 培養數字化2023-08-25
- 主導編寫國際標準 我市企業夯實行業地位2023-08-25
- 廈門困難群眾三項保障標準均居全省首位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