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綠色、創新……一起去看“未來之城”雄安的“智慧大腦”→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 雄安新區是一座“未來之城”,同時也是一處科技創新的試驗田。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的過程中,創新始終被作為重中之重。這里正奮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被稱為“城市大腦”,正是它,為雄安新區的高水平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新安裝的服務器進行優化調試。這些服務器連接著雄安新區的每一個傳感器,為這座“未來之城”提供源源不斷的運算動力。
中國雄安集團雄安云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袁曉東:我們有3600個信息化機架的生產能力,目前一期我們已經配套建設了530多個機架,以容東片區為例,每平方公里我們已經部署了19. 8萬個物聯網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就像人的神經末梢,它的感知系統一樣,可以清晰地把城市的成長過程的每分每秒用數據的形式記錄下來。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是新區數字化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數字城市之“眼”、智能城市之“腦”、生態城市之“芯”。從智慧交通到智慧服務,雄安新區高水平管理的背后,依托的正是計算中心強大的數據支撐。
中國雄安集團雄安云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袁曉東:我們可以把某一個路段路面以下的管線很清晰地在平面上描繪出來,這樣的話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就不會去影響到其它的管線。可以進行管線的精確定位,而且包括將來新的管道的埋設,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進行一些預演和碰撞試驗,這樣提高了整個城市的管線管理、施工和經營的效率。
此外,城市計算中心還接入了很多信息管理系統,涉及雄安新區項目建設、能源供應、物聯網等智能化管理等多個方面。同時,其承載的邊緣計算、超級計算、云計算設施,將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為建設數字城市、打造“云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馬慶輝:我們雄安一共有136個業務系統,其中目前已經完成了54個系統的適配和應用遷移,剩下的這些系統會在今年三季度全部完成應用和遷移 ,所有的雄安這些業務系統會全部在雄安云或超算中心上去運行。
激發應用新場景 加速創新產業聚集
集聚創新要素,打造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生態。雄安新區建設,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場景。同時,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也讓創新型企業在雄安新區加速聚集。
在中國雄安集團的會議室內,一場企業項目路演正在進行。從光伏材料、儲能設備,到氣象數據的商業服務……路演中介紹的技術和項目,許多都是當下最前沿的科技應用。
參與項目路演企業負責人 張達:雄安作為一個“標桿城市”,在綠色建造、海綿城市這方面,它是有自己的定位的。我們推廣的產品后面業務模式,我認為與雄安這個城市的發展定位也是很契合的。所以我覺得我們下一步和當地應該有很多合作。
參與項目路演企業負責人 王敏:首先雄安新區在政策支持方面,對我們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第二,雄安能給我們提供企業發展的關鍵人才。所以這也是企業落戶雄安的一個基本保障。
除了企業代表,路演現場還有風險投資機構代表參與交流辯論,發現更多新技術應用場景,助力企業在雄安新區投資落地。目前,完成路演的多個項目已展開落地協議對接工作。
中國雄安集團副總經理 王煒:我們找出新的增長點,尤其是現在我們的技術和市場的對接,我們需要這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家、尋找機會打造應用場景的企業家來,把他們現在的技術和能力,怎么放在雄安。通過雄安場景的進一步優化開發,向全中國、全世界去傳播。
為了讓創新型企業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雄安新區還推出產業互聯網平臺,搭建起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間的橋梁;設立“雄安科技創新專項獎勵”,支持創新主體立足雄安開展技術攻關、高端人才引進和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雄安新區2022年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科技創新類企業加速向雄安新區集聚,截至2022年底,雄安新區科創類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1%,企業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47.2%。
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 尚斌:雄安新區產業發展以協同創新為重點,著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布局了一批重點實驗室。目前已有219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雄安落地。
從創新鏈到產業鏈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
當前,雄安新區的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如何讓更前沿的科技創新成果在這里誕生和轉化落地,最終驅動產業發展呢?
走進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黃武陵正帶領著團隊進行數字交通試驗。行駛中的模擬車,能夠自動識別信號燈、人行橫道等多種交通標識,這是研究人員依據雄安新區的道路交通,研發出的自動駕駛技術成果。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研究員 黃武陵:雄安新區有我們的智慧城市、數字交通,包括數字道路,很好的基礎設施的一些支持。然后政府能夠成立一些像數字交通實驗室、“雄安專項”、還有一些課題支撐能夠很好地讓我們聚焦在應用場景的算法的需求上。我們能夠跟下游的應用場景方,就是所謂的企業等等去迅速對接落地。這樣就能夠把整個研發到產業到應用的鏈條,很快驅動起來,能夠很好地服務雄安智慧交通的發展。
目前,黃武陵團隊正與相關企業展開對接,嘗試將無人駕駛技術運用于物流運輸。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共建,致力于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在雄安新區落地轉化,打造引領雄安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孵化器。目前,雄安創新院已建立起通信光子集成芯片實驗室等多個科研平臺,吸引各類人才100多人。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付孟博: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個項目就是由雄安創新研究院牽頭做的一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我們現在做的這款芯片相比于目前實際應用的4G方面,應用在5G或者未來的5.5G、6G,它的速率提升四到五倍以上。
從基礎研究到產品商品化,雄安新區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雄安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 徐夢華:我們以“雄安專項”為抓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向,在2022年組織的首批科研任務27項落實了國撥的經費超過1.3億元。同時,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戶數達到了313戶,同比增長超過79% 。實現技術合同的成交額9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4%。
按計劃,今年8月,將有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雄安新區。廣泛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著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智能、綠色、創新,已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智能、綠色、創新……一起去看“未來之...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雄安新區是一座“未來之城”,同時也是一處科技創... -
綠色大運 低碳生活(大運觀瀾)
人民日報訊成都將綠色低碳貫穿體育賽事籌備、舉辦、賽后利用全過程,既 -
通訊:“穩定的供電讓我的生意紅紅火火...
新華社基加利7月30日電通訊:“穩定的供電讓我的生意紅紅火火”——... -
用“福州速度”戰勝“最強降雨”
福建日報訊29日6時,烏山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有觀測記錄以來歷史極 -
水利部安排部署臺風強降雨及洪水防御工作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郁瓊源)水利部29日重要汛情通報顯示,目前 -
正能量·中國坐標
中國新聞網訊從高山之巔到馳騁深藍、從邊防哨所到浩瀚星河,無數平凡的
- 智能、綠色、創新……一起去看“未來之城”2023-07-30
- 綠色大運 低碳生活(大運觀瀾)2023-07-30
- 通訊:“穩定的供電讓我的生意紅紅火火”—2023-07-30
- 湖北黃梅:“暑期課堂”讓家門口有好“趣”2023-07-30
- 洪湖:“證照聯辦”提效率 “一站式服務”2023-07-30
- 洪湖市人社局:“零工驛站”炎炎夏日送清涼2023-07-30
- 跳江救人輔警韓靖榮獲二等榮譽獎章2023-07-30
- 湖北孝感“蛋白蟲養殖回購騙局”二審維持原2023-07-30
- 湖北深入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通過“2023-07-30
- 湖北啟動安全生產領域不擔當不作為突出問題2023-07-30
- 預警“叫應”機制再立功,湖北建始零傷亡避2023-07-30
- 投放20萬尾魚苗,非法捕魚者變禁漁宣傳者“2023-07-30
- 長江委抽查采砂船舶集中停靠點管理2023-07-30
- 淮南英派斯山南店電話_淮南英派斯2023-07-30
- 上海奢侈品牌最全的商場_上海最大的商場2023-07-30
- 臺風暴雨期間小心食源性疾病 做到“四要、2023-07-30
- 我市結束防御臺風“杜蘇芮”應急響應 逐步2023-07-30
- 廈門今起三天仍多雨水 要防范積澇、塌方等2023-07-30
- 崔永輝檢查部署防汛防暴雨工作2023-07-30
- 廈門上下齊心協力排險清障 快速恢復生產生2023-07-30
- 用“福州速度”戰勝“最強降雨”2023-07-30
- 水利部安排部署臺風強降雨及洪水防御工作2023-07-30
- 正能量·中國坐標2023-07-30
- 人民網評:中國正能量,匯聚合力筑夢新時代2023-07-30
- 幾萬臺→超660萬臺 充電樁建設讓新能源汽2023-07-30
- 新華全媒+丨首屆考古科學大會在河北陽原閉2023-07-30
- 遵義產區白酒將組團參展武漢“中部酒博會”2023-07-30
- 龍蝦宴+音樂節,湖北谷城的夏夜嗨爆了2023-07-30
- 湖北竹山皮影藝人周承志:用老藝術演繹新生2023-07-30
- 救人輔警韓靖接受專訪:“跳橋救人是這輩子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