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這座博物館,讓來自羅馬尼亞的她深深好奇……
中新網西安7月9日電(劉越)“在考古人員的手下,時光開始倒轉,碎片還原成整體,歷史成為我們目之所及的樣子……”在講解員娓娓道來地敘述中,7月9日,參加“從文物里讀懂中國”全國媒體尋根溯源陜西行的記者們走進陜西考古博物館,以考古的視角透視歷史文化,觀察文物從地下到博物館的過程,了解考古工作的點點滴滴。
(相關資料圖)
“從文物里讀懂中國”全國媒體尋根溯源陜西行走進陜西考古博物館。主辦方供圖
都說“地下文物看陜西”,這點從陜西考古博物館豐富的館藏中就可見一斑。這座2022年開館的博物館以考古學科發展史和考古學理論、成果解讀、文保理念和技術為三大主題,常設展覽“考古圣地 華章陜西”,分為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個篇章,涉及項目138個,共計展出文物4891件/組。
陜西考古博物館以考古項目為依托,系統梳理了自建國以來陜西考古的發展歷程,其中包括石峁遺址、青銅器窖藏、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等在“從文物里讀懂中國”全國媒體尋根溯源陜西行活動中即將出現的內容,讓記者們對接下來要參觀的遺址和博物館(院)有了宏觀全面的認識。
在文物保護部分的展覽中,記者們飽覽了陶瓷器、青銅器、復雜遺存、壁畫、紡織品和漆器的修復和保護環節,紛紛在互動體驗裝置前伸手感受。而除了直觀展示精美文物,博物館也將文物保護的最新成果、方法和理念,講述給了每一位參觀者。其中,被稱為“西周第一豪車”的賀家莊車馬坑遺存,和首次亮相的蒲城元代壁畫墓,被直接打包搬入了博物館的展廳,讓觀眾能近距離“沉浸式”感受“考古環境”,十分“硬核”。
陜西省考古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新網劉越 攝
這么多文物,哪一件算是陜西考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第一豪車、鏤空人面覆盆形器、酒神圖馱囊陶駱駝、隋透影白瓷杯、犧尊、李倕鳳冠、馬球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講解員楊穎笑稱,在文博從業者的眼里,陜西考古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都是重量級,不論名次,都是鎮館之寶。
如此豐富的考古發現最終能與世人見面,其背后藏著一代代考古人“深耕”考古工地、不懈奮斗的歲月。正如在進入陜西考古博物館前,記者們通過的那座橋梁——講解員楊穎說:“建設考古博物館旨在使考古知識不再典藏在象牙塔中,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就記錄著考古的諸多重大事件,象征陜西考古博物館就是考古知識體系與公眾之間的橋梁。”
一件件文物,一個個遺址,勾勒出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基因圖譜”,展示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相容并蓄的總體特征,為彰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動考古學科發展,促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等做出了突出成績。
講解員給媒體人講解文物故事。中新網劉越 攝
人群中,記者捕捉到了一位金發碧眼的身影。這位名叫安娜的姑娘來自羅馬尼亞,剛剛碩士畢業于鄭州大學,就讀旅游管理專業。此次受邀參觀的她感嘆道:“我感覺陜西考古博物館的文物非常多,挖掘這些文物的考古學家做的工作非常辛苦。我發現很多文物都保留得非常好,有的顏色雖然氧化了,但還是很漂亮。”
原本就對中國歷史充滿好奇的安娜,在參觀結束后,對“何以中國”的概念產生了更新的了解:“來到這個博物館后,我對中國更好奇了。中國的歷史比我們想象中更復雜、更悠久。未來我想多看一點書,繼續看一些紀錄片,多多了解中國歷史。”(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何以中國】這座博物館,讓來自羅馬尼...
中新網西安7月9日電(劉越)“在考古人員的手下,時光開始倒轉,碎片... -
【我在中國挺好的·第二季】我心安處是中國
她是《王者榮耀》的原版英文配音演員,她是在中國生活了21年的“中... -
中國“雙碳”目標引領儲能行業加速布局...
這是2022年6月24日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樓前拍攝的 -
產業觀察:多地謀劃“施工圖” 機器人...
在“黑燈工廠”生產車間,工業機器人24小時不間歇生產;在餐廳,“... -
(臺青話融合)臺青許凱翔:承父業深耕...
中新社黃石7月10日電題:臺青許凱翔:承父業深耕實業大陸開創新天地中 -
【何以中國】賡續中華文脈,書寫民族復...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上官云)雄偉壯觀的長城,氣勢磅礴的秦始皇陵
- 【何以中國】這座博物館,讓來自羅馬尼亞的2023-07-10
- 【我在中國挺好的·第二季】我心安處是中國2023-07-10
- 歷經百年沉淀,感受“林肯之道”的美式豪華2023-07-10
- 護肩護頸小披肩_護肩附魔2023-07-10
- 逾怎么讀_逾2023-07-10
- 累計交付超12萬臺,極氪為什么能這么快?2023-07-10
- 在泰國,中國車企開始搶日本的飯碗了2023-07-10
- 6月再奪細分市場冠軍!智己LS7如何成為了302023-07-10
- 皓瀚亮相,給予東風風神轉型力量2023-07-10
- 廈門市氣象臺繼續發布全市“高溫預警Ⅳ級”2023-07-10
- 我省發布高溫防暑提醒 單位未落實高溫津貼2023-07-10
- 暑期文旅消費旺季來臨 廈門啟動夏季文旅大2023-07-10
- 廈門多個在建市級保障房項目進入精裝修階段2023-07-10
- 崔永輝調研宣傳文化工作2023-07-10
- 清城區洲心街道:完善人大代表聯絡點,貼近2023-07-10
- 埃夫特:集成業務收入的貢獻主要來自于海外2023-07-10
- 中國“雙碳”目標引領儲能行業加速布局助力2023-07-10
- 產業觀察:多地謀劃“施工圖” 機器人產業2023-07-10
- (臺青話融合)臺青許凱翔:承父業深耕實業2023-07-10
- 【何以中國】賡續中華文脈,書寫民族復興新2023-07-10
- 錄取通知書里的“玄機”,你讀懂了嗎?2023-07-10
- 武漢首次統一行動,已刑拘 965人2023-07-10
- 產教融合助力就業“適銷對路” 全國3002023-07-10
- “暑假班”補課真貼心 武漢市場監管部門護2023-07-10
- 酒后用瓶子砸死堂弟,逃亡27年的命案嫌犯落2023-07-10
- 拿證不到半小時!大冶市稅務局推出不動產登2023-07-10
- 鄂州鄖西村企來結親,賦能鄉村振興2023-07-10
- 保康警方持續發力,三天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23-07-10
- 好崗觸“屏”可及,襄陽東津新區讓人才踏“2023-07-10
- 副食店老板支付寶收款1小時沒動靜,竟是手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