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察:WHO報告:“營養性甜味劑”赤蘚糖醇等仍可廣泛使用
光明網訊 5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指南中提到:建議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劑來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指南表示,有證據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劑對減少成人或兒童的體脂沒有任何長期益處,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可能會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
圖: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刊載報告截圖
該建議中提到的“非糖甜味劑”包括了所有合成的、天然存在的或經過修飾的非營養性甜味劑,這些甜味劑不屬于加工食品和飲料中的糖,也不屬于消費者自行添加到食品和飲料的糖,包括安賽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紐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同時,指南認為,低熱量的糖和糖醇是含有熱量的糖和糖的衍生物不屬于非糖甜味劑,其均隸屬屬于營養性甜味劑的范疇,常見例如赤蘚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
【資料圖】
自2018年首次提到甜味劑(Sweeteners)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網上共計發表過6篇與甜味劑有關的報告,本次也是世衛組織首次在關于甜味劑的報告中,明確提出非營養性甜味劑(non-nutritive sweeteners)這一概念,并將日常生活應用較為廣泛的赤蘚糖醇、木糖醇等糖醇類甜味劑劃于其外。對于甚囂塵上的“甜味劑是否健康”這一熱點話題,世衛組織似乎希望通過“營養性”與“非營養性”這一甜味劑分類上的區隔,對熱點議題做出回應與表態。
圖: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網中首次提及非營養性甜味劑(non-nutritive sweeteners)這一概念
非糖甜味劑≠代糖,赤蘚糖醇等“營養型甜味劑”不在警惕之列
仔細閱讀世衛組織本次發布的指南會發現,標題中所提到的非糖甜味劑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講的甜味劑(也稱代糖),“非糖甜味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指的是不屬于糖類的所有非營養型甜味劑,不管是人工合成、天然產生還是經過化學改性的,都屬于非糖甜味劑。常見的非糖類甜味劑包括:安賽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紐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等。
事實上,除了以上這些非營養型甜味劑,還有大量的營養型甜味劑正在被應用。正如世衛組織的報告中還特別提到,營養型甜味劑——糖醇類物質并不在列,像麥芽糖醇、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等,雖然也屬于“代糖”的廣義概念,但其并不在非糖甜味劑之類,這一類“代糖”被統稱為“營養性甜味劑”,因此也不涉及此次世衛組織發布指南的建議內容。盡管都是低熱量原料,天然糖醇和非糖甜味劑卻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天然糖醇主要是結構上仍然屬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化學結構與葡萄糖相似,但帶有羥基(-OH或醇)的糖化合物。它們在結構上與葡萄糖相似,嘗起來很甜,但消化方式與葡萄糖不同。因此,大多數糖醇只能被部分消化,從而產生較少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長期的研究也表明,糖醇類甜味劑對于人體更加安全。其實對于人們的身體來說,許多糖醇并不是一種“舶來品”,例如木糖醇和赤蘚糖醇,它們本就是存在于人體中的正常糖類代謝的中間體。
圖:科普中國官方公眾號
該報告一經發布,在國內也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中,“科普中國”率先跟進了該新聞的報道,其于5月20日晚間發布的推文《“世衛組織警告:甜味劑會導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無糖飲料不能喝了?》,權威解讀了該報告。該文章作者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表示,世衛組織這個指南里說的非糖甜味劑,跟我們常說的“代糖”并不完全一樣。和糖相比,它們(糖醇物質)的特點是有甜度,但能量低,往往也會有那么一點點的熱量,不過遠不如真正的糖那么多,有的熱量極低,幾乎可以視為0。在文章最后,阮光鋒也表示,如果膳食總量不變,用甜味劑替代添加糖,確實是可以減少能量攝入的。
赤蘚糖醇作為“營養性甜味劑”,優勢何在?
對于該報告的解讀中,阮光峰還特別提到了赤蘚糖醇,他表示:在糖醇大家族中,赤蘚糖醇最近幾年的使用很多,堪稱糖醇中的明星。相比其他糖醇,它的特點是熱量更低,而且促進腹瀉的作用相對較小,甜味也比較柔和自然,因而備受消費者和商家青睞。
赤蘚糖醇是什么?赤蘚糖醇作為一種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質,在海藻、蘑菇等真菌類,甜瓜、葡萄等瓜果類以及常見的發酵食品醬油、啤酒等物質中均存在。近年來,赤蘚糖醇被廣泛用作生產飲料、口香糖、巧克力、糖果、烘焙以及保健食品等各類產品的原料。除了因其具有獨特的代謝途徑——人體攝入的赤蘚糖醇90%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這使得其可用于制作低熱量食品,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糖分的攝入量,還因其入口清涼,甜度類似蔗糖,并且在口腔中可以制造溫和的冷卻效果,沒有某些合成甜味劑所具有的金屬“回味”。
此外,赤蘚糖醇還有助于口腔健康。細菌是導致齲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赤蘚糖醇無法被口腔中的細菌轉化為酸,因此攝入赤蘚糖醇不會導致齲齒,從而保護口腔健康,很多兒童棒棒糖、兒童糖都會使用赤蘚糖醇作為甜味來源。在2014年醫學期刊《糖尿病學報》上發表的文章還顯示,在對24名被測試者試進行為期4周的觀察實驗,研究對象每天服用36克赤蘚糖醇,并分別在其服用2小時和4周后評估血管功能,發現赤蘚糖醇有正向作用,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首選的糖替代品。
早在1997年,赤蘚糖醇就獲美國FDA安全食品配料GRA認證,在美國含有赤蘚糖醇的食品包裝上均允許標注“有益于牙齒健康”的標識。1999年被世界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批準作為專用食品甜味劑,且其 ADI(每日允許劑量)為“無需規定’”,屬最高安全類別。在我國國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0-2014表A.2中,也明確標示,赤蘚糖醇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圖:《中國食品學報》網絡首發論文,題目:赤蘚糖醇的科學共識,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關于赤蘚糖醇的研究,學界也一直沒有停止。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也在服貿會中國飲品健康消費論壇中向行業提出倡議:飲料行業應更多使用赤蘚糖醇等甜味劑,從而早日達成飲料健康化。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也于2022年邀請到行業內權威專家,在去年年末撰寫完成了《赤蘚糖醇的科學共識》,認為赤蘚糖醇在安全性上受到廣泛認可,希望引導行業對赤蘚糖醇的科學認知、規范使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當前觀察:WHO報告:“營養性甜味劑”赤...
光明網訊5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 -
鉆下“中國孔”:向海圖強!-天天日報
萬步炎在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工作(2022年7月25日攝)。新華社發... -
當前動態:紅似火!珍稀瀕危紅樹紅欖李開...
5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培育并在野... -
“勇士”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 每日視訊
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首個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完成布放“勇士”... -
我國加快推進節糧減損 耕好“無形良田...
新華社合肥5月21日電5月21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安徽... -
愛在西溪!杭州情侶熒光跑甜蜜開跑|通訊
一場熒光盛會,一次浪漫相約。近日,“愛在西溪共迎亞運”2023悅跑...
- 當前觀察:WHO報告:“營養性甜味劑”赤蘚2023-05-22
- 極目銳評|無人看守的30箱香蕉被搶光,別放2023-05-22
- 臺灣5億身價男領證2小時離奇身亡案,同性伴2023-05-22
- 058期陳華雙色球預測獎號:藍球號碼分析 2023-05-22
- 環球關注:臨商銀行成被執行人 強制執行標2023-05-22
- 伏地魔的七個魂器是什么?哈利波特的作者是2023-05-22
- 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2023-05-22
- 每日短訊:影樓化妝師要學多久_化妝師要學2023-05-22
- 冠軍車太賢豆瓣_冠軍車太賢 全球微速訊2023-05-22
- 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高屋建瓴近義詞有哪些2023-05-22
- tag是什么意思?網絡中tag的正確用途是什么?2023-05-22
- 許褚一詞怎么讀?三國時期的許褚是誰?2023-05-22
- 阿爾山在哪里?內蒙古阿爾山有什么特產?2023-05-22
- 訊息:瑞薩宣布2025年量產SiC功率半導體2023-05-22
- 當前信息:捷易檢測EPICAS與南方騰星奔馳4S2023-05-22
- 頭條:傳祺新能源旗艦MPV E9上市,35萬+享2023-05-22
- 快資訊丨7個人的舒適之選 宜商宜家最優解2023-05-22
- 電腦的功率一般是多少?電腦功率是固定的嗎2023-05-22
- 哆啦A夢的大結局是什么?哆啦A夢的口袋叫什2023-05-22
- 廈門市政水務集團:供水管網“數字雙胞胎”2023-05-22
- 天天報道:廈門市新型電力系統及輸配電協會2023-05-22
- 1月7日復航后 廈金航線運送旅客突破10萬人次2023-05-22
- 1-4月我市省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130個省2023-05-22
- 小滿前后雷雨時至 今日廈門局部地區雨勢可2023-05-22
- 沒有之一是什么意思?沒有之一這句話是出自2023-05-22
- 擴大黑海谷物協議范圍 烏克蘭才允許俄氨過2023-05-22
- 做中有學學中有樂,上海高職體驗日助學生啟2023-05-22
- 什么是復合纖維?復合纖維有哪些特點?2023-05-22
- 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是什么美學思想?美是理2023-05-22
- 鉆下“中國孔”:向海圖強!-天天日報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