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 每日視訊
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首個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完成布放
“勇士”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人民日報訊 5月21日,國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深??脊胖卮筮M展: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了首個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開啟了中國深海考古新篇章。
5月20日,湛藍的南海海面翻涌起雪白的浪花,當紅白相間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露出水面的一刻,守候在母船上的人們爆發出掌聲和歡呼聲。
21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聯合在海南三亞舉行的深??脊判侣劙l布會上獲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參加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設置布放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了初步的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由此,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正式啟動,我國深??脊砰_啟新篇章。
初步判斷兩處沉船屬明代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介紹,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領域,也是我國水下考古的重要發展方向。2018年1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共同設立了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當年4月在西沙群島北礁海域首次實施了深海考古調查。
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兩處古代沉船。
閆亞林介紹,其中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有多個疑似被船艙分隔開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超3米,文物以瓷器為主,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推測數量超過10萬件。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另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發現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碼放整齊,大多經過簡單加工,初步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駛往中國的古代沉船,初步判斷為明代弘治年間。
“我們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了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這一測繪基點將成為今后開展水下考古記錄發掘的基準。”閆亞林說。
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
通過本次考古調查專題片,記者看到大量瓷器、木材等文物整齊排列,靜置海底。其中大部分瓷器的色澤、花紋仍清晰可見。那么,本次深??脊殴ぷ饔心男┲饕咙c和突破?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介紹,這次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考古調查工作,對于我國深海考古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氨敬慰脊虐l現,也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要求,借助深潛技術與裝備,對位于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科學的考古調查、記錄與研究工作?!碧茻樥f。
據介紹,我國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在沿海和島礁周邊開展。這次調查是首次對深海水下文物開展考古工作,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晚唐五代以來南海海上航線變遷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
兩處沉船中,一處船貨以外銷的瓷器為主,一處船貨以從海外輸入的木材為主。兩處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僅10多海里。唐煒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證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流動。同時,已提取出水的部分文物已移交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進行保護修復。
閆亞林表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科學及藝術價值,不僅是我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科技助力水下考古,將用一年左右時間實施后續調查
此次考古發現,深水技術與裝備研發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科學院科技專項支持下,于2022年12月23日第500潛次分別發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表示,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已經初步具備了深海考古所需的技術裝備和人才隊伍。在平臺裝備方面,已具備譜系化、多功能的裝備集群,實現了低成本、高頻次、常態化和業務化運維能力;在高精度的潛載探測設備方面,國產聲學載荷也已具備實際應用能力。
“本次考古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在探索水下考古發掘技術與裝備研發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碧茻樑e例說,在深海沉船設置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使用長基線定位技術進行位置標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資料記錄的精度與準確性。此外,新型柔性機械手、潛載吹沙裝置等多項專用技術裝備的使用,將對水下考古技術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接下來針對兩處沉船的深海考古,我們將利用‘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和‘奮斗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以及‘獅子魚一號’ROV(水下機器人)等載人無人平臺裝備,在沉船區開展多種探測、取樣和文物提取工作?!敝袊茖W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科學部副主任陳傳緒說。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宋建忠介紹,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將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用一年左右時間,分3個階段實施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調查工作。
其中第一階段將從5月20日持續至6月上旬,使用載人潛水器搜索摸清沉船分布范圍,對沉船遺址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資料采集和考古記錄工作,適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標本,以及海底底質等科學檢測樣本;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計劃于2023年8月至9月、2024年3月至4月實施??脊耪{查工作結束后,將科學評估沉船保存狀況和技術條件,研究提出下一步考古和遺址保護方案。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會同科技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等,以一號、二號沉船為重點,在南海重點區域及重要航線常態化開展深??脊耪{查,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開展深??脊抨P鍵技術攻關和專用裝備研發,加快建設深??脊湃瞬抨犖椋袑嵓訌妰商幊链z址的保護管理,確保遺址和文物安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勇士”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 每日視訊
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首個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完成布放“勇士”... -
我國加快推進節糧減損 耕好“無形良田...
新華社合肥5月21日電5月21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安徽... -
愛在西溪!杭州情侶熒光跑甜蜜開跑|通訊
一場熒光盛會,一次浪漫相約。近日,“愛在西溪共迎亞運”2023悅跑... -
環球微頭條丨競無止境 不負青春 臺州...
5月20日晚,“CMCC移指巔峰”臺州市首屆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在臺州市... -
全球微動態丨廣西桂林市啟動洪澇災害Ⅳ...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今天(22日)發布通知,根據... -
即時焦點:教育部:確保到2024年全面實...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
- “勇士”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 每日視訊2023-05-22
- 我國加快推進節糧減損 耕好“無形良田”-2023-05-22
- 當前訊息:大悟:一片小茶葉 富裕一方民2023-05-22
- 生奶湯有哪些? 每日視訊2023-05-22
- 環球消息!好習慣的養成主題班會教案_好習2023-05-22
- 焦點精選!老娘舅與他的兒孫們全集_老娘舅2023-05-22
- 羅志祥小號被扒出_羅志祥小號-環球報資訊2023-05-22
- ISO 26262系統階段開發—系統安全架構作用2023-05-22
- 2023上海自行車展回顧——維樂VELO綻放低碳2023-05-22
- 從一場特殊的告白,看見極狐的走心價值 快2023-05-22
- 7個人的舒適之選 宜商宜家最優解 全場景2023-05-22
- LPR連續9月持平 專家:短期內調降門檻仍偏高2023-05-22
- 圓舞曲之父是誰?圓舞曲是華爾茲嗎?2023-05-22
- 定陶區教體局:定陶區教體局圓滿完成城區學2023-05-22
- 漾濞縣檢察院打造“3個圈” 提升公益訴訟2023-05-22
- 廈門市新型電力系統及輸配電協會成立2023-05-22
- 1月7日復航后 廈金航線運送旅客突破10萬人2023-05-22
- 【世界新視野】廈門市政水務集團:供水管網2023-05-22
- 天天微資訊!1-4月我市省重點項目建設加速2023-05-22
- 觀察:小滿前后雷雨時至 今日廈門局部地區2023-05-22
- 長城的歷史背景是什么?關于長城的傳說故事2023-05-22
- 榨蠶絲和蠶絲有什么區別?蠶絲的主要成分是2023-05-22
- 比丘戒是什么?沙彌和比丘的區別是什么?2023-05-22
- 【環球新要聞】孝昌:激活電子醫保卡 便2023-05-22
- 云夢:讓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殘疾人的心 環2023-05-22
- 竹山:“全老板”返鄉創業樂當“牛司令” 2023-05-22
- 東西湖的專屬甜蜜,等你來!2023-05-22
- 紅安縣開展野生動物保護“雙隨機 一公開”2023-05-22
- 通城縣雋水鎮柳巒村黨支部書記吳杰:洪水中2023-05-22
- 第25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男子一級聯賽決出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