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訊: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五個新趨勢
【生態觀察】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天然氣、煤炭、石油三大傳統能源價格飛漲,能源危機從歐洲發端最終彌漫全球,高企的能源價格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尤其是2022年2月以來,俄烏沖突局勢逐步升級,戰事何時結束還未可知,這進一步加深了世界各國對于能源安全的擔憂。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在全球能源供給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對歐洲能源供給。短期內,為保能源供應安全,各國將更加依靠化石能源,可能會給全球氣候目標帶來負面影響。但與此同時,俄烏沖突很可能成為歐洲乃至全球加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催化劑,促使各國加快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實現能源獨立。
新形勢下,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出現較大不確定性,未來或將呈現五個新發展趨勢——
(資料圖片)
趨勢1、保障能源安全成為能源低碳轉型發展重要前提
能源安全是國家的生命線,危機下更為凸顯。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尚無法完全滿足新增的能源需求,短期內各國仍需適度保障傳統化石能源的供給,以確保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能夠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推進。
2022年3月8日,歐委會提出以保障歐盟能源安全為核心的REPowerEU計劃,以求通過節能、能源進口多樣化和加速清潔能源轉型三種手段提升能源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并加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此同時,歐盟表示在轉向可再生能源之前,允許成員國在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上停留更長時間,確保適度的化石能源供給,以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宣布建立煤炭戰略儲備和煤電備用機制,讓境內燃煤電廠待命,必要時將運行,以確保能源供應,并延長核電站使用壽命;英國發布《能源安全戰略》,決定撤回此前發布的頁巖氣開采禁令,將加大北海油氣開發,延長燃煤電廠運營時限,同時加速發展核電,降低能源進口依賴;意大利政府推遲了6座燃煤電廠的關閉時間,并決定恢復先前終止的部分燃煤發電設施。
趨勢2、全球開啟可再生能源發展“加速度”
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能源獨立的重要性,尋求通過清潔能源發展替代傳統能源。作為提升能源獨立性、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解決方案,可再生能源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和投資力度仍無法支持全球如期實現氣候目標。國際能源署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實現2攝氏度溫升目標,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需要在本世紀20年代翻一番;如果實現1.5攝氏度溫升目標,投資額就要增加兩倍以上。
俄烏沖突在短期內會促進化石能源投資,但從長期來看,會帶動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能效投資,并加速能源轉型。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積極謀求通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力度,向清潔、低碳、高效的能源體系過渡。我國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指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歐盟在REPowerEU計劃中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從40%提升至45%,提出要通過加速發展實現2030年600吉瓦的太陽能裝機目標。2022年8月,美國《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正式生效。法案計劃在接下來10年內投資3690億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領域,其中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制造業是重中之重。法案將對美國由上游多晶硅至下游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全產業鏈提供稅收抵免或補貼支持。
趨勢3、能源轉型過渡期或現供需短期失衡
長期來看,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趨勢要求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產能,由高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取代,但短期內可再生能源產能不足,能源需求上升,仍對化石能源有一定程度的依賴,二者之間的矛盾易引發轉型過程中的能源供需短期失衡問題。能源供需失衡將引發能源價格大幅波動,并且易波及金融領域。
2021年以來,歐元區通脹率持續創歷史新高,能源供需失衡造成的能源價格飛漲對歐洲高通脹幾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據估計,2021年4月至12月,能源對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同比增速的貢獻平均超過50%。
除了通貨膨脹,能源安全還與糧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問題聯系緊密并交織在一起,若處理不當易引發多領域、多方面的系統性問題。因此,實現安全、韌性、包容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將改變經濟發展的動力供應方式和產業布局,創新材料生產方式,塑造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并且給能源管理體制機制、多元治理結構帶來重大考驗。
趨勢4、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將加劇能源安全風險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報告,極端天氣事件在未來將會更加頻繁,能源供給與需求兩端都會因此受到影響:一方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可再生能源供給或呈現出較大程度的間歇性和波動性,風力驟減、干旱等極端天氣的發生,會造成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大幅下降。2021年,受氣候異常影響,歐盟整體風力明顯不足,全年風力發電量同比下降3%,這是30多年來首次下降。另一方面,極端天氣的發生將推升能源需求,增加能源供給壓力。2021年全球電力需求暴漲,突破歷史新高,除受經濟快速復蘇影響外,歐洲冬季極寒天氣、夏季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也進一步推高了電力需求。
當前,全球能源基礎設施尚未表現出足夠的氣候韌性和適應性,極端天氣頻發將嚴重影響能源供給效率,令能源生產和傳輸受到負面影響。例如,火電廠會由于環境溫度升高而導致熱轉換效率降低,會因強風損壞電線而影響電力傳輸以及電網穩定性。
趨勢5、構建新能源供應鏈體系成為新的國際賽道
新能源技術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競爭的制高點,誰能率先形成完整的以新能源技術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誰就能在國際上具備供應鏈競爭優勢,在重塑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中占據主動和先機。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投身于這場能源轉型的“錦標賽”。各國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新能源產業回流。2022年2月,美國能源部發布《美國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供應鏈保障戰略》,評估了11項能源關鍵技術供應鏈并提出多項行動措施,推進綠色能源供應鏈體系本土化進程。2023年3月,歐委會提出凈零工業法和關鍵原材料法,計劃到2030年,至少40%的戰略原材料加工來自歐盟,本土凈零技術生產能力至少滿足40%的年度需求。
在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過程中,關鍵金屬礦產供給為能源安全帶來新的挑戰。據國際能源署2021年發布的《關鍵礦產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報告,為實現本世紀中葉全球凈零排放目標,預計2040年全球新能源礦產,如鋰、鈷、鎳等需求將比2020年增加6倍,特別是用于電動汽車和儲能電池的礦物需求將至少增長30倍。而這些關鍵金屬礦產儲量高度集中,多種新能源礦產資源儲量和產量前三位國家的全球占比超過60%,未來新能源礦產資源高度集中的資源大國或將成為新的地緣政治熱點,供應鏈風險日益增加。
綜上所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并非一蹴而就,要充分認識到能源轉型的長期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在“雙碳”戰略目標導向下,我國應立足“先立后破”,充分考慮到傳統能源退出時序、新能源發展布局、低碳前沿技術創新與新能源規模化推廣等多種可變因素的組合,防范轉型過程中的系統性風險,持續優化調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優先推進電力系統的改革、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保證能源可持續供應及相關材料安全供應,加強能源轉型國際合作,實現降碳、安全與可持續增長的協同治理。
(作者:顧佰和,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焦點熱訊: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五個新...
【生態觀察】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天然氣、煤炭、石油三大傳統能... -
環球今亮點!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成海...
央視網消息:這幾天,河南洛陽牡丹花開似錦。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 -
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
原標題: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實施(引題)做實... -
長沙71歲老人為報恩開“3元理發店” 19...
唐金連老人為小區的鄰居理發。楊華峰攝唐金連的顧客大多是老人。楊... -
新資訊:“95后”計算機博士楊孟平:從...
2019年“心燈”實踐團隊前往懸崖村,右二為楊孟平王志博供圖中新網... -
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31839億美元 外...
央視網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情況,數據顯示,...
- 焦點熱訊: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五個新趨2023-04-08
- 環球今亮點!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成海待客2023-04-08
- 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實2023-04-08
- 長沙71歲老人為報恩開“3元理發店” 19年2023-04-08
- 新資訊:“95后”計算機博士楊孟平:從大涼2023-04-08
- 鶴峰春之印象: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籽 2023-04-08
- 【環球時快訊】海洋“豹”款海豹榮膺央視第2023-04-08
- 歐拉汽車3月銷量9615輛,環比增長115%2023-04-08
- 環球今日報丨極氪001升級22寸MMX輪轂進藏2023-04-08
- 市發改委發布公告 非工業企業節能審查可全2023-04-08
- 速讀:老人當街拖拽腳踢孩子前行,當地回應2023-04-08
- 湖北省見義勇為英雄余其林:殊死搏斗奪菜刀2023-04-08
- 【世界速看料】2023年度湖北省“關愛山川河2023-04-08
- 環球微動態丨鶴峰:電足茶香茶農笑2023-04-08
- 云夢盛砦村:治理“圍村港”,打造靚麗水系2023-04-08
- 谷城:開展城鄉環境整治 共創美好“蜜旅小2023-04-08
- 十堰一高校帶畢業生進企業,面試簽約現場拍2023-04-08
- 提升“咸寧標準”話語權,咸寧六大特色農產2023-04-08
- 鄖西城關鎮建起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守護“2023-04-08
- 警民面對面,仙桃沙嘴街道倡導安全文明出行2023-04-08
- 安徽一民辦中學兩名男生與保安起沖突,多名2023-04-08
- 華科大發布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4月102023-04-08
- “五一”出游熱度已飆升:大理一酒店萬元套2023-04-08
- 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31839億美元 外匯市2023-04-08
- 便民生活圈主城區內全覆蓋 打通城市經濟微2023-04-08
- 【播資訊】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中國館開幕2023-04-08
- 首期臺灣游艇駕照換發大陸游艇駕駛證補差培2023-04-08
- 當前時訊:咸安:10萬畝春茶進入采摘高峰期2023-04-08
- 熱推薦:汲取奮進偉力 護航亞運共富 市司2023-04-08
- 簡訊:商圈亮燈裝扮、霹靂舞進學校…… 上2023-04-08